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1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麦子就这么“黄”了-------读女作家苏静散文《麦子黄了》随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18 1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于散文,我的看法是散文作为自由的一种文体,因文本的局限、作家的修养、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对理性世界的感悟都有必然联系。在我看来,大凡受读者喜欢的散文,起码不能落在给读者讲道理这个层面上,首先我觉得它是好玩的,有趣的。其次,好的散文该是让人读后能产生精神的震撼和思想共鸣。其实,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伴随着快感流淌的不仅仅是心灵的阵痛,更多的是读者对其文字的认可程度和作品潜在意识的开发。

  时下,散文创作鱼目混杂、流派纷呈,读者对散文品质优劣的判别,对散文质地的鉴赏,对作家人格的认同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见地。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也可以说在我有限的阅读过程中,天水青年女作家苏静的散文《麦子黄了》﹝花雨2007年4期﹞ 不但具备散文的一些气息,还有一些让人值得回味的东西,遗憾的是在行文过程中出现了所谓的伏笔。基于这一点。我觉得作者在散文的技法上还是存在一些火候的欠缺。对于整个文本而言,这都是微不足道的。值得一提的是,苏静本人作为教育系统的职工,我觉得她对自己个体情感的关注远远大于自己对客观世界的一些事物的认知。我作为她的朋友,希望她在散文创作上有所建树。当然,前提是在她对大散文的技法和行文的恣意驾驭之外,能有所宽泛的夸展和文本的创新之外。

  苏静并不是我老家天水这片土地上唯一个以写散文为己任的女作家。包括近几年才从网络上发达起来的兰叶子和丹雨,都是我所关注的。兰叶子是个多面手,我对她的散文印象是过于讲究文辞的优美,造成了散文空而大弊病。而那个在做警察的丹雨呢,文字功底和写作技法过于娴熟,导致她的散文学院派风格过浓。这都是我这个读者无法言传,也无法理解的。作为一个散文读者,这也只能算是对自己散文审美和鉴赏的简单认识的罢。

  她的散文真正引起我的注意大约是在去年,那时候我再帮一家本土副刊的编辑朋友做副刊文章组稿。于是,承蒙兰叶子女士推荐她给我发了个散文,题目我想不起了,但那个散文确实上朋友这版面还是够格的。遗憾的是版面因故停刊,我们之间也来往素少。直到近日,我在天水青年诗人杨玉林处偶然看到《麦子黄了》这篇散文,待细细读来,甚感意忧未尽。于是,随笔以记之。

  平实的叙述,朴素的抒情。在这篇《麦子黄了》中,作者的开头很有意思的。如同鲁迅的《秋夜》,让读者能有在第一现场感觉。“父亲回家了,他冒着雨走的。没等我下班,没吃中午饭就回家了”。说实在的,既然要说父亲回家就回家了,为啥少冒着雨走的?暂且不深究。后面作者又层层逼近,我还没下班,父亲在没吃中午饭的时候就回家呢。仔细想来,父亲的在走这个问题上经过雨水和没吃饭这个情节更让读者有一种阅读下去的欲望。在本文的最后,作者先这样写道“在我上班之前,父亲答应要多住几天。虽然嘴里一遍遍的说麦子黄了,镰刀生锈了。梦中的“布谷鸟”也叫的心慌。可父亲还是回家了,是在一个雨天。最后一段,只六个字“回家收麦子!”。作者前后照应的手法不仅还原了散文的文本格式,更重要的上告诉读者,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个理儿,无论是故意的还是刻意的,我想这对于散文的文本结构和散文小说化的新模式来说还是值得思考的!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5-19 16:31 | 只看该作者
读之受益!
3#
发表于 2008-5-19 16:3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问好!
4#
发表于 2008-5-19 18:32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我觉得它是好玩的,有趣的。其次,好的散文该是让人读后能产生精神的震撼和思想共鸣。

非常赞成!
不能让人看进去的,就不能找任何借口说是好文章。
5#
发表于 2008-5-20 16:22 | 只看该作者
个性的色彩浓郁,不错。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6 01:21 , Processed in 0.05721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