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6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迷花不事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21 1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迷花不事君
  古史渺邈。先人的跫音已随风逝去,如这三秋的红叶飘零得难成片段。也许是受了孔老夫子“学而优则仕”的误导,中国的士人似乎都把“自我实现”的理想寄托在仕途之上。然而,浩淼无边的世界,为什么非要争过那艰辛的独木桥?自隋朝以来的科举制,不知消磨了多少士子的理想,也不知冷透了多少士人的心肠。那些失意的举子在科举途中,丢落了人性中许多美好的东西,当理想受挫,他们用归隐田园来忘记求仕的痛苦岁月。
  诞生在唐代的读书人,没有一个不想通过科举而脱下布衣甚而至身宰相的,虽然这种充满豪情的美梦常常落空。孟浩然也做同样的梦,而且理由比别人更为充分。原因很简单,他的血统出自亚圣孟轲之后。然而这个高贵的血统是孟浩然自称的,就和唐代皇帝好自冒为道家祖师老子之后一样。唐人的姓氏越悠远越高贵,虚假的成份就越大。因为孟浩然有了这么一个姓,自我感觉便好得很,他不会甘于寂寞地做一个山水田园的隐士。“为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这样的诗句表明他在发愤图强,准备一朝奋飞而去。“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俱怀鸿鸪志,昔有鶺鸰心。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二三知音优游竹林,像魏晋的七贤一样,饮酒、赋诗、弹琴,但他们不是在隐逸,彼此都有着鸿鹄之志。
  自诩的家世并没有给孟浩然带来多少声望。随着时光的流逝,年过三十尚未博得半点功名的孟浩然开始耐不住书斋的冷清了。起初想学隐逃避尘嚣,连选择居地都要挨近隐士,不想年三十了,谁也没把他当作高士推荐给朝廷。所以,他再没有饮酒、赋诗、弹琴的雅兴了,开始沉默寡言。既想做冲天之鸿鹄,又不肯去应举科场,学争食的鸡鹜,那么只好一面哼着樵夫小调,一面把魏阙望断,只能怨天尤人。最后他还是希望能像扬雄,献一赋而博天子的青睐。诗中充满着迷惘、惆怅,贯穿着化不开的仕隐矛盾情结。
  唐开元十三年至十四年,三十五、六岁的孟浩然,终于鼓起勇气,到洛阳游宦去了。当时唐玄宗正居陪都洛阳,孟浩然不去京都长安而久滞洛阳近三年,其目的是不言而喻的:干乞达官,寻找一荐《甘泉赋》的伯乐。但知音难觅,千里马少,伯乐更少。孟浩然的冲天希望第一次落空了。孟浩然不肯走科举一路,而去投门子找人荐举,颇有点李白、李泌“耻随常格仕进”的豪气。相对于天才的李白、李泌而言,孟浩然显得志大才疏。以他的家世和当时的名气,不可能走得通征召、荫举、察举或荐举一路。也许是游宦洛阳近三年的痛苦经历使他学乖了,开元十六年底,孟浩然降下傲气,忍耻去长安赶考进士。羞人争食者如今反被自己所羞,想来孟浩然的心情也不是滋味。
  孟浩然委心降志去应试,满以为及进士第如探囊中。《长安早春》诗吟:“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何当桂枝擢,归及柳条新。”他以为春榜一放,便可雁塔题名,乘柳花飞而载誉南归了。但事与愿违,春帮放时,孟浩然名落孙山。于是,孟浩然的步履又在长安沉重地徘徊。从春至秋,他一直奔走于权门,希望有人赏识他、引荐他,把赋献给天子。但这最后的努力也失败了。离开长安之际,孟浩然百感交集:“久废南山田,叨陪东阁贤。欲随平子去,犹未献甘泉。……我来如昨日,庭树忽鸣蝉。促织惊寒女,秋风感长年。授衣当九月,无褐竟谁怜!”秋风渐紧,寒蝉凄切,忽忽一年又过。孟浩然像一个弃儿,流浪在长安街头,无人理会。“竟谁怜”写尽了羁旅生涯的酸苦。
  爱之深,才恨之切。孟浩然应试落第,献赋也石沉大海,一腔热血遂化成怨恨乃至怒火:“谢公积愤懑,庄舄空谣吟。跃马非吾事,狎鸥宜我心。寄言当路者,去矣北山岑。”“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冲天鸿鹄之志,竟变成狎鸥之情,孟浩然人生角色转变之痕迹,赫然在目。屡次的失望,把孟浩然逼向山林,但他还没有绝望。一旦机会来临,他那颗近死的灰心又燃起了心火。一个人要想真正放弃自己的理想,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如一个人放弃自己的母语,放弃自己的信念。
  开元二十四年,孟浩然的好友张九龄升任尚书右丞相,他又欣喜万分,弹冠准备出仕了。似乎是久渴逢甘露,急切的仕进之情使他连老祖宗要守贫的遗训都忘了。久遭压抑的人,在人格上多少会有些畸型。不独孟浩然如此,整个唐代乃至中国所有在科场上栽过跟斗的举子,莫不如此,刘德仁、范进之流,只不过是突出的标本而已。然而不等孟浩然把帽子上的灰尘弹干净,已经被杨玉环耗尽了朝气的唐玄宗就在同年年底,罢免了敢于犯龙颜直谏的张宰相,而任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为宰相。这使天下士人为之心寒,更使孟浩然弹冠的手僵住了。
  开元二十五年春夏,张九龄被贬为刺史,孟浩然被辟为幕僚。在宾主相处的近一年里,彼此关系倒也融洽,留下了不少唱和的杰作。孟浩然最著名的诗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即作于此时。诗咏道:“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当孟浩然离开张九龄幕府,真的归隐鹿门山时,已届知命之年了。在生命最后的两年里,也许是老病,也许是认命,孟浩然的心情终于平静了下来,诗风也因此趋于闲淡清旷:“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宠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爱听钟声,喜看月照,长思幽人,都是澹泊之情的写照。“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惜韶光之感叹暗寓于花落二字,这里的惜花落只是生命短促的轻叹,与哀鸣功业无成似无关涉。
  盖棺定论,孟浩然还是把自己的人生坐标定在了隐士的行列上,虽然这是迫不得已的选择。隐逸山林一路,缓解了科举的残酷,为了功名,白了多少少年头?。毕竟,那座独木桥太窄了,平步青云的人能有几个?所以,李太白评价孟浩然的诗尚有可读之处: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11-21 18: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3:30 编辑

这字真漂亮!
“古史渺邈。先人的跫音已随风逝去,如这三秋的红叶飘零得难成片段。”
让人好不感怀。
科举那座独木桥太窄了,平步青云的人能有几个?孟浩然一生不入仕,他选择隐逸山林,虽有无奈却又未尝不安好。“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近来版面好生冷清,谢谢青岩的支持!应当鼓励!

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2 09: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3:30 编辑

最初由 落梅 发表
这字真漂亮!
“古史渺邈。先人的跫音已随风逝去,如这三秋的红叶飘零得难成片段。”
让人好不感怀。
科举那座独木桥太窄了,平步青云的人能有几个?孟浩然一生不入仕,他选择隐逸山林,虽有无奈却又未尝不安好。...

谢谢落梅斑竹的点评。孟浩然一生欲入仕,终不如意。如果没有他的隐逸山林,我们或许又少了好多清新优美的田园诗。同时,我们在品读他的田园诗时,可以更加用心体会他的一份落寞之情。
问好落梅斑竹!!


4#
发表于 2006-11-23 12: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3:31 编辑

青岩客气了,我这儿就像竹林一样的冷清,难为你会常来这走走。
落梅烹炉煮茶待客。
谢谢你!

5#
发表于 2007-3-16 21: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3:31 编辑

好题目!欣赏!

6#
发表于 2007-3-18 21: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3:31 编辑

感谢川媚到这儿来玩~ 以后还请多支持,一直欣赏你的文笔。

7#
发表于 2007-4-1 12: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3:31 编辑

真的不错呀!

8#
发表于 2007-4-4 21: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3:31 编辑

小只只,谢谢你来这里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5 17:01 , Processed in 0.04973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