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水如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何毓松《汉语十大优势》的点评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1:29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8-8-13 10:09
如空一出手,全盘否定了。

18兄也在曲解我的意思。我从来没有曲解过汉语的优势,也没否认过汉语的劣势。我的观点是:语言这东西各有优缺点,但没有“优越”和“低劣”之分。
17#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1: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18-8-13 13:21 编辑

下面复制一段关于“汉字有能量场”文章中的一段,看看人们怎样神话汉字的:
汉字听命于生命的呼唤、心灵的的调遣

  ㈠读者、作者通过文字相互呼唤

  汉字如此神奇,有场性,有能量,由此也生出一种怪脾气,不肯轻意听命于人,不肯任人摆布只愿听从生命的呼唤,听从心灵的调遣。那种视语言文字为工具、为奴仆,企图通过口耳目手的外部操作,强令语言文字排列组合的做法,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我们认为,文字听从生命的呼唤,听从心灵的调遣,应是双方向的:
  1、在形成文字场(文字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的过程中,“綴文者情动而辞发”,“为情而造文”,是作者呼唤文字,呼唤读者。情感发动,文字便来应征。情感流向一旦确定,文字大军便会“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了。有时一字语从潜意识蹦出,闹得人心潮呼啸翻腾,这是文字呼唤作者。则说不清谁呼唤谁,文字入心,心入文字,写作进入佳境,心与文字共徘徊,文字与心同激荡,字随意转,意伴字动。
  2、在阅读场形成过程中,作者的心灵(隐藏于文字场中)呼唤读者,吸引读者走进文字场——作者的心理思维场。读者走进文字场,深情地呼唤文字,呼唤作者,用心灵的感悟与作者对话。读者在文章意境中徜徉,耳目心神与文字场中的人、事、物、景、义、理、情、志相亲相谋相融,即所谓“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见其心”,通过“深识鉴奥”,达到“欢然内怿”。作者与读者通过文字场,两个心理思维场叠合相交、磨合运动,其内景轰轰烈烈,蔚为壮观。作者与读者,直觉与理解,情感与认识,意识与无意识,或相互吸纳,或相互排斥,或相互撞击,在读者心理宇宙里爆炸、闪电,释放能量,引起读者心理宇宙中表象的高速高效运动——心理结构的调整运动。
  我们称由阅读行为引起的心理调整(或加强,或重组)运动状态为文字阅读场态。文字阅读场态因读者的经历、教养、个性、气质、习惯、审美趣味、动机需要等不同而千差万别。

  ㈡神秘的魔力存在于心理宇宙之中

  人们读书,一面是书本上僵死不动的文字,一面是发光的眼球与发声的嘴巴,中间是一尺左右的空间,一字字、一行行、一页页地移动,好象全是物理的机械运动。
  但是,读着读着,有人哭了,有人笑了,有人跳了,更有甚者,想死的活了,活的却要死了(受文字刺激而自杀),一个文字场闹得人要死要活。有人猜想,这一尺多的空间里一定有个神秘的东西(实际是一种场)存在,这“场”内一定有个神秘的魔力存在,要不,那“场”力一定在字里行间,但却看不见,摸不着,令人费解。是的,人们阅读时的确有个神秘的场存在,这个场就叫“阅读场”;阅读场内也确实有个神秘的魔力存在着。
  但我们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文字阅读场不是空间物理场,而是一种心理感应场。阅读场中的魔力也不是物理机械力,而是一种心理感应力。它们不存在于物理空间,而是在心理空间——心理宇宙内存在着,运动着,变化着。作者物化于文字场中的心理能量,读者只有用心理能量去迎接、去撞击,才能被激活。不明白这一点,我们的文字阅读怕是要南辕北辙了。
——其实阅读感应,西方文学欣赏中叫“娱情作用”,没有任何神秘,可是到了这篇文章里,就是汉字特有的“神秘能量场”了。难道读外文的作品 就没有这种感觉了吗?无知可笑,还当成神秘!


且加个镇宅符,借汉字的能量驱逐各种妖魔鬼怪。
上面三个对号称“符头”,代表三清。下面的“罡”字,及交叉符号称“符尾”,代表发布命令。中间部分为“符身”,是符的主要部分。不过据说,符之所以会起作用,靠的可不是“汉字的能量”,乃是借此沟通、役使神鬼,是借他们的力量起作用的。些微末技,窃为正人君子者们所不取;P;P
18#
发表于 2018-8-13 14:25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8-8-13 11:27
哈哈哈哈……
不知道草舍先生笑的是啥,我笑的则是自己预见的准确性(但这和周易无关),因为草舍先 ...

四段红字言及“人品”,问题严重了,看来我非“敛容正告”一番,就难下这烧得通红的火焰山。
首先,何作者那篇文我并非全盘肯定,若是以那文来划线站队,我的人品也是可疑的,至少是不坚定的。
其次,反对汉语有优势是不是就是人品低劣呢?且不论反对其优势,略举几个全盘否定汉语的例子:1918年钱玄同首先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中提出:“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被称为民族脊梁的鲁迅说: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倘若不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去死。文人政治家瞿秋白甚至说:“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茅坑。”
钱玄同、瞿秋白、鲁迅这三位的人品如何?水兄的人品与他们几可比肩。而我作为汉语的拥趸,人品如何?水兄不妨也用伎俩“暗示”一番,哈哈。暗示,可是比腹诽更明目张胆的罪行啊!顺便说,我不介意你用“伎俩”这个词。
第三,关于“恨意”,这个词如果您认为有感情色彩的区别,请允许我也取其中性。汉语有云,“恨之切,爱之深”,你爱汉语吗?爱用,但是恨它没有优势,恨铁不成钢。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如果你对汉语的态度发自内心的冷漠和不屑,那我一定会质疑你的人品了。我这个解释如何?这个解释使我坦然领受你不得不说的这句话,“不得不说,草舍先生对汉语的运用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我一点也不自豪。文人的笔如同武夫的刀,自古对待挥笔如刀、泼墨如箭的文人,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砍头。
我不喜欢烧火,就不用红字强化自己的情绪了。

点评

你“碍”得含蓄,他“碍”得疯狂。你有斧子。  发表于 2018-8-13 20:35
19#
发表于 2018-8-14 07:01 | 只看该作者
老舍挖的坑,没想到如空这么快就跳进来了!
20#
发表于 2018-8-14 09:09 | 只看该作者
粗略看了一下,赶脚如空码这些字的时候,底气还是很足的。东北的高梁好像不很种了,大米倒是很贵的。
21#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11:06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8-8-13 14:25
四段红字言及“人品”,问题严重了,看来我非“敛容正告”一番,就难下这烧得通红的火焰山。
首先,何作 ...

这段话好,恬淡平和,如同近日连绵的秋雨,天立马就不那么热了
这段话,足见先生才德,以及宰相般的肚量……;P
我用红字,是为了区分原文和我的点评,并无他意。有时批判伪经时引文会用蓝字,都是起分别作用。
但对我意仍有误解(但愿不是曲解)。我对汉语怎么可能有“恨意”呢?我既没有认为其没有优势,所以也就没有恨铁不成钢一说。我一再强调,语言文字是工具。就如打字的键盘,打字慢是自己的事,没理由恨键盘。
反之,我也不会怎样去爱我们的语言文字,爱的乃是其背后的文化。当然我也爱西方的文化——无论东西,这些文化都是属于全人类的。我不会抬高西方文化,也不会抬高东方文化,如此而已。
22#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11:08 | 只看该作者
秋實 发表于 2018-8-14 07:01
老舍挖的坑,没想到如空这么快就跳进来了!

没坑没坑,老兄别把人想象得那么心机。非但不是坑,甚至可能是铺了一条路,上成有红毯也未可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11:11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8-8-14 09:09
粗略看了一下,赶脚如空码这些字的时候,底气还是很足的。东北的高梁好像不很种了,大米倒是很贵的。

一看你就不了解东北,高粱还在种,只是已经没有当年的品格了。西北有民歌:五谷里的那个田苗子,顶数高粱高……那是过去,现在是矮化的,不过一米左右,至少蒙不住余占敖和那谁他奶奶了……
24#
发表于 2018-8-14 11:23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8-8-14 11:06
这段话好,恬淡平和,如同近日连绵的秋雨,天立马就不那么热了
这段话,足见先生才德,以及宰相般的肚 ...

首先,我分享那文是欠考虑的,毕竟我自己不完全同意文中的说法。
其二,其实只是个玩笑,对语言或文化的看法提不到人品的高度。你和我对谬误都有点沉不住气了,这是文人的毛病。
第三,就当是练练笔吧,呵呵。多动脑筋,可以让我们晚一点去领老年痴呆证。
25#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12:41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8-8-14 11:23
首先,我分享那文是欠考虑的,毕竟我自己不完全同意文中的说法。
其二,其实只是个玩笑,对语言或文化的 ...

一座小草舍,三千大海水……
26#
发表于 2018-8-16 20:24 | 只看该作者
汉语本来就是最伟大的语言,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0 06:04 , Processed in 0.06055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