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3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挽留住农耕文明的印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5-12 2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夕阳1 于 2019-5-12 20:39 编辑

    “妈妈,这个具有四个木轮子的大家伙叫什么,是什么东西?”
   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用小手指着,好奇地问着妈妈。我们扭头一看小孩所指的大物件原来是一辆旧式地排车。
对于我们那个年代再熟知不过的地排车,今天能在艺术馆内见到,着实让我们深感亲切。
  周末闲暇之余,受朋友之约,我们一起来到济南市三王峪风景区,走进风景区内的“老泉艺术馆”,呈现在眼前的是中国传统农具的陈列。从木石到青铜,再到铁制农具,可以看出农具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从农具的功能上分析,从挖掘、整地、播种、灌溉、收获到加工等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在动力上,由人力发展为畜力、水力、电力,由简单发展为复杂。
这些旧式农具沉淀着历史的厚重感。与当下高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相比,散发着古老的气息。不知不觉中,你会感受到父辈的味道、祖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五谷杂粮的味道。
“妈妈,地排车做什么用的呢?”那个可爱的小男孩忽闪着两只大眼睛,急切地想从妈妈的脸上追寻到答案。
  是啊,对于地排车,当下的孩子们乃至以后的孩子们或许变成一种陌生的事物了。它将逐渐成为一种历史,但它在一定历史时期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将成为一种历史记忆,饱尝着父辈们的酸甜苦辣。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地排车。麦收秋忙时节,全都靠地排车往家里运粮收庄稼。记得那一年的麦收时节,大哥备战高考,二哥备战中考。为了不影响他们两个的学习,父母拒绝拖累他们,于是父亲、母亲和我投入到了这紧张忙碌的麦收战斗中。说实话,那一年父亲的身体已经出现了病变,但倔强的父亲就是不去住院,说等到麦收结束了再说。正午的阳光骄阳似火,父亲用镰刀割麦子,我负责捆扎,根根麦芒坚硬刺手,捆麦个需要用胳膊一捆捆抱起来,然后用草绳子捆扎好,此过程中,胳膊会被麦芒扎的又痛又痒。我也是想偷懒啊,可是看看身体虚弱的父亲还在坚持,我有什么理由懈怠呢?于是,我咬紧牙关,飞快的追赶着父亲。麦子捆绑好后需要装载到地排车上,拉到麦场里去摊晒。装车需要技术的,曾一次父亲实在太疲劳了,麦个子在地排车上装偏了,就这样父亲赶着老黄牛拉着地排车上歪扭的麦垛上路了,回家的路是一条布满沟壑的崎岖小路,在这条小路上不断地颠簸,三歪两晃,惨剧终于发生了,地排车翻了。那一刻,我望着年老虚弱的父亲,心突然很疼很疼。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要不是父亲在身边,我真想大哭一场。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一辈子都在与牛、地排车和土地打交道,为了我们兄妹三人能成长成才,无怨无悔,身体都累垮了。
  作为农民的女儿,我和父亲一样,对地排车有着深厚的感情。地排车可以说就是我们父女俩的作战运输工具,我们除了一起收获庄稼粮食,赶集卖东西,到镇上交公粮,给农田运输土杂肥等等,甚至过年走亲戚都离不开它。
  昔日触手可及的地排车渐行渐远,带着淡淡的惆怅,逐渐离开了人们的视线。但我却永远忘不了它,更忘不了和它一起度过的艰难岁月。它犹如一杯陈年老酒,越品越醇香可口;它更像一幅我收藏多年的老画,每每打开,便会身临其境,流连忘返。
   今日之旅,令我重拾昔日的记忆,挽留着农耕文明的印记。





2#
发表于 2019-5-13 04:36 | 只看该作者
古老的农机具,曾经伴随一代又一代人生活、生存,如今渐渐被淘汰。但是。乡村记忆,已经深印在我们那一代人的心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5 14:37 , Processed in 0.05693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