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8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素材 题材 想像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31 19: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冰峰雪鹰 于 2017-1-31 19:50 编辑

素材·题材·想象力
      我们知道,素材就是文艺创作的原始材料,也就是未经总结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这些素材要靠看、听、问、闻等广泛积累,一个作家、作者,要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下面,用具体例子说一下这个问题。因为别人,尤其是名家不可能讲得很详细,我只好以自己的作品为例子。这不是说我的作品写得好,只是举例方便些,可以谈得详细些。
我有篇故事叫《甜棒姻缘》。这篇作品的素材就是“听”来的。



      有回我一位老乡来我所在的城市办事儿,中午到我家吃饭,吃着饭他就说了发生在我们老家临村的一件事儿。他说,前不久南周堡发生了这么档子事儿:两个本村的年轻人谈成了对象,女方就跟她娘说,她娘倒也开通,说别的她没意见,就是得看看他俩的“八字儿”是不是和。两个年轻人觉得,既然老人有这个愿望,愿测测八字儿,测测也没有关系。就请了本村一个算命先生,给他们测八字儿。结果却是八字儿不和。两个年轻人,尤其是小伙子气得不得了。

  
      有一回,这个算命先生从外村算卦回来,让这个小伙子在半道上碰上了,想想就是他的一卦,让自己与心上人成不了一家儿,气儿不打一处来,就手拔了一“绺子”秫秸,就打算命先生,算命先生问为什么打他,小伙子气愤地说了让他算卦的事儿,算命先生说,这事儿好办,我再给你算回来。后来算命先生又给他们算了一卦,还真给两个年轻人“算”回来了。

      我就根据这位老乡说的这个素材,创作了一个五千来字的故事《甜棒姻缘》。故事中有算命先生(故事中我把他“命名”为瞎能能)算卦的一段较长的描写,就是翻看算卦书,观察算卦人的生活积累,如果没有这些知识和积累,是肯定写不出来的,就是写出来了,也会很概念,很简略,很干巴,作品的真实性,就大可怀疑;趣味性自然也就没了。真实性受到怀疑,这个作品也就没有生命力,因为“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个故事先发在《农民文学》上,后来又发在湖北的《古今故事报》上。



      还有一个故事《可恶妮儿与发奋哥》,也是发在《古今故事报》上,其中两个男人谈对象的事儿,就发生在文化大革命前的九江。当时被传为笑谈。这些“未经总结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就是创作的素材。

      题材就是构成文艺作品的材料,也就是文艺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
      像刚才提到的这两个素材,我们经过合理的加工、铺垫、改造,用在了文艺作品中,这些素材,也就成了题材。不能忽视的是,这里头有个总结、提炼、观照角度等问题。像甜棒姻缘中的那个素材,我就把它进行了不少合理的虚构。像把小伙子塑造成一个有理想、抱负的青年,他之所以对瞎能能“出手”,不光是因为瞎能能“算”走了他的恋人,还因为他去银行贷款,银行的工作人员,对他百般刁难,他窝了一肚子火,又恰在此时,见到了“算”走了他的恋人的“仇人”,两件事儿加在一起,才使他做出了错事儿;当瞎能能说能给他算回来时,他又抱着瞎能能放声大哭,说真要那样,他不仅要负荆请罪,还要好好感谢他,才使这个人物合情、合理,真实,可爱。


      同样,在《可恶妮儿与发奋哥》中,可恶妮儿为了防范“不良”人的纠缠,才故意把两个男人“拴”在了一起,让他们谈了半年多的“对象”,出尽了洋相,可恶妮儿也因此出了名。但她又主动追求发奋哥,虽然也耍了一些手段,但我们还是被她勇于追求幸福,敢作敢为,敢恨敢爱,大胆泼辣的性格,真挚实在的为人所感动。


      是否可以这样说,素材就是一块没经雕琢的璞玉,题材就是经过作者雕琢、修饰,有机的、巧妙的融入了作品中的素材。素材也许一开始并不是那么明显的、闪光的,经过慧眼独具的、技艺纯熟的“工匠”加工,提炼,修饰,使它得到了极大的升华,这才让人看到了它的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我以为,想象力对于一个作者、作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家,像一个不具备推理能力的侦探一样,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常听到一些人说,“从小就立下誓言,长大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个作家。”如果我们过去为了破除“天才论”,这样说说也未尝不可。但真这样做,就要好好斟酌。一个人的成功,就是扬长避短地选择职业(事业)。要想得到成功,我以为关键有三条:勤奋,天分,机遇。三者缺一不可。选择最能发挥你天分的职业、事业,是你能否成功的关键。

      
      记得莫言曾经说过,在他少年时,他在村外的一个坑里,看到一只死麻雀,当时产生了很多联想,他当时就觉得,自己的想象力很丰富,他觉得自己这种很丰富的的想象力,以后一定会派上用场,也许自己以后会成为一个作家。莫言只有小学文化,他的红高粱系列,我看多是靠想象写出来的。

      一个作家、作者,只有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进入创作的“自由”状态。我们有时会听到一些人感叹,说是到某某处采访回来,根本写不成东西。这就是缺乏想象力所致。除非不允许虚构的报告文学,只要是允许虚构,不可能写不出东西。我发在《古今故事报》上的中篇故事《泪洒芭堤雅》,就是看了好像是文摘性质的报纸上,一个“小豆腐块儿”引起了我很多联想,构思的《泪洒芭堤雅》。那个“小豆腐块儿”也就五、六百字。



      大意是说,一个大专毕业生,因为当地就业困难,就到南方闯荡,被骗到泰国,“做”成了“人妖”——男性通过手术做成女性。后来他父亲去泰国旅游,父子巧遇,他父亲已经不认识他了,他塞给他父亲两万美金,什么话也没说,就跑走了。这个“豆腐块儿”对我触动很大,我就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加上合理的想象,构思了《泪洒芭堤雅》。


      前几年,我有幸去一个乡级粮站采访。那个站长是一个很有开拓精神的人物。整个采访只有不到一天时间,回来后,我创作了大型戏曲剧本《十品官》。如果没有较多的生活积累,没有较丰富的想象力,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两年我还创作了侦破系列中篇传奇故事“智勇神探”,已经写出了八部,在《故事报》、《古今故事报》、《上海故事》、《民间故事》、《民间传奇故事》等报刊发表了七部。有人问我,你是怎么写出来的?我说,只要有了一个故事核儿,就我写的这个侦破系列中篇来说,也就是犯罪嫌疑人独特的作案手段,这一篇故事就出来了,因为故事你可以虚构,土语就叫编。

     
       记得第一部《百万富翁之死》寄出十多天,《故事报》一个编辑就来了电话,她说:《百万富翁之死》看了,不错。尤其是你的作案手段很独特。她把话说连了,忙道歉说,对不起!我是说你作品中的人物作案手段……我自然知道她的意思,忙说,没关系,您不解释,我也知道您的意思。就是说,作为一、二万字的中篇故事,你只要“找到”作品中人物一个独特的作案手段,就可以写一个中篇故事(传奇)。当然,把人物写好则更好。自然,光有了“好的”作案手段,如果没有较好的想象力,要写出一个中篇,也是不可想象的。

分享: 尹庆民原作,重新排版:本人





8#
发表于 2017-3-5 06:24 | 只看该作者
素材·题材·想象力,老师说的不错,老榆木受益匪浅啊。
7#
 楼主| 发表于 2017-3-4 23:30 | 只看该作者
自我支持!
6#
 楼主| 发表于 2017-3-4 23:29 | 只看该作者
戏笑九宫 发表于 2017-2-1 08:15
拜读学习欣赏,受益匪浅,感谢分享,致敬!

深度感谢!
5#
 楼主| 发表于 2017-3-4 23:29 | 只看该作者
天门牧夫 发表于 2017-1-31 20:28
欣赏学习!新年快乐!

感谢!
4#
 楼主| 发表于 2017-3-4 23:28 | 只看该作者
自我支持!
3#
发表于 2017-2-1 08:15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学习欣赏,受益匪浅,感谢分享,致敬!
2#
发表于 2017-1-31 20:2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新年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2 15:45 , Processed in 0.13093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