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土默热红学的“十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8-3 1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r][/tr]
土默热红学别称“三生石畔红学新说”,该学说在扬弃传统红学特别是曹学的基础上,对《红楼梦》的作者身世、创作缘起、故事素材、人物原型、时代特征、地理背景、思想来源、文化传承、民俗宗教、艺术手法、评点传抄诸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重新考证和文学诠释。
    土默热教授的《红楼梦》迄今为止共出版了二十部红学专著,土默热红学由十个方面的论点论据构成:晚明气脉论、洪昇著书论、蕉园素材论、西溪背景论、钗盒情缘论、遗民思想论、芹溪托名论、脂砚评点论、假语村言论、浙西发源论。
    这“十论”之间互相关联、互相支持,构成一个清晰完整、逻辑谨严的有机整体,形成一门自成系统、自圆其说的全新红学学术体系。
    一、晚明气脉论。
    《红楼梦》是初创于清康熙年间的一部小说,是明末清初情本文化大潮的产物,是明清西湖梦境小说的衍生品,是才子佳人小说的凤凰涅槃,是小说化的水磨腔和故事化的梅村体。书中展示的“花柳繁华”、“温柔富贵”生活情趣,是江南世族“诗礼簪缨”、“金粉浮华”生活的千年积淀;书中表现的思想文化,是六朝金粉、南宋偏安、晚明艳情文化的一脉相承,是改朝换代之初言情文学与遗民思想混合交织的产物。
    二、洪昇著书论。
    《红楼梦》的初始作者为清顺康年间伟大的文学家、戏剧家洪昇,书中“四大家族”的创作原型为明末清初杭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洪顾黄钱四大家族,贾府因“自杀自灭”而衰亡的故事素材取自洪氏家族“家难”特别是“天伦之变”的真实历程。
    三、蕉园素材论。
    《红楼梦》“闺阁昭传”故事的基本创作素材,取自于明末清初“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十二个女诗人。她们均出身于杭州洪顾黄钱四大家族,与洪昇夫妇均为姑表或姨表姐妹关系。她们曾结成前后两期蕉园诗社,诗社活动中取雅号、选祭酒、分韵赋诗、优游林泉,与书中描写的“海棠社”、“桃花社”故事基本相同。十二钗的故事素材,也部分选取了明末清初发生在杭州的冯小青、柳如是、叶小鸾、黄智生以及“吴吴山三妇”的故事。
    四、西溪背景论。
    《红楼梦》大观园的创作原型是清初康熙南巡时杭州接驾的吴山大观楼、孤山外行宫和高士奇接驾的西溪山庄“竹窗别业”以及当时秦亭山下、沿山河畔的一组贵族园林建筑和寺庙群。西溪是洪昇和蕉园姐妹们共同的故园。书中借元妃省亲写康熙南巡,元妃省亲的故事与十二姐妹结诗社的故事又发生在同一园林中,而高士奇接驾的西溪山庄“竹窗”前身就是“蕉园”,蕉园诗社的故事与康熙南巡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绝不是用偶合可以解释的。
    五、钗盒情缘论。
    《红楼梦》是用传奇手法创作的小说,与《长生殿》的渊源关系很深,是同一作家在前后半生分别创作的两部“专写钗盒情缘”的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的“木石前盟”、“白首双星”、“衔玉而生”等特殊概念均出自《长生殿》。书中还借秦可卿卧室之梦、大出殡的故事,曲折反映了《长生殿》文字狱案件。《红楼梦》的创作与洪昇的其他文学作品也有密切关系,尤二姐的故事模仿了《织锦记》,《四婵娟》的许多描写与《红楼梦》相同或相仿。
    六、遗民思想论。
    《红楼梦》书中所反映的“异端”思想,乃是明末清初江南文人特殊情怀的客观反映。“男人是泥,女儿是水”的思想,既是南宋、晚明士人文化心态的延续,也是清廷强制推行“剃发易服”政策的心理逆反。反对“文死谏,武死战”的思想,是改朝换代后士大夫阶层总结明亡教训得出的一致结论。“除明明德外无书”的思想,乃是当时“疑经辩伪”思潮的正常反应。反对“仕途经济”、斥骂“禄蠹国贼”的思想,也是当时遗民阶层的共同心理特征。
    七、芹溪托名论。
    脂批透露的《石头记》作者“芹溪”乃是洪昇的别署,他在创作《长生殿》前,还曾亲赴河北大名,并以此为笔名校阅过孙郁的《天宝曲史》。
    “芹溪”与大观园建造者“山子野”的托名,均取自南宋隐士“芹溪处士丘子野”,其隐居地为“九曲芹溪”。洪昇之所以使用南宋的“芹溪”托名,在书中大写特写“贾府”、“贾贵妃”,同南宋权臣贾似道及其父贾涉、其姊贾贵妃有创作借鉴关系,同杭州葛岭洪昇祖居“国公府”与贾似道“后乐园”有审美建构关系。
    八、脂砚评点论。
    脂本《石头记》的评点者脂砚斋,乃是洪昇妻子黄蕙的化名,脂评透露的她与作者共同生活的内容,都是洪昇夫妻的共同经历。脂砚斋批语中出现与作者交往的人物如《女仙外史》作者吕熊、《隋唐演义》作者褚人获、《秋树根偶谈》作者赵香梗,均是洪昇交往密切的文学界朋友。
    《石头记》的另一评点者畸笏叟,乃是洪昇的小妾邓氏“雪儿”托名。
    九、假语村言论。
    《红楼梦》创作使用的基本语言是清初的北京话,与今天的北京话也有很大差异。清初的“官话”并非北京话而是“金陵雅音”,故在书中被作者戏称为“假语村言”。《红楼梦》中闺阁人物交谈中使用的那些精彩口语,用今天的东北方言来解释更为准确通畅。书中也大量使用了属于吴语范畴的杭州方言词汇,这是由作者的出身及生活经历决定的。
    十、浙西发源论。
    红学发祥于杭州,始盛于浙西。最初的红学人物周春、戚蓼生、黄金台、俞樾等都是浙西人,最早的红学专著也都是浙西人撰写的。由此推测,《石头记》小说应始创于杭州,最早流行于浙西。
    土默热红学十论的前提是“晚明气脉论”,这是红楼文化的本源,是孕育《红楼梦》的土壤和阳光雨露。
    基础是“洪昇著书论”、“蕉园素材论”和“西溪背景论”,这是《红楼梦》故事的素材来源,是文学创作的基石。
    “结穴”在“钗盒情缘论”,它是判定《红楼梦》作者的要件,也是黏结晚明气脉、戏剧手法、遗民思想与《红楼梦》关系的媒介。
    由土默热“红学十论”所构成的全新红学学术体系,还原了一个符合文学创作规律的《红楼梦》,为这部优秀小说思想文化找到了源头的一潭活水,使作品所展示的万花筒般故事有了真实可信的生活素材和人物原型。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逄冠卿    编辑:钟一鸣   


2#
发表于 2020-11-26 07:17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纷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0 09:29 , Processed in 0.06172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