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5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永胜民间音乐源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2 1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永胜民间音乐源流
                               夏毅新
    永胜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县。不同时间段迁入了,白、彝、纳西、汉,甚至古老的傈僳,都是这样移民来的。对于永胜,“洪武调卫”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这以后大量的中原汉族开始屯戍永胜,中原移民在永胜逐步形成喧宾夺主、后来居上的局面,并逐步形成永胜的主体民族。数百年来中原来的汉族文化和边地傈僳、彝、纳西、回、白等少数民族文化不断相互影响、渗透、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边屯文化。
     “洪武调卫”是大量汉族迁入的开端,到了清康乾时期又有大量商屯,民屯的涌入。府志记载 “黄金开采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在金沙江沿岸;铜于乾隆五十八(1793年)米厘、宝坪已经开采……” 永胜进入了繁荣的农耕时代,同时边屯文化也蓬勃发展。“明清两代佛寺道观遍布永胜境内,分别设有‘僧纲司都纲’,‘道纪司’负责管理,有佛教寺庙100余所”,“明洪武十七年(1384)北胜州正式立孔庙,明清共有庙学1,书院4,义馆21,私塾遍城乡。”茶马古道上人来人往,它承载和见证了这一段历史。解放以来永胜交通,通讯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同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文化交流。比如永胜的花灯音乐既有中原传入的曲调《出兵调》、《绣荷包》,歌舞音乐《贺八蛮》等,也囊括全省普遍流行的《探小妹》、《妹瞧郎》等曲调,还有永胜少数民族古民歌《迪里坡》、《苦媳妇》等等。内容多,来源广,很难分得清清楚楚。我借用本文来梳理一下庞杂的永胜民间音乐,便于让更多的人都来认识永胜民间音乐,学习永胜民间音乐。
简单划分可分为:汉族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按种类又可分为:民间歌曲和器乐曲两类。
一、民间歌曲包括:山歌、小调、歌舞音乐这样几类。
    (一)山歌:在我们永胜称“山歌”为“调子“。在山野,田间地头过去的人很多都亮上一嗓子高亢,自由的”调子”。形式以男女对唱为主,歌词富有地方特点,因环境,对象不同即兴发挥。最高音可到c3,大都用小嗓演唱。曲调有相对固定的形式:呼唤性的引腔,再加上下结构的两句。抒情自由,是最活态的一类音乐。如《永胜调子》、《梭情妹虽然汉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人都在唱。“夷汉”融合程度很高,但仔细听仔细分析还是可以听出独特的少数民族韵味。
(二)小调:是永胜民歌中数量最多,涵盖面最广的一个类别,有酒歌、礼仪歌、出兵歌、儿歌、恨歌、劳动歌、奉劝歌等等。
1、酒歌:永胜一直是农业县,坝区盛产稻米,南片产甘蔗,山区主产玉米、麦子于是酿出了米酒、甘蔗酒、包谷酒、大麦酒,男女老少都能喝口酒。“茶解辛苦,酒解闷”,劳累回家,撇上一罐油茶,倒上一杯酒,一切有了寄托。婚丧、会友、走亲戚喝酒兴致浓时还会唱酒歌。《公公拳》、《螃蟹拳》、《龙灯拳》、《易门拳》、《新四化的拳》。有时还会穿插《跑马拳》这种集体划拳方式。它是一种说唱音乐,多数归为花灯音乐,汉族特点鲜明。各少数民族也有属于本民族的《酒歌》。         
2、礼仪歌:《送葬调》、《娶亲调》、《迎亲调》、《离娘调》、《哭娘调》这类歌来自中原,相似的曲调在中原还有留存。
3、出兵歌:“初一早上百花开朝中文书差将呀将差,连夜来……”这是其中的一首,据永胜县志说这是永胜最古老的汉族民歌,反映的是最初来永胜戍边屯垦的生活。“正月里来正月正,云南主席来调兵,补充云南十六军……”这一首《出兵调》时间回到了“民国”。
4、儿歌:《数花名》共有十小段,介绍了九个民间故事:“周公”“梁祝”“三顾茅庐请诸葛”“唐僧取经”魏征斩龙头”“莺莺与张生”“破瓦窑中熬出状元来”“王母娘,七仙女”“杜康赐美酒”……《数数歌》儿童在有趣的民歌中认识数字;《十二属相》“虎吃狠心人”,“兔子不吃窝草,饿鹰不刁篱下鸡”,“小羊吃奶双脚跪,他会认得父母恩”歌中包含父母的处事观念,生活观念。这类歌曲数量少,是念不起书的农家子弟的最好的好教材。
5、恨歌:《迪里坡》、《苦媳妇》、《苦玛菜》、《放羊调》都是五声羽调式,哀怨凄苦。“摏米摏到半夜过,磨面磨到五更落”,“昨天才做新姑娘,今天就做放羊人”“公公打来婆婆骂,小小丈夫揪头发”反映出旧时代男女的不平等,妇女地位低下。
6、劳动歌:《高高山上支懒碓》表现出男女青年在摏碓时相互逗趣的特点;《对门山上砍干柴》歌曲用五声宫调式塑造出诙谐,幽默、风趣、乐观的砍柴人形象。《赶马调》是反映茶马古道上的特殊群体——赶马哥的。他们长期在外奔走,眼界开阔,是农耕文明的积极传播者。这类曲调幽默,开朗。
7奉劝歌:曲目有《劝君莫赌钱》、《十月子飘》、《赌钱调》、《箱子边》、《人人说他脏》有的是忏悔者的醒悟和自责,有的是夫妻间长辈或亲朋的苦心规劝。内容大多是叙述赌博、懒惰的危害。歌曲叙事性、说理性较强,歌词冗长,感情真挚。起到了法律宣传的作用。
(三)歌舞音乐。云南分布最广的歌舞音乐音形式是花灯音乐。花灯音乐也是永胜歌舞音乐的代表(主要在汉族地区流传)。据传,花灯最初来自载歌载舞的中原民间“社火”活动,歌舞中也夹杂着故事表演成分,渐渐便发展成为一个剧种——花灯。这些曲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明清小曲,主要有《寄生草》、《打枣竿》、《挂枝儿》、《倒板桨》、《金纽丝》、《闹五更》等。这些小曲在清嘉庆、道光(1796-1850)年间已在云南开始流传。当时朱绂在其所著《昆明岁时竹枝词》中,就有“一丝一竹碟浇酒,好唱时新《打枣竿》”的诗句,可见当时昆明已流行“时新的”《打枣竿》。二是来自民间的民歌小调,如《十杯酒》、《虞美人》、《掐菜苔》、《十大姐》等。这类曲调,有的源自云南当地,如来自弥渡山区民歌的《十大姐》;有些来自省外其他地区,但用于云南花灯后,经与云南当地语言相结合,已被本地化,成为云南花灯的一部分。这类民歌小调在花灯唱腔音乐中所占比例最大。三是从其他曲种、剧种吸收而来的曲调。
有资料显示永胜花灯来源于“贺八蛮”(又叫跳八蛮,在永胜已经失传,仅在云南呈贡还有保存),是一种古老的歌舞戏。过去只要是主籍来自湖南一带的都供奉有八蛮的灵位,每隔三年就要请“端公先生”来“贺八蛮”祈求“家宅平安”“财源茂盛”。剧中有人物八蛮、仙娘、土地,舞蹈以“崴步”为主,边唱边扭,唱腔既有湖南花鼓戏的韵味,又有云南“花灯”的初期特征。由于近代交通方便,人员南来北往,致使永胜的花灯音乐与外地的大同小异,再吸收永胜山歌,小调后形成了现在看到的永胜花灯。永胜花灯长期在民间余业流传,无专业人员参与未能形成完整戏剧规模。因而多以单个的曲调形式在民间流传。《掐菜苔》、《出兵调、》《绣荷包》、《闹五更》、《闹花灯》、《螃蟹拳》、《采茶调》、《龙灯调》、《放羊调》、《赶马调》《苦媳妇》、《半夜寒鸡》、《虞美人》……
     二、器乐曲。在永胜,汉族主要居住在坝区,器乐曲以洞经音乐为代表;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山区,以葫芦笙、竹笛、唢呐吹奏打跳伴奏和唢呐吹奏礼仪性套曲为代表。
(一)永胜洞经音乐。洞经音乐是云南特有的地方音乐品种,是一种以民俗祭祀为主要内容的民间音乐形式。它以谈演《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明初随中原音乐进入云南。约于嘉靖中晚期到隆庆年间,紧靠四川的滇西北重镇大理文化人在成都得到了此时已刊印成书,并由朝廷诏颁天下个道庙的正统《道藏》的《文昌大洞仙经》,在大理的乐社中用各种音乐曲调来演唱经书中的诗赞,并逐步形成规模。后由大理传入昆明(得到昆明洞经专家认同),清康熙乾隆时期开始在云南各地传播。洞经音乐曲调分为《经曲》与《曲牌》两大类。《经曲》进行演唱。永胜的洞经音乐相传是明清从大理传入的,光绪初年已经盛行。最初这些音乐都是靠口传心授学来的是农因而就出现了同腔异曲的现象。具有代表性的永北、期纳、三川各地的音调和风格也有差异。永胜洞经音乐分为以下三类:
1、器乐曲:人们把这种齐奏的管弦古乐曲为“调”。主要用在每一卷的开头、中间、结尾需要奏乐的地方。共有二十五首:《闹元宵》、《水龙吟》、《一窝羊》、《到秋来》、《柳青来》、《醉童仙》;
2、声腔音乐:带唱词的洞经声乐曲叫“腔”是歌唱部分(虽然有唱词,给人印象较深的仍然是独特的江南丝竹风韵,故在此把他归为器乐曲),所占比例大,共有六十五首。唱词内容全是“文昌大洞仙经”中的。如《金酒法灯供养》、《普光》、《解缨络》等;
3、牌子曲和打击乐:一般用在开头和结尾处,用来造声势热闹气氛。唢呐处于显眼位置,文武乐器一起上,分奏合奏结合,音量音色对比鲜明。如《大摆队》、《闹山红》、《大舞队》。在洞经音乐中的乐器是笛子、广弦(三弦)、京胡、二胡、萧、笛呐(唢呐)云乐、大筒筒(中、低音胡琴)称为“文乐”。小鼓、堂鼓、木鱼、铰子、提手、哈巴勾、大小锣、钹等打击乐称为“武乐”。
(二)多种乐器演奏的少数民族器乐曲。元朝在永胜设置施州,十七年改为北胜州至元二十四年置北胜府属于丽江路宣抚司。“洪武调卫”以前永胜在内的这片滇西北高原地区,一直接受中原文明的影响,但是少数民族文化处于主导地位。史书记载,汉代(公元74年)的《白狼歌》是纳西先民献给汉王朝的诗歌舞为一体的乐章,唐代《蛮书载》,纳西人“”俗好饮酒歌舞》;明正德《云南志》载:纳西“……每岁正月五日,具猪羊酒……登山祭天,……祭毕男女数百。执手圆舞,歌舞为乐”当时的丽江纳西族已经有“打跳”之事,可以推断和丽江一江之隔,许多方面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永胜境内各少数民族,流行“打跳”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打跳”中所用的乐器以笛子,葫芦笙、唢呐为最常见。现在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千百年来一直使用的民族乐器,葫芦笙、唢呐、口弦、竹笛、小三弦等:
1、竹笛:由于可以自制携带也很方便,故深受人们喜爱,并广为流传。竹笛的音域较宽,音色清脆悦耳,不但适于表现抒情优美的乐曲,也擅长换了明快的气氛。在汉族洞经乐队中担负旋律主奏,成为“百乐之首”。在各少数民族的打跳活动中,竹笛更是不可缺少的伴舞乐器,当然它还可以独奏。凡在节日或喜庆的夜晚,笛子吹奏者往往被包围在“打跳”人群的中间,边吹边跳,有时位于跳舞队当头,又吹又领舞。水田族笛子曲:《换脚跳》、《走步跳》、《步步紧》;他留族笛子曲:《欢乐调》、《慢跳》(曲调因舞蹈而得名,舞步缓慢而平稳,适合老年人和背孩子的妇女“打跳”)、《蛮跳》(舞步热烈、粗犷,比较适合年轻人“打跳”曲调可以任意的重复,在“打跳”结束之前往往发展至“狂跳”的气氛。);普米族笛子曲:《合脚跳》(曲子因舞蹈动作而得名,分别有一步合脚,二步合脚,三步合脚。)
2、葫芦笙:(傈僳族叫玛流,彝族叫咪咩)不但可以作独奏乐器使用,更多用于民族舞蹈(打跳)中的伴奏,因此深受个少数民族的喜欢,特别是傈僳族地区和彝族支系他留人,水田人居住区更流行。吹奏曲目多以舞蹈而得名,如“赶街跳”“蛮跳”“结婚调”“迎春调”“合脚跳”“慢跳“甩手跳”等等。大多数曲子都有一个固定的伴奏音持续始终,持续音以5,6;5,6居多。持续音与伴奏音相碰,构成和声,和声音程为八度,大六度,纯五度,纯四度,小三度,曲调以羽调式,徵调式为常见。水田族曲调:《欢乐调》、《迎亲调》、《双跳》;傈僳族曲调:《大跳》、《结婚调》、《老本调》、《过山调》;他留人曲调:《合脚跳》、《蛮跳》、《三门合脚》(曲调欢快热烈,音乐常常是不愿其烦的重复,直至打跳者疲倦散伙时而收结。)、《过年调》等等。
    3、 唢呐:(俗称撒呐子)属于双簧吹管乐器,它音色高昂嘹亮,适合表现情绪热烈的乐曲,在节日欢庆时和红白喜事吹奏唢呐以烘托气氛。在仁和镇新平一带的水田人和大安乡梓里一带的傣族居住区,有成套办事中使用的曲调。如傣族办喜事时,先由无孔的大号吹奏筒音长音,然后是“开门调”,“小开门”,路途中的“过山调”,到家时的“迎亲调”,待客时 “摆席调”“出菜调”,喜事结束时的“扫堂调”等。有单人吹奏也有数只唢呐齐奏加上鼓点伴奏。有“不吹唢呐不办事”的说法。可见人们对唢呐的喜爱,要是在民族打跳中,用唢呐伴奏,场面更加壮观,气氛更加热烈。曲子常分为喜事和丧事使用,其中有的通用有的就有固定的使用范围。如喜事的《结婚调》和丧事的《丧调》就不能混用;《过山调》、《迎客调》、《摆席调》等是可以通用的。唢呐曲调多属于于含有变宫或清角的六声商调式或六声徵调式,具有级进的旋法,用相近或相似的乐句开头和结尾。
     4、 口弦:属于舌簧吹奏乐器,用竹片或铜片制作而成,分一片和多片口弦,流行于永胜境内的以铜质三片口弦为最多,它虽然只有几个基音,但吹奏者通过舌和口型,气息的变化,可弹奏出丰富的乐曲。在彝族妇女常与口弦为伴,不管在家或野外不时取出口弦抒发情感。口弦是一种精巧的自娱性乐器,来自于民间自制,它还常作为男女爱情的信物互相赠送。曲子多为羽调式和商调式,熟悉曲子的人通过音高和旋律的变化,能听懂曲子所反映的内容,故有“口弦能弹出话来”之说。羊坪彝族曲子:《各尔波》、《阿母女忍》、《阿母姑》、《几加阿替》、《穷薄绞五古》。
5、小三弦:是流行于六德乡他留人中特有的一种弹拨乐器。由于这种乐器体积小,故音量较弱,一般不在大的场合(节庆、打跳)使用,纯属自娱性乐器。传统乐曲有“蜜蜂过江 ”“蜜蜂搧翅”“欢乐调”等。
“洪武调卫”以来,汉族与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融合发展并逐步确立了主导地位。永胜音乐因此也烙上了出深深的边屯文化印记。这种独特的“边屯音乐”是值得我们站立身子去听的声音,也是我们愿意躬身去聆听的声音。
2#
发表于 2012-10-24 09:13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朋友光临。发帖时情注意段首空两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4 21:00 , Processed in 0.05170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