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精理由:小说不错,人物 血肉丰满,情节引人入胜,细节生动逼真,展示了作者娴熟的写作技巧。小说运用倒叙首尾呼应手法,通过一个放火在逃犯归案的经历,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可读性很强的一篇小说,赞。 |
一个纵火者背井离乡,在他乡成家、发达后耐不住乡愁寂寞,毅然携妻带子重返故里,喜庆重逢之际,也是他归案伏法之时——故事并不复杂,却在老桑笔下迂回婉转,摇曳生姿。小说结构新颖,叙述流畅,情节曲折,细节真实,人物形象鲜明。 |
把时间截成两段,就有两个头,可以并行展开,最后交叉融合。向老桑先生学习了一种技巧。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16-10-11 08:57 淡老师算是说到点了。 拙作中,已经提到了小说的大背景是在80年代初,这时候政治挂帅的流毒人治替代法治的思维仍然影响大众。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大的“严打”,力度是相当惊人的。我的一位表哥,就是因为拦路打劫被杀了头,这在如今恐怕不超 过五年刑期。因此雷军的逃亡是一个必然。抓住了说不定就是死罪,他烧了代表人民民主专政的村公所。从法律字面讲,纵火罪有轻有重,但那时候,的确是重罪。现在呢,时代进步了,中国的法制健全了完善了,更加开放了。 雷军最后的结局,其实是可以预见的,即使坐牢,也不会太多,更不会杀头。但是,我为什么安排“精神抖擞”的干警去抓他呢。这也体现了中国的法制精神,一个三十年没有破的案子,天网恢恢,还是要追究的。 问好! |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16-10-11 08:52 淡老师博闻。 但凡看过百年孤独的,无不为马尔克斯开篇第一句叫绝。因为马尔克斯开创了一种新的叙事手法。这种手法,已被中国大量作家模仿与借鉴过。我也借用了“多年以后”这个套路。 问好。 |
巴黎夜雨 发表于 2016-10-10 21:45 谢鼓励。 一篇小说,最好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人物,作者一般不要干预,而应如实地呈现。当然,在小说中,我已经通过描写表达了我的态度。因为一个作者,再怎么客观呈现,都是带着主观意识去展开情节塑造人物的。 问好。 |
沉思在舞蹈 发表于 2016-10-10 19:21 我昨天刚发出来时,用的标题就是《纵火者》,但想一想,纵字太文雅,太书面化,就用了“放”。一回事。纵火罪,也叫放火罪。 关于方言。我最初也是不敢乱用,但看了作家晓苏的作品后,觉得没什么不好,晓苏是著名短篇小说作家,北有刘庆邦南有晓苏,他的作品里,全是“土罐子”。是怕读者不解,我特别在麻叶子后加了年货二字。 |
zizhu 发表于 2016-10-10 18:52 中国传统中长篇小说里,的确有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手法,章回小说更是如此。惭愧。深切问好紫朱。 |
胡汉唐 发表于 2016-10-10 21:21 胡先生好。 小说中有交待,曾勇(雷军)对米妮说过,不是不回去,是要等发财了才回去,这一方面是托词,另一方面也是他真实的想法,一个在外漂泊躲逃30余年的男人,能不想回家么。事实上,现实新闻中,就有耐不住外头孤独而回家被捉的报道。三十年了,时代不同了,那时的重罪,现在只是一个轻罪。这种心结,我在小说里没有明说,只有点到。 谢过来读! |
小说的叙述层次还不错,雷军这个人也比较有特色。 烧村公所,那年月是重刑犯了。 |
第一句很好,有百年孤独的味道。 |
语言生动,表示流畅自然,显示了作者的功力。只是作者对文中的主人公持什么态度呢? |
我想知道,老师,雷军既然在外边有老婆,有孩子,为什么还会如此坦然回家呢?只是个人愚见,觉得不大符合人之常情 |
可读性很强。我最喜欢这篇小说的结构安排,这种交替递进的手法,给读者以悬念感,恍惚中有读长篇小说的错觉。 对结尾遗憾,大喜之时,却是大悲之日。回归故土却成了自投罗网。作为女人,我心疼那个被埋藏在幸福里的女人。 |
枫落吴江 发表于 2016-10-10 16:21 枫版年轻有为,潜力无限,也向你学习。 图像的事,好啊,等我搜图,或者,有空再发我的生活照罢! |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00:13 , Processed in 0.06428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