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6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中国制造:自主创新之路怎么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8 1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改革开放使中国抓住了第三轮经济全球化的难得机遇,通过主动承接国际分工与产业转移大潮,中国在短短20年内迅速发展成为全球一个新的庞大的加工制造中心,制造水平确有较大幅度提升。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制造”目前存在着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过于依赖引进技术、创新技术不足三大技术软肋,市场繁荣出口红火的背后潜伏着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长期危机,已经显现出制约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若干征兆。

   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个形势,津津乐道于“中国制造”行销世界的增长奇迹,仍然固执于抱残守缺;如果我们对目前十分突出的技术“奶头乐”局面无动于衷,安之若素;那么,自主创新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中国制造”,说得难听一点,就有可能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殖民地”的同义语、代名词。

    “技术危机”凸显

   理性的人们,透过出口繁荣的表象,是不难发现“中国制造”背后日益显现的“技术危机”的。这种危机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那些遍销海内外的“中国制造”总体上是依靠模仿技术建立起来的,由于技术含量不高,卖不出好价钱。为了走出去不得不竞相杀价,薄利多销。结果,“中国制造”不仅成了“便宜货”的代名词,也被海外视为“倾销”的同义语,针对“中国制造”的贸易摩擦、制裁不断。

   二是由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中国制造”过于依赖引进技术,陷入了一种重复引进、不断引进的技术“奶头乐”局面。这种状况在汽车制造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国汽车业抱着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走过了近20年的合资道路,现在却面临着既失去市场又没学到技术的尴尬,而合资公司的权力重心也正在由中方向外方转移。2004年中国汽车产量507万辆,其中90%是外来汽车品牌。“很多打了中国的品牌,但是背后的知识产权、真正的技术不是中国的”。其原因除了外方在技术上的刻意保留外,与我们自身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不足有很大关系。有统计数据表明,1995-2003年这9年间,我国汽车业在技术引进方面花了将近147亿元,而在消化吸收方面只投入了11.5亿元。两者之比仅为1:0.078。而我们的近邻韩国,在一些重要的技术领域,其引进和消化吸收的经费比例至少保持在1∶3的水平。差距是惊人的。

   三是自主创新投入不足。1996年至2003年这8年间,我国大中型制造企业用于自主创新的经费支出大约是2873亿元,而同期花在引进技术上的经费却超过了2290亿元。尽管花费了巨资搞技术引进,但同期消化吸收的资金投入又只有150.5亿元。自主创新投入和消化吸收投入强度的严重不足,使得中国制造始终难以摆脱依赖外来技术的局面。

    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是花钱能买来的,也不是以市场换技术就能换来的。上述活生生的事实与冷冰冰的数据就是这一结论的最好注解。


    走自主创新之路,时不我待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技术和海外销售渠道依赖外方,外方在实际操作中控制了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大权,左右了产品定价权,合资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蚕食,利益不断向海外转移流失,“中国制造”的产业地位被定格在国际分工的生产环节和产业价值链条的低端,不得不靠所谓的技术“奶头乐”来挣一点“打工钱”、“血汗钱”、“辛苦钱”糊口。为此付出直接代价的是广大的农民工产业大军。

  想想看,改革开放初期的东南沿海,一个普通的企业外来打工者一个月可以挣到四五百块钱,而如今也就挣七八百块钱。20年过去了,物价都不知涨了多少倍,但打工者的收入仅仅涨了一倍,这不是“血汗钱”又能是什么?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产业技术升级又很缓慢,产业结构调整乏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国内市场出让过多,海外市场门槛又花样抬高,贸易环境日趋恶化,“中国制造”的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蚕食,财富分配结构进一步畸形化,使得广大普通群众收入增长远远赶不上GDP增长的速度,中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动力不足症状日益明显,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社会不稳定因素逐步累积。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自主创新不足,中国制造难以摆脱产业链低端地位,市场同质竞争激烈,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很难长期保持。据德国纽伦堡调查研究中心所分析出的结果,中国劳动力价格优势起码还能持续3至5年,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华如兴判断,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将在5至8年之后消失。如果劳动力价格优势不再,“中国制造”将靠什么参与国际竞争?

    所有这些,都指向一个问题:中国企业,必须认清形势,努力摆脱技术“奶头乐”状况,走自主创新之路,舍此别无他途。

    转变观念,建设创新型社会

   思想支配行动,走自主创新之路,首要的是解决思想问题。

   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为什么在一些尖端技术领域,中国人能够取得惊人的成就,比如说两弹一星、激光技术、宇宙飞船、杂交水稻等,关键就在于我们高度重视,脚踏实地,坚持了自主创新。正是有了这样的努力和成就,我们才有了今天搞和平建设的安全保障和解决了十几亿人吃饭的问题。

   然而,在普通商用技术领域,我们的自主创新意识不够强,投入不够足。技术“奶头乐”局面的形成,固然有外方刻意运作的因素,有其不可告人的阴谋,但如果我们的一些领导一些地方一些部门真正下了决心,不打着支持改革开放、搞活当地经济的名义乱开口子,乱上项目,慷慨优惠,饥不择食地盲目招商引资,一味追求GDP的数量扩张,而是注重引资质量,注重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和创新,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应该说,以“市场换技术”的局面要好得多。

   如果我们仍然抱着以往那种只重拿来、不重创新,只看全球化、不重独立自主的狭隘观念取巧意识混日子,那么,“中国制造”的明天将危机四伏。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重视自主创新问题,把它当作一项长期坚持的国策来坚持,把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推进实施。

   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加强政府的正确领导,发挥企业的主力军作用,动员广大群众以实际行动支持“国货”自主创新发展,形成创新型社会意识。

    走自主创新之路,要依据国情优化整合技术创新模式

  技术创新的过程涉及到许多因素,这些因素组合与配置的方式及其结构上的差异,构成了技术创新的不同模式。依据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产生主体的不同,可以将技术创新分为三种模式: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合作创新模式。

   现有的数据资料研究表明,1996-2003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这三种创新模式总的经费支出比例为52%∶36%∶12%。从发展的趋势来看,在全部技术获取经费中,自主创新的投入比例由1996年的29%提高到2003年的52.6%,从国内外购买技术的经费比重则从1996年的63%降为2003年的33.5%。

   企业自主研发经费投入的不断上升与技术外购比例在不断的下降,并不表明我国工业企业现阶段自主研发的能力已经达到一个很高水平;也并不表明现阶段企业对技术外购的依存度应该减弱。就我国目前的自主研发的经费投入来说,全国的R&&D经费仅仅相当于国际上一个大企业的经费投入。因此,就现在的发展阶段而言,要依据国情优化整合技术创新模式。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既可以和发达国家一样靠发明来取得新技术,也可以利用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以引进技术的方式,包括买专利、模仿等等,取得技术创新。就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在这两种可能方式当中到底哪一种方式比较好?应该依据成本和效益的比较来定。

   现代高科技产业上的发明,投入往往十分巨大,像IBM每年的研发投入是50多亿美元;而且风险非常高,一般在最前沿技术上的研发投入,100个立项大约只有5个能够取得可以申请专利的技术;在10个申请专利的技术中,大约只有1-2个具有商业价值。也就是说,在100个研发项目中,最后只有一、二个项目,对企业的投入有了回报,对整体的经济发展作了贡献。如果只看这个最后具有商业价值的技术研发项目,它有专利的保护,可以拥有全世界的市场,如果其他国家的企业要用这项新技术必须付专利费,这项技术研发投资的回报率会相当高。但如果把那99项失败也算是取得这一项成功的必要成本,那么,在最前沿技术研发的投资回报率并不高。许多实证研究发现,拥有核心技术、领导世界技术新潮流的全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实际上是很低的,甚至经常是亏本的。

   发达国家由于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短缺,在资金相对便宜,劳动力相对昂贵的情况下必须在资本密集度很高的产业上采用资本密集的技术来生产。处于中国目前这样的发展阶段,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就应该进入到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或是进入到一些资本密集的高新科技产业中劳动力使用比较多的产业区段。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们建了汽车产业、重机、重化产业,但是我们建立了以后就停留在那个技术水平,10年以后就变成了古董。为什么?我们付不起和发达国家同样的研发成本。

    我们现在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产业,很可能没有比我们更发达的国家在同一产业上有优势并继续生产,我们就成了全世界这个产业的领头羊了,这样的产业要技术进步,就只有靠我们自己来搞技术研发。例如,以电视机的产业为例,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是最先进的,当时重要的技术研发,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的发明都来自在美国。到了60年代以后,美国退出电视机生产,日本成为生产电视机的最发达国家,所以,60年代到80年代电视机的技术研发基本上都是来自日本。到了90年代以后,日本逐渐退出家电产业,韩国成为生产彩色电视机的最发达国家,彩色电视机的新技术也更多的来自于韩国的。相信很可能到2010年的时候,中国会取代韩国成为生产彩色电视机的最发达国家,那时候越南也可能生产彩色电视机,但是,我们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比越南高,彩色电视机或是CVD、DVD的技术创新就只能靠我们自己的研发。所以,在某个产业上要不要自己从事新技术的研发,主要决定于有没有比我们更发达的国家在相同的产业上有比较优势。如果有的话,技术创新尽可能以引进为主;如果没有,就必须自主研发。

   总之,今后一定时期内,我们应当采取理智的发展思路,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技术创新的模式,合理地进行技术创新成本的分配,综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使我国的经济步入稳定快速发展的轨道。

   —是加强管理创新。通过制度创新和观念创新,制定创新规则,健全创新法规,以此来引导和规范企业技术创新。二是要适当增加国家研究,提升我国在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的技术水平,并以此影响和带动提高企业界的科研能力。三是要重点关注影响力大的企业,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局面。四是扩大合资引资的渠道,注重技术的水平和技术的掌握。我国照排技术研发竞争中的经验与教训,很值得我国企业和科研单位借鉴和深思。据透露,王选当年发明出照排技术,就是得益于阅读大量国外文献。至今,方正先进的汉字照排系统仍使中国报业整体技术水平领先于日本。我们不少企业把仿制和引进视为争先出新的捷径,但仿制或依赖引进的捷径既走不长远,也缺乏竞争力,难免被淘汰。毕竟,国外企业不会转让其最新产品和最先进的技术,而借助专利文献高起点搞研发,有时却意味着跨越发展。五是切合实际,定位发展,切忌一阵风,一窝风。在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上,要根据国家发展目标、产业特点及市场结构的不同,在不同领域选择不同的发展主体和产业组织形式。在总体上采取以国际化、市场化方式为主的发展模式,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和市场机制的促进作用来发展高技术产业。六是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构,提高研发投入。注重产学研的结合,缓解企业的研发压力。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拓宽技术合作领域,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在合作方式上,既可与之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也可提前介入现有项目的中试,投入部分资金,获取部分知识产权或科技成果的优先转让权,还可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究所、实验室,以此形成相对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 
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8 10:12 | 只看该作者
—是加强管理创新。通过制度创新和观念创新,制定创新规则,健全创新法规,以此来引导和规范企业技术创新。二是要适当增加国家研究,提升我国在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的技术水平,并以此影响和带动提高企业界的科研能力。三是要重点关注影响力大的企业,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局面。四是扩大合资引资的渠道,注重技术的水平和技术的掌握。我国照排技术研发竞争中的经验与教训,很值得我国企业和科研单位借鉴和深思。据透露,王选当年发明出照排技术,就是得益于阅读大量国外文献。至今,方正先进的汉字照排系统仍使中国报业整体技术水平领先于日本。我们不少企业把仿制和引进视为争先出新的捷径,但仿制或依赖引进的捷径既走不长远,也缺乏竞争力,难免被淘汰。毕竟,国外企业不会转让其最新产品和最先进的技术,而借助专利文献高起点搞研发,有时却意味着跨越发展。五是切合实际,定位发展,切忌一阵风,一窝风。在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上,要根据国家发展目标、产业特点及市场结构的不同,在不同领域选择不同的发展主体和产业组织形式。在总体上采取以国际化、市场化方式为主的发展模式,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和市场机制的促进作用来发展高技术产业。六是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构,提高研发投入。注重产学研的结合,缓解企业的研发压力。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拓宽技术合作领域,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在合作方式上,既可与之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也可提前介入现有项目的中试,投入部分资金,获取部分知识产权或科技成果的优先转让权,还可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究所、实验室,以此形成相对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
3#
发表于 2006-1-28 10:2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制造”目前存在着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过于依赖引进技术、创新技术不足三大技术软肋,市场繁荣出口红火的背后潜伏着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长期危机,已经显现出制约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若干征兆。
4#
发表于 2006-1-29 10:45 | 只看该作者
走自主创新之路,时不我待
5#
发表于 2006-1-30 08:46 | 只看该作者

^_^

敬版春节好!
6#
发表于 2006-1-30 09:44 | 只看该作者
走自主创新之路,时不我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7 09:38 , Processed in 0.05797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