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3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在山丹喝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3-31 1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20-4-1 05:35 编辑

在山丹过年,在山丹喝酒

                                                                                                                            周步


        在山丹过年,基本就是一场又一场与酒的较量。

        中国人在哪里都过年,在哪里都喝酒,但在山丹过年和喝酒却与众不同:要是没有喝醉几个场子、要是没有喝醉几个人,基本没有把年过好。从腊月十几开始,走在山丹的大街小巷,打老远的地方就能听见此起彼伏、声震屋宇的划拳喝酒的声音。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前后。今年正月初三晚上回到山丹,初四应了个场子,没刹住车,结果给喝大了,迷迷糊糊的差点儿找不到自己的家门。这是一年来喝的最多的一次。
“咋喝成这样了呢?平时不这样啊?”一个东北朋友打过电话来问。我说你不知道,遇到那种场合,谁都没办法。“怎么,灌啊?”我说不是。喝酒前前后后都明明白白的,最后还是自己把自己给整趴下了。

        山丹地方不大,但名气可不小。河西走廊有二十多个县城,唯独山丹的历史最为悠久。山丹喝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末期。那时候,占据这片土地的是月氏。月氏王善战,更善饮。月氏最强大时,“控弦十余万”。北方匈奴渐次坐大后,占领了河西走廊,月氏不敌,败走西域,匈奴王就用月氏王的头盖骨做了酒杯。太平天国石达开写过一首 “人头做酒杯” 的诗歌,就源于此典。人头做酒杯的事情,就发生在山丹。也由此可见山丹酿酒历史之悠久。

        山丹大地喝酒的雄烈之风,大概始于此时。

        月氏和匈奴早成了记忆。人头酒杯失传已久。山丹大地上的人们,至今喝酒依然雄烈豪迈,但却早没了当年的野蛮,而且极为讲究。究其原因,是生活在山丹大地上人们,不是匈奴的后裔。汉武帝之后,这里便有了“屯田制”的开始。屯田就是中原的将士在这里半军半民的生活。之后,历朝历代的“实边”政策和大规模的移民运动,逐步形成了今天河西走廊的风情状貌和山丹大地的社会形态。就我熟知的山丹周氏一族,大多于明初来自江浙一带,其他来自山西、河南的居多。一个小小的峡口古城,民国末年有二百余人,竟然有三十多个姓氏。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经过西北文化的洗礼,形成独具特色的山丹地域文化。于是,优雅而不失雄烈、高古而细腻率真的山丹酒文化形成了。山丹酒文化保留了大块吃肉的习俗,取消了大碗喝酒的陋习。山丹人的酒桌上,毫无二致的全部使用精致的小酒盅。山丹酒文化,可以说是山丹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山丹过年喝酒,基本就是一场又一场与酒的较量。但好酒的山丹人,绝不会让你在落座之后就进入喝酒的环节。他们会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为你的身体着想,为你的饮食搭配。“来,先吃块手抓羊肉垫垫底”。酒桌上说这话的,大都是地地道道的山丹人。关于喝酒之前“垫垫底”一说,我询问过好几个业内人士,大家无一例外地认为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但在中国其它地方和很多场合,却不是这样的。空腹三杯之后,有些人早已是苦不堪言。有一次和几个朋友喝酒,三杯之后,我执意要求吃点主食再喝,其结果是,一个朋友吃过饭之后就不喝了,搞得我非常尴尬。

山丹酒文化非常丰富多彩。在这里,我把山丹酒文化具有纲目性和代表性的词汇列个清单,以便在热闹红火的山丹酒场上能够应对自如:拳上敬;打关,应关;两带帽;穗子酒;把把清不压注;当一个;卖一个;洗一拳,贴一拳;拍(pie)过去;大头二,大头三;打铁地呢;连根拔;谁的福谁享;一拳定二四;爬个坡;哥俩不碰,输了不送;走指子;淡干拳;宝、五不要等等。有时候也唱“一个嘎老汉哟哟”等酒曲。在数千年的时光岁月里,山丹大地上的人民用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为丰富多彩的华夏酒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山丹喝酒,早年间基本上是先吃饭,再喝酒。现在一些比较传统的家庭或家宴,依旧遵循古礼。客人入座后先敬三杯的新规,是改革开放之后才有的新生事物。在一些非正式场合,至今仍旧是年长者喝一两杯之后,主人或召集者、活动委托人拿过酒盘,斟满,端起,开始敬酒。

        在山丹过年喝酒,有一个小小的、但千万不能忽视的礼数,就是给人敬酒,千万不能“先干为敬”。先干为敬是中国酒文化基本礼仪,但在山丹却行不通,那样的话要么你不是地道的山丹人,要么就是对被敬酒者极大的不尊。有一年,一个南方的小伙子到山丹来相亲,敬酒的时候,小伙子“先干为敬”,把两杯酒提起来喝了,老丈人气的大骂“苕娃”,还差点黄了亲事。在山丹喝酒,双手端盘,双杯敬酒,以两杯、四杯、六杯双数的形式递进。这个敬酒方式我总觉得和蒙古、藏民“好酒敬献给尊贵的客人”同出一辙。山丹地处河西走廊蜂腰地段,南倚青海,北接内蒙,地缘相近,俗风相同,这就使得山丹酒文化形成了兼收并蓄、多元并举的状态。这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河西走廊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独树一帜的山丹酒文化形成了。在山丹划拳必须以“俩好”开始,否则被罚酒。俩好有哥俩好、爷俩好、爷孙好、师生好、师徒好等等,划错了也要罚杯。在山丹喝酒,五个手指头伸出去猜拳,那可不是简单的凑数字,这里面还有很多讲究。从零到十,这十一个数字,在山丹酒场上的叫法必须是:一心敬(或寿星老)、哥俩好(或爷俩好等)、三星高照、四季发财、六高升、巧七梅、八仙寿、九长寿、十满堂(或大运),除此之外,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它的叫法都有山寨之嫌。从这些充满吉祥寓意的划拳叫法,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山丹酒文化所包含的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山丹人划拳一般不要零和五。据说这两个数字出现的几率最多,就暂停使用,也就约定俗成。

        在山丹喝酒,穗子拳最能考量一个人在酒场上划拳水准的高低。穗子酒,顾名思义,就是额外增加一点的意思。比如,约定输一拳喝一杯酒,若输在穗子拳上,就喝两杯,以此类推。在山丹喝酒,有讲究的人猜拳喝酒不说输酒,叫敬酒。穗子拳有哪几个呢?大家一致认可的有俩好(包括哥俩好、爷俩好等)、寿星和大运,有些人为了活跃气氛或表达心情,发财、高升、九长寿也要喝双杯。所以,在这种规矩之下,往往会出现拳赢了反而喝的多,拳输了反而喝的少的现象。因为输在穗子酒上要翻倍。

        在山丹喝酒,长辈和晚辈划拳,不喊十,喊大运。晚辈给长辈敬酒,不能喊一,必须喊寿星,或一心敬你。有时候寿星还要叫“寿星爷爷”或“寿星叔叔”等,否则落实到“胃”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争议。最关键的是,长辈和晚辈猜拳,绝对不能叫反了,叫反了不但要罚酒,也是很没面子的事情。我十七八岁那年初上酒场,家里来了客人和父亲喝酒,一位年长我十几岁的长辈要我和他猜拳,我大受鼓舞,就来劲了,拉开架势和他划拳喝酒。那时候我不太懂划拳的规矩,就寿星大运一起划,把大人们搞得很是尴尬。虽未罚酒,但我觉得把人丢大了。

山丹喝酒的场面开始了。在山丹喝酒,一般敬六拳见多。也可三拳、十二拳。在正规敬酒之外或酒至酣处,还有一种喝法叫拍大头三。如果说穗子酒是山丹酒文化的精华,那么大头三就有似山丹酒文化的奇葩。大头三完全就是孙子兵法里“败中求胜”的翻版。拍大头三我最佩服的一个人是我外爷。那年春节,我外爷家设酒场,几杯烈酒落肚后,我外爷把胸脯一拍,“来,我还不信了。”这是大头一的标准动作。结果输了。紧接着,他拍了一把前额,这是大头二的规定动作。结果又输了。一般人到这时候就有些心虚,但我外爷他不,而是老当益壮,越挫越勇。只见他把衣服袖子往上一捋,正了正姿势,仿若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银须飘飘,声若巨雷,他把头顶一拍,这是大头三的规范动作。这时候,酒场上的气氛已经有些紧张,大家都屏声静气。因为我外爷要是输了,他就是要喝八杯酒的干系。“大运”!第四个回合的时候,只听得一声高呼,我外爷赢了。之后,我外爷愈战愈勇,连赢对方四把加一个穗子酒,二三十杯落肚后,对方直接躺在了炕上……

        在山丹过年,不喝十个八个场子,都不算过年。在山丹喝酒,不醉十个八个场子,都不算喝酒。


2019/2/18于山丹——北京



周步,甘肃山丹人。作家,诗人。作品以散文、诗歌为主。获沂蒙精神文学奖、张之洞文学奖、张爱玲诗歌奖等国内三十多个奖项。作品入编多个文学选本。多部作品被拍摄成电视散文等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朗诵播出。
现居北京。中国旅游文化网总编。



2#
发表于 2020-4-1 05:37 | 只看该作者
文稿须按照论坛要求,每一段之间需要隔行。如果属于原创首发,需在文后加原创声明。文化创新版面,欢迎您的到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7 02:06 , Processed in 0.05237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