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3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浓郁酱香意,芬芳生活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0 1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过“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的宋代苏东坡,不仅是历史上的大文豪和书画家,也是一位名闻天下的美食家,中华美食大观园中的“梅菜扣肉”、“东坡豆腐”、“东坡鳊鱼”、“东坡肘子”以及“东坡芽脍”、“东坡墨鲤”等特色菜品,据说,都是由他发明出来的。然而,与各种美食有着不解之缘的东坡居士,居然写过幽默俏皮的《菜羹赋》、《老馋赋》等锦绣华章,他竟然对蕴含山野清香的荠菜情有独钟,可见人们对大自然始终怀有一种返璞归真的诚挚惦念与无尽向往。

  无论从哪个方面、那个角度讲,我们谁都无法和有着“唐宋八大家”名号之一、且开具中国文坛豪放之风的苏东坡相比而言,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东坡居士从日食“三白”(一撮盐、一碟白萝卜、一碗米饭)者而成为一个对美食研究造诣颇深者,最终在饮食方面回归到生活的原点,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要人们过惯了锦衣玉食、钟鼎而鸣的富足生活,势必将日渐挑剔的味蕾,慢慢转向粗粮杂菜、河鱼山野。对此我和朋友们有着一样的体会,这还要从以十年前我自偏远的魏桥镇落户于繁华的邹平县城时说起,因为工作上的劳累,加之身体上的疲乏,我一度得上了“厌食症”,以至于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与我相濡以沫的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除了每天变换着花样,给我调剂饭食以外,还不停地和我到处找中医、看西医,妻子还从她要好的同事那里讨来秘不示人的“偏方”。即使这样,我被妻子称之为“鸡啄米”一样的吃饭方式,并无任何的改变。

  有天傍晚,和妻子从县城药店买药回来的路上,我发现邹平黛溪湖东侧的安家市场附近,有家名为“颜师傅酱菜”的店铺,不大的店面,整洁的摆设,满目的酱菜,浓郁的酱香,还有朴实的老人,热情地向进进出出的诸多顾客耐心介绍着各个品种的酱菜,让我的眼前顿时一亮,心里也感到一阵特有的温暖。酱磨茄、海带丝、酱莴苣、腌辣椒、疙瘩丝……这些用梁邹大地上再普通、朴实不过的土菜腌制而成的酱菜品种,具有极其鲜明的地方特色风味,其色、香、味、形俱佳,调剂着人们的胃口,丰富着人们的生活,赢得了人们的青睐。现在想来该着是我和颜师傅酱菜有缘分,在这个不大的店铺内,我觉得有两大收获:一是认识了一位朴实可敬的老者,颜师傅酱菜的创始人——颜景武先生,二是品种多、选料精、酱香浓、口感好的颜师傅酱菜令我胃口大开,食欲大增,以后,我们家中的每一顿饭几乎都有颜师傅酱菜相佐。毫不夸张地说,“颜师傅酱菜”这几个字,便深深根植于心,让我对这个土生土长的家乡品牌既喜且爱,欲罢不能了。
   
  再后来,我对“颜师傅酱菜”的了解越来越多。一九四二年的寒冬腊月,为了躲避战乱时期的国民党抓壮丁,年仅十八岁的颜景武经亲戚介绍,到了当时济南纬十二马路上的“隆茂酱园”之中,当上了一名学徒工,聪明好学的颜景武不仅干净乖巧,而且手脚利落,加上他勤学好问,尊重师傅,不消几日的功夫,就深得师傅们的宠爱。先从原料的收购,到蔬菜的清洗;从水分的压榨,到材料的配比;从腌制的时间,再到成品的化验,一道道的工序,伴随着一遍遍的细心揣摩,一天天的操作,伴随着一次次的成功实践。自此,他实打实地铺下身子,很快融入到这个大集体中去,一直埋头于自己喜爱的酱菜制造业,潜心于学习与研究,开发与创新。在现为济南红星酿造厂的前身的“隆茂酱园”中,一干就是十三个年头。古语有天道酬勤之说。从一名打下手的学徒工做起,历经艰辛的打拼与历练,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顶梁柱”。颜景武“十年终磨一剑”,不仅酱菜技艺越来越精湛,而且由此声名鹊起,名贯一方。
   
  只身在外闯世界的颜景武,虽身怀一手无价的技艺,但他朴实善良,孝亲敬老,诚笃仁义,情系桑梓,每逢夏秋农忙时节,他都要请假回到老家颜桥村帮助家人收割播种。解放初期的颜桥村,是当时县政府所在地,诸如邹平县委、公安、法院等部门都设在颜桥村,村里还有一家规模较大的酒厂、酒店,就连黄河以北的惠民、庆云乃至河北的商贩也来颜桥村拉酒,颜桥村可谓是人流熙攘,商贾云集,确实是个经商的好地方。回到颜桥老家,归依故里,报效家乡,是颜景武怀揣多日的一个梦想,他在择机寻找一个比较合适的时机。那时企业公私合营的大潮已经开始席卷全国,一九五五年,当时在颜桥村办公的邹平县委书记焦干清,觉得对颜景武的情况了解得较多。在与颜景武的一次长谈中,焦书记得知他早有回来创业、报效家乡的意愿,便积极牵线搭桥,介绍、推荐他到正在筹建中的齐东县食品厂担任“大师傅”。他情系企业生产,精心研究工艺,在后更名为魏桥供销社食品厂的这家企业干了二十三年,于一九七八年光荣退休回到老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个体私营经济如沐春风,凭着辛勤的劳动,一部分精明的乡下人已经率先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退休后一度受聘于惠民地区良种场的颜景武先生,凭着敏锐的眼光与准确的判断,把握好了党的富民政策,一九八六年,已过花甲之年的他,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仅靠一间房子和十几口大缸启动了创业的步伐。那时因为受有限的条件束缚,只是停留在设备简易、工艺简单、品种单调的初级阶段。最初的酱菜产品,由颜老先生用两只水桶盛装,再用扁担挑到位于韩店镇驻地的邹平县第三职业高中出售,也用自行车往附近村庄的商店门头上送过,还曾靠着一辆地排车赶四集搞零售。凭着自己精湛的技艺,颜先生硬是凭着一点点的原始积累,利用“滚雪球”的方式,从开始时的六千元资本起步,逐步壮大成为有着固定资产几十万元的“颜桥酱园”,一九九年前后,“颜师傅酱菜”的一部分实现了礼品盒装,昔日的地排车早被两辆厢货所代替,企业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酱菜制作的技术也在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着。一九八八年,颜先生的次子颜强那时刚刚初中毕业,他凭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和父亲联手挑起了“颜桥酱园”的大梁。颜强岁数虽然不大,却秉承了父亲那种敦厚质朴、仁义之上的优点,他在“颜桥酱园”的生产、质量管理当中,一板一眼,严谨细致,他讲究的是“做人有规矩,做事也要有规矩”,他觉得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做大做强,道德品行让人无可指摘,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在颜强执掌帅印的二十年间,其商德义,可贵品质,经过人们的口碑相传,给“颜桥酱园”赢得了无价的荣誉、信誉、美誉。为了争创一流品牌,打造“百年老店”,从一九九八年开始,他着手打造“颜师傅”品牌,酱腌制品逐渐向低盐、低糖,质量标准化,包装小型化,产品风味多样化发展;二零零零年,在国家商标总局成功注册“颜师傅”商标,二零零五年时成为滨州市第一家酱腌菜食品生产许可证获得者。短短几年中,企业实现了由邹平县“颜桥酱园”向“邹平县颜师傅食品有限公司”的平稳过渡和华丽转身。
   
  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企业发展的过程,本是就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学习的过程,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只能让自己的路子越走越窄,在事业上顺水顺风的颜强,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认识,他经常谦虚地去到兄弟单位取经学习,也频频参加诸如调味品展览会、食品展览会、糖酒展览会以及烟酒副食等各种形式的食品展览推介活动。面对着发展过程中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始终保持得意泰然,失意夷然的平和之态,他文化程度不高,却喜欢钻研、爱好学习、注重交流,在一个信息时代,这是非常令人值得肯定、钦佩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他的办公室内,除了《中国食品报》与《中国调味品》等报刊外,还有《酱类制品生产技术》、《名优酱菜腌菜家庭制法三百种》、《GMP与现代食品工厂设计》等琳琅满目的专业书籍。在这里,“颜师傅”产品,一如颜强个人直爽豪迈的性格、朴实儒雅的习气,其众多酱菜食品承袭人文特性,其醇熟的感官同时融合了更多复杂的口味,使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在产品中融合贯通。颜强勤勉聪慧,与时俱进,今年斩获邹平县首届初始创业大赛创业先锋奖。
   
  在他们的制作车间,我亲眼目睹过酱菜制作的整套流程.他们从收购、储存、加工、制作和销售等环节实行责任到人,坚持抽检、送检于化验三结合,确保产品保质、保鲜。记得一个女工介绍说,公司购进的原料,务求精良,不惜重金,如收购的胡萝卜论个给价,但必须符合质量、规格要求,保持脆嫩;再如收购的韭花,只要鲜嫩的纯花,不带花铃、花籽,但价格往往要高于普通韭花一倍,这样的原料精制成品,质优则无籽,食之则无渣。陪同我们的颜强介绍说,为了保证酱菜口味纯正,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他们在售卖环节,要求极其严格,酱菜要放在酱缸内,售多少出缸多少,从产品出缸,到顾客手中都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漫步于生产车间,可见各种先进的压榨、切片、搅拌、封口设备,都在紧张作业之中,酱菜、泡菜、调味品油三大系列四十多个品种,用菊花花刀、蓑衣花刀、梳子花刀等制作出条、丝、丁、角、块、片等多种式样,后道工序正将各种酱菜进行篓装、瓶装、袋装。“颜师傅”酱菜系列产品,一如既往地传承着甜、咸、嫩、脆,酱香浓郁的老一辈子口味。
   
  汇点滴方聚江海,积跬步终行千里。颜师傅酱菜之所以能够从一家手工作坊发展为带动一方经济腾飞的食品公司,并使之产品在十几年中成为闻名遐迩的地方特产,成为馈赠亲友良朋的绝佳礼品,源于他们一以贯之地坚持精细化的管理、精确化的加工,还有公司职工拥有特色传统工艺和自身的使命感。在洁净宽敞的厂区里,装箱待发的各种酱菜产品,犹如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油焖港椒、麻辣鸡丝、香辣黄瓜、金丝泡菜、五香疙瘩、甜脆苤蓝、长香丝、全家福……酱香浓郁、肉嫩鲜脆、包装精美的各式酱菜,尽呈梁邹地方人文浑朴、隽永之美。在保留了自己北方风味的优良传统,又逐步吸收南方酱菜之特长,形成自己独有生产工艺的同时,颜师傅酱菜系列产品早已是遍地开花,并且行销到新疆、内蒙古、天津、北京、上海、江苏、河南、河北以及其它地市的大型超市、商场、农贸市场。有位回国探亲的华侨吃过颜师傅酱菜,还兴致勃勃地作词一首表示答谢呢:“黄瓜如碧,萝卜如玉,颜氏酱菜人皆喜。享南北,誉中西,手提两篓乘兴去,馈赠良友携好礼。香,飘万里。名,扬万里。” 
   
  现在的人们,已经吃腻了大鱼大肉,厌烦了细粮软菜,一盘令人感受乡情浓郁、乡风清爽的颜师傅酱菜,撑起了餐桌半边天,它体现出的不仅是珍馐美味的绿色健康,更显现出真正的原生态,所以,最终赢得食客们的青睐。我在欣赏那幅“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僧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的书法作品时,颜强笑着说,在这首诗中苏轼认为那些普通菜蔬比鸡鸭鱼肉还要味美。从这首诗中,我也理解了颜强常说的那句话:办企业,在于从传统与质量的把关,在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在于管理者的责任和良知。

   

[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13-12-10 15:29 编辑 ]
2#
发表于 2013-12-10 12:54 | 只看该作者
品尝过颜师傅调制的酱菜,真是色香味俱佳。再读颜师傅创业史,深感唯有敬业、不懈追求,才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9: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3-12-10 12:54 发表
品尝过颜师傅调制的酱菜,真是色香味俱佳。再读颜师傅创业史,深感唯有敬业、不懈追求,才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谢谢高老师,有机会我们拜访“颜师傅酱菜”去!
4#
发表于 2013-12-13 06:22 | 只看该作者
崔吉泉画的丈二山水,我已经转帖在我的博客里。
5#
发表于 2013-12-13 14: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范廷伟 于 2013-12-10 12:05 发表
  写过“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的宋代苏东坡,不仅是历史上的大文豪和书画家,也是一位名闻天下的美食家,中华美食大观园中的“梅菜扣肉”、“东坡豆腐”、“东坡鳊鱼”、“东坡肘子”以及“东坡芽脍” ...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18: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3-12-13 14:42 发表

张老师好,我不懂什么意思?
7#
发表于 2013-12-13 19:49 | 只看该作者

回1# 范廷伟

品味生活美好,感悟创业激情。很别致的写法,学习、欣赏了!
8#
发表于 2013-12-14 05:0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期《宁津文艺》刊登了你写的《金腔玉韵听秋声》,等印完发行我给你留几本。
9#
发表于 2013-12-18 16:08 | 只看该作者
文笔大开大合,通过借物言情和情景交融的抒写,历史的痕迹,富含现代性的文采与精神,一种人文情怀的延伸和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呈现,欣赏!
最近家父病重,请假数天,迟回,见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6 16:32 , Processed in 0.08908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