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8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禅解红楼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7-8 2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精彩书摘:
(一)《红楼梦》的基本套路
读一本悬疑小说,咱们不需要知道它的基本套路,只需要被作者牵着鼻子走,饭也顾不上吃,觉也顾不上睡,最后熬几个通宵,终于真相大白即可。但是,要读《红楼梦》,你得知道它的基本套路,否则,被作者牵着鼻子,绕来绕去,绕晕了,也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说啥。自从《红楼梦》问世以来,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已经绕了N年,还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知道曹雪芹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民国以前,红学算冷门,民国以后就热闹了,出现了索隐、考证、文学批评等诸多派别,蔚为大观。这些派别的观点,我觉得都没有问题,至少,他们从《红楼梦》里得到启示了,得到消遣了,不是挺好的么?
不过,要是《红楼梦》就只有这些解读的话,还是不免让人有点遗憾的。这就是《禅解红楼梦》写作的缘起。
本书的“禅解”,是按照原著行文次序,解读完120回的。
解读古人的东西,最容易的是“六经注我”,也就是天马行空那种套路,解读者先设定一个前提,然后随手从原著里一拈,当作证据,你看,原著就是我说的那样吧?然后,再东拈西拈,不顾前后,甚至断章取义,一本解读的书就出来了,而且刚好符合他的预定前提,于是,前提就成了结论。这种套路,至少宋朝的时候就开始玩了,碰到自己弄不通的地方,就怀疑原著有问题甚至是伪作,民国的时候开始流行,到文革的时候登峰造极,现在学术界称这种套路为“立场优先”。
解读古书,比较难的套路是什么呢?就是尊重原著本身的行文逻辑。拿《红楼梦》来说,回与回之间,上一个情节跟下一个情节之间,逻辑关系是怎样的?难道真的只是日常生活的流水账?如果是日常生活的流水账,那为什么主角的年龄七颠八倒的,甚至按照小说提供的描述,现代人连贾府的准确地图,都绘不出来一个?进一步说,为什么安排一个跟贾宝玉一模一样的“甄宝玉”,他爸爸叫“甄应嘉”,平时不露面,特定时刻才现身?
钻到细枝末节里,不统观全局的逻辑结构,这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是除了佛经以外,人类文化领域的常见现象,外国也差不多。孔孟是最明显的,《论语》基本上被解成了一部杂乱无章的语录汇编,《大学》《中庸》都成了格言警句集锦,后人编了《菜根谭》《增广贤文》以后,愈发让人觉得儒典就是一系列道德箴言。朱子解的《四书》,明确叫“章句集注”,再看一看他在注解《中庸》时经常使用的“承上章以起下章”“其下八章,杂引孔子之言以明之”“自此以下十二章,皆子思之言,以反复推明此章之意”之类的说法,就可以知道他对于《中庸》的主体部分,在结构上的理解有多么模糊了。老庄没那么严重,但总体上也被围绕着“清静”“避世”这个预定的主题,提炼成了一系列醒世录。外国的《圣经·旧约》部分,尤其是前面几篇(这往往是一部圣贤经典的精华),篇与篇之间,每一篇的情节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好像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于是,引用其中的格言警句、或者讲解某个单独的故事(比如伊甸园故事),就大行其道了。
为什么说佛经例外呢?这是因为,在汉传佛教里,对于佛经的解释,有个“科判”的传统。面对一部经,某位高手读熟了之后,再理个大致的头绪出来,就像小学生语文课堂上训练的那样,总结出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每段大意,于是一篇课文的“提纲”就出来了。对佛经来说,一部经的“提纲”就出来了。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多多,最起码的,他尊重了原著的行文顺序,后人捧起一部佛经,一头雾水的时候,浏览一下“科判”,哦,原来这部经是这样的。当然了,“科判”未必是唯一的,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别的高手读熟了之后,也可以自己弄个“科判”,佛法不是死的。
我不想详细说科判传统本身,只是要借此说明,过去孔孟老庄两千多年的“注疏传统”,容易掉进细枝末节里,佛教的科判传统本来可以成为很好的借鉴。
当然,也不是说过去的“注疏传统”就错了。为什么呢?注疏传统有注疏传统的好处,他围绕一个字、一句话、一段文字注疏半天,其实读经的趣味、受用也在其中了,这种趣味、受用,恰恰正是圣贤经典的一个重要意义所在。会科判的人,跟守定字句的人,谁更靠近圣贤原意,还很难说呢,因为圣贤经典的宗旨本来就不在字面上,自家身心受用只有自己知道。
言归正传,《红楼梦》的基本套路是什么?就是以修行为核心,从发心修行,到后来的明白和行愿,中间经历的种种心路历程。还要注意的是,人名、地名往往信手拈来,是破解整个迷宫的钥匙。
这样读下去,就可以发现,原来人家不过是借小说的形式,让读者自己参悟、借鉴罢了。既然只是借小说形式来表达修行义理,那么,小说所要求的逻辑一致性,就可以降到第二位甚至更低了,人名、地名、年龄都可以信手拈来,只要不出大的漏子,也就达到目的了。
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道理,编出来类似《永嘉证道歌》《悟真篇》那样的文章,而是要费那么多笔墨,写出数十万字的小说,把哲理隐藏在故事背后呢?这里面有他的苦心。原因至少有这么两条:
一是,他是建立在个人经历的基础上写的,很多东西只能给后人参考,没法适用于所有人。比如,尤二姐、尤三姐以及尤老娘那些情节,是作者讲自己怎么通过非常漂亮的二妾、三妾来对女色逐渐死心的,能适用于所有人吗?如果没有他这种用心,三千佳丽恐怕都不够。再比如,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位小姐,隐喻有作者自己怎么用琴棋书画打发日子的经历,有多少人是四样都通的呢?探春读了那么多古书,有多少修行人能够,或者说愿意,读那么多佛经以外的古书呢?显然,作者自己玩过的很多套路,只能给别人参考一下而已。要是明确地用道理写出来,就会误导很多人。
二是,修行人往往面临“所知障”的困扰。什么是“所知障”呢?就是主观见解。这种主观见解,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所学到的“道理”。他按照自己所学到的一大堆道理(而不是自家真切体悟出来的东西),来为这个世界立法,就没办法从内心深处跟世界和谐起来了。这就像父子之间,朋友之间,一方对另一方老是灌输道理,或者坚持认为另一方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您说双方能融洽吗?还不如两人没事下下棋,说说故事,哈哈一笑。孟子是不主张“严父”的,认为当爹的应该以慈爱为本,至于打骂这种事,跟别人换孩子打就行了,以免伤害父子亲情。明白了这个,也就知道《红楼梦》为什么要讲故事了。要那么多道理干什么呢?真理隐藏在把戏中,看得懂的人自然看得懂,看不懂的人,当故事看也不错。当然要说讲故事,我觉得《西游记》比《红楼梦》更成功,以至于连四五岁的小孩都能跟它结下深厚的缘分。
借助把戏讲真理,可以说是古时中外圣贤的常见手法。佛教不用说了,故事一大堆。《庄子》里面大量的故事,都非常经典。(顺带说一句。庄子其实是儒学传人,可惜后世学术主流硬是把他归到道家里了,他的《人间世》一篇,世间法、出世间法两面都谈了,只不过后人不太重视这一篇,甚至怀疑是伪作,注解的时候也往往粗枝大叶,带着先入为主的定性成见,含糊解释过去。)古代犹太先知是如此的会讲故事,以至于大家真的拿它当故事了,这是一种极端情形。从《旧约》第一篇开始,几乎全是故事,看得人晕头转向,不得不求助于专业人员,请他们转达上帝的旨意。
孟子有段话,可以为讲故事提供必要性证明: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
他说,修道的人(不一定是佛道概念,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传统,一般以“道”为根本追求),要的是自家体验,那才是自己的东西。自己体悟出来的,才能踏实,才有根,到用的时候,才能左右逢源,应变无碍。直接灌输给人家的道理,人家不一定接受,即使接受了,说不定是给人家增加所知障,自己提炼、发现的道理,甚至拿自家性命实验出来的,才是贴身棉袄。
(二)谁在写谁?
红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相当于他的自传。曹雪芹亲眼见证了曹家从繁华到衰落的转变,痛定思痛,写出来这样一部回忆录。这里描写了贵族的纸醉金迷、勾心斗角,描写了真爱无果,更包含了对当时社会的失望,后来,他在回忆的痛苦中,在“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病打击中,凄凉地死去了。至于小说后面的结局,居然不是悲剧?居然他们家又复兴了?不对,那肯定不是曹雪芹写的。找来找去,对了,肯定是那个书商程伟元伙同高鹗改编或续写的!于是,前80回是曹雪芹写的,后40回是高鹗续写的,就这么成了定论。反正,既然是没落子弟的回忆录,就肯定是悲剧,而且必须是悲剧。
这种观点,我觉得也没有问题。还是那句话,只要你按照自己的理解受用了,那对你来说作者就没有白写,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嘛。
关于《红楼梦》的各个版本,我觉得还是程乙本最可靠,所以解读的时候依据的底本都是程乙本。《红楼梦》开头的成书历程交待值得深思: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大旨不过谈情,亦只是实录其事,绝无伤时诲淫之病,方从头至尾抄写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即此便是《石头记》的缘起。
最早是石头的翻跟头经历,“石头”(就是后来的贾宝玉),没翻过跟头之前,喻指一切修行人的“意”,翻过跟头之后,虽仍是那块石头,但已经是“修成圆觉”的了。
空空道人明白了以后,反观自心,回想过去的各种修行经历,就是与石头对答的喻象。他思忖,公开这些经历,会不会害人呢?不会的,我又不是诲淫诲盗,如实记录一下,给别的修行人做个参考吧,涉及现实社会的,也都没有敏感词,怕啥呢?想完了,写出来吧,于是笔录成书,问世传奇。再一直传到曹雪芹手里,经过曹雪芹完成最后的加工工作。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这个工作量是极大的。
曹雪芹又是何许人也?这又有意思了,民国以后流行的说法,说他是康熙年间重臣曹寅的孙子,晚年穷困潦倒、“举家食粥酒常赊”、幼子夭折而备受打击,等等,所依据的抄本、脂批等文献材料,其真实性现在还在争论。笔者不想介入这些争论,只想解读小说本身,因为在笔者看来,小说的主旨和情节都够清楚了,如果非要再考证其他的方面,那也是别人做的事情。有时使用“作者”,有时使用“曹雪芹”,都是本书行文上的方便。
至于说这空空道人又是何方神圣呢?既然叫“空空道人”,就是叫咱别考证了,考证了也考证不出来,人家根本就不想留名,而且写那么多文字跟没写是一样的,“空空”嘛!这世界从来都是法尔如是,所以佛经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佛说自己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说过一个字。
写的是谁呢?宗旨并不是要说贵族家族怎么样,也不是官宦子弟的真爱怎么样,而是围绕一个主题:梦幻。《红楼梦》说:
  更于篇中间用“梦”“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者之意。
2#
发表于 2019-7-10 11:4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转来好贴与大家分享!
3#
发表于 2019-7-10 15:08 | 只看该作者
看到底也没有看到解
看来得等下一篇
4#
 楼主| 发表于 2019-7-11 22: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朋友们的厚爱!再贴一点《禅解红楼梦》里的内容吧!

宝钗、宝玉、黛玉的三个谜语

《红楼梦》第50回,宝钗、宝玉、黛玉每个人都出了一个谜语:

【宝钗也有一个,念道:
镂檀镌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
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

众人猜时,宝玉也有一个,念道:
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过谨提防。
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欷歔答上苍。

黛玉也有了一个,念道:
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
主人指示风云动,鳌背三山独立名。】

宝钗的谜底是塔像,就是宝塔的画像。这个很好理解,不用多解释了。

宝玉的谜底是竹筒烟花。这玩意儿往地上一放,里面实心的东西就准备空了,即将变成虚无缥缈的烟火喷到天上,不过能不能点成功(或者说质量是不是合格),还不能确定,所以是“天上人间两渺茫”。引信烧到竹节的时候,就要开始喷烟花了,大人小孩都得离远点,所以是“琅玕节过谨提防”。琅玕节,就是竹子节。大家盯着天上看,期待出现美好的声音和图像,所以是“鸾音鹤信须凝睇”。果然随着“呯”“呯”的爆响,天上色彩斑斓,所以是“好把欷歔答上苍”。

黛玉的谜底是毛笔。“騄駬”是骏马,周穆王的八骏之一。对于不会写毛笔字的人来说,毛笔当然不是骏马,应该算是劣马;可是对于会书法的人来说,这玩意儿就是自己的骏马,运用自如,指哪到哪,所以说“騄駬何劳缚紫绳”。在书写的时候,仿佛就是在指挥千军万马,攻城略地,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写过《笔阵图》,王羲之又进一步写了《题笔阵图后》,证明用笔与打仗是有些相似的,所以说“驰城逐堑势狰狞”。有道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毛笔一动,就是风云动,各种战斗檄文、禅让诏书、安邦之策,都是从这里出来的,所以是“主人指示风云动”。毛笔不用的时候,往“山”形笔架上一搁,所以是“鳌背三山独立名”。“鳌背三山”的典故,是传说有巨鳌一直驮着东海的方丈、蓬莱、瀛洲三座仙山。
5#
 楼主| 发表于 2019-7-11 22:53 | 只看该作者
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谜语

宝琴编了十首怀古的诗,说“又暗隐俗物十件”。结合广大红迷的研究成果,让咱们来看看这十首谜语。

(1)赤壁怀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土灶。灶壁是泥土的,锅嵌在里头,装上水以后锅显得埋在水下,锅里的水当然不是流动的。“灶”谐音“赵”,正是《百家姓》第一个姓。柴火烧起来,还要用风箱鼓风,至于锅里的鸡鸭鱼、牛羊鳖,自然是有冤没处诉。

猜谜求的是大意,不必每个字都对上号,这里的直觉非常重要。

既然不必每个字都对号,那么有前人抓住“名姓载空舟”,猜测这个谜底是“法船”,我觉得就有点胶柱鼓瑟了,“法船”显然不是常见的东西。

(2)交趾怀古
铜柱金城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字。汉字的写法,除了极少数简单的独体字以外,一般都是横竖撇捺结构严密的,即“铜柱金城”。“纪纲”要靠文字表达。让四夷宾服,主要靠的是圣贤文化,朝鲜半岛长期使用汉字,穿戴大明衣冠,不是谁强迫的。“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宝琴说,张良平定的是国内,而马援能征服蛮夷,马援功劳比张良大。从历史事实上看,当然是张良功劳比马援大,他帮助开创了汉家四百年天下,但是从喻义看,连蛮夷都能臣服,汉字太厉害了。马援有个门生善吹笛子,但这里的“铁笛”只是字面,强调马援的威势。一般笛子不可能是铁做的,倒是有人拿铁笛做武器。

(3)钟山怀古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银子。银矿本来在山里呆的好好的,本身也没说要跟哪门子名利扯上关系,但是人类发现了它,从山里开采出来,在人世流通个没完。大家都嘲笑利欲熏心的人,有些人连银子也要嘲笑(比如蔑称“阿堵物”),可是银子这玩意儿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4)淮阴怀古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马桶,有盖的那种,很容易联想的。谁敢小瞧它呀,刘德华甚至专门高歌一曲,把它说成是最好的朋友。

(5)广陵怀古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尽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桃子。隋堤种有桃、柳。桃花是风流的代名词。大家喜欢议论桃色事件。

(6)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桃符。古人用桃木做成两块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明的名号,也经常会同时刻上二神的像,挂在门上,以起到避邪作用。桃木板当然是跟枝叶分离开的。古人住过的房子,现在冷冷清清的,只有神像桃符还在那挂着。

(7)青冢怀古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笑,樗栎应惭万古羞。

墨斗。墨斗里装着墨,同时有棉花或蚕丝等蓄墨,此即“黑水茫茫咽不流”。用的时候,把墨线拉出来,这里的“冰弦”就是墨线。汉朝时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墨家遭到废弃。“樗栎”来源于《庄子》的典故。庄子为了说明“无用”的好处,举过樗树、栎社树的例子,都是不成材,没人砍,所以终其天年。樗跟椿树长的很像,但是木材不结实,而且臭,工匠确实用不上。栎树是可以作家具的,但是《庄子》里面的“栎社树”(土地庙旁边的一颗栎树)别说做家具了,拿来做马桶都会引发皮肤瘙痒。

(8)马嵬怀古
寂寞脂痕积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裳尚有香。

胰子。配方里有香料,用胰子洗澡,洗完了穿上衣服都散发香味。

(9)蒲东寺怀古
小红骨贱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风筝。风筝的骨当然很轻,对原材料一系列编制加工,就成了各种形状。

“夫人”,字面上是老太太,文言文里也可以是“那个人”的意思,谁呢,玩风筝的。

(10)梅花观怀古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团扇。梅开在冬天,柳盛于夏天。夏天才用的着团扇。上面可以画美女、景物等。“婵娟”可以用来比喻美女,也可以比喻月色、嫦娥。秋天开始收起来,等天热拿出来,已经是又一年了。
6#
发表于 2019-7-12 08:47 | 只看该作者
一木林 发表于 2019-7-11 22:52
谢谢楼上朋友们的厚爱!再贴一点《禅解红楼梦》里的内容吧!

宝钗、宝玉、黛玉的三个谜语

毛笔这段阐释真精彩
7#
发表于 2019-7-12 09:06 | 只看该作者
一木林 发表于 2019-7-11 22:53
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谜语

宝琴编了十首怀古的诗,说“又暗隐俗物十件”。结合广大红迷的研究成果,让咱们 ...

趣解
这个合起来单发一文
很微妙
8#
 楼主| 发表于 2019-7-12 21:30 | 只看该作者
蛇珠 发表于 2019-7-12 09:06
趣解
这个合起来单发一文
很微妙

谢谢!

再贴一段吧:宝黛二人的机锋对决

《红楼梦》第91回,宝玉和黛玉打了一场禅语机锋,很有意思:

[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

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

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

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

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

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

宝玉道:“有如三宝。”]

让咱们来看看两位高人的机锋对决。

黛玉说,妄想缠绕,一团乱麻,千头万绪的时候,怎么办?

宝玉想了好久,突然灵光一现,大笑着说,凭他多少妄想,我只活在当下。

宝玉这里的回答,解读起来,不妨用到唯识学上讲的一个术语,“现量”。这个术语,现在更流行的类似表述,是“活在当下”。唯识学有现量、比量、非量的说法,简单地说,现量就是现前呈现出来的东西,不加分别的,是直觉的产物;比量是经过思考、分别以后在心里呈现出来的东西,是推论的产物;非量是错误理解的产物。比方说,我看到面前有一朵花,这是现量;我觉得那朵花很好看,我喜欢它,这是比量。假如那不是一朵花,是我看错了当成一朵花,这是“非量”里面的“似现量”,似是而非;假如那本来是一朵真花,但是我推论去推论来觉得应该是人造的假花,这是“非量”里面的“似比量”,也还是错误的认识。

有一种观点,建议修行的人不妨常常关注“现量”,认为这是一条捷径。流行的说法“活在当下”,也经常被很多人当成口头禅。还有观点认为,许多禅宗公案说去说来,就是要引导学人关注现量。真的是这样吗?恐怕很难这么定论。《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个“现在心不可得”,不就是告诉我们,“活在当下”充其量只是针对一部分人的善巧方便吗?

黛玉大概也是这么想的,所以马上回击宝玉的“活在当下”论,她说,“瓢之漂水,奈何” ?你要活在当下,但当下也不过是一系列因缘的假合,这些因缘里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都不是你能抓住的东西,甚至你这个“活在当下”的主人,本身都是因缘假合的东西(可结合参考《楞严经》卷三对“觉知性”的分析),“当下”又能是个什么东东?

宝玉说,你露马脚了吧,你认为瓢是被水漂走的,还是活在推理里面,瓢哪里是被水漂走的呢,瓢自己漂,水自己流,如此而已。宝玉的这一手很厉害,没有熟读深思《楞严经》里“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等一系列开示的话,恐怕很难理解宝玉的回答。就像佛法说的“空”,很多佛学教材还要用十二因缘来解释,为什么鸡蛋是空的呢,因为鸡蛋是从母鸡生出来的,鸡蛋不过是由蛋白、蛋黄、蛋壳构成的一个虚假实体,推断起来,究竟蛋白、蛋黄、蛋壳哪一个部分才是真正的鸡蛋呢?都不是,众缘和合,才成了一个鸡蛋,可见鸡蛋没有实在的自性,所以鸡蛋是空的。这种解释也很好,但是,般若、禅宗的“空”,虽然不否定前面这种解释,但也包含了当下即空的原理,没有什么推理可言,有推理就是方便之言甚至戏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参考《楞严经》卷二关于“见眚”的内容。

黛玉说,好吧,你这一手确实厉害,那我换个问题:“水止珠沉,奈何?”你就这么下去,死了心,不再乱打妄想,难道就究竟了吗?

宝玉说,“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既然死了心,还有什么讨论的呢?你还要叫人平地吃跤,无事生非,干嘛呢?

黛玉说,你别吹牛哦!禅门最欠揍的就是未证言证,未得言得,说大话。就像有人问赵州,出家人以什么为本分?赵州说,莫自欺。

宝玉说,我没有吹牛,这些话都是从自性三宝流露出来的。
9#
发表于 2019-7-15 15:54 | 只看该作者
一木林 发表于 2019-7-12 21:30
谢谢!

再贴一段吧:宝黛二人的机锋对决

书话评论栏目举办七月佳文有约,畅读《红楼梦》活动呢
看看要求,参与吧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7-15 19:24 | 只看该作者
蛇珠 发表于 2019-7-15 15:54
书话评论栏目举办七月佳文有约,畅读《红楼梦》活动呢
看看要求,参与吧

谢谢提醒!我看看有什么样的要求
11#
发表于 2019-8-3 21:4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主题:梦幻。《红楼梦》的基本套路是什么?就是以修行为核心,从发心修行,到后来的明白和行愿,中间经历的种种心路历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4 22:32 , Processed in 0.06962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