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996|回复: 6

[原创] 关于“中庸”的几点看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4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远牵 于 2018-4-4 09:59 编辑

                                关于“中庸”的几点看法
  
       一/两种思维

  印象中是冯友兰在提到中西方哲学对比时,他说,西方哲学是在做加法,问题想把一套理论说的很严谨。中国哲学喜欢做减法,喜欢把道理说的更简约。西方的说法,往往是由概念,到论说,到例证,是详尽完备的一套。而我们中国哲学喜欢讲寓言,记对话。只言片语,结构上要松散自由的多了。

  我的理解:西方思维方式好像是在原地围网。总是想把网织的密切一些,保证把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一网打尽。但网再大,也是有限的,所以也总有些东西在网外。中国思维方式倒像是在行船钓鱼。钓来上来很少,总是几个点,眼看到的钓上来那么几条。但所有的鱼都在我要钓的范围之内。

  若说两者之间的比较,各有千秋。西方严谨,但拓展灵活性不足。中国正好相反。所以我们也看到,西方新的学说,总是层出不穷,只要新学说出来,往往要打破原来的一套系统。而在我们中国一套说法,往往能延续几千年,又往往能够温故知新。西方多有各样的主义,我们中国多的是对老说法的“注解”。

  比如,我们这里要说的“中庸”,就有不同的注本。

  二/常人的中庸

  现在人们对于中庸的理解,往往就是持中温和,不要偏激。说做起来,好像觉得圣人所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速而不达,过犹不及。所以,我们凡事还是适可而止最好。

  那么,什么才能算是“适可”呢?

  鲁迅说,我们看到强霸的,不想去反抗。给自己找个理由就是“中庸”。

  我们平时做事情,做到点困难了,觉得有些费力了,也就找个理由说不如“中庸”。也就是说,“差不多行了,又何必为难自己呢?”

  酒要喝微醉,花要看半开。这才是至妙的境界。

  饭吃七成饱,话只说三分,这样做人才更安全长寿些。

  至于黑白,也不必过于计较,至于长短也更无所谓。关于是非曲直也不一定有什么定论。对吧?没有黑哪里来的白?尺也有所短,寸也有所长。世界上根本也就没有什么根本的绝对。所以,最好的办法也就是“中庸”。

  问题是,没有极处,又怎么知道哪里是中间呢?就算是折中,也需要看有两极处才好对折吧?

  所以,我认为,我们通常所讲的“中”于圣人的本意也并不一样。圣人登过绝顶,真正从最低,又到了最高。两相比较,他可以有个中的选择。也可以说是一种兼而得之的中间调和状态。而我们一般人等,只是懒了,怯了。觉得“差不多行了”,不想继续了,也就学了圣贤的口气,说自己可以“中庸”了。

  当我们说“中”的时候,其实也就是放弃了对于极致的追求。也就是说,我们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极致能够到哪里。--我们的“中”,其实也不一定就是真正的“中”。

  三/圣贤的中庸

  “中庸”的说法,并不是孔子本人提出来的。是他的后人及后学们提出,并推崇出来的一个说法。

  孔子这人中庸吗?我们印象中,他是个很温和的人。但那是他的处事态度,但并不代表他的行事原则。若这人也真如我们所说的“中庸”“差不多就行了”,他也就不会带着许多弟子各自奔波,非要力推兜售自己的“恕道”。道不行,他就感叹说“乘桴浮于海”。如此执拗,哪里有什么“中庸”的样子呢?他的弟子说他们这些人“任重而道远”要“以天下为己任,要死而后已”。这种誓死不渝的极致,又哪里有半点“中庸”的样子呢?

  孔子自己教学生也是褒贬分明,自己喜欢的学生死了,就悲痛欲绝。自己厌恶的学生睡懒觉,张嘴就骂。他也并不是一个喜欢含糊其辞的人。他自己学习也是勤奋到极致,可以做到“韦编三绝”,“三月不知肉味”。这种做事的态度,哪里是一个“差不多就行”的样子呢?

  把“中庸”单列成书的是宋代大贤朱熹,他也是一位仅次于孔孟的圣人。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位朱圣人是怎么修炼成的。天资聪颖,过目成诵。十几岁就中了进士,按说差不多也算是到了“绝高处”,但此人还不罢休。又步行几百里投师问教,专业学业。一直到中年,到老年,这人开院讲学不停,著书立说不停。一心想到儒门学说,广布天下。这样的一个人,怎么能说“中”或“庸”呢?

  若朱熹中庸,他不会笃信儒术,在鹅湖与陆象山争执到面红耳赤,各尽嘲讽。他也不会与同朝官僚政见不和,相互攻讦。一个自以为中庸的人,怎么会想只他一家学说就是“太极”,就可以占满天下,容不得半点异响呢?

  实际上,之所以成为圣人,他肯定已经有某些方面做到了令人不可企及的极致,这时候,他也就不再“中庸”。圣人又是如何炼成的?或者也就如《中庸》中所言: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也是中庸之类不可企及的。

  四/到底什么是中庸

  我们古代圣贤的思维喜欢跳跃,总是这个概念还没有准确定义,不一会就跳出下一个。

  比如孔子讲“仁”。到底什么是仁?一本论语中,说了几十次,几乎每一次都不一样。致使后人的注解也是五花八门,也可以说“精彩纷呈”。也就是我们开头所说的我们传统哲学思维的特点,总不喜欢定的死板,也就给了后世许多拓展的空间。而这些后学们也好似都在一个大概的圈子里,他们也都喜欢说自己的才是正解。这的确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到底什么是中庸?

  原文中一开始提到的词语叫做“中和”。解释为:蕴含不发就是中了,合理的发挥出去就是和。而后面莫名就跳出来一个“中庸”。那么中和和中庸是不是一个意思呢?没有明确表示过。

  程颐解释中庸的庸是“不易”也就是不改变。

  朱熹解释“庸”是平常。

  而我们再往后,可能更多的解释为“不出色”“不必较真”,“随大流”“差不多就行”了。

  我个人认为:中庸绝不是稀松平常,随随便便差不多的意思。那样的话,儒家不会这么大张旗鼓的提出来,又反反复复的认真评述推衍。这种不遗余力的提倡鼓动,本身就不是差不多的做法。

  从历史发展来看,我觉得这个说法的提出,是百家争鸣后,儒家对于自己学说的一个修正和拓展。儒家与其他各家的论战过程中,各自坚持,也相互吸取。他也看到自己学说中的一些缺陷,“中庸”应当就是与其他学派,比如道家无为的一种妥协性的,中和性的借鉴。

  五/中庸的用途

  中庸,不是没道理。就算是我们通常的理解意义,也肯定有其合理性,不然的话,也不会成为一种大众认可。

  若要我说,中庸可用。只是不能简单理解为放弃推脱。

  所谓中,应知两极。没有极力的追寻,哪里会有中允的选择呢?庸即平常,有颗平常心,真的很重要。风起云涌,闲庭散步。花开花落,只是平常。







发表于 2014-12-15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理解深刻透辟,所得也颇丰。个别细节须要参照荀子的解释才能更彻悟。愿与老师探讨一二。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这位朋友可以把你的看法说说。大家一起探讨。
发表于 2014-12-15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鹅湖之会,无异于华山论剑。辩论之盛况,当是前所未有,后所难及。无论晦庵还是象山皆是史上一等一的高手,言论所出惊世骇俗。都是大气象,大胸怀,大手笔,大气磅礴,纵横开阖,较量之后更是开怀畅饮,执手欢歌,吟之咏之,舞之蹈之。哪里会有英雄不见容之说?
发表于 2014-12-17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庸应该是中用的意思吧。
发表于 2014-12-18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yangyizhuo先生的《关于“中庸”的几点看法》,引起我内心深处诸多感概,中庸之道虽然是一个老话题,且颇有争议。但当今的中青年人未必知晓多少,因此,就此命题展开研讨应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感谢yangyizhuo先生抛玉!问好!
发表于 2018-4-4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庸可用, 读老师文章如饮甘醇, 沁人心脾,受益良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16 20:55 , Processed in 0.05254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