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41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刚正孟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3 2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刚正孟子
  一想起孟子,就想到孟母三迁的故事,想到孟子不肯屈尊谒见诸候的做人处事态度,不由得感觉到一种正义的力量,正直的品格。
  一个有思想而不趋炎附势的圣人,他的身上总是折射着一种健康的人格魅力。
  他的学生曾劝他谒见诸候,说以他的才华,弄得好“大则为王,小则以霸。”他则回答说:“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诸候必须以礼相招,才肯去谒见,决不接受不合礼法的逢迎。他决不勉强自己低三下四去求人,对于不愿去谒见的诸候,他宁克远避,也不愿竦起两个肩头,装出一副谄媚的嘴脸去讨好。有一次,孟子本想朝见齐王,而齐王却虚伪地派使者告诉他本“如就见”,因有寒疾,不可以风,要他在朝庭上相见。孟子知其摆架子的意图,也称“不幸有疾,不能造朝”。接着出吊于东郭氏,又借宿于景氏之家,保全自己的人格尊严。这个风骨,在封建君主时代可真有点另类了。
  对于儒家传承人来说,孔子的“学而且优则士”思想始终也是他所倡导的,他认为,“士之失位”犹“诸候之失国”,但在求仕之途上,他决不为了一官半职而降低人格,为谋求官职而不择手段。他的《齐人》一文中,用生动的文笔描述一个在坟地毫不害羞地向人乞求酒菜、回家又向妻妾炫耀的人,最后笔锋一转,讽刺那些士大夫求官像这位齐人一样不择手段、追求富贵的丑恶一面。不畏权贵,不委曲求全,不屈从某种潮流和势力,自己才能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不因别人显贵而逢迎,也不因对方贫贱而骄横,他曾引曾子的话说:正义如果不在自己这边,对方是个卑贱的人,也不去恐吓他;正义如果在自己这边,对方是千军万马也敢勇往直前。面对权贵坦坦荡荡,面对利益襟怀坦白,这一点上,孟子的人格修养的确可为万世师表。
  在封建君王时代,孟子不盲目、无条件地忠君,他可以和君主随意谈心,明确说出“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的哲理;他可以劝告齐宣王行“王道”,施“仁政”,以民为本治理国家。对于不得民心的君王,他说得很明确:“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上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不仅如此,他还提出,对一些无道之君,臣子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有过“可谏”,“暴君可诛”,这等于是向天下宣,君主并不是神圣不可触犯的,对于不肖之君,可以打倒、可以更换,可以诛杀。这些激越的观点,在君主时代可真是冒险啊。这一点相比于孔子的“畏大人”要高尚多了。孔子连经过国君的空座都要“色勃如也,足躞如也,其言似不足者”,“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这个对权贵诚惶诚恐的思想,直到今天还在一些官场中蔓延着,而孟子的思想中,却把个人的人格尊严放在第一位,甚至敢于触犯国君,实属不易。孟子的民本思想,在那个时代的确是非常进步的,可惜,后来封建集权制一步步加强,君权越来越集中,臣对君的服从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民主更是无从谈起。时至今日,这种“官本位”的封建遗风仍然沉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的精神要素。
  “仁”是儒家道德学说的核心,到了孟子时代,他把这一道德学说发展为“仁”、“义”、“礼”、“智”四大善端,提出“独善其身”、“杀身成仁”、“尽性至诚”、养“浩然正气”等观点,这些观点更多地指向人的内在修为;在政治上,他提出“仁政”、“王道”、“民为贵”等观点,主张减轻对劳动人民的压迫,争取民心,重视民众,这些思想与统治者抽需要的“愚民政策”相悖离,自然不适合统治者的需要,但从中可以看出,一代圣人孟子,是一个刚正不阿孟子、思想自主的孟子,敢于坚持正义的孟子。
   
  有思想的文人太不不适合做官。因为刚正,孟子总不适应君王的意愿,只适做思想家。虽然有过一段时间贵为齐宣王卿大夫的经历,但后来还是被排除在政坛之外,以回家讲学渡过余生,满腔治国理政的才华无法伸展。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7: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38 编辑
最初由 山野闲人 发表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妙!

谢谢妙评!

9#
发表于 2008-8-19 22: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38 编辑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妙!

8#
发表于 2008-8-13 14: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38 编辑

受益

7#
发表于 2008-7-10 08: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38 编辑

敬佩您的认真精神,改后的文章,更加条理清晰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1: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38 编辑

略作了修改,请批评。

5#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0: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38 编辑

谢谢各位关注!

4#
发表于 2008-7-4 09: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38 编辑

读此文大大受益,谢谢您对孟子版的支持。
孟子,人格修养的典范。倒数第三段的观点,很先进。但是后来的三纲五常却变味了呢!

3#
发表于 2008-7-4 00:21 | 只看该作者

快乐阳光来了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38 编辑

这思想现在也不过时

2#
发表于 2008-7-3 23: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38 编辑

欢迎柯英斑竹来孟子版发文,问好,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3 00:13 , Processed in 0.05153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