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香薰古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白衬衣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21-9-24 18:21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1-9-24 15:06
小说表现的正是夫妻的生活主食过剩,而情趣调味品贫乏。但丈夫满足于主食,斥调味品为异端,不愿意经营感 ...

           其实文中这对夫妻,我都不认同。但我认为夫妻关系千万种,能过家才有生活。
常言说:兄弟之间,要得好,大让小(这个“大”不只是年龄大小的大的);夫妻之间,要得好,一个后边追,一个前边跑,扭回头来抱住腰。这里指的是“包容”。
        有了包容,夫妻关系才会融洽,才有家庭和睦,才成就了“家和万事兴”。
32#
发表于 2021-9-24 19:27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1-9-24 15:06
小说表现的正是夫妻的生活主食过剩,而情趣调味品贫乏。但丈夫满足于主食,斥调味品为异端,不愿意经营感 ...

一并问候仁兄草舍煮字和小平-qMTT8二位先生:双节康建快乐!
       就文学评论来说,敝人是肤浅的。刺谬容易,就像指粗点疏是寻常事一样,如此——皆因心重于其知、其识,之后求得其意,自以为已经通达,实际上终不达文学之高境,所得无境之意自然是肤浅的。正像陶澍(清代)所言:“诗话兴而诗道晦”。
       身处一个快乐原则至上的时代,文学创作者与文学评论者都是淹没其中的,小说选材停留在这样的生活表层,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恰如我所论。
       得贤达指明晦,一并问候和致谢意!:handshake
33#
发表于 2021-9-24 20:04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1-9-24 10:55
我不认为这是一篇追求反转,或者通过反转体现爱的小说。
也不是寻常夫妻的生活情趣,这不是20楼的本意。 ...

     别人以为有人守候就是港湾,   
    我的却是无羁的漂泊;  
    在别人的守候里感觉自己能够把握,  
    我的却已经在年轻的自以为是里挥霍;  
    别人面前的洒脱,只是我不得不放过;  
    别人眼里的坚持,膨胀着虚脱;  
    曾经的理想和誓言,像孩子吹起来飘飞的泡沫,  
    都已是不能兑现的承诺;  
    ......
仁兄是根据这段婚姻感受才说:“都是文中那样的丈夫吧,至少是认同他的”?试问存在歧义吗?
       首先,作品里夫妻的婚姻情感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质变,这是对作品之意的认同基础。如果在这方面就存在歧义,其余就不容易探讨了。
       其次,妻子对生活情趣的攀比,引发了夫妻口舌,进而反映了男人经营婚姻的传统认识与妻子已经更新的观念之差别。女人在婚姻里寻求快乐而不可得的怨怼,具有时代感,可惜只是表层的;男人满足于婚姻稳定而控制欲望的滋生,也无可指责。二者在文化层面的对立性并不强,发生的冲突场面也就不够烈,所以没有动摇婚姻的感情基础。此为小说在思想之境的有限性,也就是未达这个工具理性时代里婚姻危机的深层。这是我对小说结尾如此评判的缘由。
       最后,咬文嚼字一下:此夫妻不是“情”急,是“绪”变。所以“夫妻对比”后,“品”现,而本性没有移。这是故意想让仁兄莞尔的话,贡而不恭了
       读文会有差别,论断会存不同。正常。
致以敬意!仁兄海涵。
34#
发表于 2021-9-24 20:16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1-9-24 10:55
我不认为这是一篇追求反转,或者通过反转体现爱的小说。
也不是寻常夫妻的生活情趣,这不是20楼的本意。 ...

对了,赞同20楼意见,是指这句话:“可能这就是真爱吧,可能这就是寻常夫妻吧。”在观点上,认为作品不“是男人没把女人当回事”,也不“是女人没拿自己当回事”,二者对婚姻状况都是认同的:情感基础没有发生动摇。所发生的闹也在限度之内,如果不在“射程”之内,口角就会升级为真正的婚姻战争。
35#
发表于 2021-9-27 11: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21-9-27 11:46 编辑
封严讽语 发表于 2021-9-24 20:16
对了,赞同20楼意见,是指这句话:“可能这就是真爱吧,可能这就是寻常夫妻吧。”在观点上,认为作品不“ ...

恭祝仁兄节日快乐!并敬谢不吝回复。
这篇小说近两千字的篇幅(如果算是小说的话),当然不可能触及婚姻深层,更无法过细演绎所谓矛盾冲突、情感纠葛(传统小说的标准),只是一些夫妻口角的日常琐事(有人叫做情趣,不知道导致双方都无趣、不欢的算不算情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有那么多的矛盾纠葛,那社会就是不稳定的。前些年南方某省对近5万对夫妻离婚原因所做的调查显示,疲于琐事导致的离婚占三分之一强,而外遇的只占两个百分点。量变的过程,即使没有明显的“限度”,小说也会起到警醒的作用。
当然,这篇小说本身也没有达到那么高度,不同经历、认知的人读到的、和对其的希求是不同的。
36#
发表于 2021-9-27 19: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封严讽语 于 2021-10-2 19:53 编辑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1-9-27 11:15
恭祝仁兄节日快乐!并敬谢不吝回复。
这篇小说近两千字的篇幅(如果算是小说的话),当然不可能触及婚姻 ...

问先生好!国庆假即临,祝旅途快乐!
       以先生的两千字小说论,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也是2000多字,而且孔乙己在小说里只出场三次,直接露脸的只有两次,居然写了孔乙己的一生,这不是胡闹吗?可见,小说得直面困境、厘清困惑、面对困难。好像小说一直是这样的,例如:女性难以见到陌生男性的社会里,写小说最主要的母题——爱情题材,好像很麻烦。元稹《莺莺传》是一见就“几不自持”,到了《西厢记》里也只能一见相爱;皇甫梅《三水小牍》赵象是墙缝中见飞烟后,就“神气惧丧废寝忘食”;白仁甫《墙头马上》裴少俊在墙头一见李千金,立马倾心相爱;汤显祖《牡丹亭》解决这相见难度的方法更绝,杜丽娘没见过柳梦梅,可是她梦见了,就“相看俨然”害了相思病;还得说曹雪芹牛,杜撰一个大观园供男女遇见,当然也有在滥觞的地方,宝玉第一次见黛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的?何等眼熟!”谁让礼法森严呢!不得不如此解决问题啊。
       南方某省的官方调查数字,应该是可信的。But,牵连个人隐私,还能信吗?李银河(王小波遗孀)是社会学方面的学者,她也有一套调查数字,而且一直随时间在更新,其样本分布不是某一省。以她的为参照,信了这个2%的人可能“二”;P自然的,对于这些参与我国婚姻法制定的人,其辛苦得来的调查数字和研究论述,也得持怀疑态度。
       作为反映家庭生活样貌的小说,不涉情感的本质变化和婚姻的存续基础,也是正常的。前面我所说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某方面误判的,不是否定仁兄的“调味品”之说,也不是说作品不可以如此选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6 15:55 , Processed in 0.04837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