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65|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谁在灯火的隔岸(诗歌评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6 1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谁在灯火的隔岸

        ——晚亭和她的诗歌集《灯火隔岸》探微


  文字的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的阅读。人和文字的关系也像中间隔着一道河。水是灵魂的一种生成。诗歌离开生活具体细节,自然地上升为对事件或者事物的总体认识。它在人的心灵当中是切近的,也是切近中的一种遥远。这种遥远,吻合人和现实本身的关系。这样生成了一种“隔岸”的说法。是融入,也意味着分离。这中间的悖论关系,是存在本身具有的特质。当诗歌表现为内心世界的影子,你只能在它的隔岸,看着它的隔离与舞动,无法得到和抓住,把它比喻成一种灯火。那么诗人晚亭,恰巧在这个点上,用文字营造的现实落脚在诗歌里的境界。

    一、转身离去的事件隐藏在时间的缝隙中

  每时每刻,时间都在转身离去,人也在时间当中转身。“城市的中心/你转身离去/让我淋湿的呐喊和含泪的诗句/再也打不开你阳光的窗(晚亭《这个夜晚抽身离去》)”。当晚亭这样记录她的世界时,她已经在记忆灯火的另一岸了。她其实隐藏在一个僻静的角落里,回望自己走过的《黑夜的路口》:那时候“初冬的阳光/落在屋檐下/我的目光冰冷成一把刀/……这个时候是诗人的回望。年少的她独自步入人世,羽毛尚未丰满,突然之间被抛进孤单而荒凉的人世,没有依靠、呵护,在仓皇和无助中,内心转而想抓住一些什么,比如,在这样的情景下,她“只记得母亲颤动的手/点燃那盏灯/伴我走过黑夜的路口。(晚亭《黑夜的路口》)”

  开始就是这样,“家庭的变故,十六岁的我过早的走入了社会。……(晚亭《后记》)”。一个人过早地独立行走,会让他(她)对人世的知觉醒来,像断翅的鸟,诺大的空间有着她最初的孤独和茫然。呈现在她敏感内心世界的,是清冷、孤寂、危险。一开始的隔膜必然有着一种对心灵的残忍磨砺。这让她“来不及想什么/光亮咣地一声就被大风的手/关在了门外  夜 /黑得如一口深不可测的井/……(晚亭《无题》)。

  坐在夜晚,向内倾听文字的声音,我更想知道来它的来源。声音和它的物体本身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也许无法确切地描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除了面对、倾听、感知、承担,似乎没了别的选择。开始的突然和艰难,仿佛一切都措手不及,没有逃避的可能。只有承受,并需要因此坚强起来。“我确信树站在十月里/她没有动  没有说话/以一动不动的姿势/抵抗冬天的来临?……(晚亭《确信》)。至此,我可以这样理解,晚亭抵御了人生际遇一开始的“冬天”,她成长起来,一些事情“而后像一阵风/从指尖流走/阳光下没有半朵流云。”

  当你专注一朵花,花却落下了。一次次,你会发现黑夜和光明也是这样交替而来。诗人明白了其中的人生寄寓。如同一个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已经离开了“这个春天”,很多自己经历的事件已经隐藏在时间的缝隙中,只能依靠回忆的目光去发现一些东西,显然,你不得不“一个人背负着 远方的疼痛/把微笑埋进土地/等着发芽(晚亭《这个春天》)。


    二、隐藏在灯火里的爱情:沉醉、拯救或者徒劳


  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会有超越和企及的困难。作为女性诗人,晚亭对爱情留守与追寻永远有着沉醉中的伤痛,转换与放弃后的迷茫。面对爱情出现的影像,无论怎么渴望抵达,都避免不了一种过程的波折和劫难,之后的努力,也会呈现种种徒劳。但因为很多瞬间,被文字的记录,在用精神之手抚摸之时,已然是燃烧完之后的纷纷扬扬的灰烬。

  人生的灯火中,能够让女性倾心留守的恐怕莫过于爱情。爱情本身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方式呈现出来,成了一道刻骨铭心的风景。在诗人的体验里,爱情是一个“渡口”,诗人摆渡的是内心情感:“或许  有一个良辰/可以将渡口收进记忆/今夜的风不走  花不开/怀中凋谢的是零点的/钟声和渡口的灯火/……(晚亭《渡口》)。

  诗人清楚自己内心,她说《奢望爱情》:“…… 今夜/我想用一双温柔的手/企图盗走你全部的爱情”。而对爱情幻觉般的体验来自于伤感的忆旧:“从窗内到窗外/世界的大  带着酒的浓度/醉倒一个黄昏/再醉红一轮太阳”(晚亭《奢望爱情》)。陶醉,引发了更多的伤感。爱情像一个标本,寄寓了人生太多的无奈与太多尘世愿望的失落。像水印一样的爱情,仿佛是每一个滋生着无穷幻想的城堡。寄寓着精神和心灵的一个巨大巢穴。当你在后来去触摸它时,时光改头换面,让它变得那么不实在了。“深宵  倚一栏孤独想你/无意  将昨日的冬景落在谢了的花亭处/期望散漫在心栏上/一滴清泪  窥破了双眼(晚亭《忆》)。”

  晚亭诗歌中的爱情几乎就是伤感本身,像树木需要雨水一般,但树木却总是在干旱时产生对阳光和雨水的渴望。那种渴望本身像水中的月亮,而最终身心的体验更多的是“樱花一样的叹息”。“我打开想你的门/你始终没有进来/晚亭《一声樱花的叹息》)”。

  一个人人生的际遇,通常有着太多的缺憾和不完美。爱情强烈地像柴火的燃烧时,却一再地遭遇压制和劫难,我们不去设想爱情涉及双方的内因关系。诗人只是表达了这样的感觉。或者爱情本身的诱惑有着许多无法言明的东西。就像在春天来临时,我们看着花追悼曾经有过的鲜美。但后来的不确定因素的变化,窒息了盛开。当爱情的实体消失了以后,只留下一种忧伤的畅想和表白。

  在《致爱人》一首诗歌里,诗人转换成男性的身份。动人地诉说,虽则更强烈地表达出爱情的向往,凸现得却是对对方的一种呼唤,而呼唤本身则更像是对爱情一种拯救。事实上,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不确定,也预示了一种无法抵达的诉求,它隐藏在了文字背后。看起来更贴切被喻为隔岸的灯火,但这样的灯火与其说是一种心灵的温暖,毋宁说它看上去更像一种爱情本身的伤感和徒劳。

    三、偶然,存在,与生命对视后的关联

  生命的存在,如果你愿意把它看做一种偶然,像生活不断闪回的片段,也许存在本身就如同一个个的焦点值得我们很好的关注了。我也就理解了诗人将她的最后一辑诗歌(第三辑)命名为“时间的碎片”的用意了。

  “亲爱的,趁着天还没黑/我们开始吧”.。在这开始当中,“布置好房间,放上一盆馨香的茉莉/然后点起篝火,再掀起我们的屋顶/在一场大雪中,紧紧拥抱” (晚亭《拥抱:诗歌和海子》)这是拥抱诗歌本身,诗歌让诗人获得对存在的诗意的想象、认可和陶醉,尽管隐藏在背后,有一种容易被忽略的悲情。面对存在着生活本身现象,诗人从《老鼠的哲学》中,窥视到人生存的某些隐秘现状。而这个直指人性的一些可疑之处。甚至有一种讽喻的道理存在其中。“我将卡夫卡与一只老鼠相比/他的谨慎,远不如一只老鼠的傲慢/而我的骨头在一只老鼠的面前/更是轻的没有斤两 我发誓/学习老鼠的从容 从现在开始”。这个体会是深刻的,它表现了一种对存在的反讽的体悟。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压制和扼杀,让人不能自由而从容,诗人在此表达出自己自在生活渴求。

  从纪念逝世的诗人(比如《远行者——祭诗人西岛》)到写给文友心灵相通的话语(比如《写给如烟》,《黑夜里的孩子——写给文友简然》再到《让我们再感动一次——2006年新诗大观年会部分人物速写》,以及写给女儿和病中父亲的诗歌,无疑都体现出对生命深切的一种对视。希望、关爱、理解等同在诗人内心。人和人之间有着彼此相通的生命通道。和人对视,也就是和生命的对视。在这样的诗歌中,感同身心地存在着一种悲悯情怀。

  存在,最后会归于对生命本身的体验。也就是《一场生命的苦旅》:“一道瘦弱的弯月/寂寞地照在故乡家园/阳光从昨日的梦中起飞/将我的名字留在哭泣的梦中”。生命值得热爱,所以给了我们在大地上行走的理由。也许理由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逃避和身心关联的一切存在。精神之光在我们的头顶闪耀,不管它是温暖的还是寒冷的,都需要用血肉和灵魂之躯来承担起来。因此,用文字担当这样的责任,就生成了它的价值所在。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隐秘的心灵世界里,看着那些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和尚没发生的人间之事。那么,从对面看过来,隔岸这边的一双诗歌的眼睛,是你的,是他的,也是我们共同的……

                 2008-6-6夜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36#
发表于 2008-6-16 09:25 | 只看该作者
因为一篇好的评论结识一位好诗友,感谢房子老师细微精到的文章。
问好。
35#
发表于 2008-6-13 11:11 | 只看该作者
深刻的文字,读后受益非浅。
34#
发表于 2008-6-13 09:33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的评论,同样有诗意,美感,问好了,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23:3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闲云呵呵 发表
谁在灯火的隔岸,谁在隔岸的风景里徜徉,“隔岸这边的一双诗歌的眼睛,是你的,是他的,也是我们共同的……”
评论同样富于诗意,精彩!学习,问好:)


问好闲云朋友。多谢了。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23:3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何佐平板 发表
问好房子版主!我们缺少这样的好东东。


谢谢平板朋友的鼓励。
31#
发表于 2008-6-12 22:5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30#
发表于 2008-6-12 13:30 | 只看该作者

快乐阳光来了

当前有1 位会员和270 位游客在论坛浏览. |

快乐阳光

都去吃饭了
29#
发表于 2008-6-12 13:0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8#
发表于 2008-6-12 09:18 | 只看该作者
早知的话,晚亭该请房版主给你的文集作序了!拜读房版的评论,祝贺晚亭!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21:3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萧萧清风 发表
评得细腻,深入,探微,涉及到作品与诗人内在的气质与特色,很精彩!佩服房子的点评功力!


感谢萧萧清风。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21:3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荒蹲 发表
深切的评论!


问好朋友。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21:3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古月灵秋 发表
细心品读版主精彩的诗歌评论,接近诗歌,学习诗歌,感受文字的美丽!真是一种人生享受!问好版主!


谢谢古月朋友的鼓励。
24#
发表于 2008-6-11 20:49 | 只看该作者
谁在灯火的隔岸,谁在隔岸的风景里徜徉,“隔岸这边的一双诗歌的眼睛,是你的,是他的,也是我们共同的……”
评论同样富于诗意,精彩!学习,问好:)
23#
发表于 2008-6-11 08:52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房子版主!我们缺少这样的好东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7 14:51 , Processed in 0.05698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