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说说孟子的”不虞之誉“与”求全之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8-15 1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远牵 于 2021-8-15 18:18 编辑

                                                          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中华儒学,历经六个阶段的改变:帝王儒,圣贤儒,官制儒,君子儒,学者儒(学问儒),大众儒。


  第一阶段是帝王儒,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圣王为代表,属于统治者的圣人,用来治国的儒学。其核心的学问是五经里的《诗》、《书》、《易》。

  第二阶段是圣贤儒,以孔子、孟子、曾子、子思等圣贤为代表,属于圣贤经世致用,弘济众生的儒学。其核心的学问是五经的《易传》、《春秋》、《礼记》,以及四书的《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第三阶段是官制儒,以董仲舒为代表,为大一统的帝国而服务的儒学,属于宰相儒,臣道儒,辅助帝王治国理政的儒学。

  第四阶段是君子儒,以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之二程夫子,朱熹,王阳明,陆象山的理学、气学与心学。这是属于心性之学,君子之儒。

  第五阶段是学者儒,学问儒,以清初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刘沅等为代表,将儒学用以治学的学问儒。还有清末民国的马一浮、冯友兰、梁启超、熊十力、胡适、钱穆等,将东方儒学与西方哲学,加以兼容并蓄的新儒学。

  第六阶段是大众儒,在后科技时代,一个在生产与生活,日趋凡俗的时代。每一个人对知识的学习与萃取,从系统化走向了碎片化。大量信息的滥觞,更是让一般人无所适从。看似得到了一时的浓缩与精华,时过境迁之后,皆为糟粕。


  如何以大众之儒,现代人之所需之儒,众人需要的儒,如何做到雅俗共赏的儒学,更显其必要性。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这是同一系列的观念。是说我们读历史,不可对古人要求得太过分。当我们想起古人的话时,再一仔细推敲,就发现有许多古人受了冤枉;那些被后世指责为奸的人不一定奸。


  所以不必说现代人难做,古今中外一样都是做人难,既然生而为人,虽难也总归要做人的。 做人的难处,在于会有「不虞之誉」,想不到和过分的恭维会来。例如,一见面就说「你真了不起」,其实有什么了不起?说不定真的还起不了。人家恭维你,你就更应该反省,更要害怕,因为不实际、过分的恭维话,是绝对不能听的。「有求全之毁」,这句话是真的。社会上的人,在要求别人的时候,或者对某种位置上的人有特别要求的时候,批评的话非常厉害。有一种种踩低别人,藉以抬高自己的方法,不愿意靠自己努力来提升自己的人。有如此心态的人,说明这个人心胸狭隘,自己的实力还不够,但是他会嫉妒那些比他优秀的人,为了把自己的不满的情绪发泄出去,通常会以踩低别人,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就是巧取,变相的偷拐抢骗。一句话,这个人“缺德”。


  尤其对一个圣人的要求,更是十全十美的。圣人看人,凡圣平等,自己和他人都是平凡人;而社会上的人,对圣人的看法要求则不然。


  例如释迦牟尼是圣人,可是社会一般人看他,则不一定以他为圣人。有人会说,既是圣人,又何必出家呢?有人会说,当圣人不出家也可以吧?也有人会说,圣人一定要出家的。


  总之,你如果有一点点不合他的意,他就要批评,这就叫做「求全之毁」。


  过分恭维你的话,是靠不住的,自己想都没有想到这么好,人家的恭维就来了;而诋毁你的话,却常常是求全之故。


  孟子对于人情世故如此通达,他到底是圣人,我们大家为政治、为教育、为人、为己,这个毁誉的道理一定要懂。所以,责备他人,乃至责备古人,不宜过分,不过分就是“不求全”。不以一百分的标准来看待,审视他人。


  孟子接着说:「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社会上一般的人,大多是说话随便,不负责任,喜欢发表意见而已。人最大问题,估计就是很难管住自己的嘴巴,话一旦说出来,那就要负责任的。如果很轻率的说出来,说出的话就如同泼出去的水,是很难收回来的。如何确保做到心口合一,言行一致,唯有这样,才能够做到一个君子的为人标准,否则就是小人。可以想象,一个人嘴上一套,行为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种人谁都不会喜欢,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没有安全感,这种人也不值得信任。没有责任心的言论,不要轻率的说,三思而后行,是有道理的。


  针对孟子的告诫,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要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就必然从修身做起。怎么做到了?那就是从内心多反思自己,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要多给自己提问!为什么要这样说?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能够为对方承诺什么?我能够尽到多大责任?我这样说这样做是基于基本事实吗?我是否言过其实?我能够说到做到吗?既然有承诺,就相当于一笔没有偿还的债务,我如何还?如果我们经常多向自己提问,不但可以减少自己的行为失误,更加能够精准的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精准说出自己承诺,真正做到一个言而有信,知行合一,说到做到的人!
  虽然有难度,但是必须朝这个方向修炼。况且别人说话容易,听起话来可得注意,不但不能随便相信自己的耳朵,有时亲眼看见的事也未必真实,未必是实情。


  聪明不靠耳目,现在引用禅宗这个故事来解释《孟子》「无责耳矣」这句话,就等于药山禅师说的「何贵耳而贱目」;所以当一个领导人,不要乱听是非。如果去听的话,是非就太多了。 南师的“无责耳”,就更深入一层了,这是“是非审之于己,毁誉任之于人”,孔子“六十而耳顺”。毁誉任由他人,我依然故我,做我自己,处于静定之中。


  因此想起来前天看到的两首好诗,作者佚名:


      ”广知世事休开口,纵是人前只点头,假若连头都不点,也无烦恼也无愁。”

   “独坐清寮绝点尘,也无嘈杂扰闲身,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这两首诗固然是出世的,属于修道的修养,但是对我们做入世事业的在家人,偶然引用来吃这两味药,则可在事业的尘劳烦恼中得到一点清凉,所以姑且名之谓「两味清凉剂」。


  在入世的立场看起来,这个态度似乎有点消极,但是也说明耳朵听来的是非,绝对不准确的道理。由此再回转来看「有不虞之誉,求全之毁」的道理,就要注意了。  孟子为什么说这些话?就是告诉我们臣道的道理。凡是当别人干部的,既然答应了,就要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尽其责任。在处理许多问题、许多麻烦时,都要知道这些原则。孟子当时大概感慨很多,他由君道讲到臣道,由臣道讲到师道。但是他讲臣道「无责耳」的同时,也是告诉领导人要注意的地方。领导人因地位的关系,很容易听到左右的是非;如果领导人没有判断的话,问题、烦恼就来了。所以对是非就要辨别清楚,那也就是「无责耳矣」的意思了。历史上有许多秘密的大臣,被称作帝王的耳目,这是后世的形容词,其实在古代好的大臣被称为帝王的股肱,就是手足。


  一个人是靠足走路、靠手做事的;到后来有了耳目就蹧了,那是观察小事的,小事多了头脑就常被耳目骗了。所以要想帮助别人,千万不要做人家的耳目。否则是非就随之而来了,反而弄混了自己的头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0 05:18 , Processed in 0.05215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