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077|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初探李白的生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29 1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35 编辑

  
  “中财论坛——李白”——“李白(701-762)......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祖于隋末战乱逃至碎叶(今吉而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李白少年时代就‘观奇书’,‘游神仙’,‘好剑术’,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兴趣,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举家迁居四川绵州,曾任翰林供奉。因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人又称‘李谪仙’。......”
  有关李白的生平问题,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可是,直到现在却依然是个未揭开的秘。在这里,我忙乎了几年,整理了一些文献,似乎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初步探究李白,探究他的出生地、家世、入长安的时间、到长安的次数、会友、生卒年、行踪,以及对研究现状作分析。
  一、出生地问题:
  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两文,都说李白出生在“逃归于蜀”、“潜逃广汉”之后,因此,历代都认为李白生于蜀中。
  但是,在肃宗至德二年,李白写的《为宋中臣自荐表》,文中却说:“臣伏见前翰林供奉,李白年五十有七。”至德二年57岁,其生年应是武后长安元年,至神龙初迁蜀时,李白已5岁,显然不可能生于蜀中。清代,王琦编《李太白年谱》时,发现了这个矛盾,提出疑问:“神龙改元,李白已数岁,岂‘神龙’之年号乃‘神功’之讹亦,或太白之生年在未家广汉之前欤?”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学术界展开过对李白出生地的大讨论。
  197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认为李白“出生于中亚细亚的碎叶城”,其位置在今哈萨克境内的托克马克。郭沫若的观点得到众多学者的响应。
  进入80年代以来,学界又展开了对李白出生地的大讨论。将各家所持的论点按地域划分,可分为以下五种:
  (一)蜀中青莲人。
  李白:(生于701年-卒于762年),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酒仙翁,诗仙,亦称李翰林,李谪仙。系绵州昌隆青莲(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镇)人。在隋朝末年,李白的先祖因受罪而被流放到西域,到李白的父亲李客那一代时,国内已是武氏掌权。武则天神功元年(公元697年),李客便从西域迁回蜀中的昌隆县(后因避讳唐玄宗李隆基,改昌隆县为昌明县,五代时改为彰明县,今为彰明镇。),在青莲场(今为青莲镇)定居。长安元年(公元701年),李白便降生于此,也是“青莲居士”的得来。
  关于李白的传奇出生说法不一。时至今日,在江油市青莲,还流传有一个颇具浪漫色彩的民间传说:李白的母亲李氏,身材窈窕,漂亮可爱,美丽动人。走起路来,婀娜多姿。有一天,李氏在清澈见底的盘江边,站立在蜿蜒流向远方的河边,在漫坡渡口(亦叫漫波渡,或叫蛮坡渡——因少数民族聚居过的贬称)浣洗衣物,犹如“西施浣纱”的充满诗意的美景。纱巾细滑而柔软,透明而亮丽。清晰的倒影和着春风,映照在江水面,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李氏对着水面,正在梳理发丝,自己也被眼前的景象也情不自禁地陶醉了。突然,有一尾红色鲤鱼跃入篮子中,李氏便带回家里,烹饪而食之。当天晚上,李氏便梦见长庚星(太白金星)入怀,因而怀孕得子。所以,李白降生之后,李客就为其取名叫李白,字太白,人称李长庚。
  江油市李白纪念馆,有一块模糊的石碑,经专家考证为宋碑,说上面的文字记载了李白的生平。纪念馆落成时,邓小平为李白纪念馆题写了“李白故里”四字。在世纪之交,江油开发旅游,注册了一句话:“李白故里,九寨门户;蜀道咽喉,华夏诗城”。
  江油市青莲就是李白之乡,是太白故里。
  《四川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发表郑畅《李白究竟出生在哪里》文章,认为李白于神龙元年出生于绵州昌明县青莲乡。王少志《李白的故乡——江油》(《新疆日报》1982年5月8日)、蒋志《李白生于江油补正》(《古典文学论丛》1982年第10期),均认为李白生于蜀中。蒋志的《再谈李白生于四川江油》(《宁夏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一文,亦认为对蜀中青莲说不能轻易否定。裴斐《评李白出生碎叶说兼及其籍贯问题》(《江汉论坛》1984年第11期)也持蜀中说,他后来又写了《“神龙年号为神功之讹”补正》(《中国李白研究》1991年集)一文,认为即使像“神功”这样只存在了三个月的年号,也可以称“初”或“始”,李白生于蜀地毋庸置疑。
  (二)阿富汗条支人。刘友竹《李白的出生地是条支》(《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2 期),还有康怀远《对〈李白出生地是条支〉的一点补充》(《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3期),都认为唐代条支的地理位置在今阿富汗中都一代,其治所就是昔之鹤悉那(今之加兹尼),在唐代时属安西大都护府管辖。
  (三)中亚西域焉耆碎叶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东,天水市附近)。在隋朝炀帝时,其祖先因罪被流放至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前苏联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托克马克附近,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条支都护府统摄)。李白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降生于此。他在约五岁时,跟随父亲迁居四川昌隆(今四川江油市彰明镇),居住青莲乡(今为青莲镇)。“青莲居士”即由此而来。其父为李客(或真名不详,“客”是对外来者的称谓)。
  李从军《李白出生地考异》(《李白考异录》,齐鲁书社1986年版),称李白出生于“焉耆碎叶”,即今新疆境内博思腾湖畔的焉耆自治县和库车一带。王耀华《关于李白出生地史料的辨析》(《中国李白研究》1991年集),也认为李白的故乡应是安西的焉耆碎叶。
  (四)长安人。刘开扬《李白在蜀中的生活和诗歌创作》(《文学遗产》1982年第4期),认为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中称“奔流咸秦, 因官寓家”的“咸秦”指长安,由此推论李白生于长安。
  (五)籍贯山东。周勋初《李白及其家人名字寓意之推断》(《中国李白研究》1990年集)一文认为,李白父子三代的名字全都暗示了李白一家来自西域,并寓其本姓“李”;又从李白为死去的朋友吴指南实行“剔骨葬法”(又称二次检骨葬),认为这与他接受突厥文化或蛮族文化的影响有关。王伯奇《李白的籍贯探讨》(《中国李白研究》1994年集),从籍贯的概念入手进行讨论,结论是只有山东才是李白的籍贯。
  进入90年代,关于李白出生地的讨论仍在继续,且探讨的角度有所拓展。但是,综合以上五种说法,李白的籍贯、祖先、家世、出生地,乃至种族都不能十分确定。关于李白出生地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蜀中青莲说”与“西域说”两种观点上。一般书籍记为他的祖籍在陇西成纪,后移居中亚碎叶城,李白就出生在这里。但是,通常认为李白是蜀中青莲乡(今属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镇)人,号青莲居士,人称酒仙翁或诗仙。其父可能为与西域通商的富商。传说,其母梦太白星入怀而生。李白在青莲一直生活到二十五岁左右,然后,“辞亲远游,仗剑出蜀。”
  无论哪种说法,所依据的基本史料不出以下几种:李白《与韩荆州书》,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墓碣记》,李阳冰《草堂集序》,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魏万《李翰林集序》,刘煦《旧唐书?文苑传》(下),宋祁《新唐书?文艺传》。虽然基本材料相同,结论却差异甚大。为此,李家烈《李白的家世与生籍考辨》(上)(《四川师院学报》1997年第4期)一文,从李白生平史料的存世状况出发,认为基本材料的诸多不实,动摇了他们的权威性,因此,在未发现新见史料的前提下,不宜急于创立新说,立足于对已有的史料进行重新检讨和反思,才是较好的做法。
  二、家世问题:
  第一种,李白是李暠之后。王文才《李白家世探微》(《四川师院学报》1979年第4期)、耿元瑞《李白家世问题郭说辨疑》(《江汉论坛》1984年第5期)两篇文章,都持这一说法。王步高《李白是达摩的子孙吗》(《衡阳师专学报》1986年第1期),也认为李白和李世民都系凉武昭王九世孙。
  第二种,李白为李贤、李穆之后。兰州大学张书城,在其《李白家世之谜》(《光明日报》1984年10月14日)一文,认为李白是西汉李广、李陵,北周李贤,隋朝李穆一系的后裔。本文作者另有《拓跋魏系李陵之后说考辨——附揭李白本家金陵之谜底》(《祁连学刊》1990年第2期)、《李白家与许氏家似曾相识》(《李白研究》1990年第2期)两篇文章亦持同一观点,并在《中国李白研究》(1990年集)上发表《说李白“本姓李,其先陇西诚纪人”》一文,对李白先祖的家世演变进行了完整的勾勒。
  第三种,李白是李抗之后。刘伯涵《李白先世新探》(《中国李白研究》1990年集)一文,认为李白应出生于陇西李氏的一般平民家庭。
  第四种,李白是太子李建成之后。徐本立《李白为李渊五世孙考》(《中国李白研究》1990年集)一文,认为李白应为凉武昭王十二世孙、太祖李虎七世孙、高祖李渊五世孙、太子建成玄孙。
  第五种,李白是李瑗之后。徐本立在写了《李白为李渊五世孙考》(《中国李白研究》1990年集)后,很快又发表了《李白为李渊五世孙考补正》(《中国李白研究》1991年集),对前文进行补正,认为李白也可能是李瑗的后代。
  第六种,李白是李轨之后。周维衍《关于李白先世的问题》(《学术月刊》1985年第6期)持这一观点,认为李白是隋末割据河西、入唐后与李渊抗衡失败,被诛的凉王李轨的第四代,或第五代孙。
  第七种,李白是李伦之后。胥树人的《李白和他的诗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认为李白是陇西李氏丹阳房始祖李伦之后。
  第八种,李白是混血儿。除汉人说以外,还有混血儿说。范伟的《关于李白氏族的研究》(《求实选刊》1986年第3期),认为李白是汉之苗裔、胡之身躯的中原和北地的混血儿。
  除以上八种说法外,研究者们还从其它方面对李白家世问题进行了探讨。杨镰《李白身世的一个问题》(《唐代文学论丛》1986年第7辑)一文,认为“咸秦”一词应指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张书城《李白先世流放焉耆碎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7年第300期)一文,重点考查了隋朝在西域是否开辟过贬谪地。
  归纳以上观点,在对李白家世的讨论中,宗室说占的比重较大。而异族说的主要依据是:《宗室世系表》中没有记载李白的家世;李白本人没有成为天宝元年宗正寺隶入李氏子孙的诏赦对象;在李白自己的作品中,对唐宗室的称呼非常混乱;李白的容貌像异族;李白懂外国语。非宗室的汉人说的支持者,往往赞同异族说的前两个论据,而否定后三个依据。实际上,这三种说法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全面否定;第三种说法又部分地否定了第二种说法。家世问题又与出生地问题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持宗室说者,一部分赞同西域说,一部分赞同蜀中青莲说,而非宗室的汉人说的支持者和异族说的支持者,则一般赞同西域说。
  三、入长安的时间和次数问题:
  一千多年来,人们一般认为,李白仅在天宝初年到过长安一次。詹瑛《李白诗文系年》及王琦《李太白年谱》,都认为李白在关中写的诗篇是天宝初年的作品。
  稗山在1962年《中华文史论丛》第二辑发表《李白两入长安辨》,提出李白在开元年间也曾到过长安,并描述了李白的行程,而且估计李白第一次入京时间,约在开元二十六年夏至二十八年春之间。但此说提出后,很长时间未得到学界响应。1971年,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李白的家世索引》中,肯定了稗山的“两入长安”说,并认为第一次入长安的时间在开元十八年。
  1978年以后,郁贤浩陆续发表《李白与陈垍交游新证》(《南京师院学报》1978年第1期)、《李白两入长安及有关交游考辨》(同上第4期)、《李白初入长安事迹探索》(《社会科学战线》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丛》第1辑)等文,肯定了稗山的两入长安说,以及郭沫若的开元十八年第一次入长安说。此后,不少学者撰文对开元年间入长安说予以补充,包括谢思炜《李白初入长安若干作品考索》(《西北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薛天纬《李白初入长安事迹之我见》(《唐代文学论丛》总第5期)等文章。
  国内外学术界,基本赞成“两入长安说”,但在李白第一次入长安的时间问题上,意见并不统一。稗山提出开元二十六年说;郭沫若认为是开元十八年;郭石山《关于李白两入长安问题》(《吉林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认为应在开元二十五年; 李从军《李白第一次入长安考异》(《吉林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认为在开元十九年底或二十年初;王辉斌《李白“苦雨诗”再考订》(《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认为在开元二十一年。
  对李白一入长安后,出京的具体时间和路线的分歧也很大。郁贤皓认为,在开元二十年春夏之交,路线为泛黄河,经开封、宋城、洛阳,于开元十九秋至安陆。李从军《李白归蜀考》(《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4期),认为在开元二十一年春取道蜀川,经三峡还安陆。王辉斌《李白与元丹丘交游考辨》(《金门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认为时间是开元二十一年秋,路线是经洛阳、嵩山还安陆。
  还有一些学者撰文反对“两入长安”的观点,力图维护传统的天宝初年入京说,如章诚望《谈李白两入长安问题——对稗山先生有关论文的商榷》(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0年第3期)、刘广英《李白初入长安若干作品考索商榷》(《人文杂志》1984年第4期)等。
  “两入说”出现后不久,又有学者提出了“三入长安说”。胥树人《李白和他的诗歌》一书,认为李白在天宝十一二年北游幽州后,又曾到过一次长安。李从军在《中华文史论丛》第2期发表《李白三入长安考》,认为李白在天宝十一二年间,第三次到长安并有汾坊之游。安旗《李白三入长安别考》(《人文杂志》1984年第4期),认为李白第三次入长安是在天宝十二年春幽燕之行归来。郑文《李白三入长安之我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2年第3期)一文,同意安旗《李白三入长安别考》的意见。
  三入长安说,提出后很快遭到一些学者的反对。《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1期发表郁贤皓《李白三入长安质疑》,认为李白自幽燕之行到宣州之游之间,根本不可能有三入长安、游历汾坊的时间。
  对于李白第二次入长安的时间,也有一些学者撰文进行讨论。谢力《李白开元末入京考》(《李白学刊》1988年第1 期)一文,认为李白第二次入长安的时间在开元二十八年秋,至开元二十九年秋出京。杨栩生《李白开元末入京说辨疑》(《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则认为天宝末年入京说难以成立。许嘉甫、许玮《李白二入长安始末》(《祁连学刊》1996年第3期)一文,同意李白开元末入长安说,但时间应是开元二十七年九月中旬。
  对于李白入长安这一问题,还有学者提出了比较新颖的看法。葛景春《李白初入京洛考》(《铁道师院学报》1997年第2期),认为李白开元间第一次入京不应是西京长安,而应是东京洛阳。
  郁贤皓《再谈李白两入长安及其作品系年》(《文学研究》第5辑)一文,是对1978年作者发表在《南京师院学报》上的《李白两入长安及有关交游考辨》一文所受到的各种责难的答复,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对近20年来李白入长安问题的一个总结。郁文通过排比原始文献与新见墓志,对李白入长安问题作出了中肯的分析。作者于文末倡导用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来对李白进行研究,认为只有依靠新资料的发现,才能做好李白及其入长安时次问题的研究。
  四、会友问题:
  李白集中所涉及的会友对象,据不完全统计,约有四百人之多。弄清楚这些会友者的生平,以及李白与他们的交往关系,无疑有助于李白作品年系及其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因此八十年代以来,学者们一直将李白的会友问题作为研究重点。
  李白与杜甫的会合,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盛事。对于李杜的会友,多数学者认为:李杜一生三次见面,初识是在天宝三年三月,地点洛阳;第二次是天宝三年秋日,地点梁宋;第三次是天宝四年夏或秋,地点为齐州或兖州。
  进入八十年代,耿元瑞《关于李杜交游的几个问题》(《文学遗产增刊》总第13期),首先对李杜初识的时间与地点提出怀疑。郁贤皓《李杜交游新考》(《草堂》1983年第1期),在耿文的基础上认为李杜初次会面地点不在洛阳,而在梁宋之间;“齐州之会”是“又一次诗坛两曜与众星相聚的盛会”。但是,刘友竹在《李白与李邕关系考》(《中国李白研究》1990年集)中,认为文学史上所谓的“齐州盛会”并不存在。康怀远《李杜长安相见试证》(《阅读与写作》1987年第12期),认为李白与杜甫于天宝末年,在长安又见过一次面。王辉斌《李杜初识时地探索》(《四川大学学报》1987年第1 期),认为李白天宝三年春赐金还山后,即于夏秋之际在梁园与杜甫初次见面。
  李白与“卫尉张卿”的会友问题,也是八十年代以来研究的一个重点。首先,郁贤皓在1978年以后,陆续发表的《李白与张垍交游新证》(《南京师院学报》1978年第1期)、《李白两入长安及有关交游考辨》(《南京师院学报》1978年第4期)等文,论证李白诗中的“卫尉张卿”,即张说之子张垍。王辉斌《李白“苦雨诗”再考订》(《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也通过对张介然、张价、张垍等人仕宦经历的考证,指出此诗中“卫尉张卿”应是张垍。李清渊《李白〈赠卫尉张卿〉诗别考》(《文学遗产》1992年第6期),认为张卿身份难以确定。其后,郁贤皓又写了《李白与玉真公主过从新探》(《文学遗产》1994年第1期)一文,文章进一步考证出玉真公主的若干生平事迹。
  李诗中的“崔侍御”,也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热点。李从军《〈李白诗中崔侍御考辨〉质疑》(《文史哲》1984年第6期)一文,认为李白诗中的“崔侍御”,既不是崔宗之,也不是崔成甫,而是另有其人。倪培翔《也谈李白诗中的崔侍御》(《唐代文学研究》第1辑)一文,支持此观点。
  关于李白和孟浩然的会友,靖华《李白与孟浩然交游考异》(《荆门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认为李白与孟浩然一生中曾相会四次。
  关于李白与李邕的会友,刘友竹《李白与李邕关系考》(《中国李白研究》1990年集),认为天宝三四年李白并未与杜甫一起北上会见李邕,李白于开元七八年间在渝州谒见李邕时遭冷遇,使两人关系一度蒙上阴影。
  李白与贺公的会友,钟振振《关于李白任城县厅壁记之本事与系年》(《文学遗产》1988年第2期),考证出“任城县令贺公”乃贺知章的从祖弟贺知止,并将此记系于天宝八年。李清渊《李白与贺公交游新说补订》(《中国李白研究》1994年集),指出李白此文应作于天宝十年春。
  关于任城六父,许嘉甫《李白任城六父征略》(《济宁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认为任城六父,即赵郡李氏东祖房李熔第四子修。
  关于李白与苏梃的交往,陈钧《李白谒见苏梃年代考辨》(《中国李白研究》1990
年集),认为李白谒见苏梃的时间,应是开元九年春。
  有些文章还对李白会友的其它方面进行了考察。郁贤皓在《李白暮年若干交游考索》(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0年第10期)一文,认为李白暮年结交的一些人多与颜真卿有关系,并考察了韦冰、殷佐明、殷淑等人的生平。郁贤皓又在《李白交游杂考》(《唐代文学论丛》总第3辑)一文,对赵悦、斐图南等人的生平进行了考证。许嘉甫《李杜交游考录三题》(《中国李白研究》1990年集),考证了卢弈、卢鸿、杨山人的某些生平事迹。
  梳理以上研究可知,八十年代以来,对李白会友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其中郁贤皓对“卫尉张卿”及李集中数十人的身份与生平的考索,王辉斌对李白与杜甫、苏梃、元丹丘等人的会友进行的考察,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李白生平研究工作的进展,刘友竹、葛景春、李清渊等人的研究,也都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反响。
  五、生卒年问题:
  李白的生卒年研究者们,历来是根据李白《为宋中丞自荐表》、李华《李君墓志》、李阳冰《草堂集序》等材料推知的,即生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卒于代宗宝应元年,享年62岁。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对李白研究的深入,其生卒年问题亦出现了种种新说。最先否认李白卒于宝应元年的是李从军的《李白卒年辨》(《吉林大学学报》1983年第5期),文章提出卒于唐代宗广德二年之说。
  康怀远《李白生于神龙元年新证》(《江汉论坛》1985年第4期),认为李白的卒年为大历元年,生年应为神龙元年。
  阎琦《李白卒年刍议》(《西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一文,认为李白卒年应是广德元年,享年63岁。
  杨栩生《李白卒于宝应元年解说》(《李白学刊》第2辑)、吴宗铭《对李白卒于宝应元年质疑的质疑》(《李白研究》1990年第1期),依然持传统说法,认为李白卒于宝应元年,享年62岁。
  对李白卒年的研究和对出生地及家世的研究情况一样,都是建立在基本材料的基础上。王辉斌《李白卒年新说辨析》(《漳州师院学报》1990年第2期),针对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就李白卒年提出的广德元年、广德二年、大历元年、大历二年四种新说,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考辨,可以说是对近年来这一方面研究的一个总结。作者认为,新说所依据的材料都无法证明其中任何一种之成立,在未发现新材料的情况下,还是以卒于宝应元年为是。
  六、行踪问题:
  李白出川以后的行踪,一直是研究李白的热点问题。按照关注的重点不同,可以将问题划分为以下几个片段:
  首先,李白出川的时间。宋人薛仲邕首倡“开元十年”说,王琦《李太白年谱》认为系于开元十三年。新时期以来学者们依从王说的比较多,但也有人对前人的说法提出质疑。郁贤皓《李白丛考?李白出蜀年代考》以及《李白出蜀前后事迹考辨》(《苏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认为李白出蜀年代应是开元十二年秋。 陈钧《李白出蜀年代考》(《人文杂志》1990年第2期)认为,李白出蜀年代应在开元十年。毕宝魁《李白诗中巴东考》(《文学遗产》1990年第3期),认为李白出蜀时间为开元十三年。刘友竹《李白初次出峡时间及其后短期游踪别考》(《成都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就李白开元十七年前的游踪进行了考证,认为李白初次出峡后,下荆门,至江陵,于冬末春初见司马承桢,并南穷苍梧,开元十三年秋在金陵,第二年游剡中,开元十五年,返安陆与许氏结婚。
  其次,李白在安史之乱时。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天宝十四载冬安禄山叛乱时,李白正在宣州一带游历,因此,将李白《奔亡道中》五首与《南奔书怀》一起系于至德二载。郭沫若《李白与杜甫》,认为此二诗写于天宝十四年冬季安禄山叛乱时。郁贤皓《李白洛阳行踪新探索》(《南京师大学报》1986年第3期)一文,认为这组诗说明了李白携宗夫人,由梁园经洛阳沦陷区向西过函谷关奔逃的经历,并对李白在安史之乱初起时的行踪,作了清晰勾勒。
  第三,李白流放夜郎。对这一问题历史上主要有两种结论,即“未至说”与“确至说”。首倡“未至说”者为,北宋曾巩的《李太白文集后序》。王琦《李太白年谱》,詹英《李白诗文系年》,安旗、薛天纬《李白年谱》,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从军《李白考异录》,郁贤皓《李白丛考》等专著都采用这一说法。清人程恩泽《程侍郎遗集》、黎庶昌《拙尊园丛稿》等提出“确至说”,但未得到响应。进入八十年代,研究者们围绕这两种观点进行了长期讨论。邱耐久《李白确至夜郎考辨》(《学术论坛》1982年第2期),认为李白曾流放至夜郎。王定璋发表《李白确至夜郎考辨质疑》(《学术论坛》1983年第5期),认为李白未曾到达夜郎。林东海《巫山巴东夜郎》一文,认为李诗《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诗中“半道”一词,应理解为“贬期的中间”,而不应理解为“半路”,因此李白确实到过夜郎。进入九十年代,《李白研究》第2期同时发表了张才良的《李白长流夜郎的法律分析》和陶锡良的《从唐律析李白流夜郎》。张文从唐代律令出发,认为李白得到的判决为唐律中最严厉的“加役流”,时间为三年;李白长流夜郎的首程地为舒州怀宁长风沙,首程时间为乾元元年六月,李白到达了夜郎。陶文也认为李白此行确至夜郎,但认为李白赦放的时间为乾元二年五六月间,而且《自汉阳病酒寄王明府》中“今年赦放巫山阳”之“巫山”,指的是夜郎流放地的一座小巫山。张春生《也谈李白流放夜郎与唐律适用》(《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也从唐代法律出发,认为李白判流时间在乾元元年三月,五月上道服刑,十一月到达夜郎贬所,次年五六月间遇赦获释,并勾勒了李白流放所走的路线。王辉斌《李白长流夜郎新考》(《中国李白研究》1991年集),认为李白巫山遇赦是不存在的。不久王辉斌又发表《李白长流夜郎的历史真实考述》(《传统文化》1991年第4期),文章对李白流放期间所作的20首诗歌进行了重新系年,并对李白流放的真实状况进行了全面讨论。至此,“确至说”得以确立。
  第四,李白在巴东,也是研究者们比较集中的论述。刘友竹《李白三到渝州》(《重庆晚报》1988年7月29日),认为李白三到渝州的时间分别是开元八年、开元十二年秋、乾元二年三月。许嘉甫、许玮的《李白三下渝州考异》(《成都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结论与刘文相同。许嘉甫还作有《李白四渡峡江考异》(《成都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文章对李白四次出峡的时间和路线作了大致的描述。
  除以上比较集中的论述外,还有不少文章对李白行踪的其它方面进行了考察。
  竺岳斌《李白东涉溟海行踪考》(《唐代文学研究》1988年第2期),认为李白“东涉溟海”之“溟海”,乃今之剡中盆地。
  刘友竹《李白遇赦前后行踪考异》(《成都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认为李白曾被流放到过今天重庆市一带。
  王辉斌《李白初游安陆时间考》(《荆门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认为李白开元十四年秋,自维扬到江夏后第一次游安陆,接着在随州结识胡紫阳,然后至襄阳,从李浩处求得经济援助,旋即远客汝海,途中结识王昌龄、元丹丘,第二年春天“近还郓城”。
  毛水清《李白炼丹地点考》(《中国李白研究》1991年集),对李白一生中曾经炼丹和打算炼丹的地点进行了逐一考证。
  李白究竟几游苍梧,学术界历来对此有不同的回答。刘友竹《关于李白两游苍梧问题的补正和辨析》(《李白研究》1990年第2期),认为李白开元十二年及乾元二年两游苍梧。许嘉甫、许玮《李白三游苍梧考异》(《零陵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认为李白一生三次游苍梧的时间分别是开元十三年五六月间、天宝十年八月和乾元二年八月。
  从以上研究成果可知,近年来对李白行踪的研究成绩十分突出,其中流放夜郎、东下溟海、南穷苍梧等问题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并发表了一些前人所未发现的新见。
  七、对研究现状的分析:
  八十年代以来,对李白的出生地、家世及卒年的研究,虽然新说不断,却各执己见,缺少真正具有说服力的材料和观点。旧说法受到冲击,却并未真正动摇。
  李白开元年间到过长安,专家们认为这是上世纪研究李白中取得的最重大的成果。由于此发现,人们对李白的许多重要诗篇,便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八十年代以来,对李白入长安的研究,主要是巩固“两入长安”说,有学者提出了三入长安说。到目前为止,在研究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李白入长安的总体面貌已较为完整清晰,多数诗歌的年系也已初步确定。不容忽视的是,另一项令学术界瞩目的成果,李白流放到夜郎得到确立。
  到目前为止,李白交友的多数人物的生平已经基本清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郁贤皓对“卫尉张卿”、“崔侍御”等人所做的考证。对于“卫尉张卿”,到底是张垍,还是玉真公主的丈夫尚,不能完全确定,若能依靠新史料的发现来确定“卫尉张卿”到底是谁,学术价值自不待言。但是,从另一角度看,即使尚未准确考出“卫尉张卿”,也并不影响人们理解李白入长安的遭遇与心情,也不影响人们把握李白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
  当然,八十年代以来,对李白生平的研究工作当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首先,有些研究者违背了考证的基本原则。比如,在对李白家世问题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者围绕李白之家和李唐王室或远或近的宗亲关系,对李白家世作种种考察,其中,不少文章的共同之处是:以唐初之事代替范《碑》、李《序》及《新唐书?李白传》中的记述,否定李《序》、范《碑》的可信性。这种处理是考据的大忌。寻找李白的出生地、家世、卒年这类客观性很强的结论,应该以原始史料为依据,如果研究者不能对李《序》、范《碑》加以证伪,却又加以否定,这就等于给研究李白的生平打上死结了。当然,原始材料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和多义性,也导致了研究者理解的不同;原始材料在记载上的矛盾和文字上的错讹,也增加了分辨的困难。总之,在发现新材料之前,仅靠现有材料就急于做出定论,显然不够恰当。
  其次,有些研究者只从诗歌本身出发来分析,缺少对史实的征引和必要的考证。传统考证是从史料出发作逻辑推理,其优点是能落实作家的行止出处和创作的时间、地点;其缺点在于因史料残缺而无法稽考。仅从诗歌本身出发来分析也不足取,因为许多作品是抒情的,并未涉及具体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因此,仅通过内容分析,难以对作品的写作背景及作家的事迹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我认为合理的办法应该是:既重视作品内容的分析,又借助史料,以及文物考证,几种方法交互,以推动研究李白的学术向精深方向发展。
  2002年-2006年6月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6-29 20: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35 编辑

资料丰富,用心良苦,建议热衷于本版的朋友们都来读一读,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请认真改正错别字,如贺知章打成了贺之张……。

3#
发表于 2006-6-29 21: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35 编辑

   谪仙斑竹好!文头所引用的段落系复制“中财论坛——李白”的部分,——未敢改动一点。
  “中财论坛——李白”——“李白(701-762)......「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祖于隋末战乱逃至碎叶(今吉而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李白少年时代就「观奇书」,「游神仙」,「好剑术」,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兴趣,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举家迁居四川绵州,曾任翰林供奉。因称「李翰林」。贺之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人又称「李谪仙」。......”
  谢谢!

4#
发表于 2006-6-30 0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35 编辑

引文打字有错,用的明显是拼音输入法,请按通行版本(正版)改正文中所有错误。大胆地改!只要是错的。

5#
发表于 2006-6-30 00: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35 编辑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借用一下亚圣的认识论。

6#
发表于 2006-6-30 07: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35 编辑
最初由 羲里谪仙 发表
引文打字有错,用的明显是拼音输入法,请按通行版本(正版)改正文中所有错误。大胆地改!只要是错的。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借用一下亚圣的认识论。

  真诚地谢谢谪仙斑竹指点!只是我以前较固执地认为“直接引用”——就只是把它原文引用过来,内容和意思不加改变(包括打印有误的文字)。更何况我是对文中的这一好象确切的说法有看法,或曰提出置疑也行。好,现在修改了。

7#
发表于 2006-6-30 17: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35 编辑

精华,推荐阅读!
为大家方便起见,临时置顶!

8#
发表于 2006-6-30 22:33 | 只看该作者

俊子好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35 编辑

不简单呐!

9#
发表于 2006-7-3 12: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35 编辑

原来,我只知道俊子是画家、写艺术评论和散文,还不知道你研究的范围这么广阔。真欣赏你了。

10#
发表于 2006-7-3 12: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35 编辑

不过,佩服你在这里敢于质疑“中财论坛——李白”的相关内容,当然是学术的质疑,而不是攻击。可是问题就是这里是计酬的区域,就不怕影响计酬啊?

11#
发表于 2006-7-4 1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36 编辑

感谢大家对李白的关注,感谢谪仙等!

12#
发表于 2006-7-5 19:01 | 只看该作者

^_^

清风来学习,问好俊子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0 02:05 , Processed in 0.07007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