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7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121【投稿】苏轼——被艺术才华掩盖的实干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2-16 17: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8-12-17 21:55 编辑

苏轼——被艺术才华掩盖的实干家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当苏轼站在黄州赤鼻矶上,面对滔滔江水发出这声响彻千古的慨叹时,大概没有意识到,他所断言的这一历史规律,其实并不适用于他自己。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确实有许多曾经盛极一时的风流人物,被岁月的洪流冲刷得无影无踪。然而有些伟大的灵魂,却并不随时光的流逝而湮灭,他们的光芒与日月同辉,历久弥盛。苏轼就是其中一位。
   
  在中国历代文人当中,苏轼是一个罕见的全才,无论在其之前还是之后,几乎无出其右者。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书法列“苏黄米蔡”四大家之首;其绘画开一代画风,在当时就被世人所追捧。苏轼曾自称三不如人,即“下棋、喝酒、唱曲”。苏轼所谓的不如人,可能是没有达到开宗立派的高度,并非真的不如人。

    后世人们崇拜纪念苏轼,大多聚焦于这些文学艺术成就,却往往忽略了他的政治才干。百度百科解释苏轼是“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对其主要成就的列举也仅限于文学和艺术方面,对其政治方面的贡献并未提及。其实,苏轼还是一位实干家,他为官一生,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大事。

  苏轼关心民生疾苦,以为民请命为天然使命。苏轼从小受母亲影响,立志要像东汉范滂那样,做一个清廉正直,为民请命的人。

  初入仕途,苏轼任凤翔府签判,发现运送官府物资的一种劳役——衙前存在严重弊端。凤翔府的衙前是顺河运送从终南山砍伐的竹木,如果出现损失役夫要自行赔偿。官吏们往往要求役夫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运送,结果大部分人因为遇险被弄得倾家荡产。苏轼非常同情役夫,经过一番实地考察,他向上司建议修改衙规,改在河水暴涨之前运送,结果损失减少了一半。

  任开封府判官期间,宋神宗决定在元宵节举行大型灯会,但又拿不出那么多钱,便下令减价收购浙灯,同时不允许普通百姓购买。这一诏令引起百姓强烈不满,苏轼连忙上了一篇《谏买浙灯状》,历数浙灯制作者的艰难和这样做的危害,神宗意识到诏令的不妥,立即收回了成命。

  苏轼踏入仕途不久,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开始了。由于新法严重脱离实际和在实施中走样,对底层百姓造成很大伤害。苏轼虽然并不反对变法,但他反对增加百姓负担。他一方面写了大量纪实性的诗歌,反映民生疾苦,批评新法,甚至拒不执行,另一方面直接向皇帝上书提意见,全不顾可能遇到的打击迫害。

  即使在登州知州任上只有5天时间,他仍然敏锐地发现了一些军政与财税的弊端,在回京的路上一连写了两道奏章,《登州诏还议水军状》和《乞罢登莱榷盐状》,提请朝廷重视登州的海防,减轻人民负担。

  苏轼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高超才能。任徐州知州伊始,就遇到黄河水患,大水一直漫延到徐州,几乎要把徐州城淹没。苏轼一方面调集民夫加固城墙,协调禁军筑建防洪堤,一方面亲自指挥抢险工作,稳定民心,经过七十多天抗战,终于战胜了洪水。

  任杭州通判和知州期间,苏轼两次主持疏浚六口水井,解决了杭州人民的饮水问题,提高了应对旱灾的能力。任知州时,通过实地考察,广泛征求意见,对西湖进行全面清淤,挖出来的淤泥筑成长堤,便利了南北交通,又在长堤上植树建亭,为西湖增色。这便是后来的苏堤,苏堤春晓成为西湖十大美景之一。

  苏轼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医院。由于杭州是水陆交通枢纽,客商往来频繁,为了防止疾病传播,苏轼主持由官府出资建立病坊,延请医术高明的僧人坐诊,平时开业看病和收留贫困病人,每年春夏之家免费向百姓发放预防疾病的药物。

  即使在有职无权的贬谪期间,苏轼仍不忘为民谋福。在惠州时,为了解决民众的饮水问题,他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利用私人影响,积极推动引水入城工程,并向当权者献计献策,终于成功将离城10里的山泉水引入城中,建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自来水工程。

  苏轼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任密州知州时,由于闹蝗灾,饿殍遍野,被遗弃的孩子随处可见,苏轼常怀着沉痛的心情捡拾弃儿。为了抚养这些弃儿,他规定由官府拨出粮食,专门收养,对那些愿意领养孩子的家庭,每月由官府补贴六斗米,由此使数千名弃儿得到活命。

  贬谪惠州期间,苏轼偶然发现一具无人掩埋的尸骨,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便找机会与知州詹范商议,筹款收埋,并亲自撰《惠州祭枯骨文》,加以祭奠。在苏轼的推动下,后来官方专门成立机构处理此类事件,并形成了一种机制,影响所及,至二三百里外。在草菅人命的封建时代,不要说一具尸骨,就是一条生命,也如蝼蚁般卑贱,苏轼的这种人道主义情怀,远远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

  苏轼善于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用数据说话。任颍州知州时,朝廷为了解决陈州水患,准备开挖八丈沟,把陈州的水引入颍州,再由颍州进入淮河。为了验证这一耗资巨大、影响深远的方案是否可行,苏轼派人用竹竿实地测量水位,一共用去5800多根竹竿,终于获得淮河水位变化和水下地形的第一手资料。经过分析,发现开挖八丈沟有百害而无一利,便上奏朝廷,终止了这项劳民但不惠民的工程。

  在赴扬州知州路上,苏轼看到沿途麦收时节一片丰收景象,却村郭萧条,人烟稀少。他摒去随从,亲自走进村落调查访问,原来是老百姓害怕官府催收历年积欠的田税,不敢回乡。苏轼到达扬州后马上写了一篇长奏章,详述民间疾苦,终于说服朝廷暂停催收积欠。

  苏轼不遗余力地奖掖提携后进,推动了文化繁荣。作为继欧阳修之后的又一文学大家,苏轼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晚辈学子,除“苏门四学士”之外,还有许多书画方面的追随者。苏轼对他们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总是不遗余力地鼓励称扬,利用自己的影响扩大他们的知名度;

  苏轼自己为人为文都有鲜明的个性,却并不要求学生们都向他看齐,而是尊重他们的个人倾向和兴趣选择,为他们充分张扬个性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对秦观等人的缺点,他含蓄地指出,婉转地批评,然后加以指导,尽量不挫伤他们的锋芒和自尊。对于自己的作品,则允许别人自由批评和争论,在书法方面和黄庭坚互相“揭短”,创造了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对暂时处于困境的学子,他不仅在学术上奖掖提携,还在经济上给予帮助,并尽量照顾受助者的尊严。

  正是由于宽广的学术胸怀和度量,继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之后,苏轼作为领军人物,在北宋后期掀起了自由浪漫的学术浪潮,为各类文学艺术人才的成长创造了良好土壤,在中华文化史上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整个北宋一朝,苏轼虽然不是一流的政治家,但却是颇有作为的实干家,他的丰功伟绩,往往被他那耀眼的艺术才华所掩盖。其实,抛开其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不论,苏轼仍然不失为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他心系民生的情怀,永远值得称颂;他为民谋福的才干,永远值得后世为政者学习。


2#
发表于 2018-12-16 19:11 | 只看该作者
         条理分明有理有据的好佳作。
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21:5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欣赏鼓励,多指正。
4#
发表于 2018-12-17 08:27 | 只看该作者
首先苏轼走入人们视野的是苏轼的才气,看完此文很喜欢作者从另一个角度对苏轼进行剖析与评价。苏轼满腹经纶,却不是一个迂腐的书呆子,他留给人们的不仅是诗词,更有许多为民立命的功绩,读书人当如此,才不失读书的价值。
5#
发表于 2018-12-17 16:17 | 只看该作者
小文独辟蹊径,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苏轼的功绩,从而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了这位伟人。不错的。
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7 20:32 | 只看该作者
艾桃 发表于 2018-12-17 08:27
首先苏轼走入人们视野的是苏轼的才气,看完此文很喜欢作者从另一个角度对苏轼进行剖析与评价。苏轼满腹经纶 ...

谢谢版主欣赏鼓励,请指正。
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7 20:32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8-12-17 16:17
小文独辟蹊径,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苏轼的功绩,从而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了这位伟人。不错的。

谢谢版主欣赏鼓励,请指正。
8#
发表于 2018-12-21 20:19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你这文章写得好,给你投了一票
9#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11:4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谢谢支持。
10#
发表于 2018-12-24 16:16 | 只看该作者
为一个实干,叫一声好!
11#
发表于 2018-12-25 13:25 | 只看该作者
作者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苏轼其实是个实干家,言之凿凿。不过,再伟大的人,也不可能事事比人强。他自说的三不如人,并非谦逊假打,他的身边确实是高人众多。就拿他最爱的喝酒一事来说,爱喝,不等于能喝。他是喝一点点就醉的,只是啊,他特别喜欢那种微熏的感觉罢了。甚至看别人喝酒对他来说也是开心事。
12#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6 21:44 | 只看该作者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8-12-25 13:25
作者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苏轼其实是个实干家,言之凿凿。不过,再伟大的人,也不可能事事比人强。他自说的三 ...

对,对,苏轼的酒量确实不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1 00:25 , Processed in 0.07529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