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97|回复: 5

[原创] 最美的女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30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夕阳1 于 2016-8-30 18:18 编辑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女儿花。”伫立在由前中央美院雕塑系主任钱紹武先生亲手创造的李清照铜像前,品读着由故宫博物馆书画部主任、我国著名的书法家金运昌先生手书的李清照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不得不令人叫绝,空前绝后,没有另一人敢于企及。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再次咀嚼一代才女的词文时,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上,能达到登峰造极的女性也仅李清照一人。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朝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她生于公元1084年,卒于公元1151年。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擅长书、画,通晓金石,尤其精于诗词。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在她的词作中,把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李清照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世人的高度赞扬。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

  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有所建树,除了具备自身的素质外,还与外部的所处环境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地位不算低,为学者兼文学家,并且还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也是名门闺秀,擅长文学。不难看出,在当时这样一个女子出身的家庭是很可贵的。而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下,又让她能更深刻细微地感受生活,体验美感。也就是说李清照从一开始就接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净化。她在不断的创作中,还驾驭着生活的美。

  请看下面这首小令:【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春天渐渐消逝,绿叶成荫的盛夏即将来临,词人心中升腾起无限伤春情思,她不愿意看到春天就这么快的过去。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传说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梦,足见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确实不小。

    在过去,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大小姐,享受着荣华,过着安逸舒心的生活,并接受点文化教育,这实属习以为常的事。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李清照并没有按照常规简单的读书习文,娴熟针绣,之后嫁个门当户对的门婿。她阅览了父亲所有的藏书,文化的滋润令她不仅外美如花,且内秀儒雅。她在驾驭诗词格律方面已犹如行云流水。

    爱情是人生最美好的一章。它是一个渡口,它意味着一个人从少年走向青年,代表着一个人开始独立的走向人生。李清照也有着少女般对爱情美好的向往。据说,有一天,李清照起床洗漱后,去侧院荡秋千。就在秋千要停下来的时候,恰逢赵明诚和她的堂弟李迥来拜访她的父亲。李清照当时看到有人来,像一只受了惊的小兔子,便从秋千上慌忙跳下去,一溜烟地向自己的闺房跑去。谁知匆忙中竟然将一只青缎鞋子掉在了地上。她连忙弯腰捡起来。她边跑边想,这个陌生人是谁啊?她跑到一棵青梅旁,顺手折了一根,装作不在意的样子,悄悄回头望了望,见那男子仍呆呆地站在那里,明亮的目光正在望着自己。她回到房间关上门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不过心里还是在想着这个男子,心猿意马。等她重新洗漱之后,又换了衣服,拿起铜镜照了照自己,见脸上红云依然未退。于是,提笔写下了《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

   从字里行间可以品出,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情窦初开,春心萌动,难以按捺。李清照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知识女性,她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爱情观念。在她的心目中,自己人生的另一半应该是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最起码也和自己有共同爱好和理想的人,因为她知道只有志趣相投才能惺惺相惜,只有惺惺相惜的爱情才是幸福的,永恒的。终于,没令她失望,她遇到了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赵明诚。当时身为太学生的赵明诚意气风发,气度不凡,不仅热爱文学,而且对金石学颇有研究。两个文学青年一见钟情,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常记溪亭日暮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从这首《如梦令》中,我们不难看出李清照和赵明诚荡舟荷塘,纵情山水的美好画面。

     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首《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赵明诚:“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斟酌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自叹不如。这个故事流传极广,可以想象出他们夫妻二人是怎样在相互爱慕中享受着琴瑟相和的甜蜜。

  孟子曾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看来老天是不愿让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这么简简单单的走完一生。公元1127年,金人掠走了徽、钦二帝,赵宋王朝匆匆南逃。李清照一家也开始了漂泊无定的生活。所更不幸,公元1129年8月,丈夫赵明诚急病而死。之后李清照孤独一身,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她的悲苦心情很自然地表现在了当时的作品中。比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悽悽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赵明诚死后,李清照行无定所,身心憔悴。不久嫁给一个叫张汝舟的人。婚后不久,张汝舟就暴露了本来面目。他向李清照索要宝物,遭到断然拒绝。张汝舟发现李清照还保存在手中的宝物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丰富,也颇为后悔。便对李清照横加虐待,希望将李清照折磨致死再轻易拿到宝物。李清照认清了张汝舟的丑恶面目,决定与他离异。当时李清照与张汝舟结婚仅有三个月,为了顺利离婚,李清照同时检举张汝舟“妄增举数入官”的违法行为。按照宋代《刑统》规定,妻告夫,虽属实,亦应徒刑两年。李清照为了早日摆脱噩梦,宁愿坐牢,也坚持去朝廷告发了张汝舟。结果张汝舟与李清照离婚成功。张汝舟被免职,贬为柳州编管;李清照被收监关押。后来在最高层的直接干预下,李清照入狱九天后,即被无罪释放。
  
    其实,爱情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在生命之舟上做着一种极其危险的实验,是要把青春、年华、事业都要赌进去的一种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有人成功,有人宣告失败。而李清照的婚姻或许是上天要让其成名,必先夺其情,苦其心。

    之后,李清照孤身流落,流离南方。在逃亡生活中,她饱尝战乱流离之苦,她在《清平乐》这首词中,用“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来概叹独自一人逃亡,流落他乡的苦闷心情。在那风雨飘摇的动荡岁月里,一个弱女子担负着沉甸甸的担子,忍受着亡国丧夫之痛。不管怎样,李清照费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在建炎四月她将所携带的文物献给了朝廷。其实,可想而知了,在兵荒马乱的动荡时期,皇室帝王都命在担忧,这些身外之物,能得到安全吗?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作为一个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女性,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最高点,她能领略到别的女子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别人不追求的境界,这也是她最为悲痛的另一因素。

    李清照一生没有孩子,渐入暮年,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偶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朋友有一小女。一日,小女来玩,李清照对她说,小姑娘应该学点东西了,我老了,愿意将自己所学传授给你。孩子听后,脱口而出,“才藻非女子事也。”听罢,她不觉一阵晕眩,手扶门槛,险些摔倒。原来在这个社会上有才有德的女子是多余啊!而她却忧虑着国事,著书立说,满腹才华,到头来报国无门,学无所传。她只觉自己一下落入浩无边际的深渊里。

     今天,当我们回眸她的一生,她的故事和她心底的幽怨都转化成为了一种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藻也永远高悬在了历史的星空。但我们再翻看一下千年前的历史时,纵然不知有多少美女、才女,丰富了我们的眼球,开启了我们的想象,但能集美女、才女于一身,且又有着阳刚之美,能给人一种力量的,唯有她——李清照。她是我们心目中最美的女神!

发表于 2016-8-30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李清照的诗,但对她的了解不多,读此文,更多地了解到她的悲冷的一面!好文!
发表于 2016-9-1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6-9-1 14:39 编辑

一代才女李清照,曾经和赵明诚有过一段夫唱妇随的幸福生活;后来,半路失去丈夫,又因为战乱而失去所有藏品。唯有她的部分诗词存世,为她立下了一座丰碑!

李清照是章丘人明水人,古代隶属济南。
发表于 2016-9-1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写过一篇《致易安》,转过来与你分享。
发表于 2016-9-1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易安

易安,此刻的窗外,滴水成冰,冷雾浸骨。此刻的室内,炉火舔膛,温暖可人。书案前,荧光下,一部今人编撰的《清照词》,牵携着我的情思,让我一步一步走近你。

  易安,经现代专家考证,你的故里为山东章邱明水。多亏在距明水镇1.5公里处的廉坡村,发现了你父亲李格非所撰《廉先生序》石刻。序文之后,有你的堂兄李迥的跋语。序文和跋语,曾载于道光《章邱县志》和《济南金石志》。你的故里,正因依据这两篇石刻文字,才得以确凿无疑的认定。明水镇,现西距济南市中心五十公里,水泉之美,与济南并称,有百脉、净明诸泉。百脉泉,即《水经注》里记载的百脉水,属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齐乘》云:东有百脉,西有趵突,二泉盖齐名。你有这样的名泉故里,值得让人羡慕。

  易安,在你离去四百年后,顺治十八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的德州人田雯,出了一部《古欢堂集》,内有济南分题诗十六首,其中一首题目是《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跳波溅客衣,演漾回塘路;清照昔年人,门外垂杨树;沙禽一只飞,独向前洲去。”正是他这首绘声绘色的诗,误导了许多人,你居历城西甫之柳絮泉上,被记入《易安居士事辑》和《山东通志·古迹志》。一九五九年,济南市在趵突泉公园内,用原清末丁宝祯祠改设李清照纪念堂,郭沫若欣然为之题词,词中也感慨:一代词人有旧居。

  易安,从此人们理所当然认为你的故居在济南,你也必然生于斯,长于斯。认为你《如梦令》中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惊起的必然是大明湖岸边的欧鹭。认为你《怨王孙》中的“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必然描述的是大明湖的景色。我想,你若有知,定会纠正:知否,知否?词中景色应为汴梁。

  易安,元丰七年你出生时,你的父亲李格非已在外地做官,但却从未驻守过济南,这决定了你不可能居住在济南。元祐元年你三岁时,你的父亲已官太学。据晁补之元祐四年所写《有竹堂记》:“济南李文叔为太学正,得屋于经衢之西,输直于官而居之。治其南轩地,植竹砌傍,而名其堂曰有竹。”据此可以肯定,你和父母已居于京师。你的父亲除了在绍圣元年一度出为广信通判,一直在京师任职,你十八岁结婚时,父亲李格非任职礼部。这样看来,你的少女时代,主要是随父母在京师度过的。

  易安,你有幸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字文叔,熙宁九年进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被苏轼所赏识,与廖正一、李禧、董学并称为“苏门后四学士”。据《宋史·艺文志》记载,你的父亲有《礼记精文》十六卷、《史传辨志》五卷、《洛阳名园记》一卷、《永洛城记》一卷,可见著作颇丰。你的母亲王氏,亦善文。不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就是汉国公王准的孙女,出之大家闺秀无疑。带着这样文学基因出生,自幼受父母言传身教、饱读诗书,你十几岁时,文学才华已是出类拔萃。当你写出“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时,立时轰动了京师。满城竟相传唱,亦让易安两字名满京师。当然,这样说是有依据的。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称你“有才思,文章落纸,人争传之。”《萍洲可谈》中称你“本朝女妇之有文者,李易安为首称。”书中还赞扬你“词尤婉丽,往往出人意表,近未见其比。”《碧鸡漫志》中称你“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

  易安,唐诗、宋词是举世公认的两座文学高峰,而你在宋词中的地位,也可谓显赫。清代诗人王士祯称你为“词中大家”,他在《花草蒙拾》中说:“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幼安称首。皆我济南人,难以为继矣。”可见,王士祯对你是怎样的推崇。

  易安,你恰巧出生在一个音乐文学兴盛的时代,这为你的才华与情感展示提供了一方舞台。词的全称叫曲子词,它的产生是缘于按曲歌唱的需要。因为要按曲歌唱,又叫倚声,叫乐府。它的句式长短不齐,也叫长短句。早期的词,多以五言、七言绝句演变而来,因此又有诗余的别名。词牌不同,歌谱不同,意味着唱腔不同,声情不同。比如《满江红》激昂慷慨,《木兰花慢》和谐宛转,《烷溪沙》情致缠绵……词的文情,应与曲调的声情相合,才能相得益彰,格外动人。你深谙作词须以精丽、隽永、摧刚为柔的蕴藉风格为其本色特征,故而才把词填的那么字句活泼、风致妍丽,那么音节谐婉、富丽凄迷。

  易安,想当年,娉娉袅袅、豆蔻年华的你,因词才而名满京师,这当然会引起许多仰慕者,这其中,就有正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他给时任吏部侍郎的父亲赵挺之,玩了个文字游戏。谎称自已白日做梦时,梦见一篇作文,醒后只记得“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明摆着是“词女之夫”啊,明白了儿子意图的赵挺之,找到同朝为官,时任礼部员外郎的你的父亲李格非,同为山东老乡又是门当户对的两个家庭一拍即合,成就了你和赵家的好姻缘。梦为缘乎?词为缘乎?看来,只有把你娶到手的赵明诚最清楚。

  易安,靖国建中元年,你结婚时的北宋首都汴京,正呈现一派歌舞升平的气象。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竟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但安静和谐的生活不久即被打破。崇宁元年,宋徽宗的宠臣蔡京得势,以奉行新法为名,行排斥异已、捞取权利之实。你的父亲同司马光、文彦博、苏轼、张耒等120人被打为奸党,逐出了政治舞台。你的父亲李格非,从此回山东章邱明水老家隐居。而你的公公赵挺之因与蔡京结好而先升至尚书右丞,后飙升至尚书左丞。黑暗的政治,朝云暮雨反复无常。崇宁五年,蔡京被罢相,大观六年,蔡京复任左相。你六十八岁的公公赵挺之被罢相,五日后死亡。赵明诚兄弟被蔡京陷害入狱,因无口实不久出狱,赵明诚却从此丢失了鸿胪少卿的饭碗,你只得随夫君回到老家青州。

  易安,你和夫君在青州隐居了十四年。你把自己的书斋题名为“归来堂”,匾额上书: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或许,把“易安”之名嵌入匾额之中,也必是你的创意吧?居家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你协助赵明诚整理出了三十卷的《金石录》。你和夫君同甘共苦,竭尽所入,用于文物图籍的收藏,以至于自己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你的夫君曾让故相刘挚之子、家居东平的刘岐为《金石录》作后序。其实,伴随他左右的你,就是作序的最佳人选啊。你的夫君走后,在你51岁时,终于为赵明诚写出了《金石录后序》,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份极为珍贵的史料。

  易安,在青州隐居的十四年,可以说是你生活中最安逸的时候。随着赵明诚宣和三年八月奉旨守莱州,安逸的生活也随之不存。之后,赵明诚迁守淄州、知江宁、知湖州,尔后病逝于赴任途中,你也跟着四处飘泊。费尽心血收集的大量文物,存在青州老宅的,被入侵的金兵一把火化为灰烬。携往江南的十五车文物,也在兵荒马乱颠沛流离中散佚殆尽。你在《金石录后序》中唉叹这批文物的得之艰而失之易,也从此觉悟到,世间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的哲理,并以此告诫后世的好古博雅者。只有历尽磨难的人,才会有如此的豁达吧?

  易安,你著述的《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在流离中散佚,而赵明诚的《金石录》,却由于你的悉心呵护得以流传。《漱玉词》,是后人搜集你的存世作品后编辑的,进而有了我手中的这部《清照词》。浏览仅存的四十多首词,你的形象依然在我的思维中渐渐立体起来。

  易安,少女时,打秋千的你见有客来,弃鞋而躲,却又于心不甘地倚门回首嗅青梅,透露的情态是天真、活泼与摇曳多姿的娇羞。初为人妻,上街买花,先是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转而偏偏教郎比并看,撒娇俏皮中的你,充满着自信。与夫君聚少离多时,你情思深挚,一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让赵明诚暗自叹服你的才情。南渡后寓居江南,见骤雨敲打舒展有余情的芭蕉,你想到了沦陷的故乡,惆怅的情怀使你夜深难眠。一句“愁损北人”,内含着你对故土深长的情怀。可见你情感世界的广阔,已由早年的闺愁转为更深厚的社会思虑。当你随夫君去江西,路过当年楚霸王自刎的地方,出于对朝廷昏庸无能的不满,你在《夏日绝句》中,留下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名言。这样的英雄气概,哪象出之你这个自比黄花瘦的文弱女子之口!滚滚乌江水,一定看到了你愤慨的泪水。你在晚年写的那首《渔家傲》,更是一反过去精巧玲珑、温婉柔丽的婉约词风,展现出奔放雄奇、脱略世俗的豪放气质。“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九万里风鹏正举,”词以整个宇宙为场景,展开的是一幅奋飞万里,奔向理想的人生进取图景。云涛、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动、九万里长风、大鹏飞腾,意象飞动,给人一种奔放不羁的豪爽感。这是你一个弱女子对天帝的回答,也是你做出的人生选择:要象大鹏那样腾飞万里,直扑未来的理想。举首高歌你这样的词,可以使人登高望远,逸怀浩气,超然物外。

  易安,《宋史》无有你的传记,这只能让后人追寻你父亲和你夫君的行踪,来追寻你的行踪。如此绝世之才,却连生平都不为人所清楚,甚至没人了解你生命最后的历程。难怪有人感叹:文人遭受忽略的时代,注定是缺乏人文关怀的时代,文人遭受忽略的环境,注定是风雨如晦的环境。尽管你的著作多已散佚,但留存在世的这些文采斐然的词作,依然为你立起一座光照千秋的丰碑。

  易安,你生前特别喜欢迎霜傲雪、斗寒吐艳的梅花。在《渔家傲》中,你惊喜“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在《满庭芳》中,你叹问“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在《玉楼春》中,你吟哦“江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在《孤雁儿》中,你悲歌“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在《清平乐》中,你感慨“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或许,梅的不畏寒威、坚贞不屈;梅的意志坚强、品格崇高;梅的冰姿玉洁、暗香浮动;梅的铁骨冰心、破腊惊春,正契合你的信念与节操吧?吟词思人,一树树红梅;映射出你玉洁孤高的人格魅力。

  掩卷长思,眼望窗外,我仿佛看到,清瘦绰约的你正手挚一枝疏梅,倘佯在寒雾中,用聪慧而忧郁的双眼痴望着茫茫人间、渺渺宇宙,含泪无语……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迎春 发表于 2016-9-1 14:39
曾经写过一篇《致易安》,转过来与你分享。

太谢谢了,高版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16 18:37 , Processed in 0.05615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