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4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父亲的营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4 0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父亲的营生
  
  李有旺(回族)
  
  父亲属马,1954年生人。父亲具有隐忍、坚韧的品性,话语不多,不懂得也不会去与人套近乎。沉默寡言的父亲,始终恪守着“少说多做”的人生信条,一刻也舍不得闲。为了适应生活,为了让一家人生活得更好,父亲迫于生活和被生活所迫,拥有很多生活技能,炼就很多驾御生活的过硬本领,是一个生活能力很强的人。父亲的营生很多,因此有很多人生的标签:庄稼汉、蔗农、烤酒师傅、泥匠、石匠、篾匠、牛贩子、牧羊人、养蜂人、剃头匠等等。在这么多不值得荣耀的“头衔”背后,父亲吃尽了苦头,尝饱了生活的艰难。想到父亲,我就想到歌手刘和刚的歌曲《父亲》,我觉得刘和刚歌唱的的父亲和我的父亲如出一辙,其中“生活的苦涩有三分,您却吃了十分”的歌词,更是父亲最好的写照。
  
  一、庄稼汉
  
  父亲是农民,农民离不开土地。父亲从扛得动锄头的时候起,就开始和土地打交道。土地是庄稼的衣食父母,孕育庄稼发芽、拔节、抽穗、结实;父亲倒成了庄稼的儿子,用心用情伺候庄稼,让庄稼茁壮成长,让庄稼在土地上走完春播秋收的旅程。父亲是名副其实的庄稼汉,是伺候庄稼的行家里手。
  
  父亲读初中的时候,正值“文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热潮风卷。学习成绩优异的父亲,走不出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宿命,不得不放弃学业。父亲心有不甘,也大为痛惜,靠读书改变自己改变命运的指望变成了奢望变成了失望。父亲却无可奈何,只有认命。离开学校回到农村的父亲,在几夜睡不着觉地瞑思苦想之后,十有八九已经明白自己今后的人生走向。有些较真的父亲觉得自己要一辈子扎根农村,要在土地中求生存,就必须全身心倾注在土地上,就必须熟稔和土地打交道的劳动技能。父亲学会了吃苦耐劳,学会了挖地、犁地、耙田。十三、四岁年纪,父亲就在犁地、耙田的过程中,把家里的耕牛驾御得俯首帖耳。就连当时已和土地、农活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爷爷都对父亲赞赏有加,对父亲在短时间里就能顺利接班而欢欣鼓舞。父亲成了几个叔叔的榜样,也成了寨中青年热爱劳动的典范。
  
  父亲吃苦耐劳的名声远播到大石井,打动了一个村姑的芳心。这个村姑,后来嫁给了父亲,成为了我的母亲。大石井和苏家寨距离十来公里,苏家寨在坝子边离集镇不远,大石井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山上。母亲知道父亲的名头,是因为外公。我们家的山地距离大石井不远,外公常常来我家山地边的山林里放牲口。爷爷常常去山地的窝棚里歇山,放牲口的外公常常来窝棚里和爷爷讨水喝。一来二去,两个老头成了好朋友。成了好朋友后的爷爷,知道外公有一个待字闺中的姑娘,而且这个姑娘的年纪和父亲相仿。这个美丽、善良、勤劳、朴实的姑娘,面对不少小伙子托人上门提亲的事情,丝毫不着急不忙慌,显得很是淡定。爷爷眼睛一亮,就半认真半玩笑地对外公说,我上过初中的老二儿子,有知识,是劳动好手,看来应该和你姑娘是天生一对,你姑娘对别的小伙子不感兴趣,应该就是在等我老二儿子上门提亲了。外公才知道爷爷有一个和他姑娘年龄不相上下的老二儿子,就提出来说什么时候想见见。爷爷第二天就安排父亲去山地犁地,不明其意的父亲第二天就乖乖地到山地犁地。父亲压根就不知道有一个放牲口的老头会成天注意他的一举一动。外公看到父亲清秀利索的模样,看到父亲忘乎所以地劳作的样子,心里马上就认父亲是姑爷了。外公有意无意地在母亲面前说起爷爷的老二儿子,说爷爷的老二儿子不仅是文化人,而且还是劳动能手。听者有心,已届结婚年龄的母亲心里就荡起了涟漪。就在外公推说头疼屁股疼的某天,母亲不得不到我家山地边的山林里放牲口,母亲见到了传说中的爷爷的老二儿子。母亲见到父亲长时间顾不上休息地劳作,心生爱慕的同时也似乎有些心疼的感觉。爷爷托人为父亲提亲的时候,外公外婆征求母亲的意见,母亲娇羞地说了句“我听爹妈的”,外公外婆就心知肚明了。1974年春天,母亲嫁父亲后,夫唱妇随,相敬如宾,而父亲劳动的劲头就更足了。
  
  劳动过程中,父亲顾不上休息。几乎一整天下来,挖地、犁地、耙田或是薅铲,就没有停过手蹲过身。有时候口渴了,拿起水壶“咕咚咕咚”灌了些水,又开始继续忙活。有时候,额头、脖子上的汗密匝匝地冒出来也顾不上揩,汗水湿透衣背也没有察觉。母亲常常心疼地对父亲说,歇会儿,歇会儿。父亲有时候口上应着,手却停不下来;有时候就直接对母亲说,做惯了不觉得累。父亲就像一架劳动机器,专为劳动而生,工作起来就不知道什么是累什么是苦;只有不停地劳动,父亲似乎才品尝到生活的甜蜜味道来。父亲常常说,庄稼是最公平的,你勤勤恳恳地付出,才会有真真切切的回报。每年春播前,父亲要先挖地、犁田,要把晒干发酵后的畜粪靠人担牛驮运到田边地角。挖地犁田的过程中,要把田地里的细砂碎石不厌其烦地拾捡起来,堆放到田埂、地埂旁。播种的时候,要确保每颗种子都埋藏到泥土里,要确保每颗种子都有一把畜肥簇拥着。庄稼拔节后,父亲就像照顾孩子一样,要薅铲去会违误庄稼的杂草,要治理能让庄稼遭遇灭顶之灾的病虫害,要用畜肥催促庄稼壮大成长。庄稼被风雨摧残倒地后,父亲要把庄稼一株株搀扶起来,用篱笆或木棍支撑庄稼直立起身子。庄稼颗粒饱满后,父亲会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鸟、鼠的不劳而获,会及时收获让庄稼颗粒归仓。父亲真心实意地对待庄稼,庄稼也真心实意地对待父亲,相同面积的田地所出,往往比别人多出很多,让别人惊叹羡慕的同时,一个劲直向父亲竖大拇指。
  
  1980年分家的时候,奶奶把新开辟出来的沙石很多、土地贫瘠、产出很少的一山坡地分给我们。母亲很有意见,为此窝了一肚子火。父亲耐心地开导母亲,只要真心付出,再害的地也能好起来。父亲用勤劳的双手,借助挖掘工具,硬生生把一山坡土地挖掘了一遍。父亲像淘金一样,把地里的沙石一粒粒捡拾起来堆成了小山。往年“种一山坡、收一土锅”的山地,分到我家的当年,包谷杆又粗又高,玉米棒子有手拐子长。往年能收个百把斤玉米就顶呱呱了的山地,自从分到我家后,每年都为我家产出数千斤玉米来。至此,母亲的不快才彻底没了,而父亲手上的老茧当年却长了平、平了长地往复好几次。奶奶常常发出感叹,说土地肥不肥,庄稼好不好,关键在人,在老二儿子手里,再瘦的土地都会变肥,再害的庄稼都会变好。
  
  现如今,故乡的很多山地都种植了泡核桃。很多人家都不种包谷不料理山地了,都说核桃林里也种不出好庄稼来。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父亲,却舍不得让土地荒芜,舍不得让自己这个庄稼汉的身份自然消失。每年都要挖犁土地几次,不让土地板结起来。每年依然该播种时播种,该管理时管理,该秋收时秋收。每年下来,土地依然丰厚地回馈着父亲,庄稼依然慷慨地报答着父亲。地里的泡核桃比别人家长得快长得高,果实比别人家结得早结得多结得好。包谷的产量,相较上年也没有减产。每想到土地对庄稼汉的不啬回报,父亲就感觉很自豪。
  
  二、蔗农
  
  1982年,父亲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可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在作祟,一心不想让子女步入务农的后尘,满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跳离农门,父亲觉得自己充满动力的同时也满是压力。这压力就在他和母亲长期于农村盘田种地,一年又一年辛勤付出,能满足一家口粮和生活所需就很不错了,要积攒下点钞票真是难上加难。要让三个孩子上学读书,要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手头没钱怎么行呢?父亲觉得要让孩子出人头地,必须供孩子上学读书;要供孩子上学读书,就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这样的想法可能在父亲的脑海中产生并萦绕了很久很久。就在这一年的某一天,父亲看看我们兄妹仨,又望望母亲,作出了一个让我们大吃一惊的决定:要去母菠萝河畔种甘蔗!
  
  母菠萝河畔是低热河谷地带,适宜甘蔗种植。河畔两边,植有密密的青纱帐,汇聚了越来越多的蔗农。每年春节前后不几天,建在母菠萝河畔的湾甸村所在地的永甸糖厂就开榨了。大大小小的车辆,运满甘蔗从蔗地出发直奔糖厂,在糖厂卸下甘蔗后又返回蔗地拉运。父亲决定去母菠萝河畔种甘蔗,主要是我们所在的四社每家每户分到的田地比较少,办事处考虑来考虑去,就报经镇上同意后把母菠萝河畔的部分荒地分给四社的农户耕种,我家也顺理成章地分到了几块荒地。母菠萝河畔距离苏家寨五十多公里的路程,海拔比苏家寨低得多,气候比苏家寨热得多。得知母菠萝河畔分到了些荒地,很多农户考虑到气候不适、居住困难等问题,都高兴不起来。对是否去耕种那些荒地提不起兴趣,对没有甘蔗种植经验而忽然要去从事甘蔗种植信心不足,大家都处在你望我我瞧你的状态。
  
  父亲第一时间作出去母菠萝河畔种甘蔗的决定,并且第一时间赶着耕牛扛着农具徒步奔赴母菠萝河畔。父亲先是盖了个简易窝棚,率先解决了住的问题。分到的荒地茅草有半腰高,荆棘丛生,让人望而兴叹。父亲却以大无畏的精神,置开生荒为小事常事。盖好窝棚后的第二天早上,天麻麻亮,父亲就持镰刀来到自家荒地,拉开架势,开启了开生荒的征程。父亲右手持镰刀,左手一把把握住茅草,不断且快速地重复着一割一拉的麻利动作,一片片盛气凌人的茅草就黯然神伤地匍匐在荒地上。父亲在割茅草的过程中,刻意避让着那些不可一世的荆棘。父亲专注地割着茅草,心中却早已藏着一个对付荆棘的宏大计划。我们家共分到三片荒地,约二十亩左右。父亲先从最大的那块入手,那块十亩多荒地的茅草,父亲整整用了九天时间才割完。十多亩荒地上,茅草在阳光的暴晒下变枯变黄了,只有一丛丛的荆棘还在傲然挺立。父亲看看一地的茅草,再看看丛丛荆棘,轻蔑地笑了。笑过之后,父亲用火柴点着茅草,茅草凄厉而绝望地呼叫着成为一片火海,火海席卷和围攻着丛丛荆棘,荆棘们还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化为灰烬了。荒地上出土的附着物都成为了土地的养分,父亲开始用铁楸挖掘荒地,边挖边细心地把一条条茅草根捡出来,把一个个树疙瘩盘出来,把一陀陀砂石拾起来。茅草根和树疙瘩被堆积起来晒干后焚烧,砂石被规则地堆垒起来作成地埂。足足用了二十天时间,一片十余亩的荒地就让父亲攻克下来了。父亲再接再厉,又用了近一个月时间,如法炮制地把其余的荒地变得不在荒芜,成为了足可让甘蔗安家落户的肥沃土壤。而正年富力强的父亲,付出的艰辛真可谓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开出了荒地,父亲主动去帮糖厂附近的人家砍甘蔗。父亲不要分文报酬,只和人家要砍下的蔗稍。因为蔗稍叶子部分可以喂牛,剩余部分可以作蔗种。父亲帮人家砍了二十来天的甘蔗,主人家可能是觉得过意不去,不仅送了父亲一些蔗种,还承诺等甘蔗砍完要相帮父亲种甘蔗,并且要毫无保留地教父亲如何种植甘蔗。父亲乐得忘记了辛苦,觉得自己的未来不是梦,自己即将拥有自己的蔗地,自己很快就是名副其实的蔗农了。苦心人,天不负。当年,父亲硬是把二十来亩新开出的土地种植上了甘蔗。父亲先人一步开荒种蔗,让分到荒地的乡亲既敬佩又羡慕,都觉得时不我待,再不开荒再不种蔗就落伍了。就纷纷以父亲为榜样,开始开荒,开始做起种蔗的梦。
  
  春雨之后,甘蔗在父亲的殷切期盼中疯长。而蔗苗下的野草,也想和蔗苗争夺地盘,也想和蔗苗争照日头。蔗苗疯长父亲很高兴,为了让蔗苗快快长高,父亲连拔苗助长的想法都有了。而野草的成长,让父亲很恼火,让父亲心头大为不爽。当时还没有除草剂之类的药剂灭草,为了不误蔗苗的成长,父亲就起早贪黑地用勤劳的双手给蔗苗松土和除草。蔗叶划手,太阳毒辣,父亲全然不顾,心思全都放在对蔗苗的管护上。蔗苗的成长,除了除草松土,还得有肥料的补充。好在糖厂有扶持肥,可以先赊肥料喂养甘蔗,等上缴甘蔗后,再在蔗款中扣除。除草松土后,父亲从糖厂领出肥料,像给甘蔗吃饭一样,给每篷甘蔗根部抓了一把肥料。甘蔗有肥料催,长得更快更好了。砍头季甘蔗的时候,分到荒地的乡亲们都争着帮砍甘蔗,原因是大家都想要蔗稍作种。砍将下来,二十来亩甘蔗,悉数缴进糖厂后,有九十来吨重。当时糖厂甘蔗价格四十多元每吨,父亲种的甘蔗总收入达到三千八百多元,扣除肥料钱、运费,父亲还有两千多的收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个农村主劳力的工钱二元就算很高了,父亲一年的收入有两千多,确实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了。而父亲因为每亩地产出近五吨甘蔗,一跃成为甘蔗种植大户和能手,也被选为甘蔗新植区的甘蔗种植技术辅导员。一切来得是那么突然,一切得来显得是那么的容易,这其间,免不了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但爹明白,所有的所有,都是努力付出的结果。毕竟,开荒、种植、管理、施肥、砍运,各个环节说来容易做来难,父亲都得尽心尽力,都得比别人多出些力多流些汗。
  
  甘蔗一种下去,就可以连收五季。五年下来,父亲因为种蔗,让一家五口本来贫乏的生活日益滋润起来,让三个孩子相继进入学校安心读书,也让家里有了些积蓄。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父亲因为种蔗,对支撑好家庭更显得信心十足了。父亲种蔗时间从1982年一直持续到2005年才自己宣布退休,累计算来,也逾三十年时间。父亲种蔗期间,国内外对糖的需求量大,甘蔗价格也水涨船高,蔗农的收益一直很好。当父亲把蔗地交付他的小儿子管理之后,糖业因受市场因素的制约,越来越走下坡路。尤其是近年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曾经支撑地方税收半壁江山的糖厂连职工工资都难于足额发放,蔗农的蔗款也不得不一拖再拖。很多蔗农泄气了,接手管理蔗地的弟弟直接不种甘蔗而改种蔬菜了。当听说现在种蔗因为打除草剂不必再为甘蔗除草松土,但种一次甘蔗只能收三季,而且产量、效益一年不如一年的时候;当听说现在蔗农种蔗不要说赚钱甚至亏本,糖厂发不出工资付不了蔗款的时候,父亲直摇头。父亲在感叹科技进步带来的危害及市场之手无情调控的同时,常常回忆起自己顺风顺水的蔗农时光。父亲在那些时光里,虽然苦累苦瘦苦老了,但每每回味起来,心里就像品味着甘蔗的甜蜜。
  
  三、烤酒师傅
  
  师傅一词,在故乡是对有专门技艺的人的尊称。在故乡,父亲就被很多人称为烤酒师傅。故乡人对父亲的如此称谓,说白了,是因为父亲会烤酒,会烤出好酒。左邻右舍喝过父亲烤的酒,无不竖大拇指,无不啧啧称赞,都说父亲真是一个烤酒师傅。为此,有人还编了句顺口溜夸奖父亲:师傅一出手,就能烤好酒。
  
  1986年(我上初中)前,在我印象里,父亲是个滴酒不沾的人。家里逢年过节要敬献家堂、门神、天地、厨神,敬献过程中都会用到酒和茶。所以,家里经常会准备着用玻璃瓶装的一瓶子或半瓶子的酒。这些酒,除了敬献仪式会用去小半杯子外,一般都会静静呆在瓶子里。父亲是家里唯一的大男人,就算白天劳作再辛苦,从来不会见他倒酒喝。究其原因,真不知当时父亲是舍不得喝,还是为了给孩子们做榜样而不愿意喝。
  
  我上初中(1986年)后,寒假里跟父亲到母菠萝河畔的蔗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期间,我发现父亲开始喝酒了。原来,距我家蔗地伙房约两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酒房的村庄,村庄里有一个张姓烤酒师傅,以烤酒为业。张师傅烤的包谷酒远近闻名,很多人都到张师傅家买酒喝,张师傅靠酒发家致富,成为了村庄里最先盖上平房的住户。张师傅会烤酒,也喜欢喝酒,据说尤其是晚上,他几乎都要喝个微熏才入睡。父亲和张师傅同岁,也许是性格有些相投的原因,彼此交上了朋友。很长一段时间里,父亲每天晚饭后都会往张师傅家里跑,晚上回到伙房的时候,常常喝得红光满面、酒气冲天的。尽管如此,也许是想到我一个人守在伙房里的原因,父亲每个晚上回来得并不算晚。我也能感觉到父亲虽然喝了不少酒,但是都还没有喝到醉的状态,因为他的意识都很清楚。只是在回来的路上,有时会迎了风受了凉,而生发感冒。我就劝父亲不要再去喝酒了,父亲却常常满不在乎地回答我说,没事,我不会喝醉酒的。有一个晚上父亲喝酒回来,满身的酒味让我直摇头,我又对他说起不要再喝酒的话,父亲回答我说:儿子,我去陪张师傅喝酒,是想和张师傅学学烤酒!听父亲这样说,我才恍然大悟:父亲和张师傅喝酒的时候,心里是打着小算盘的!
  
  此后不几天,父亲就开始制作木酒甑。花了三、五天时间后,木酒甑制作好了,父亲又到街上买了铁锅、酒漏、酒罐等烤酒器物。父亲在种甘蔗的过程中,开出了些新地,一时半会种不上甘蔗,就种了些包谷、高粱。尽管是生地、新地,却没有辜负父亲的辛勤耕作和管理,秋收的时候,包谷黄、高粱红,一袋袋包谷和高粱堆码起来挤占了半个窝棚的位置。父亲就是准备用这些包谷和高粱烤酒的。当然,父亲对于烤酒并非无师自通之人,他有高人指点,这高人就是张师傅。父亲煮包谷、玉米的时候,给煮熟的包谷、玉米加酒曲发酵的时候,把发酵好的包谷、玉米放入木制酒甑烤、蒸的时候,张师傅都在场指点教授。父亲谨听张师傅的“谆谆教导”,时不时向张师傅发问和请教。当父亲第一次烤的酒自然、顺利地诞生的时候,父亲有些喜出望外和迫不及待。父亲把酒倒满两个瓷碗,双手捧端给张师傅一碗,自己也端起一碗,两两碰杯后,喝将起来。父亲和张师傅边喝边点头,边喝边叫好。等一坛酒烤下来,父亲和张师傅都已经喝得酩酊大醉。这是父亲第一次真正的醉酒,也是唯一一次的醉酒。当晚,我费了很大劲把父亲扶上床,父亲还含混不清地连声说:好——酒,好——酒啊。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这之后,父亲就时不时地烤酒。居然每次都烤出他自己认为好、张师傅也认为好、来买酒的都说好的酒来。在蔗地的窝棚里每烤一次酒,父亲都会倒满一玻璃瓶给张师傅送去,以表达对张师傅的不啬“指教”。父亲和张师傅交情一直很好,步入老年人行列后,父亲不再到母菠萝河畔的蔗地了,但常常和张师傅在电话里保持联系。后来,父亲每次烤酒,都会倒出小半杯品尝,却不知怎的,仅限于浅尝辄止了。父亲把在蔗地烤的酒带回家,让妈在家里卖酒。父亲在蔗地先后烤了四次酒,也就烤了百十来斤酒。而这百十来斤酒,居然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让妈卖了个精光。连父亲也感到意外,意外之后,作出了个决定,把烤酒器具都带回了家,每年种好甘蔗的同时,抽时间回家里烤酒。家里的粮食不够烤酒用,就和邻居买上些。父亲每年都要烤五百斤左右的酒,这些酒,一直供不应求。酒糟可以喂猪,那些年,我家每年都杀两头年猪,每年还可以卖几头肥猪。烤酒,让家里增加了又一笔不菲的收入。父亲也因为烤酒,有了“烤酒师傅”的名头。
  
  直到三个孩子参加工作和踏入社会后,父亲就很少烤酒了,这让村里喝惯了父亲烤的酒的村民很是遗憾。父亲很少烤酒的原因是,由于管护的原因,柴禾的来源少了,地里种的包谷也少了,自己年纪也大了,儿女也成家立业了,儿女们也不希望他再劳累了。但父亲每年都要坚持烤一、两次酒,原因是他知道我能喝点酒,爱喝他烤的酒。父亲每年烤酒,都会为我准备好二、三十斤。我每年回家探亲,父亲都要嘱咐我带上他烤的酒。我每次拿上父亲烤的酒走出家门,他总不忘叮嘱我:少喝点,别醉酒。
  
  四、泥匠
  
  在我的孩提时代,故乡里有很多泥匠。他们成天和泥巴打交道,用自己的赤脚在泥塘里从早到晚地反复践踏泥巴,把泥巴和得又粘又糯之后,再用双手把泥巴放到模具里,制成土基、瓦片、砖块、陶罐等。成品被分干后,土基可以直接用来垒房屋的墙壁;瓦片、砖块、陶罐等,还得再放入窑里进行高温烧制,这样才会更显美观更加耐用。当时,农村人建房盖屋,大多都是青一色的瓦片为顶土基作墙。加之农村人喝茶喜欢喝烤罐茶,喝烤罐茶就少不了要用到烧制成的茶罐;腌制酱菜的时候,少不了也要用陶罐。由于当时瓦片、土基、茶罐、陶罐在农村的需求量大,很多泥匠就靠“玩泥巴”为业为生。这些经常“玩泥巴”的人,“泥匠”就是他们很直观的称谓。
  
  当父亲因为种蔗、烤酒有了一些积蓄后,也许是觉得爷爷奶奶分给的老房子已经满足不了一家五口的需要,也许是觉得新建房屋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父亲在我进入初中就读了两年的1987年,当着全家人的面宣布要建盖一间新瓦房。备好木料、买够瓦片后,父亲又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为了节省开支和保证质量,所有垒墙所需的土基,都要自己亲自动手做!
  
  在这之前,父亲可从来没有过“玩泥巴”的经历。母亲为此有些担心,劝父亲不如花钱买现成的。父亲却坚持己见,用母亲数落父亲的说法是石头里尿不进尿。见改变不了父亲,母亲也只好夫唱妇随了。村里的很多泥匠听说父亲的想法后,有的对父亲表示欢迎,说泥匠的队伍要开始发展壮大了;有的就劝父亲,说你又种蔗又烤酒的,不愁没有经济来源,就不要和我们抢饭碗了,买我们已经做好的土基,权当扶贫得了。父亲笑着回答说,“玩泥巴”应该很好玩,我也当回泥匠。
  
  在我们居住的岩脚寨下面的平坦处,就有我家的水田。父亲决定在我家里的水田里拓土基,经常到水田里耕作的父亲认为水田里的泥巴干净得没有任何杂物,是理想的土基材料。土基的模子是父亲比照着老泥匠的模子做出来的,几乎和老泥匠的模子相同模样。父亲之前曾观看过老泥匠拓土基,认为拓土基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一看就会,一做就成。这也是父亲坚持要自己动手拓土基的又一原因。
  
  父亲决定要开始拓土基的第一天,和母亲早早就吃过早饭,拿好模子,端上锄头,带起凳子,直奔我家的水田里。父亲算计过盖我家的房子需要六千个左右土基,以每天做一百个计算,需要耗时两个多月。虽然用时长,但父亲是算过帐的,他觉得买现成的不如自己亲自做划算。毕竟,当时人头工资一般就二元每天,一个土基计价一毛钱,有母亲的帮忙,父亲每天可以做一百个土基,价值就是十元钱。两个人就算去帮工,一天辛苦下来也就是四元钱,自己亲自动手做土基,每天就可以净赚六元钱。也就是说,如果买现成的土基,十元钱只能买一百个;而自己亲自动手,基本上四元钱就可以买一百个土基。母亲本来是不情愿亲自动手拓土基的,最终也就是被父亲算的这笔帐折服了。
  
  父亲决定拓土基的水田一共有两块,其大小长度差不多。父亲和母亲来到水田后,把水引进居上的那块水田里,挖土建泥塘,等水充分稀释泥塘里的泥巴后,用锄头进行充分搅拌,就像做馒头、包子需要和面、揉面一样,做土基的泥巴也要和得恰到好处。等泥巴和得差不多后,父亲又把干稻草放入和好的泥巴里,赤脚跨进泥塘,用双脚的力量让泥巴和干稻草充分融为一体,真正使泥巴和干稻草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父亲才长长舒了一口气,对母亲说,这样就可以拓土基了。
  
  母亲不知道如何拓土基,一切只能以父亲做主。父亲见母亲像小学生一样只有看和听的份,就开始卖弄自己的心得和经验。其实,拓土基对于父亲来说,也才是破天荒地头一次。母亲善解人意,她不打断父亲,要给父亲一个充分卖弄的机会。父亲开始大讲特讲自己的理论,说土基之所以结实牢固,泥巴是血肉,稻草才是筋骨,二者缺一不可。母亲也许是觉得父亲讲的多少有些道理,露出了一副长了见识的表情,父亲就更加来劲了,开始安排分工问题。根据父亲的安排,父亲负责和泥、拓土基,母亲负责运和好的稻草泥给父亲。母亲充分给足了父亲的面子,顺从了父亲。
  
  父亲在下面的那块田里拓土基。母亲默默地给父亲运和好的稻草泥。父亲把稻草泥充分填进模子,用手紧压后,取出模子,一个正长方形的土基就成型了。拓好一个土基之后,父亲反复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一脸灿烂。紧接着在拓好的土基旁边,一个又一个土基就拓成了。等拓好五、六十个土基之后,母亲也许是运稻草泥累坏了,也许是想打击一下父亲的嚣张气焰,突然张口对父亲说,拓土基也太简单了,小孩子都能拓。父亲好象是突然间觉得受到了打击,不服气地回敬母亲说,你认为简单你来拓土基,我来给你运稻草泥。母亲露出了胜利的笑容,连声对父亲说,好好好,我来拓土基,你给我运稻草泥。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有模子在,不愁拓不出土基来;拓土基相比运稻草泥,要省力得多。父亲和母亲角色互换,母亲照样拓出了土基。母亲笑出了声,父亲也只好跟着笑。
  
  第一天辛苦下来,父亲和母亲就拓好了百多个土基。父亲和母亲反复数了又数,看着一百多个土基像排兵布阵一样规则地排列在田里,虽然感觉苦累,但脸上还是溢满了笑容。
  
  就这样,每天早出晚归,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两个月下来,上下两块田的土都被拓了两尺多深。而父亲的目标也圆满实现,六千多个土基全部拓好了。而父亲、母亲期间的辛苦,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手和脚上的肉皮,不知磨掉了多少层,老茧不知长了多少次。
  
  家里建盖房屋的时候,父亲和母亲拓的土基全部派上了用场,垒成了坚实的墙壁。迄今为止,近三十年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当年父亲和母亲建盖的房屋依然是我们的温暖的家。家乡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时候,弟弟决定要盖一间平房,以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弟弟向父母亲提出,想把老房子拆了重建。父亲坚决不同意,说要新盖平房可以,但老房子不能拆,老房子再住五十年没有问题。弟弟最终只能在老房子前面的场院下盖了一间平房。弟弟劝父亲和母亲搬到平房里住,父亲还是坚决不同意,说在老房子里住惯了,闻惯了土基的味道,就只想住在老房子里。
  
  如今,家乡里很少有人做泥匠了。不久的将来,泥匠是做什么的?家乡里的人肯定知道得越来越少了。父亲在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在给孙辈们讲自己经历的时候,常常会指着老房子的墙壁,说自己有过做泥匠的经历。父亲讲到自己做泥匠的那两个月的时光,不免会说到如何苦和累,但父亲讲到再苦再累的那段做泥匠的短暂岁月,父亲都是自豪的快乐的。
  
  五、石匠
  
  技多不压身。虽然父亲没有说过类似的话,但是作为他的儿子,我在解读父亲的时候,觉得这样的想法始终牢牢占据父亲的思想意识。因为有这样的想法,父亲就得逼迫自己任劳任怨,让自己成为生活的多面手。而这样的想法的产生,源自父亲想让家庭生活能够幸福美满,同时希望自己的三个孩子能够通过上学读书而跳离农门。父亲想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发挥家庭顶梁柱的角色,证明自身的人生价值。所以,那些年父亲种粮、种蔗、酿酒,同时还涉足泥匠、石匠的技术苦力。父亲曾经是村里有名的石匠,虽然后来他再也不做石活了,但父亲在村里的石匠界依然享有很高声望。
  
  父亲最初接触石活,是在他决定新建房屋的1987年。平整地基之后,开挖基坑,支砌墙脚石,虽然有邻居帮忙,但父亲都全程参与。父亲特意买了做石活所需的錾子、铁锤,在铁锤有节奏地敲击錾子下,把一块块不规则的顽石变成了规则有用的石料。这些石料,成为了柱脚石以及埋藏在柱脚石之下的墙脚石;房屋立柱、上粱、定椽、盖瓦、造墙之后,还要支砌廊檐石。廊檐石是房屋和场院的临界点,裸露在外,来到场院的人以及要进入家门的人,就可以看到建成的廊檐石。这些廊檐石,都是父亲独自一人一铁锤一錾子地敲击而成的。建成后的廊檐石口面平整、美观大方,很多人都说父亲对石活无师自通,是做石匠的料。
  
  也许是在建自家房屋的时候,所接触的石活让父亲信心大增。此后,父亲越来越喜欢石活了,村里修路需要做石活的时候,父亲就拿起铁锤和錾子,自告奋勇地完成需做石活。所做石活,居然赢得村里人好评如潮。谁家要建盖新房了,都会上门请父亲相帮做几天石活,父亲往往都是欣然前往、尽力而为。长此以往,父亲的石活手艺,居然为自身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真正让父亲赢得石匠的名头源于发生在1988年的一件事情。在城里谋职的一位村里人,回乡探亲时和村人说及,县城某工程老板家门口需要一对貔貅石刻。按照这位在县城端铁饭碗的人的说法,只要貔貅雕成,不愁拿不到好价钱。正好这位村里人的弟弟是石匠,就说自己可以尝试雕刻貔貅。这位“单位人”就答应他弟弟雕刻貔貅,并把胸脯拍得山响地承诺,说钱的事情包在他身上。“单位人”的弟弟有一个石场,不愁没有石材。为了雕刻好貔貅,还向端铁饭碗的哥哥弄到了貔貅的图片。“单位人”的弟弟选定了两块大小适中的石材后,开始夜以继日、马不停蹄地雕刻貔貅。整整花了三个来月时间,“单位人”的弟弟雕刻的一对貔貅完成了。大家围拢一看,眼前的貔貅说狗不像狗,说猫不像猫的,根本和图片上的貔貅没有半点相象。大伙都笑了,“单位人”的弟弟也泄气了。
  
  可能是想到自己已经三个来月的时间花费在雕刻貔貅上,“单位人”的弟弟越想越觉得不划算;也许是惦记着他哥哥说的“不愁拿不到好价钱”的话,“单位人”的弟弟决定不放弃这笔买卖。可是,自己折腾了三个来月,弄出个四不象来,不放弃要怎样交出作品?“单位人”的弟弟想来想去,就想到了父亲。父亲一开始拒绝,毕竟没有见过貔貅,更没有雕刻过貔貅。但经不住“单位人”的弟弟软磨硬泡,最终答应到“单位人”的弟弟到石场里雕刻貔貅。
  
  父亲反复看貔貅的图片,貔貅的形象就深入脑海了。父亲开始雕刻,一铁锤一錾子的响声里充满着自信。石场距家不远,父亲天亮就奔石场,忙活到中午,回家吃饭,饭后喝杯茶水,又到石场忙活,一直忙到太阳落山,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如此往复,一直忙活了两个多月,一对貔貅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大家看着眼前的貔貅,都发出啧啧称赞,都说简直和图片上的貔貅一模一样。“单位人”的弟弟急忙给哥哥捎信,说貔貅雕刻好了,让他赶忙回家看。
  
  “单位人”看到貔貅,连连夸好。当天,就包了辆手扶拖拉机,把貔貅运进了城。临走时,当着他弟弟和我父亲的面,说给你们六千元钱,等老板付钱了,就第一时间把钱给你们。“单位人”的弟弟则和父亲说定,每天工钱6元,父亲的工钱累计为三千九百元。父亲对“单位人”的弟弟说,都是想里乡亲的,给三千元就行了。“单位人”的弟弟顺水推舟地说,那就依你,那就依你。
  
  转眼三个月过去了,“单位人”还没有把表态的钱送回来。“单位人”的弟弟就捎信问哥哥,“单位人”带回口信说,老板在工地,没有回来,再等等。
  
  转眼半年过去了。“单位人”的弟弟直接到城里和哥哥要钱,回来的时候,垂头丧气地对我的父亲说,老板在工地,没有回来,再等等。
  
  “单位人”把貔貅运到城里快一年时间的时候,“单位人”出事了。据说是酒后驾驶公车,出了车祸而命丧黄泉了。“单位人”没有结过婚,父母也去世得早,其死后也没有单位对“单位人”的弟弟家表示过慰问。一对貔貅不知所终,“单位人”的弟弟和父亲,最终没有拿到半分报酬。“单位人”的弟弟特意向父亲表示过歉意,父亲却开导“单位人”的弟弟说,没有什么大不了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此后,“石匠”的名头响亮了,父亲却决定再也不做石活了。1989年已经三十五岁的父亲,觉得自己年纪不算大未来的路还很长,觉得自己还有很多潜力没有开发出来,觉得自己还能做很多事还能赚很多钱,决定改弦易辙、重谋生路。
  
  六、篾匠
  
  故乡多竹。智慧勤劳的故乡人,就地取材,能用竹编制出很多生产生活用具来。可以用来背的竹篮,可以用来挑的竹筐,可以用来撮的撮箕,可以用来晒的竹笆,可以用来滤的筲箕,可以用来簸的簸箕,可以用来筛的筛子,可以用来坐的竹凳,可以用来躺的竹床,可以用来捕的鱼篓,可以用来搛的竹筷等等,所有这些,都是通过篾匠的巧手及智慧的大脑制作而成的。
  
  故乡有很多篾匠,父亲是众多篾匠中的佼佼者。父亲的竹制品,精致美观,实用大方。父亲做事严谨认真,凡做皆尽力尽智。就拿他做的竹制品来说,父亲会把每一条竹篾切割得大小相同厚薄相当,每一条竹篾的边角都会细细打磨,以免在使用过程中给使用的人造成皮肤上的伤害。为了使竹制品紧密,父亲会用自制的专门工具减少篾缝。由于篾活是精细工程,得耐得住性子,受得住寂寞,很多人都不愿坚守篾匠生涯,往往浅尝辄止,或满足自己所需之后就不愿接触篾活。更有甚者,自己有能力有时间制作所需竹制品,却不愿亲历亲为,而是开口向其他篾匠索要或半买半要。
  
  在我学会记事起直到现在,家里没有向其他篾匠索要过任何竹制品,也没有花钱购买过任何竹制品。家里所用的竹制品,都是父亲的劳动成果。父亲告别蔗农生涯的2005年之前,做竹制品往往是自己挤时间或利用空余时间而为。那时的父亲事头多,一个人忙里忙外的,很少有专门从事竹制品活计的时间。加之做竹制品多在古历七月到次年立春前的这段时间,据说期间的竹子水分少、竹子本身更加坚实,才不会虫蛀。这段时间,是砍蔗交蔗的时间,父亲只有在偶尔回家的过程中,结合家庭所需,见缝插针地做些篾活。
  
  父亲五十一岁的时候,把蔗地交给弟弟打理,回家发展羊只养殖的同时,重操旧业,开启篾匠生涯。父亲比上学的小学生起得还早,洗漱之后,父亲就在灯光下开始剖竹划篾、编制竹具。一直忙活到中午吃午饭的时候,父亲才罢手。午饭之后,父亲要赶着羊群到山上牧羊。父亲还不忘背上刀具,扛上一捆竹条,到山上边放羊边把竹条划成薄薄的竹篾。放羊归来,吃过晚饭,父亲又开始专心致志地忙篾活了。就这样,一天下来,除了睡觉、吃饭的时间,父亲几乎都想着和做着与篾活有关的事情。
  
  篾活成了父亲生活的主要部分,母亲有些受不了。扫地、做饭、洗衣、喂猪、饲鸡等等所有家里杂七杂八的事情,就只有母亲承包了。就连父亲做篾活产生的垃圾,也只有母亲收拾。母亲就抱怨父亲,说除了做篾活放羊只外,你就不会做别的事情了吗?你就不能相帮我做点其他活吗?父亲有一套和母亲的相处之道,见母亲来气,他就不声不响,母亲抱怨几句也就叹口气作罢了。让母亲受不了的地方,还有父亲起早贪黑地做篾活。父亲做篾活,剖竹划篾编制,都会发出响声,这响声会影响家人和邻居早晚间的正常休息。邻居碍于父亲在自家做篾活,敢怒而不敢言。母亲就不依不饶了,毕竟,对她的影响更大。听到母亲如此的抱怨,父亲前想后想,也觉得理亏,就只好自行修正,天光两之后才开始做篾活,天黑了就赶快停止做篾活。其实,母亲抱怨的原因是关心父亲,父亲一做起来,喝口水休息一会儿的时间都想不起来,就好象谁压迫父亲一定要做篾活一样,就好象谁给父亲定任务一样。母亲的这层意思,父亲当然心知肚明,就安慰母亲说,我做惯了,不觉得累。母亲得理不饶人,要求父亲即便不觉得累也要注意适当休息。父亲就只能连连应声。
  
  整个干冬下来,父亲备下了很多编制竹具的材料。这样,一年到头父亲都可以编制竹具。由于市场上簸箕的需求量大,父亲看准了簸箕的市场前景,主要编制簸箕。编制簸箕需用家乡的大龙竹,基本上,一棵大龙竹可以编制二十来个簸箕。家里载有龙竹,有时候父亲觉得家里的龙竹小,舍不得砍,就和邻居买。很多邻居的主要劳力都出外打工了,在家的都不想做篾活了,很多人家巴不能出卖自家的龙竹。买一棵龙竹基本都是八元的定价,一个簸箕市场上二十五元左右,一棵八元钱的龙竹可以卖到五百左右钱。父亲觉得买龙竹划算,再说也没有人和他争买龙竹,毕竟如今在家乡做篾活的人已经很少了。
  
  父亲利用每天早晚的空余时间可以编制两个簸箕,仅簸箕的收入每天就五十元左右。父亲编制的簸箕在市场上不愁卖,遇到集市天,母亲基本上就是每个集市担十个簸箕去卖,刚担到集市就有人来找买了。父亲常常说,小帐不可细算,一天五十元,一个月下来也就一千五百元,一年下来一万八千元,这笔钱能有效弥补家庭的日常生活开支了。父亲说,人勤能生财,勤劳是生活无忧的主要条件之一。
  
  父亲编制的竹具也不是都讲求以钱为本。邻居家谁家撮箕破损了,需要父亲编制一个撮箕,父亲就放下手头的篾活,编制好撮箕送上门。对于人家的报酬,分文不取。有时候看到谁家需要簸箕,父亲也会免费赠送几个。当邻居觉得过意不去的时候,父亲就说,远亲不如近邻,会在手上的东西,送你个把不要放在心上。父亲有时候还会和邻居开玩笑说,谁叫我是篾匠呢?当然,此时此刻,邻居都会给足父亲面子地称赞父亲:你真是个好篾匠!
  
  七、牛贩子
  
  自1982年开始到母菠萝河畔种甘蔗起,直到2005年把蔗地交与弟弟管理后回到家中,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父亲种蔗管蔗的同时,还时不时做着贩牛的门生。
  
  父亲在母菠萝河畔种甘蔗,河对面就是施甸县的旧城乡。母菠萝河上置有竹筏,逢集父亲就会乘筏过河,到旧城乡的集市赶集,顺便买些生活必需品什么的。父亲到旧城乡赶集,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就连大牲畜交易市场也不放过。父亲还会询问和了解商品价格,注意捕捉市场信息。通过实地调查了解,父亲认为旧城乡大牲畜交易比小勐统镇红火得多,大牲畜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了解到这一信息后,父亲就在小勐统镇集市一前天回到家,第二天一早就往小勐统大牲畜交易市场而去。小勐统大牲畜交易市场牛头攒动,父亲这头牛摸摸,那头牛看看,和牛主人讨价还价,一整天下来,父亲买到了两头瘦黄牛。有人见到父亲买到两头风一吹就可能跌倒的老黄牛,都觉得很奇怪,弄不明白父亲买牛为什么要买这又瘦又老的黄牛。父亲不理会别人异样的目光和非言非语,还为买到这两头瘦黄牛而高兴。父亲当时手头拮据,兜里的钱根本买不了几头牛。父亲买到的这两头老黄牛价格便宜,父亲觉得将两头老黄牛赶到母菠萝河畔的蔗地,好生喂养一段时间,等两头牛又肥又壮后,再赶到旧城乡集市卖,肯定会赚到不少钱。
  
  父亲的眼光很独到,实践证明父亲很适合做生意。两个月下来,两头瘦筋干巴的黄牛在父亲的精心饲养下,变得油光滑亮、膘飞肉长的。父亲觉得把它们赶到集市出售的机会到了,就把两头牛赶过河,赶到了旧城乡大牲畜交易市场。父亲栓好两头牛,并不急于出售,而是先看看和了解当天的交易行情。觉得自己心里有底的时候,父亲站在两头黄牛旁边,静候买牛人问价。很快就有买牛人过来询问价格,父亲没有报价,而是请人家出价。两头黄牛有人出价五百六十元,相当于每头二百八十元。父亲摇了摇头。有人出价到五百九,父亲还是微笑着摇了摇头。后来,有人出价到六百一、六百二、六百四,父亲还是不答应。太阳快偏西的时候,父亲做出要赶牛而归的动作。有人冲父亲大喊,六百八卖不卖?六百八卖的话我买了。父亲停住脚步,说六百九就卖!两头牛最终卖了六百九十元。这是1984年父亲第一次贩牛做成的第一笔买卖。这一笔买卖赚头很可观,两头牛父亲当时买了二百七十元钱,两个月下来净赚四百二十元。父亲靠贩牛赚到了第一桶金,也为今后继续贩牛积累了资金和经验。
  
  小勐统镇到母菠萝河畔的公路直到1988年才开通。公路未通前,父亲贩牛一直走山路。公路开通后,父亲贩牛依然走山路。因为搭车不方便,即便搭到车,还要开不少的车费,而且公路有六十多公里,山路虽然崎岖难走,每天早上出发,傍晚也能赶到蔗地去。父亲穿着一双草鞋,赶着几头牛,每个月平均下来至少要走一趟小勐统镇到母菠萝河畔的山路。从1984年开始贩牛,一直持续到2005年,父亲不知道也不记得自己走了多少趟小勐统镇到母菠萝河畔的山路。
  
  小勐统镇集市天买到牛,一般次日父亲就从家里把牛赶往蔗地。赶牛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毕竟,每次买到的都是生牛。买到听话的牛还好,赶起来顺当。买到倔强的牛就麻烦了,不依人使唤,有时候会脱离牛群往回跑,有时候一不留神会往前跑。遇到这种情形的时候,就得把其它的牛栓在原地,请人帮忙照看后,去追回跑离的牛只。父亲有好几次遇到过这样的情形,把父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的。父亲追上牛,往往抓住牛的缰绳,一阵狠打,好让牛长记性和学乖。因为要追回失群的牛,就耽搁了上路的时间,到达蔗地的时候,有时候就已经夜幕降临了。
  
  父亲在贩牛过程中,结识了不少牛贩子。这些牛贩子为了及时买到牛,常常来父亲蔗地的窝棚里看牛买牛。父亲就节省了自己到集市上卖牛的时间。有时候,由于熟识了那些牛贩子,只要讲定了价格,父亲也会把牛赊给牛贩子。牛贩子们也很讲信用,往往在暨定时间把钱送给父亲。
  
  父亲在三十多年的贩牛生涯里,没有栽过跟头,没有做过亏本的买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亲讲求诚信。经常有牛贩子到父亲的窝棚买牛,有时候因为其他原因,牛贩子买了牛,会出现没有及时把牛赶走的情况,父亲就会好生帮人家照看、喂养牛,直到人家来把牛赶走为止。有时候也会出现先来的牛贩子买好了牛,而没有把牛赶走,后来的牛贩子出高价要买牛的情况。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可能会把牛卖给出价高的人家,但父亲诚实守信,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在贩牛生涯中,有一个牛贩子令父亲难忘。这个牛贩子在旧城乡集市开了一个牛肉馆,经常和父亲买牛。后来直接和父亲定好,每个集市天给他赶去一头牛。父亲觉得大家都是同道人,都是朋友,每个集市天都给他赶头牛去。往往父亲把牛赶到他的牛肉馆,这个牛贩子也很爽快,让父亲说个价格,几乎不讲价就把钱给了父亲。父亲和这个牛贩子打了近十年的交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后来,这个牛贩子家里遇到了车祸,花了不少医疗费用,连牛肉馆也开不下去了。父亲了解到这个情况,鼓励牛贩子战胜困难,把牛赊给牛贩子宰杀,以便把牛肉馆的生意维持下去。一年之后,这个牛贩子在父亲的帮助下,终于度过了难关。这个牛贩子对父亲感激不尽,说父亲是他人生中的贵人,说自己根本想不到生意场中还有这样的好心人。
  
  八、牧羊人
  
  2005年,弟弟感觉转正无望,辞去了代课教师的工作。常年在母菠萝河畔种甘蔗的父亲,觉得自己“轮岗”的机会来了,把蔗地全部交与弟弟管理,回到了老家。勤劳惯了的父亲觉得虽然自己已经五十多岁年纪了,但身体无恙,不能赋闲家中,还是要找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考虑到村庄后面有很多山地,适合放养山羊,父亲决定开启牧羊人的生活。
  
  父亲决定养羊,有其原因,首先是他认为羊很少得病,意外死亡的几率小,成本丢失的风险很小;其次是父亲了解羊的习性,认为羊吃百样草,放到山上,几个小时就能吃饱;再次是觉得羊发展快,母羊一年生一窝,少则一只,多则两三只;还有就是山羊为食草动物,生态、绿色、环保,符合现代人的饮食要求;最后是羊的市场前景看好,甚至供不应求。
  
  想就干,干就坚持,这是父亲一贯的行事风格。打定主意的父亲,在家里修好羊厩后,用自己的积蓄,买到了十来只母羊、两头公羊。每天早饭后,父亲喝过茶,就把羊赶到了山上放牧。从小在农村长大,父亲拥有很多得天独厚的农村生活经验。父亲把羊赶到山上后,并不是跟着羊屁股后面跑,他看准头羊的行走方向,在距离头羊很远的地方休息或做其他的事情。等头羊领着羊群来到距离他不远的地方的时候,父亲把头羊吆喝转身后,又到另一个方向静静等候。父亲觉得放羊比起种蔗和干农活,真是无比轻松。羊一门心思地啃食了三、四个小时的草,就把肚子吃得圆圆滚滚了。父亲吆喝起羊群,早早就可以回家休息或做其它的事情。
  
  父亲看准的事情,一般都错不了。一年时间下来,羊就发展到了二十多只。羊贩子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打听到父亲养羊,纷纷到家里和父亲商量买羊的事情。父亲说,头两年不卖羊,第三年起每年就可以卖十来只羊了。父亲养羊的第三个年头,羊发展到四十来只,父亲卖了十来只壮羊给羊贩子,获得了两万多元的羊钱。父亲还有大大小小三十来只羊,羊生羊,财生财,无庸置疑,父亲每年都会通过卖羊发一笔羊财。
  
  在把蔗地交与弟弟管理的时候,父亲和弟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交流的最终,在一件事情上达成了共识。这件事情就是建一间平房的事情,家里的住房是父亲在1987年建盖的,到2005年已经建盖了18年。父亲说,土木结构的房屋不仅住着暖和,而且还能抗震,只要经常翻瓦捡漏,不要让雨水腐蚀椽子,住个三五十年不成问题。父亲的言下之意是要建平房,不用拆除现有住房。平房是肯定要建的,因为弟弟有一子一女,等他们长大了,得单独住一个房间;我和妹妹两家人工作在外,假期或周末回家探亲的时候好歹也得有个住的地方。父亲说,平房就建在现在住房的前面,中间留出一个宽敞的场院即可。关于建平房和要在什么地方建平房的事情,弟弟表示支持父亲的意见。父亲当时对弟弟说,目前还没有建设平房的经济条件,这样,等10年之后,我拿出12万元,你拿出8万元,20万元盖一间平房足够了。弟弟很痛快地答应了父亲。
  
  父亲当时说的十年之后,也就是2015年。时间飞驰,转瞬2015年说到就到了。在一次弟弟回家的时候,父亲就和弟弟谈到了建平房的事情。父亲说,我承诺的12万元已经有了,你拿出当时承诺的8万元,今年我们要建盖一间平房。弟弟露出为难之色,父亲就心知肚明了,就问弟弟能拿出多少?弟弟红着脸说,最多四万元。父亲说,你只有四万元钱,那建盖平房的缺额只有我来补足了。家里的平房最终按计划建盖成了,在二十来万元的建房费用中,弟弟拿出了四万元,其余的都是近年父亲放养山羊的所得。
  
  在弟弟只有能力拿出四万元钱的情况下,父亲没有责备和奚落弟弟。父亲让弟弟出一份力建盖平房,目的是要让弟弟明白一个家庭男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毕竟,我和妹妹工作在外,是房奴和车奴,没有办法给予家里经济上的资助。而弟弟在父亲老后,是家里的顶梁柱,应该发挥主要作用。父亲没有钻牛角尖,只是借此教育和开导弟弟,让弟弟明白人生的哲理做人做事的道理。应该说,就算弟弟没有拿出一分钱来,依照父亲的性格,他同样要把平房给建该起来的。只是那样,父亲就得把目前还剩下的三十多只羊全部卖掉,换成建盖平房所需的人民币。
  
  父亲天天风雨无阻地到山地里牧羊,年纪虽然每年老了一岁,但是身子骨一直很硬朗。很少有吃药打针的时候,感冒都很少患。六十多岁的老人,如今百十斤的担子一口气担个四、五公里没有问题。父亲把自己的健康归功于自己的勤劳和好动,父亲常说“生命在于运动”绝非空话。
  
  在最近几年的牧羊生涯里,父亲在村里又多了一个牧羊的伴。这个人和父亲年龄相仿,妻子早逝,和儿子儿媳孙子孙女生活在一起。由于年纪大了,做不动农活了,不知怎么的,喜欢喝上酒了,和儿子儿媳的关系也越来越僵了。父亲看在眼里,于心不忍,就做他的工作,并以最低的价格分给他三头母羊放养。如今,这个老人的羊只已经发展到十多只了。天天到山上放羊,老人的身体好了,心情好了,酒不喝了,家庭关系也缓和了。老人一家很感激父亲,逢人就说父亲的好。父亲说,作为老人,要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样自己舒心,家庭也会和睦。父亲的话,也许是对自我的最好总结。
  
  九、养蜂人
  
  从我记事开始直到现在,家里一直养着十窝左右的蜜蜂。蜜蜂的窝是蜂桶或蜂箱,被悬挂在家屋的墙壁或放置在房顶。蜜蜂们每天起早贪黑,在蜂桶或蜂箱的出口处飞进飞出、忙碌不停。
  
  蜂桶或蜂箱是父亲亲手做的。蜂桶八十工分左右长,是截取树干被蚂蚁蛀空的树桐,加左右二个盖子即成;蜂箱多用木板加工制成,多呈长方形。父亲做好蜂桶或蜂箱后,扛到山里去,安放在岩房或大树根部,等候一窝窝蜜蜂不请自入。等蜜蜂拖儿带女地进入蜂桶或蜂箱安家落户后,父亲就会乘着夜幕,堵上蜂桶或蜂箱的进出口,把一蜂桶或一蜂箱的蜜蜂扛回家里的合适位置,把桀骜不逊的野蜜蜂变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和造蜜工厂。
  
  父亲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养蜂人。苏家寨自然村十个村民小组五百多户村民,坚持养蜂、养蜂有十窝左右的除了父亲外还没有。我是1975年生人,算将起来,父亲养蜂也快满四十年了。四十年坚持养蜂,四十年一年四季掏蜂蜜,父亲和蜜蜂建立了深厚感情。
  
  父亲在母菠萝河畔种甘蔗的那些年,每次回家,都会抽空逐一看看蜂窝是否结实,如果蜂窝堵塞缝隙的牛粪掉了,父亲会到牛厩里用手拾来新牛粪,用牛粪将缝隙沾糊上,让风钻不进蜂窝里,让蜜蜂住得更加舒适和温暖;父亲会观察每一窝蜜蜂的数量,发现数量多了,父亲就及时多掏些蜂饼,取出多余的蜂王,防止蜂蛹长成工蜂,避免一窝蜜蜂“分家”;发现蜜蜂的数量少了,父亲就暂时不掏蜂蜜,让蜜蜂们正常繁衍生息,不断茁壮成长。
  
  在叶落草枯花败的寒冬腊月,很多蜜蜂们早上刚刚起床,准备飞出窝去采蜜,刚走出家门,还来不及张开翅膀,就冷死窝下的不少;也有采蜜归来的蜜蜂,还没来得及进入家门,就受寒而死。父亲看着一只只蜜蜂的尸体,脸上黯然伸伤。而后,父亲会小心翼翼地拾起一只只死蜂,把蜜蜂的尸体集中起来到地里统一掩埋,让死尸成为土地的养分。父亲在掩埋蜜蜂的时候,我想他肯定会在心里默默祝福蜜蜂们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幸福地采花酿蜜。冬季里,蜜蜂们的蜜源很少,父亲在蜂窝旁看着一只只蜜蜂只带着很少的花粉回来,就心疼地把平时舍不得吃的红糖稀释后,涂在蜂窝的进出口,让蜜蜂们就近品尝和以此酿蜜。
  
  蜜蜂好养。把一窝蜜蜂端回家安放好后,就无须对蜜蜂进行更多的照应,父亲就可以一去蔗地十天半月而对蜜蜂们不闻不问。蜜蜂们一旦在蜂桶或蜂箱里安家落户,没遇什么自然灾害,没有生发任何意外,就会勤俭持家,专心护家。蜜蜂们总不会辜负父亲的殷切期望,每过一月、两月,父亲都能从每窝蜜蜂的家里,掏出些蜂蜜和蜂蛹来。父亲也不会竭泽而渔地掏蜂蜜和蜂蛹,父亲有自己的经验判断,什么时候该掏,该掏多少,父亲总会有所掂量。
  
  掏了蜂蜜,数量少的时候,就供家人和邻居分享;数量多的时候,母亲就把蜂蜜放入纱布过滤出纯净的蜂蜜。母亲把过滤出的蜂蜜装进陶罐、玻璃罐或塑料罐,遇到集市天,就背到集市上卖,以赚取零花,补贴家用。掏到蜂蛹,母亲就会把塞满蜂蛹的蜂饼,放入沸水中充分稀释,让蜂饼松散开来,让蜂蛹从蜂饼中脱离开来。等水温冷却后,母亲会取一把勺子,用勺子的凸面,把蜂蜡一点点粘除。蜂蛹经过清水的反复漂洗后,就可以用作料和菜花腌菜一起相伴,最终成为难得品尝的“菜花腌菜伴蜂蛹”的地方小吃。
  
  蜂蜜香甜,在我的童年时代,父亲母亲很少给我们买糖吃,蜂蜜就是我们一家的“糖”。蜂蜜可以止咳、润肠和通便,家里人每遇咳嗽和大小便不畅的时候,就会到山里找来草药,而蜂蜜就是不可或缺的药引子。村里的乡亲有时也会到家里和母亲商量点蜂蜜,了解到需要做药的时候,母亲就用自家的蜂蜜做人情送人;乡亲们需要的量大的时候,母亲往往也只收低于市场的价钱。
  
  我喜欢吃蜂蜜,也喜欢吃蜂蛹,但非常害怕蜜蜂。蜜蜂会螫人,让人疼得受不了。家里养蜂的原因,我有好多次被蜜蜂叮螫的经历。每次被蜜蜂螫,不仅疼痛难忍,而且还肿胀得厉害。有好几次,因为被蜜蜂螫到脸和眼,怕被人笑话,我甚至不敢出门和上学。我很佩服父亲,父亲掏蜂蜜的时候,常常被蜜蜂螫,但父亲被螫的地方,都不会发生肿胀。父亲被蜜蜂螫的时候,还会对蜜蜂生出怜惜之情。因为蜜蜂每次叮螫了人或物后,也就付出了自身的生命代价。
  
  父亲是养蜂人。有时候,我觉得父亲就像蜜蜂,一样的勤劳,一样的为家庭付出,一样的不顾自己。也许,在别人眼里,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普通的父亲,但在我和家人眼里,父亲一直是伟大的。因为有父亲在,完整和温暖的家就在;因为有父亲在,家里的生活就充满幸福和甜美的滋味。
  
  十、剃头匠
  
  父亲在孩童时代,就享有了“剃头匠”的名头。
  
  那时候的父亲,顽皮、淘气、好动,尤其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常常做出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来,给爷爷奶奶操了不少心。爷爷当时有一把剃头刀,牛角把,头尖,刃锋。爷爷用这把剃头刀,在我的大伯、父亲、三叔、四叔四个男孩头发长了的时候,给他们剃头;在自己头发长了的时候,请邻居用这把剃头刀为自己剃头;也时不时用这把剃头刀,为自己剃胡子。平时不用的时候,爷爷把剃头刀放在固定位置,没有人会轻易妄动爷爷的剃头刀。父亲不知什么时候心血来潮,忽然对爷爷的这把剃头刀产生了浓厚兴趣,偷偷取出爷爷的剃头刀,把玩够了,也想亲自尝试剃头的感觉。父亲找不到剃头对象,也不敢找剃头对象,以防泄密。父亲就用爷爷的剃头刀,自己给自己剃头。这一剃,没有剃去自己的头发,却把自己的头皮剃开了一片。父亲感觉钻心的疼痛,忍不住喊叫了起来。鲜血流得快,父亲头上、脸上、脖子上都染上了红色。爷爷奶奶闻讯赶来,赶紧为父亲包扎,处理好父亲的伤口后,为了让父亲长记性,爷爷用竹棍狠揍了父亲一顿。
  
  父亲自己剃头的事情很快在同龄者中传开了。父亲的同龄人就给父亲取了个“剃头匠”的绰号。小伙伴之间遇到拌嘴斗气的时候,就喊父亲“剃头匠”,还会用顺口溜取笑父亲:李家有个剃头匠,剃头剃得头破烂。
  
  随着年岁的增长,父亲一晃就成年成家了。成年成家后的父亲,告别了孩童时期的顽皮、漂浮和幼稚,变得越来越成熟和稳重了。由于常常需要理发剃须的原因,父亲也拥有了自己的剃头刀。物尽其用,父亲用剃头刀剃自己的胡子,用剃头刀为亲人和邻居理发。父亲一开始是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剃头,剃将下来的结果是自我感觉很良好,而且两个儿子的发型还不致于成为邻居的笑柄。父亲的信心大增,也乐于答应其他孩童的理发要求。后来,发展到村里不管是老人还是男孩,都会上门请父亲剃头的地步。
  
  成年成家后的父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剃头匠。
  
  从我记事开始直到离开家乡到县城读高中之前的很长时间里,我的头发都是父亲为我理的。弟弟如今务农在家,直到今天,每当头发长了,就得劳累父亲为他理发。而弟弟的儿子,从出生到如今十余岁,剃头的事情都是父亲给承包了。父亲还是左邻右舍的义务“理发师”,这义务“理发师”还当得很长,从父亲二十来岁当起,当到现在六十多岁还未退休。四十多年的义务理发经历,被父亲理过发的人不下百人,已经作古的也不少。
  
  村里没有理发店,集镇离村有些远,且到集镇上的理发店理发还得花钱,这是很多村里人需请父亲理发的原因。父亲也很理解乡亲门的实际情况,只要有空,只要有求,父亲都不会拒绝。为别人义务理发,分文不取,就是为他人服务。父亲的服务态度很好,为人理发都尽心尽力。每次理发之前,父亲都会在磨石上磨亮剃头刀。理发的时候,父亲的动作轻柔,语气和蔼,且父亲常年理发的原因,拥有丰富的理发实践经验,理发的速度很快,所理的发都让被理者满意。
  
  父亲常常引用一句名言: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从父亲四十多年来义务甘当“理发师”的情况看,父亲始终在践行这这句名言,始终以这句名言为人生准则。如今的父亲,还被人称为“剃头匠”。但称者,都对父亲充满敬意和谢意。

  
    

2#
发表于 2016-7-4 08:19 | 只看该作者
佩服!

3#
发表于 2016-7-4 14:38 | 只看该作者
父亲的营生,以父亲所具有的多种生活技能的身份进行描述父亲一生的经历。庄稼汉、蔗农、烤酒师傅、泥匠、石匠、篾匠、牛贩子、牧羊人、养蜂人、剃头匠等这些身份恰好呈现了父亲作为一名承担家庭生活,过好日子的内在心愿。这篇长文从生活的变迁,人生的节点等方面翔实叙述了父亲为了生计而付出的辛苦,以及个人信守的人生品德,读来给人深刻的印象。欣赏,问好。

4#
发表于 2016-7-4 17:10 | 只看该作者
此文以朴实的文字,通过父亲所具有的种种技能,描述了一个男人作为父亲的担当与责任感,让人从中体会到生存不易,以及父亲承担起的如山般沉重的生活重担,并从中展现了父亲让人称道的品德。文章中有深情,读来让人钦佩。欣赏并问好!

5#
发表于 2016-7-4 17:21 | 只看该作者
以传统散文的笔法展现了父亲在生活中的各种智慧,在那个特定的年代这也是一个人生活的策略,同时在这些文字的背后我们也看见了,父亲对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朴素的文字读来令人感动,令人共鸣。
欣赏,问好!

6#
发表于 2016-7-4 19:26 | 只看该作者
再次拜读佳作,问好朋友!互相点评、共同提高,好么?

7#
 楼主| 发表于 2016-7-6 15:14 | 只看该作者
真心感谢各位老师点评。忙于在外筹办永德芒果节相关文化事宜,很少在办公室,见谅~

8#
发表于 2016-7-6 17:35 | 只看该作者
拜读李老师大散文。
向父亲致敬,向父辈致敬。

9#
发表于 2018-1-14 19:25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好文章,应该发到大刊上,父亲为了生活,学会了十八般武艺,他是我们敬佩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0 20:22 , Processed in 0.05711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