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kyjgw 于 2017-2-10 12:00 编辑
考官“无规则”导致艺考“潜规则” 黄可阳
连日来,随着一大波帅哥美女在各大院校扎堆,艺考又成一年一度的围观话题。观海解局记者梳理发现,如今艺考已然从高考捷径变成了独木桥。其中北京电影学院今年有8526人报考,是全国报考人数最多的表演院系,录取比例为113:1。中央戏剧学院的录取率为198:1,上海戏剧学院的报录比为213:1。而随着近年来艺考热不断升温,靠此吸金受贿获刑的考官也不断曝光,从而揭开了不少艺考“潜规则”。(2月8日法制晚报)
这些艺考“潜规则”主要有三:一是有13位考生给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主考官孟新洋院长送现金123万元,他在艺考中就往高了打点分,让他们都考上了。二是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考官卓越成老师在艺考之前,组织2位考生进行有偿补课、泄露考题,从中吸收现金22万元。三是有4位考生给湖北美术学院总考官刘刚书记、招生领导小组组长送现金10万元,他在艺考后就召开行政办公会,按其分数划定合格分数线,如果排名在专业招生计划之外,就将省教育厅追加的招生名额分配给这个专业,保证了他们全部录取。
而导致以上三条的原因,则主要是由于考官“无规则”。一方面是考官的构成“无规则”,许多学院都没有规定有亲属关系、指导关系、利害关系的人不得当考官;二方面是考官的行为“无规则”,许多学院都没有出台限制考官对外联系、打高分、泄露试题、滥划分数线的行为规则。而“无规则”限制的考官又必然会导致腐败。于是,一些考官就“任人唯亲”,在艺考中公然给自己的亲属、学生往高打“人情分”;另一些考官则“任人唯金”,在艺考前自由地吸收考生现金、泄露试题,在艺考中自由地为考生往高打“金钱分”,在艺考后自由地为考生滥划分数线和追加招生名额,这就形成了见不得人的“潜规则”。
这种见不得人的“潜规则”与可以见人的“明规则”是有矛盾的。因为,所谓艺考“明规则”,就是“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择优录取”。所谓艺考“潜规则”,则是“任人唯亲、任人唯金、择金录取”。而这种“任人唯亲、任人唯金、择金录取”在逻辑上又是驱逐“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择优录取”的。所以,我们要防止“潜规则”驱逐“明规则”,切实保证艺考“明规则”的贯彻执行,就必须从根本上消灭艺考“潜规则”。
那么,怎样消灭艺考“潜规则”呢?针对其原因,结合教育部的最新规定,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将考官的“无规则”改为“有规则”。一是制定考官构成规则,采取现场随机方式组合产生,校外考官不得低于四分之一,禁止与考生有亲属关系、指导关系、利害关系的人当考官;二是制定考官行为规则,对考官实行考前、考中、考后全程封闭管理,禁止考前接触试题,禁止对外联系,禁止考官互相沟通,禁止考官询问考生姓名,对全部考官的评分在现场随机抽取2/3 作为有效成绩参与计分。这样,就一定能够杜绝考官“任人唯亲、任人唯金”的黑暗行为,从而还艺考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朗朗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