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28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何谓论语?论语何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5-9 1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远牵 于 2020-5-9 11:01 编辑

  为什么叫论语这个名字,《汉书•艺文志》解释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就是说,《论语》是一本记载言语的书,是把口头的言语编纂成文本的书。

  在这个过程中,以一位教师孔子的去世为转折点,发生了一个从言语共同体到文本共通体的转变,从“相与言语”到“相与论纂”的转变,从“语”到“论”的转变。也就是说,在这位教师活着的时候,教师与学生形成了一个由言语问答构建起来的教-学共同体。而在教师去世以后,教师的谈笑风生随着教师的生命一同消逝。“相与言”不再活生生地在场。于是,在“门人相与辑而论纂”中,形成了一个书写、记忆的文本共通体。有赖于文本的历时性和历史性,这个共通体一直延续到现在,当下,直到我们今天通过学习《论语》而求知道的每一个“学而时习之”的瞬间。之所以称这个文本的共通体为共通体,而不是共同体,是因为老师的音容笑貌虽然不再与我们同在,但是,通过文本的阅读和学习,心,依然是共通的。

  学习《论语》,就是要通过教学切磋,一同进入到这个文本的共通体,穿越文本共通体,通过文本的通道,回到老师和学生曾经相与论道的共同体生活之中,通达于他们曾经行走的道路之上。这条道路并不一定直接适合今日的语境,但是,通达于这条道路并不意味着“回到老路”,而是要走通,“通古今之变”:开辟新的道路,以便疏通那早已否隔不通的老路。甚至我们的经典疏解工作,就其方法论意义而言,也就是这样的工作。所以,我们特别地称之为道学的疏解。

  在《汉书•艺文志》的引文中,有几个词特别值得细心的阅读。首先是“相与”:这说明友爱的伦理关系在教学和问道的共同体生活中的重要性;其次是“应答”、“相与言”、“接闻于夫子之语”:这说明友爱共同体的维建是在言语、对答之中进行的,友爱共同体是言语的共同体;最后是“相与辑而论纂”。这说明,在言语的共同体解散之后,又在对言语的文本编纂中形成了文本的共通体。这个转化之所以可能,是因为“相与言谈”的伦理通过“相与论纂”的经典编织转化成了文本的文理、经典的经纶。

  从此,只有通过文本共通体的通道,通过文理道路的发现和循行,通过经典织体的寻绎和抽解,我们才有可能重新维建活生生的言语共同体,把文理重新落实为伦理,把经典重新化文为文化。

  由此可见:在从“语”到《论语》的转变过程中也有不变的东西,那便是贯通言语共同体和文本共通体的“相与”之道,贯通言语之伦理和文本之文理的理。正是这个不变的道,使得从言语到文本的转变和返回成为可能,正是这个不变的理,使得从伦理到文理的转变和返回成为可能。在《论语》的编纂者、传习者那里,“学习”或许就是这样一条道路。这条道路从他们共同的老师那里走来,通往中文言说的每一个角落。

  直到如今,一个在学习中有所领悟的人会说“我知道了”,一个被嘱咐去做一件事的人会说“我知道了”。知-道,就是领悟一条如何通达到更远地方的道路(“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就是明白要去往什么地方,去做什么、怎样做,这都叫做“知-道”。在这条道路之上,学习就是为了知-道,知道一条“从……到……”的道路,它是一种豁然敞开的通达性、理智性,但又不是一种理念的直观性、朗然现成性、理论原则的推演性。看见一个豁然开朗的出口,可以沿着它走下去,但又必须在走的过程中随时调整、与时偕行,“学而时习之”,这或许是“学习”和“知道”这两个中文常用词之间所蕴含的道学关联。

  通过《论语·学而》章的经典解释学思考,我们或许可以稍微窥见这个关联的实情,.《论语》书名的解释与思考显示出了学习与知道的圆转无穷。选择《论语》的首章《学而》来作为学习与知道的道学疏解文本,并不同于任意选择某本书或《论语》另外某一章来进行这个考察。《论语》这本书在道德文教传统中的独特位置和《学而》首章在《论语》这本书中的独特位置,决定了道学导论的工作,必须从这里开始。

  所谓道学导论的任务,无非是要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道德文教传统中,疏通天人道德之贯彻、古今文教之通达。而无论在天人道德之间,还是在古今人文之间,孔子这个人和《论语》这本书,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中枢地位。至于《学而》首章作为《论语》的开篇,不但关系到这一章和学而一篇本身的文本,而且特别地关联到《论语》这本书的全体。这本书是一条道路的指引,而《学而》首章便是这条道路的开端。正因为如此,从汉宋到明清,历代《论语》注家无不把《学而》作为《论语》全书的题眼、总纲。疏解《学而》首章,就是为阅读《论语》全书打开一个入口。

  “学而”与“论语”,这乃是两个互为阐释发明的题目。为了领悟“论语”这个题目的大义,必须从“学而”找到入口;而为了翻开“学而”,又必须从“论语”这个书名开始找到道路的指引。《论语》:这本书名字中的“论”字有一个惟此一见的特别发音:不是论文的论(lùn),而是读若经纶的纶(lún)、伦理的伦。

  什么是论语?论(论)语,就是人与人关系的讨论。"论",说文解字里,古文的"论"是"论",通"伦",人与人关系即为伦。论语就是把人与人的关系,进行一番梳理的学问。

  "论",是由"言"()+"仑"(),两个字所组成的。仑(仑):从亼从册。从亼。聚集必依其次第。仑、思也,理也。简单而言,“仑”的意思,就是一个人把竹简上的文字,编辑成册。进一步的说,就是读过书的士人,通过他的思考与梳理,把他了解的知识,转换成学问,并诉诸于文字,形成书册。"言","辛"字下面一个"口",将自己内心的意思,通过思考,用口很辛苦的表达出来即为"言"。言若不及者,则词不达意,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论语的"论",它是言之仑的"论",也是人之仑的"伦"。它是车之仑的"轮",也是丝之仑的"纶"。纶(纶)是把丝进行梳理,以此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故《中庸》云,“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轮(轮),车轮。圆转无穷,故曰轮也。两千多年,孔子与弟子一起讨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问,之后儒家的传人与弟子,一起读者《论语》,讨论与梳理当代的人与人的人际关系。千秋万世,代代相传,就像时代的车轮,轮转不已,薪火相传。《庄子养生主》云:“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原以柴烧尽,然其火种仍可留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语(语):"辛"字下面一个口,辛苦自己的嘴巴为"言"。右边的字,上五下口。五张嘴巴都在说话,就叫做语。大家都在七嘴八舌的讨论,就叫做语。直言为"言",论难为"语"。论难,即互相交流讨论。正是这个不变的道-理,使得《论语》能够成为生人与死人之间、今人与古人之间、言谈与文本之间、生活与传统之间、教与学之间、文与化之间、经与传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学习与知道之间相互构成、解构、重构的论-语、“论”与“语”。也正是这个不变的道-理,使得《论语》这本书能像车轮一样,在“经”和“传”之间(《论语》本属广义的“传”,后列为“经”),载着《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原初经典,永远流传下去,流转下去,传述下去,转述下去。

  正是这个不变的道-理,使得《论语》能作为文化中化文的动力、经典中传述的动力、文本中道说的动力、文理中伦理的动力、历史中更新的动力。能作为经中的传、文中的质,召唤一代又一代经典阅读者和书写者为原初经典赋予日新的面貌,把经典的编织启动为草茎的生发和蔓衍。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学习《论语》就不只是去记住孔子曾经说过的言语(当然,这非常重要),也不只是去研究《论语》这本书的文本文献(这同样重要),甚至也不只是在《论语》的带领下去阅读《诗》《书》六经(这更重要),而是一定要去学习体会《论语》之为“论-语”的那个不变的相与之道、天人之理。只有学习到这一层,才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才能把《论语》的道理贯通到今天,让《论语》的车轮行驶到今天。

  郑康成在解释何谓“论语”之“论”的时候说道:“论者,纶也。以此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圆转无穷,故曰轮也。藴含万理,故曰理也。篇章有序,故曰次也。群贤集定,故曰撰定也。”(郑玄《论语注》)

  如何让往圣经典永远能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别开生面,圆转无穷地走下去,在每一次学习中都有令人知-道的开辟之力,这位打破家法、兼采古今的经学大师的思考,在千余年之后的今天,依然拥有决定性的启发力量。


                                      编自《学习与知道 : 首章的道学疏解 柯小刚先生》




    三个重要补注:



 1“学习与知道”

  “与”字与其说是一种对举的结构,毋宁说是指引了一种道路性的关联,这种关联将引导我们从“知道”的源初经验出发,重新学习何谓“学习”这样一回事情。百年来,现代中文新统的形成,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虚怀若谷、孜孜以求地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对于何谓“学习”这件事情本身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记》云“人不学,不知道”:学习原是为了“知道”;《中庸》又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学习的方法也不过是循道而行。无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在古代文教传统中,都是与道须臾不离的:志于道就是志于学,行道就是学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现代中文新统的学习思想,则是运作在理论与实践这对范畴之间,虽然出于道学传统的影响,它自始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实践品格,以有别于其所从来的西方知性传统。

  2 理论与实践

  在传统西方哲学的理论/实践二分模式中,有一个动静的二分,或非时间性知识与时间性智能的二分:理论(theoria)是静观的、永恒的,实践(praxis)则是要在时间中随境遇变化而调整的。理论的目标只为求得全知(sophia)和知识(epistēmē),而全知和知识乃是超越了特殊适用场合的普遍形式;实践则必须具备一种随机应变的明哲审慎(phronēsis,prudentia)。

  这种能力既包涵对普遍形式知识的应用,也包涵对时机(kairos)的判断,以便决定在什么时机下应用什么知识。甚至在某些场合下,还要决定是应用知识,还是故意求助于不真的意见(doxa)和修辞(rhētorikē)。

  而现在,在道学的道路性关联中,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只是如其本然地被理解为,处在相互缘构发生的道路之上:从来没有哪一方可以被视为已经完成的现成之物,也没有哪一方可以被视为无需另一方就可以独立自存。

  3“现成”和“缘构”

  人最容易犯的思想错误就是“有我”。“我思故我在”即是这样的思想错误。它是哲学家笛卡尔提出来的,但这个“原则”就是平常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因此获得了许多哲学家和哲学爱好者的共鸣效应,成为一段很长时期中的“思潮”。

  “我思故我在”无疑是“有我”的。这个我即现成之我,是现成的东西。海德格尔哲学不用这个“我”的起点。

  他讲“缘构”,自我是“缘构”的,缘是第一位的,缘在先,我在后,主客体都归于缘,起于缘。这和佛家哲学的“缘起性空”说相类似。缘构的东西就是发生的,在缘构之前没有任何现成的东西,或存在者。缘构境域就是存在论的“存在”。存在,不是现成的或抽象的观念对象的概念或范畴,也不是所有存在者的集合,也不是所有的概念组合起来的体系。概念作为观念对象,就是现成者。

  缘构哲理与概念无关,是前概念的质朴的生活领域中的现象本质。





2#
 楼主| 发表于 2020-5-9 11:00 | 只看该作者
                         建议收藏~
3#
发表于 2020-5-9 12:35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学习的好文,感谢远版分享
4#
发表于 2020-5-10 19:26 | 只看该作者
论语很深奥,论语也简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4 03:17 , Processed in 0.05190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