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3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这样活着为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4-3 0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样活着为什么
——传统文化中的人与现代文化中的人

    提到“传统文化”,脑子里突然窜入一大堆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礼节,当然还有琴棋书画的雅趣,甚至、饺子、灯笼、脸谱、祠堂、神秘斑驳的殷墟甲骨,金榜题名的新科状元……
忽然感觉到文化成了免费使用的概念模具,只要你有造词的胆,造多少个名词,就附带出产多少种文化。似乎只有在学术圈内和尚未被制度文明侵略的民间还在理论和实践中维持着对传统文化的真实关注。
    “现代”概念如果不作学术上的精确追问,就当它是泛指我们还活着的时候吧。活在现代,衣食住行变了,制度变了,人,也变了。于是问自己这将近三十个年头到底在干什么又干成了什么?和传统文化中的人相比,我们更自由更幸福了吗?
     没错,我们进步了。传统文化中的人也会“随性而至,尽兴而归”(类似今天的感觉派)也知道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却不会说“我有权力如何如何”,更不会说出“我要你赔偿我的精神损失”这样理直气壮的话来。
至少,传统文化中没有网络,所以传统文化中的人也无法想象,当海的那一边有战士的身躯在风中坠落,海的这一边就可以同一时间清楚的看到他眼里关闭的梦想和关不上的迷茫。
       可是,哪来的那么多体制,哪来的那么多规范让我们不停的买书借书读书,一觉醒来却不知究竟收获了什么呢?终于我们可以在网络中拥抱世界,却不记得体会“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春意,领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心境。有时候真羡慕古人终身实践着“天人合一”的理想,不似现代人这样在欲望被充分开掘之后干脆趁势放任自流。“学而优则仕”的童话似乎只可以在传统文化中呵护仰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韵风骨在今天要洋洋洒洒的多少万字才能建构?传统文化中,诗词曲赋终究是有钱人或读书人的风雅游戏和精神甘泉。当文字使用权在现代文化的浸染下终于不再属于所谓的家学渊源,贵族特权,而是似乎已经为所有受过普及义务教育的人敞开。我们为何又仿佛不再真正拥有文字的生命。
是的,传统文化中的人欲望比较简单,他们说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不知道祝福和表白在今天已经可以找人完美定制,并且一式n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电子铃声在各种各样的电器上响起。或许我们终有一天只能在历史的某个角落挖掘鸿雁传书的古老传奇。
      传统文化让人和平的温顺,也让人诗意的肤浅。现代文化让人的自我意识变得深刻,也让人的心灵因为失控的激活而失去方向。我们的物质世界极大丰富了,我们对自己和别人极大尊重了,我们踩着传统文化的肩膀进入现代文化了,我们学会了更全面也更琐碎的思考,却越来越失去了温暖自己的能力。

      手指啪嗒啪嗒敲打着白色键盘,敲打着心中“这样活着为什么”的追问。耳边,是Bryan Adams温柔沙哑的声音在情意绵绵的向世界告白:everything I do , I do it for you.
     数字世界的变换多端似乎在提醒我们,屏幕效果的追求是永无止尽头的,我们得到的原来根本不必追求,而我们失去的,再也找不回来。我想,无论现代文化创造刷新了人类体验和想象的多少纪录,又开掘滋生了人类多少欲望的恶习,我们总得面向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告诉自己只要坚持,这世界就还有诗意。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11-6-11 17:41 | 只看该作者
我多希望自己还是个孩子。因为擦破皮的膝盖比伤透的心容易愈合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8 07:11 , Processed in 0.06182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