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3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与旧故事相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11 2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电影被保存的方式中,有胶片,有硬盘,有连环画册。不同的方式,被人们当作使用和消遣的方式。有些电影即使曾经看过,基于时间较久,记忆里的情节已经模糊,人物也记不住了,成为一种事实。而技术的进步,又常常带来新的感受。

  黑白片里的影像,犹如黑白照片,清晰分明。比起64开的电影连环画有无可替代的优势。看这部叫做《黑狱亡魂》的影片,看到一些人会有似曾相识之感,有的人物一下子就认出来了,在《百万英镑》里的那个瘦弱的老绅士。即使是在青少年时代在电影里只看到一遍,还是可以一下子认出来。

  这部叫做《黑狱亡魂》的电影,因为换了新的名字,我还没有一下子从它曾经有过的一个叫《第三个人》的记忆里提示和忆起,所以可以算是看一部新的影片一样。只是看到其中的熟悉的人物,似曾相识,还是因为看到了电影后半部的时候,里面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原来的看过的电影,还是感到了意外的惊喜。仿佛和旧的记忆邂逅,仿佛遇到了老的朋友。还有的期待就是,再次把记忆里残缺不全的关于这部电影的记忆,重新捋过一遍。

  二战后特殊时期的维也纳。美国的不出名一份的作家。修葺一新的黑白电影,清晰得的确像是评介所说,每一个截图都是一副精彩的照片。一个关乎朋友,探询,了解,侦破意味的电影,有着层层剥笋的趣味和黑白影像时代的怀旧气息,这个也比较合乎老派人们的欣赏口味。

  生活的路途走到比较窘迫和停滞的时候,有着一些寻求改变的期待。从小长大的好友,在国外一个信件,告诉远在美国的好友,说可以帮助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这种际遇和机会,让小作家马丁斯只身前往,兴冲冲充满新奇和兴奋。到了这个多国共管时期的车站,也没有见到应该接待他的好友哈里。当头一炮的打击,就是哈里已经死亡了,还可以赶上葬礼。

  参加过葬礼,倒是可以乘着别人提供的免费机票打道回国。有着朋友之死的原因的好奇和作家的好奇,马丁斯开始了点点滴滴的调查。对于朋友的情感,是不容别人诟病和出言不逊的。但是马丁斯却不得不在一片疑云里面,不断接近事实的真相。

  曾经有过一个好友莫名其妙地死亡在家中,几日后才被发现。他家人也委托过我有机会去了解一下可能的原因。这个需要大量的时间,我试图寻找一些能够找到的线索的时候,又被其他好友劝说不要再进行查找,终于让朋友之死成为一个具有谜团的悬案。所以看《黑狱亡魂》这个影片,倒是触发了我的一些想象和往事。

  哈里在维也纳看来混得还不错,有许多生意等着他做,如鱼得水。还得到了一个长相端庄秀气的女子的爱慕和追随。对老朋友也相当关心,要不然也不会想起和安排好友有一个新的出路生活。他的这两位亲近的人,的确对他不错,一个在他神让秘地死亡之后,还惦念着他,怀恋着他,一个则维护着他,寻觅着他死亡的原因,给他所不知道的安慰。

  而接近真相的寻觅,却让哈里变成了一个被别人感觉无论怎么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是死了,就很不错的感慨之中。哈里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强人,连爱慕他的女子安娜的护照,都是他精心制造的假证。能容忍别人说自己朋友坏话的马丁斯,也不得在调查的过程里,对朋友有了另外的了解。

  坚持着在异国他乡去捋清好友的死亡线索的人,需要一些帮助,需要一点支持。这个在马丁斯身上还真的有一些体现。因为马丁写过一些小说,出版过作品可能会被别人读过。还真的有一些人了解到这个事情,那个在《百万英镑》里出现的老绅士,现在在影片里成了当地某个小文学团体的小头面,热心组织个文学活动,马丁斯被认出和被邀请做一次讲座和见面会,就成了单身孤旅的人的一次机遇。

  知道他情形和遭遇的英国警探也提供给他回国的车票,这都让马丁斯感到了一些可以走的后路。也让他对好友的死因进行调查加快了步骤的进行。前后矛盾的一些人的话语,提供关键线索人物的死亡,都说明了一些可能。

  安娜,一个到外国打工的女子,哈里曾经走近到她的生活里面不,安慰过她,帮助过她。一见倾心,十分相爱。哈里的死亡,让安娜心里好不凄凉。马丁斯做为一个朋友,两人都对哈里有一些了解。一个是小时候的记忆,哈里比较灵活的一个人,就是品质不太好,而安娜则维护着哈里,之所以会变化,则应该归咎于社会。马丁斯似乎对安娜产生了非常大的好感,爱慕之心倒是没有明确,但是存在。马丁斯被警告和暗示,不能继续调查下去

  哈里像一个早期的中国不法小商贩大暴发户,为了自己获利什么缺德的事情都敢干,掺水的药品,牟取暴利。另一种方式的杀人。和医院里的人勾结,倒卖贩卖,制假造假,干得很是投入。难免不发财,难免不呼唤往日好友,人傻钱多的呼唤,也可以如此仗义成另外的翻版。

  马丁斯确信了好友是一个缺少道德的坏人。而哈里居然死亡中归来,现身说法,说生存的艰难,和杀人的容易,这种强盗逻辑和混蛋生存哲学,当然被马丁斯所不齿。死亡的人突然出现,和神秘消失,让夜半看电影的小心脏也非常刺激。在消失的地方,有经验的警察找到了哈里逃跑的途径。这个场景也唤醒了我多年前看这部电影的记忆片断。

  想劝自己好友投案的马丁斯,差点被好朋友杀死。惟利是图的人只为利益而活。安娜因为爱慕着哈里,最终还是帮助哈里逃跑,但是最终也没有逃跑掉,死在好友的劝慰下的自杀。

  马丁斯爱慕着安娜,一个在异国喜欢上的曾经的朋友的恋人,能否转化成自己的爱人。电影没有交代,电影的画面也非常有耐心,在哈里真正的葬礼后,马丁斯在路口边等待着安娜走来。安娜慢慢地走过来,走远,走在马丁斯的眼神里,走出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谁也不知道。

  寻觅,帮助,爱慕,孤旅,爆发,为富不仁,友情和背叛,死亡和怀恋,这些线索构成的故事,在影像里会开始新的组合和分解,化成新的记忆和片断,被保存和想起,遗忘。像是一次邂逅,一次和旧故事相遇的过程。《第三个人》和《黑狱亡灵》的变化,谁知道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变形和演变呢。

    

[ 本帖最后由 万里山水 于 2013-6-12 06:51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06:55 | 只看该作者


◆原  名:The Third Man
◆译  名:第三者/黑狱亡魂/黑狱之魂/第三个人
◆导  演:卡罗尔·里德 (Carol Reed)
◆演  员:约瑟夫·科顿(Joseph Cotten)
      阿丽达·瓦尔蒂(Alida Valli)
      奥森·韦尔斯(Orson Welles)
      特雷弗·霍华德(Trevor Howard)
◆类  型:黑色/神秘/惊悚
◆片  长:104分钟
◆上  映:1949年
◆国  家:英国
◆语  言:英语/俄语/德语
3#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07:00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3-6-12 09:37 | 只看该作者
一部电影就是一个故事。于是,一部有价值的旧电影,成为了我记忆收藏的一只花瓶,只要看一次电影,那花瓶里的花就可以一次又一次第盛开。我的这个感觉与作者的感觉是贴近的。看一部影片,就是与不同的人物相遇,能够获得多种视觉,并从每一种视觉无限接近人类的悠远与昏暗之处,这种随心所欲的观看和自由散漫的思想、美学和感受的欣赏与探索非常带劲,更关键的是观看完后,历史与现实便都活色生香了。端午期间与一个旧故事相遇更有味道。欣赏并祝节日快乐!
5#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20:3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轻简明朗的评析,非常棒的比喻。顺祝老师节日愉快,身体更加健康:)
6#
发表于 2013-6-14 15:37 | 只看该作者
影片的出彩与个人观感的恰切融汇,让人有了直观的感知。就算是没有看过此片,也有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理性体验以及智性感受。欣赏万版好文以及敬版的好评。
7#
发表于 2013-6-17 21:43 | 只看该作者
山水写什么方面的文章,都能入木三分呵,欣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18 22:19 , Processed in 0.07065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