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4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聊城沉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4-8 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周也记不得有多久没有写作了。无聊之际老周翻翻书,也没有看见啥意思。他看了几页聊城地方志,然后又翻一本《日本沉没》。老周记得这本书还拍了电影。天色暗下来,老周向外面望了一眼:光岳楼上的装饰灯亮了。光岳楼这座建起于明代的古楼,历经战火,几经修葺,乾隆下江南在此作诗十几首。民间说这古楼又叫余木楼。是运用修建城区布防留下的木头修葺用于了望的建筑。据说修到最后,有一个木楔没有弄好,在不知所措之际,当初陈镛收留下的一个老头,拿起斧子削了一个一下子就甩了上去,正好插在缺失的位置。老头不见了。人们说那是鲁班爷。所以民间又说光岳楼是鲁班造的。光岳楼之所以叫光岳楼是因为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知府杨能在维修该楼时,因地而名,称之为“东昌楼”。明弘治九年,吏部考功员外郎李赞东昌府,访太守金天锡,为此楼命名——光岳楼。他回忆说:“城中一楼,高壮极目,天锡携余登之,直至绝阁,仰视俯临,毛发欲竖,因叹斯楼,天下所无,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乃今百年矣,尚寞落无名称,不亦屈乎?因与天锡评。命之曰:‘光岳楼’,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也”至于是否真的可以可以有光于岱岳已不可考,但是光岳楼的名号自此得名。与光岳楼遥遥相望的铁塔成也是聊城的一景。从古楼四周扩散开来的各种街道在老聊城口中都可以讲出一个故事。正是这些故事中的街道构成了聊城厚重的文化底蕴,没有这些街道,只有铁塔,只有海源阁,只有光岳楼,如同一位美女只有一副眼睛,或是面孔是不能称其为美丽的。
  光岳楼几经修葺没有人知道它原来的样子,倒是铁塔上世纪七十年代挖掘清理文物重铸后到现在没有太大的改变。外地人来聊城,倘是党政团体则先到孔繁森纪念馆,然后到光岳楼看看乾隆的字。老周有几次想上去,最终老周放弃了,他怕生出他登临清舍利塔的凄凉,当初他上舍利塔还下了一首诗:
  看
  你
  而
  来
  舍利塔
  平
  步
  青
  云
  世人说
  上舍利塔
  一
  路
  顺
  风
  世人说
  下舍利塔
  爬一回舍利塔
  看一眼运河
  回眸九重舍利塔
  泪
  花
  闪
  闪
  绝尘而弃者
  亦如我
  匆匆
  匆匆
  老周得闲就到古城走走。每回去老街每回都有发现老街在一条条的消失。能保存下来的也就是那个三尺巷了。聊城的故事所积淀的文化底蕴也荡然无存,像一个人的血在一点点的消失,如同一个病人穿得再华贵,也不能阻止死亡的来临在其脸上所呈现出的颓废。老城的人手握大把的钞票,欢天喜地搬进望湖新居,从高楼上隔湖看他们的家,直到有一天他们知道他们的小院现在成了价值数千万的别墅,从那里进出的不是他们,他们来到古城反倒成了外来者。老城人看着古城,看看自己的小区,望湖,这真个是忘湖,忘却的是小时在湖边的故事,在古城的烟火,在古城的香火。但是他们也是庆幸,除了光岳楼,还有几样属于古城?那些老街老院那些发生在街巷子的故事也一起消失了。那里不属于他们了。但是一想古楼还是要落下泪。正所谓东昌有三宝,铁塔,古楼,玉皇皋一天不见想得慌,三天不见要掉泪。
  现在光岳楼处在一片仿古群中,一天,一天,一天站着。
  老周在可心书屋同友人小酌,隔路与光岳楼相望,可以看到光岳楼上乾隆的字。可心书屋的书有一部分摆在路边。这些新书,旧书——有五六十年代的,也有七八十年代的,有小说也有讲话,还有历史,文献等等杂七杂八的。老板这样胡乱堆在一块看似没有啥,其实这也增加了淘书人的乐趣,他也会把一些能卖稍高价的书也混入这三五元的书中,这可以让顾客有一种淘到宝的优越感。老板自顾说,老周小酌一口,想到这自己这几十年来的经历,也许他的归宿就和这些书一样吧。自己的诗有谁来读,自己的书有谁来买?就是你有风光的名气,哪又如何?书摊上书在风中颤动。老周站了起来。
  老周你做啥去?
  登光岳楼。
  老周拿出30块钱,回头看看书,最终他又走回来。大家再次坐下来,老周却生出了豪气。再来。
  老周觅得一本《东昌老街巷》,老聊城人高文广先生在书中把古城曾出现过的街巷子一一梳理了一遍,这些老街中有的有数个故事,却没有一条老街没有故事。这些故事是东昌人的历史,也是他们对这块土地的真挚情怀,是东昌历史文化的积淀。现在老周倘佯在这一大片仿古楼群中,他有一种闻到家乡炖肉时,初把肉置于开水焯一下,然后剔除的肉沫的味道,香又腥,还有一种不明就里的味。在湖边建的新小院,走出的不再是老面孔。老周找不到当年的故事,这里已经不属于东昌人。而这些临湖而居的外来者在自己的家乡相必也是这样的局面吧。大家都把异乡做了故乡。
  下得东关桥,沿一处石板路南行,老周的嗅觉开始醒了。到了米市街。当年他从这里去一中赶考。在前面不远处便是羊使君胡同了。据说这里曾是运河旧闸所在,现在只有一片荷花塘。老周看着,似乎当年的繁华,当年市井之声又在眼前了。那些在望湖的人终于可以天天握着一大把钱天天望湖了,直到此时,他们才明白他们没有家了,他们成了一只只无处可归的风筝,只到最后在另一处破落。
  老周喃喃自语。他坐在湖南路一处石头上,这湖又大了,这湖凛冽的很,有胭脂的故事,有大鱼的故事,有杨家将的故事,甚至也还有一些人最终找不到归宿,在这里长眠的。但是这湖都记着。老周摸了下石头,那石头动了一下。老周使劲挪开了石头,他看到了一洞,他继续,思忖了一下,钻了进去。初始还有泥泞,渐渐便好走多了。老周几次要退回来,老周总以为自己是进了引水闸,老周想,要是放水,我可真的麻烦了。老周听到有一个声音在说,走吧,走吧,走吧,走吧。老周继续走。不知道走了多久,前面出现了亮光,脚下的路也变得好走多了。但是一下又变得狭窄了,老周脱了外套,脱去脚上的鞋子,前行。老周看到了一片新天地。
  那是一处多大的宝藏啊!数不清的雕塑,看不完的壁画,还有没法计数的书籍,遍地的器具。老周摸索着,他的脑袋一片空白。这是什么时候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宝藏?老周拿起书,但是那上面的文字他一点看不出是什么文字。而那些壁画他搞不懂画的是什么意思。它们是来自于哪个朝代?老周捏了下自己的腿。这不是做梦。这是光岳楼的地宫么?当年鲁仲连救聊城也与此有关吗?有什么样样的秘密,让后来的大诗人李白,苏轼,元稹也对于此无法释怀?
  这些说不清是酒具还是其他的器具,还有那些画,那些雕塑,他是一个王侯还是一个民族的?每一件东西都散发着诱人的光泽,摸上去都是柔柔的,还有一种凉爽的感觉。老周看过去,他感到还有一种笑意在里面,他揉了下眼,又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老周奔向外面。老周是怎么回到外面,他都记不得了。老周平静下来,找到自己的东西,他还是不相信刚刚他看到的一切、老周看看洞口,我进去过吗?那些东西真的存在吗?老周看看手里那一张纸,看看那纸在自己的手上碎化,成为一碎屑,他才有些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是真实的。那个世界他去过,那个声音他听到过。那个声音在哪里响起,他不知道,那个声音里有经声,佛号,有滔滔不绝的诉说,还有可爱的邪恶的笑与哭。还有市井之徒的声音,还有他熟悉却又叫不出来的声音。
  老周看着自己的血从身体里流出来,凉凉的如星子,温温的如同母亲的手一样。母亲,他已有很久不见了,他的手现在还留有母亲分别是握他的手留下的温暖。老周下意识地听到了一声唤,他轻轻地回了一声: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4-8 13:16 | 只看该作者
提读。
后部分比前部分好看。
3#
发表于 2019-4-8 17:00 | 只看该作者
竖排版的一首诗。      
4#
 楼主| 发表于 2019-4-8 19:31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9-4-8 13:16
提读。
后部分比前部分好看。

还有一部分没有更新,谢谢老师的提读。
5#
发表于 2019-4-8 22:2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有点纪实性的作品,文化的陷落,人的归宿感的缺失。作者文字功底了得,行文隐约有一种特别的情愫,压抑且意味深长,特别是读到最后,让人禁不住有潸然泪下的感触。
6#
 楼主| 发表于 2019-4-9 11:30 | 只看该作者
野芒 发表于 2019-4-8 22:20
不错,有点纪实性的作品,文化的陷落,人的归宿感的缺失。作者文字功底了得,行文隐约有一种特别的情愫,压 ...

谢谢老师的关注,请老师留意后半部分。这是老周系列精彩纷呈的一个故事。
7#
发表于 2019-4-9 14:27 | 只看该作者
文化被摆在地摊上售卖,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或许,这是读书人的通病),去过聊城数次(曾经有一个朋友在哪里),可是,这些历史楼阁未曾涉足,跟着老周的脚步,感怀一下古人的风骨,以及那些流逝的感觉,颇有南柯一梦的感觉。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19-4-9 20:03 | 只看该作者
林小白 发表于 2019-4-9 14:27
文化被摆在地摊上售卖,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或许,这是读书人的通病),去过聊城数次(曾经有一个朋友在哪 ...

文化是啥?文化人的眼里的文化与当政者眼中的文化是不一样的,写小说的眼里的文化与唱戏的人眼里的文化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现在文化成了一道菜了。一种陪衬了,没有了它的独立性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19-4-9 20:17 | 只看该作者
林小白 发表于 2019-4-9 14:27
文化被摆在地摊上售卖,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或许,这是读书人的通病),去过聊城数次(曾经有一个朋友在哪 ...

谢谢小白老师的加分。
10#
发表于 2019-4-14 18:20 | 只看该作者
我在古楼住过几年,湖边每天都去。老哥说的这些地方很熟悉,很亲切。那时候不觉得有什么,但现在想想,清风明月,磷光水波无不是种奢侈。
不过现在看,老城区也不错,比以前格局,到后世也会是不错的建筑。
古城的文化我知道的不多,在海源阁似乎看见过关于此地的书,也听到过一些传说。
老哥有这种情怀,真让人羡慕。现在人除了钱好像别的都是闲事,感觉挺无奈。
若有幸看看老哥的庐山真面,不知道到底是何等儒雅之人。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4-14 18:51 | 只看该作者
田舍郎 发表于 2019-4-14 18:20
我在古楼住过几年,湖边每天都去。老哥说的这些地方很熟悉,很亲切。那时候不觉得有什么,但现在想想,清风 ...

谢谢您的的阅读,以前的与现在不同是那个时候所有的一切都是整体的,现在古城内没有原住民了,现在看来那些外来购豪宅的反而成了古城的主人。而所谓的古董是虚假的没法再虚了,把老城人骗出去,成了现在的样子。我实在是无语。我倒是常常去光岳楼下看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10 17:22 , Processed in 0.05600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