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29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孔子:要为自己的一生画个好卦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7-6 2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远牵 于 2019-7-10 05:44 编辑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画自己的卦,这个卦写在《论语·为政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规。”

“四十不惑”并不是说到了40岁什么都不迷惑了,而是对个人的原则不惑,对人生的目标,人生的方向,所坚持的原则不惑。一个人每20年会变一次,社会世代的交替也是20年一次,你30岁就要为你将来50岁的时候负责任,到了50岁就知道不怨天不由人,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孔子在《论语》中说“虽百世可知也”,这不是神通,而是推理。就拿孔子自己来说,孔子的一生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40岁以前,一个是50岁以后,所以孔子讲了一句,说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搞不清楚自己是干嘛的,大概这一辈子也就算了。四十岁到五十岁可以说是人生的关键。

一个人40岁以下上达很难,只能下学,下学而上达,40岁以上才有办法上达。上达的什么?上达天命。下学什么?下学一般的常识性的学问。君子上达之前要下学。上达上达天道,是回归自然一切回归自然。所以孔子最后综合成一句话叫做"尽人事听天命"。排除万难,不管别人说会不会行,应该做的你就全力去做;而到了50岁以后你就要听天命,一一我如果有成功的命我自然会成功,如果没有那么我也不强求。强求太辛苦不用说,这个时候你已经清清楚楚的看到所有的名和利最后都是空的了。六十耳顺就是听了跟没听一样,六十岁的时候就应该有了这样的定性,一一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呢?

孔子一生不只画了一个卦,更重要的是自己一生在六个阶段中完全不同的人生感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与“十五有志于学”是对应的。“十五有志于学”是孔子人生的一个理想和计划,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就是他实践的成果,这个上“习”不只是复习,复习其实是习惯,只是学了并不算,还要养成习惯这样才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就是“三十而立”的成果。一个人到了30岁跟所有人来往都有了基本的原则,不乱来,朋友才会乐意跟你交往。

“四十而不惑”的成果就是“人不知而不愠”,愠是生气,你对自己的原则是不惑了,可是别人会惑甚至会强求责备你,对这种情况你一点都不必生气。因为别人不了解你,你生气做什么?现实情况经常是人不知而大怒,这就与孔子的君子之道完全背道而驰。

“五十而天命”对应“发愤忘食”,人不能小时候就发愤,因为那时候志向未定,原则未定,那时也没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发愤忘食”是有条件的,只有当你知道这一辈子要做什么的时候,明确目标之后才可以发愤忘食,全心全意去做这个,时候到了,不能再计较了,也更没什么可犹豫的了。

”“六十而耳顺”对应“乐而忘忧”,如果一个人明明身陷困境却还乐得出来,这种人就是糊涂到麻木不仁的地步了,“乐而忘忧”就是把所有的忧愁都当做乐趣来看,这件事对别人算忧愁,但是对我来说是乐趣,别人觉得我辛苦,那是别人的事,我很快乐呀。

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工作中还有忧,还有惧,还有虑,还有很多阻碍,那就表明自己还没有发愤忘食,还没有全力以赴,当一个人找到自己要做的事,就会忘记辛苦,但这只是初步而已,以后还会有人打击你,还会有人议论你甚至挑战你抓你的把柄,而你抱着无所谓本来就是这样的态度一笑了之,这叫乐以忘忧。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规”对应“不知老之将至”,孔子从来不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因为他根本没有年纪大的观念,做什么都很自在,没有苦恼困扰,也根本没工夫担心自己老了。

人要服老,不要认老,生理年龄谁都逃不脱,但是精神心理的那种状态每个人会不一样。孔子能学而不倦地保持年轻的进取状态,即是因为他有这样一个具体实践的结果。

孔子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把《易经》整理出来,把《易经》从一本用来占卜的书提高为宣扬哲理的书,这种哲理是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实践的,从而使《易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群经之首与正本清源。

2#
 楼主| 发表于 2019-7-6 23:52 | 只看该作者
读易经,而知大千世界的各数套路。
3#
发表于 2019-7-9 22:43 | 只看该作者
远牵 发表于 2019-7-6 23:52
读易经,而知大千世界的各数套路。

:)  刚好我学了点周易。儒家十翼,重理轻占。
4#
 楼主| 发表于 2019-7-10 05:47 | 只看该作者
火焱 发表于 2019-7-9 22:43
:)  刚好我学了点周易。儒家十翼,重理轻占。

那太好了,看凡传统文化最后都要归到易经上
5#
发表于 2019-7-11 17:42 | 只看该作者
远牵 发表于 2019-7-10 05:47
那太好了,看凡传统文化最后都要归到易经上

:)  这句偷了个巧。 易经先于文字,是结绳记事到象形文字中间过渡的高度文明的记录。 溯源都到这集合了。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0 03:32 , Processed in 0.05340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