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孟子:无好小勇,请大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2-8 0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勇气的大小之辩,孟子和齐宣王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齐宣王问孟子,与邻国打交道,有什么应该遵循的原则?

  孟子答复道,作为大国应当能“以大事小”,不因为自己国力强盛就欺负弱小的国家,而应该礼貌对待小国。这样的大国,能够依天命、行仁政,以一国之力平天下。

  齐宣王说:先生啊,您的话太高深了,我听不懂。不过我有个毛病,我喜欢斗勇。

  孟子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

  孟子回道:“请大王不要好小勇。小勇之人只会按着剑、瞪着眼,怒气汹汹地说:‘谁敢阻我!’这是匹夫之勇,只能与个把人较量。大王应当拥有大智大勇!”

  何谓“大勇”呢?

  孟子引用《诗经》道:“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

  当有敌人来侵略时,文王勃然发怒,调兵遣将,把敌军阻挡在莒国之外,增添了周朝的吉祥,不辜负天下百姓的期望。

  “文王一怒而天下安”,周文王的勇敢,不是争强好胜的小我之勇,而是为了保护人民拍案而起的一份大我之勇,本质来自于内心的仁爱。

  “如果大王也能拥有一份大勇,做到一怒便让天下安定的话,那么,百姓还担心大王不好勇呢。”孟子道。

  出于私欲,争强好胜,斗气使强,有勇无谋,就是“小勇”。基于道义、良知与天理所升起的浩然正气,这是“大勇”。“小勇”为己,“大勇”敢担天下。

 《道德经》有言,慈,故能勇。

  慈者,并包万物,覆育不遗,如慈母之育婴儿。慈,故能勇。所以,勇真正的源泉是慈。
 
  比方说,作为父母,如果有谁要伤害我们的孩子,我们就一定会迸发出超越平常十倍乃至于百倍的勇气和力量。因为有慈,所以才有这份勇。

  有人曾这样感叹:“当一个人心中只装得下自己的时候,他是没有力量的。”的确,若心里只有自己的私利,所谓的勇敢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已,这份勇因私欲而生,是走不长远的。

  “以慈育物,物物皆己。”心中有慈,装得下天地万物,因这样一份慈而涌现出的勇气,才是无穷无尽、无量无边的。

  圣贤们因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对于民众有真正的仁爱,所以才能“呼号匍匐,裸跣颠顿,扳悬崖壁而下拯之”,以民众之疾苦为己之疾苦,以无我利他之心化育天下。

  因此,圣人和民众的心是“德交归焉”,交融在一起,大事得成。

  阳明先生讲“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样的仁慈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本自具足的无尽宝藏。把这份宝藏逐步地开发出来,我们也能够展现出这份仁慈、这份勇敢、这份强大。

  传习录》中,陈九川问阳明先生:“我自己反省起心动念就是一些邪思妄念,用力去克制的时候,觉得内心有抵触,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遇到自己的问题,有时候也是在抵触。

  阳明先生给陈九川做了一个指导,说要在良知上下功夫。如果功夫断了,接上便是。

  确实,但凡我们没有办法克制私心杂虑的时候,就是被小我掌控了,小我的斗争也就开始了,这个时候就要把功夫接上,继续在良知上下功夫。

  陈九川接着说:“这个时候好挣扎,虽然知道,但是丢它不去。”

  阳明先生说,“须是勇。用功久,自有勇。故曰‘是集义所生者’,胜得容易,便是大贤。”

  “必须有勇气,用功久了,自会有勇。因此孟子说‘是集义所生者’。克制得容易,就是大贤人。”

  阳明先生认为,做每一件事都要符合良知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心中的浩然之气壮大起来,再遇到其他事情就更能以良知为指导,从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中庸境界。

  胜得容易的人,才能成为大贤人。作为我们普通人,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格局境界,开发心中大我,就真的需要有勇气,通过明心、净心功夫,不断地、持久地、深入地明白和体证,因为,致良知是循序渐进的功夫。

  中华经典里,圣贤们向我们揭示了“勇”的智慧。勇”是仁,“勇”是慈,“勇”才能达致良知,天理大道都是相通的,去掉小我,实现心中的大我,我们就体证到了“勇”的力量,进而拥有“勇”的人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0 14:15 , Processed in 0.05044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