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9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童谣谶语在东汉、三国时代的作用及其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1-18 1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些年观看黄海波主演的《永不磨灭的番号》,被其中一个情节逗了一乐,九路军孙成海的属下为了跟八路军一争高低,半夜跑到八路军驻地装神弄鬼,模仿元朝末年红巾军在群众中散布“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样的童谣,只不过为了起到应验作用,这群人将一只眼改成九只眼,以此来证明九路军上承天命、下必得民心。说起童谣谶纬,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断绝,从外在表现看,似乎对历史发展真有一定预言作用,其中最有名最典型的就是东汉三国的童谣谶纬。
    我们在阅读《后汉书》和《三国演义》时,都能读到一个情节,东汉末年董卓乱政强行迁都,其手下谋士李儒引述了“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才无斯难”这个童谣来证明董卓迁都行为的合理性。所谓“西头一个汉”,说的是西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这边是在西边的,共传了一十二帝,然后就是“东头一个汉”,所指即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这是东边的,到如今也穿了一十二个皇帝,看来气数也差不多了,如果主公您顺应天意再把都城浅灰长安,这样一来肯定开启了下一个一十二帝的轮回,就可以保障董氏王朝的兴旺发达了。后来历史发展和小说情节却对李儒的解说给了负分,迁都之后董卓加倍倒行逆施很快死在反董势力的刀下。
    在目前存世的《三国演义》各版本中,类似这样带有政治语言色彩的童谣共有八首作为情节的推手,而且这其中大部分童谣所叙述的内容都不是好事。比如十常侍之乱牵涉童谣一首,刘表之死牵涉童谣一首,董卓之死牵涉童谣二首,庞统之死牵涉童谣一首等等。为什么童谣如此有先见性,即便是小说之中,天不怕地不怕的董卓也要慎重对待,甚至常常成为小说当中人物的催命符,这就涉及小说《三国演义》中保留了的部分东汉、三国时代印记,那就是在两汉、三国时代经常出现的童谣谶语。  
    所谓谶语,那就是语言、未卜先知。作为一种历史政治现象,在两汉特别是东汉、三国时代政治性的童谣出现的概率是非常之高的,这些经过孩童之口传出来的政治预言,经常在一些重大事件中出现并发挥作用,影响非常巨大。在东汉时期,童谣的影响大到什么程度了呢?正史《后汉书》专门在《五行记》中记录了东汉时期多达一十三次政治性类型童谣,而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出现的八条童谣其中就有三条完全转吧了《五行记》中记载的历史上真正出现过的童谣,这三条童谣分别是预言董卓废少帝立献帝的“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预言董卓即将被杀的“千里草,禾青青,十日卜,不得生”;预言刘表将死荆州打乱的“八九年间始于衰,治实三年五孑遗”。这些童谣都是小说《三国演义》保留的三国时代的真实印记。为什么历史上东汉三国时代历史人物如此重视童谣呢?因其从汉代开始,童谣就作为当时比较有效的动员方式,得到了统治阶级的重视。比如《后汉书.五行记》中开篇就记载了第一首童谣,就是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大起义期间南阳地区出现的,内容是“斜不斜,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这条童谣被后来的人们附会了历史事件,也就是赤眉军决定了绿林军所拥立的更始帝的生死。后来绿林、赤眉起义的最后胜利者、东汉开国光武帝刘秀,他的发家是从平定河北乱军开始的,这就应验了童谣的后半句。这首《后汉书》开篇的第一句价值在于它说明了东汉开国皇帝开始,统治阶级就非常重视使用这种预言式的童谣来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加强自己阵营的影响力,东汉后续的谶纬之术流行,也不乏童谣的身影。
    总的来说,利用童谣来广泛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大搞所谓的预测,既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威信,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恶心敌对势力,故而东汉时期才会有这么多童谣出现在重要历史事件的关键节点之上。
    如果要考究这些童谣是否是真的儿童所创造,我想大部分人都能明确地回答绝无可能。因为这些童谣虽然形式上都比较通俗易懂,但是实际上都明显有文人知识分子们加工过的痕迹,比如语言董卓之死的的那一首“千里草,禾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实际就是使用拆字的方法。“千里草”实际就是“千”和“里”上面加一个草字头,也就是“董”字,“十日卜”构成了一个“卓”字,像这种简单的拆字游戏在文盲比例占到普通百姓九成以上的东汉时期,只有士大夫们才会玩,而且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一类童谣虽然看起来预测水平很高,能够精确占卜吉凶,不过对这些童谣我们只要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它们往往明显具备明见语言的典型特征,也就是同一句话往往具有模棱两可甚至多种解释方向,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说的瞎子算命两头堵,反正所有可能性都包含在其中,对此老戴引说一个例子加以说明。比如在正史中真正出现的在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回中也照搬使用的童谣“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在小说中被解读为是预言汉少帝和陈留王被十常侍劫持的故事,因为之后名义上的汉少帝被废掉了,应了“帝非帝”这句,而陈留王则被董卓拥立为皇帝,也就应了“王非王”的预言。看起来古代童谣的准确性极高,但实际历史上这个童谣的缘分跟《三国演义》中的并不一致,历史上真正的十常侍前后出现的童谣实际是“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在《三国演义》的版本形成过程中,后世的修改者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把“侯非侯”改成了“帝非帝”,而原始版本的这首童谣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精确,它的原意很可能是说东汉时期的邙山历来是王族贵胄们的墓葬所在,如今大批非王非侯的人前来称王称侯,也就暗指东汉末年王族统治崩溃的局面。
    当然这样的解读也只是模棱两可中的其中一可,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当时的汉少帝少年时为了求吉利,委托给一个姓史的道士抚养,所以当时的汉少帝被人们称为“史侯”,因此童谣也就可以解读为“史侯”并不是真侯,也就是暗示他后来当了皇帝。陈留王也不是王,暗示了陈留王最后也当了皇帝。这些设计上层隐讳秘闻的童谣,内容可以有多种解读,同时明显具有统治阶级内部加工的恒基。我们还会发现在东汉、三国时期,这类具有预言属性的童谣特别多,这也就涉及本文开头所引论的关键问题,谁是这些童谣的幕后操纵者?
    谁是这些童谣的幕后操纵者呢?考虑到东汉光武帝自己就是这个方面的始作俑者,那么可以肯定东汉王朝一方肯定是操盘手之一,但是由于东汉统治的崩溃,越来越多的实力派都效仿当年的光武帝刘秀开始掺和进了这个童谣的舆论场中,你可以传童谣,我也可以传童谣,说白了就是不同内容的童谣盛行,背后折射出的实际就是东汉朝廷统治力的衰退,特别是对童谣掌控力的迅速减弱,以及地方诸侯豪强们势力快速增强,乃至到了分庭抗礼的地步。


2#
发表于 2019-11-18 17:59 | 只看该作者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说的是打仗,必须有强大的物质保障。动摇敌心,舆论先行。说的是制胜,务必先从舆论上下手。童谣简单,容易背诵,是制造舆论的最佳工具,故而被先民借用,屡试不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5 12:01 , Processed in 0.05222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