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68|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乡愁】无处安放的乡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21 1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何足道哉 于 2022-1-22 13:57 编辑

  无处安放的乡愁


   

  乡愁,就是对于家乡的怀想。这样的怀想与眷恋,因为无处安放,就变成了一种牵挂,一种愁绪,一种关于故乡的牵挂与惆怅。于是,文人墨客的笔下,便有了乡愁。我们便从那么多的诗文里,读到了乡愁。


  说到乡愁,我们最先想到的应该是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乡愁》之所以那么有名,让人难以忘怀,就是因为作者写出一种无处安放的乡愁。无论小时候,长大后,还是作者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所展现出来的乡愁,都将无处安放。无论这头,还是那头;里头,还是外头。无处安放了,才会去愁。


  乡愁,是一种物化了的情绪。


  所谓“乡愁”,并不一定是一种“愁”。这样的情绪,也并不一定针对“乡”才能生发出来。是物化了的,也是一种泛指,虚化。“乡”也并非生老病死之地,居住过,有了情感,有过有过酸甜苦辣,有过爱恨情仇。离开了,便生出了怀想,有了若有若无,或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心事,便是愁了。


  说到“乡愁”,应该首先说“故乡”。“故乡”已为“他乡”故此生出离愁别恨,所以才有了“乡愁”。“故国”亦如此。


  关于乡愁,最早应该见于《荀子•礼论》:“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躑躅焉,踟蹰焉,然后能去之。”这是我所读到过的最为沉重的乡愁。徘徊焉,鸣号焉,踯躅焉,还是因为对故乡的种种怀恋种种不舍,无处安放。所谓“故乡”,亦可谓之“故国”。“故乡”上升为“故国”,那种去国怀乡之忧愁,则是一种大情怀,国之忧愁。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是《诗经•黍离》中的诗句,史称“黍离之悲”,也是亡国之悲声。国破家亡,定会有忧声,屈原的《离骚》就是如此。


  小人思乡,壮士忧国。可是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人,都有去国怀乡的权力。


  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里有诗句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因为耽于声色,弄丢了大好山河。“家国”已成为“故国”;“家乡”已经成为“故乡”。所以,才有了忧愁,才感觉故国不堪回首。宋代文天祥兵败被俘,过零丁洋,山河依旧,却已经物是人非,不由悲凉丛生,不由心生慨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便是家国之忧愁。怀家念国之忧愁,无处安放,这样的忧愁,让人何以解忧呢?


  怀恋不舍,无处安放,便成为一种愁。


  如果你的故乡安好,故国一切无恙,如果你人在故乡一切如意,则愁从何来呢?


  乡愁其实是一种见景生情的冲动。闲来无事,忽然就想家了。是因为眼前的景惹你生情,让你情不自禁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其实就是因为人在他乡,长夜难眠,生发出一种冲动来,就去思乡了。夜太静了,静到月光的移动,都能听得见,都可以看得见。夜似乎也太过寒冷,那一片皎洁的月光,映照在床前,感觉到一层青霜笼罩而来,全身便掠起层层的寒意。举目所见,茫茫一片,寂静无声,唯有天上一轮月,在那里,冷峭,消瘦。最要命的是,那轮瘦瘦的月,和故乡那一轮月竟然那么相像。思乡之情便情不自禁,如那月光,悄无声息地来了。本来是想一夜无话,一夜安眠的。谁知道,月来了,月光随之而来。人,便再无法安眠。于是,就去思乡了。


  纳兰性德在《长相思•山一程》里写道:“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纳兰性德也是无法安眠,才生出思乡之情的。是啊,当一个人夜不能寐的时候,经常就会去思想。如果是一个漂泊在外的人,而此时此刻别诸怀抱,就又多了几分思乡的理由。一霎儿风,一霎儿雪,想在梦中去见一见那些想见的人和事,都无法做到。既然做梦不成,不去思乡,还能做什么呢?


  乡愁是漂泊者的专利。


  因为你是一个过客,眼前虽然繁华如斯,但与你无关,只不过是引发了你的思乡之情。到处繁华喧嚣,到处灯红酒绿,到处锦衣宝舆,你一个人,在花香酒气里,你的乡愁无处安放。只能徘徊焉,徘徊焉,踯躅焉,踯躅焉......


  父亲很小的时候就参军在外,一辈子都在外面四海为家。到了哪里,哪里就是战场,战争结束,战场就成为临时的家。老了,生活安定了,就在工作的城市安了家。但这个家,与老一辈人意识里的家,还是有区别的。没有几辈子的足迹,没有七情六故的枝枝蔓蔓,没有侄男哥女的牵牵绊绊。因此,从来没有听父亲说过想家之类的话。他的一生,几乎居无定所,虽然最终定居在现在这座城市,他的父辈,祖辈,都在很遥远的别处。而那个“别处”,于他而言,印象又过于模糊。没有印象,又如何去想呢?


  有时候我就想,父亲是没有乡愁的。因为他不知道他的乡愁将放置在何处。


  一个人,有了乡愁,和没有乡愁,哪一个更加幸福一些呢?


  对文人墨客而言,乡愁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体验吧?


  每一个人都会有乡愁。


  乡愁不应该是一个地理概念,更应该是一个文学的意象,或者是一个家国概念。


  余光中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李白《静夜思》里面的乡愁是一轮月。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里的乡愁是风和雪。文天祥《过零丁洋》里乡愁则是破碎了的山河,沉浮的命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里面,举目所见皆为乡愁。一个人的乡愁倘若无处安放,那么,就如马致远一样,将一片愁心安放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还有西下的夕阳上面。或者像李白对王昌龄倾诉的那样,“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2-1-22 10:54 | 只看该作者
忙得刚刚发现这一篇宝藏。
中国人守土重迁,凡远行者必思乡,因为父母在。
家贫则思,因为父母艰辛。家富也思,因为父母年迈。总之,无论家贫家富,我若不在必生忧愁。
四海为家不适合大多数中国人,若不出于无奈谁也不愿意颠沛流离,死也要叶落归根。
守土就是守家,乡愁就是家国情怀。
3#
发表于 2022-1-22 12:17 | 只看该作者
怀恋不舍,无处安放,便成为一种愁。

何老师对乡愁的一番解读别有一番韵味。赏读学习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 14:00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2-1-22 10:54
忙得刚刚发现这一篇宝藏。
中国人守土重迁,凡远行者必思乡,因为父母在。
家贫则思,因为父母艰辛。家富 ...

先生高论,有了新的启迪,做了进一步完善。
原文眼界窄了,格局小了。
还请审阅。
谢谢。

点评

何版文章大气,为人虚怀。  发表于 2022-1-22 14:10
5#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 14:01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22-1-22 12:17
怀恋不舍,无处安放,便成为一种愁。

何老师对乡愁的一番解读别有一番韵味。赏读学习了!

随便一说。
谢谢云馨来读。
6#
发表于 2022-1-22 19:21 | 只看该作者
我在想,此文是不是也将是中财微信平台的推送文章
7#
发表于 2022-1-22 19: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峰雪鹰 于 2022-1-22 19:34 编辑

,映照在床前,——听说这个床,不是卧榻。是啥哟,可查。查曰:此“床”绝不是我们通常在室内躺卧睡觉用的床。

其实,这个“床”字,指的是古代的“井栏”。


8#
 楼主| 发表于 2022-1-24 10:34 | 只看该作者
秋实 发表于 2022-1-22 19:21
我在想,此文是不是也将是中财微信平台的推送文章?

谢谢秋实来读。
我只管写,不问其他。
9#
 楼主| 发表于 2022-1-24 10:35 | 只看该作者
冰峰雪鹰 发表于 2022-1-22 19:31
,映照在床前,——听说这个床,不是卧榻。是啥哟,可查。查曰:此“床”绝不是我们通常在室内躺卧睡觉用的 ...

谢谢告知,看来是孤陋寡闻了。
10#
发表于 2022-1-24 20:03 | 只看该作者
故乡的云,故乡的黑土地,故乡的亲人…都是乡愁的元素。此文写的真切,情真意切
11#
发表于 2022-1-26 09:47 | 只看该作者
加精华理由:乡愁古已有之。作品寻根我国思乡之情的历史渊源,把乡愁上升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高度诠释了乡愁的内涵。乡愁是一种物化来的情绪,乡愁是怀恋不舍,无处安放的感情,漂泊着的专利。作品由远及近,将每个人心中的乡愁延伸为一个家国概念,让乡愁在新时代有了更广阔的内涵。全文清丽恬淡,安静典雅,好文推荐。
12#
发表于 2022-1-26 12:38 | 只看该作者
远离故乡才有乡愁。大半是因为现有的环境压力大于故乡,如果锦衣玉食的,估计思乡之情也淡,或者到临老了走不动了,才有点那意思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6 17:14 , Processed in 0.06414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