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08|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说说那些不差钱的官俸朝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4-4 0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闫广慧 于 2017-4-4 03:03 编辑

  
    中国历史上是个官本位的国家,尽管君王们曾谦逊的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可这哄人的把戏连说谎者自己都未必信,做国君的从来都是凌驾于国家之上,视万民为刍狗。他们唯不亏待的只是那些臣服于一人之下又恃势在万众生灵之上的官僚们。(偶尔君王也有被臣下踩在脚下的时候。)于是,生活在无神信仰的君主专政制度下的中国官僚们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一个群体了。他们依照圣人的训导宣誓只为一个人服务,而得到的回报往往是这个国家财政支出的大头。于是他们在享受地位荣耀之时也享受着丰厚的物质回报,这种有俸有禄的制度沿袭千年而不衰,即便是当下我们的“公仆”不是也除了拿一份工资之外,还拥有着与级别相配套的种种特殊政治待遇吗?(比如坐公车、住公房、吃“工作餐”、出“公差”)。 《论语.子张学干禄》中子曰:禄在其中。这里的禄不是仕途,而是吃饭的技能,古代俸和禄是两码事,“俸 ”是工资,“禄”便是职务配给和福利津贴了。

   中国第一个最像样的朝代-----汉朝,禄俸却是没有明晰概念的。在货币经过非常漫长的发展期(从原始社会的末期货币就出现了)到了汉朝仍不能作为最主流的贸易方式存在,那时最主要的市场贸易手段还是以物易物,而政府支付官员的劳苦费也就以实物支付为主。于是那时计算官员官俸的单位不是我们通常使用的货币单位“元”和“角”而是以容积单位“石”和“斛”计量。可以想象每到官府发禄的那一天,成群的官员们拿到的不是划到工资卡上的抽象数字,而是排着队拎着米袋子领回一份沉甸甸粮食。而后在方便的时候再背着粮食再到市场上换取生活的必需品。这是相当麻烦的一件事,可那时的人就是这样干的。

   汉朝官员的官俸是很丰厚的。《太平御览》引用桓谭《新论》中记载,曰:“汉定以来,百姓赋敛,一岁为四十余万万,吏俸用其半”。就是说国家GNP的一半都用在了给官员的发工资上。浩大的开支终于是政府积重难返,也间接导致了王朝走向了衰弱。在汉武帝时,一个部级的员官一个月的俸禄收入是二千石。(一石相当于现在的二十七斤,按照现在的小麦的最低国家收购价1.02元人民币计算,这样的高官一月的收入就高达6万5千块钱人民币。在那个物资匮乏消费水平极差的年代,他们打着滚儿花也花不完。)当时汉武帝朝内有个石奋先生(他和老鹤是同乡),他和他的四个儿子同时做到了九卿的高官,他们家每月领取的工资也就是其他同僚家的五倍之多,可谓荣耀之极了。除了固定的官俸之外,皇帝还有额外的封赏。比如皇帝的生日或国家大典之类特殊纪念日,在朝的官员都会得到一定的奖赏。当然倘若你有很高明的拍术能讨皇帝喜欢的话那么你的封赏就不需要任何的理由。通常皇帝奖赏臣下的是布帛和金。(宋之前所谓的金不过就是铜锡合成金属而已。中国是个稀有金属匮乏的国家,用上百斤黄金的奖赏臣下估计连同时期的欧洲罗马帝国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喜剧大师东方朔先生就是因为能常使龙心大悦便从皇帝那里套取数量可观的锦缎布匹,他甚至可以拿这些得来的赏赐每年到市场上换去一个面容姣好的女子以替代过气的夫人。追究起来,造成东方牛人始乱终弃的罪魁就是皇帝无原则的封赏。而皇帝每次心血来潮的赏赐都不是掏自己的腰包,真正买单的是大汉政府。

   经过短暂的战乱,历史进入魏晋时期。这个又不算太长的和平安定时期政府官员的官俸收入有所缩减,国力的衰微也是长时间战乱和财政紧缩造成的。我们熟悉的道德完人陶渊明就是不满在彭泽县令任上那微薄五斗米工资待遇,负气辞官去南山种菊花了。但像他这样坚守道德的官员实在是不多,那些思想觉悟一般的官员们就可以靠一些灰色的收入依旧可以过着非常奢靡的生活。西晋的荆州刺史石崇就是靠做剪径往来的富商的营生实现资本最大化的,而作为政府对这样违法乱纪的行为却是持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

   到了南北朝,王朝的更迭比翻书还快,但不管是谁坐江山,划江而治的王朝依然是以米、麦等实物来支付官员的俸禄。国家规定工资按日计算,一年里的春秋两季发放。南朝盛产大米,北朝盛产小麦和谷物,那些领了俸禄的北朝南方人和在南朝做官的北方人因为饮食习惯问题,常常暗地里拿着领到的粮食到两国边境地区作黑市交易,结果无意间反而促使了两国的边境贸易的繁荣。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而东魏政权从五百二八年开始,官员突然成了替皇帝白干活儿,政府取消了所有公务人员的俸禄。史书没有说明这个政策出台的依据,但从老百姓饿死冻死而官员却能活下来看,他们肯定是有灰色收入的。历史向上追溯不远西晋的荆州刺史石崇就是干着即官即匪的勾当。而社会动荡无疑使那些官员可以浑水摸鱼,所以政府在打黑不力的情况下,考虑取消工资待遇算是没办法的颁发了。这种无私“俸献”的情况直到北齐政权建立(五百五十年)才告终结。

   隋唐,中国进入了第二次高速发展时期,当时经济和国力空前的繁荣,尤其是农业达到了历史的新高。隋朝的粮食储备到了亡国后二三十年的唐太宗时期统计还可以吃五六十年,而到了开元时期粮食人均总产量更是到了科技高度发达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才第一次接近了这个数字。于是在官员的官俸中除了禄米和俸银外还按照官阶等级的不同可以分到一份数量不等的职分田。并实行了月俸和年终奖的双轨制。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拿双份的工资。这还不算完,官吏还有其他福利待遇,如亲属免役、住房、乘车、受田、子孙享受优先入学和做官等优惠和特权。每年可享受公休假(汉朝是5天一休,唐朝是10天一休)。家里父母亡故,享受“丁忧”(带薪休假)一年。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大诗人白居易在他的《书事咏怀》中写道的“官俸将生计,虽贫岂敢嫌”完全是白老先生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手法和自谦的一种表现。他老先生在官任上倘若真穷得揭不开锅的话又是靠什么吃的花酒,包养樊素和小蛮这样绝色的文艺女青年呢。而且白老先生不仅有“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还有,“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唐朝的官员可以不贪污纳贿就可以过上比神仙还神仙的生活,真是要让我们当朝的干部们嫉妒得要眼中喷火了。

   其实中国官员的幸福生活远远没有到来,公元十世纪开始的宋王朝才是官员们最心仪的时期。那时官员的官俸高到不可想象的地步。作大宋一朝的“公仆”简直就是拿了一张通往天堂的通行证。普通的官员除了不菲的薪饷之外更是有名目繁多的特殊待遇,在京的官员有禄米、服装、禄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料、纸笔、差费、职钱、公使钱及恩赏等各种补贴,地方官还配有大量职田。官员家中役使的仆人衣食及工钱也由政府“埋单”,真可谓一劳永逸天字第一号的好职业了。当然官员如此高福利高薪的制度势必增长了社会的奢靡之风。我们知道的官声很好的寇准就是一个在生活作风极度糜烂的人物,司马光在写给他的儿子的训诫文章《训俭示康》和清人杨潮观的杂剧《寇莱公思亲罢宴》里都是把他作为反面典型进行了奚落和批判的。超级富国宋朝除了对官员善待有加对公务员身份的小吏也是相当不薄。《水浒传》中梁山总舵主宋江在造反之前就是郓城县的押司(司法文秘)。他在江湖上的兄弟送了他一个“及时雨”美名,其实对江湖上的弟兄来说宋大哥的“及时雨”也就是及时银子,挥之不去,用之不完的银两也可见小吏们是不差钱的。

   元朝,因为官员队伍的无限扩大化,层级繁复、冗员庞杂使得官家也不堪重负了,工资水平也急剧下滑。有着宋朝这个走得还不算远的标尺树在那儿,官员的心理落差也就难以抚平了。公开的合法收入不能满足心理上的需求,于是官场贪赃成风,吏治败坏,庞大的国家机器在短短的不到一百年就生锈腐蚀掉了。

   明清时期,官员们的薪俸跌到了谷底。明初,一个在京像样官员一个月的俸禄甚至低于维持普通百姓的基本消费水平。赤农出身的朱元璋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割肉,便纵使百官向民间自由摄取财务。那些丧尽天良的官员想出各种花样强取豪夺来补差薪俸中损失的那部分。在明朝除了延续了前朝银两火耗归公这一制度外。(其实那些从老百姓缴纳的赋税中克扣下的所谓火耗的那部分银两都归到了当官的口袋里去了)还创造性的发明了一种叫“淋尖踢斛”的压榨百姓的手段。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在老百姓交纳公粮时,官府用个大斛做量器,百姓将粮食放进斛里,再称重,计算自己完成的粮食份额。谷堆要按尖堆型装起来,这时会有一部分超出斛壁,当谷物成锥型堆起时老百姓认为已经完成了应缴的份额,这时那些收粮官们会忽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斛壁上猛踹一脚,这时冒出斛的那部分粮食就会撒落到地下。当你弯腰要去捡地下的谷粒时,官员们会一声断喝让你不许动,告知你落在底下那部分是弥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损耗用的,已经不属于你。于是你只好重新补起那洒落的那部分。其实所谓损耗也就都由官府留下按职务高低、亲疏关系等私分了。当然这是那些一般的官员增加收入的伎俩,不一般的道学先生和道德楷模是不会这样做得,结果像海瑞这样的清官就只能一贫如洗死于困顿了。清朝到了雍正一朝曾一度推行新政,为了防腐治贪以养廉的名义发放额外的补助,寄希望那些官员拿了高薪廉洁自律,然而官员的觉悟似乎并不高,尽管雍正爷对那些拿了高薪还向国家和百姓伸黑手的贪官实行了酷刑,扒皮添草做标本也不能完全阻止社会腐败之风的泛滥。明清最后的覆灭无一例外还是毁于吏治腐败上。

   时逢盛世,我朝在各个方面都出现祥瑞之相,但唯一不和谐的仍是吏治问题。今年官方统计(可能有出入)今年因为经济问题被下到大狱的各级官员就有万众。这些人真真的是“官俸将生计”吗?我想更多是欲壑难填罢了。怎样治理,现成的例子看看欧美,隔岸的便是。



29#
发表于 2017-4-5 11:30 | 只看该作者
点精推荐理由:借古讽今。文章罗列了从汉朝到当今的官俸体制,试图揭露弊端,警醒当世,资料详实,有说服力。
28#
 楼主| 发表于 2017-4-4 22:23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7-4-4 11:21
自古至今,谁不喜欢当官呢?做贪官易,当清官难啊

水清无鱼,清廉只是相对的。
27#
 楼主| 发表于 2017-4-4 22:22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7-4-4 11:19
闫老师此文,一样是涨知识啊

26#
 楼主| 发表于 2017-4-4 22:22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4-4 10:46
官本位不是一天两天了,有的国家搞高薪养廉,还需制度与监督。关键是执行这些制度,只要是人为的,在我国, ...

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监督很重要。
25#
 楼主| 发表于 2017-4-4 22:21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7-4-4 09:12
既然根深蒂固,那么改变肯定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雄安新区”的建设,也许会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禄”会 ...

唯防微杜渐才是正道。赞同!
24#
 楼主| 发表于 2017-4-4 22:20 | 只看该作者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17-4-4 09:01
比对之中,令人感悟。好官员就是工资高一些,人们也乐意。腐败玩意只奔钱财而去,清官也无意于俸禄的高低。

是滴!是滴!
23#
 楼主| 发表于 2017-4-4 22:19 | 只看该作者
22#
 楼主| 发表于 2017-4-4 22:19 | 只看该作者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17-4-4 08:40
官员向来是风头职业,也是高危职业。
若不捞点喝点,为什么要去当官呢?
所以你我当官,有权了,也可能会 ...

不能免俗,关键不是人道德沦丧了,而是体制有漏洞可钻。
21#
 楼主| 发表于 2017-4-4 22:17 | 只看该作者
20#
 楼主| 发表于 2017-4-4 22:17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4-4 08:26
我印象中的大戏里,文弱书生在受尽磨难后,最终翻身的机会,不是金榜题名,就是被狐仙所救。看来排除鬼神之 ...

现在仕途也不还走了,太多凶险,弄不好就老虎苍蝇了,还是做小民安全。
19#
 楼主| 发表于 2017-4-4 22:16 | 只看该作者
李更文 发表于 2017-4-4 08:24
当官仍然是当今大多数人不变的选择

如果理想是为民立命还好,如果为发财那就算了。
18#
 楼主| 发表于 2017-4-4 22:15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4-4 08:23
额也要做东方朔……

要得!
17#
发表于 2017-4-4 11:21 | 只看该作者
自古至今,谁不喜欢当官呢?做贪官易,当清官难啊
16#
发表于 2017-4-4 11:20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4-4 08:26
我印象中的大戏里,文弱书生在受尽磨难后,最终翻身的机会,不是金榜题名,就是被狐仙所救。看来排除鬼神之 ...

现在的公务员也是不好做的,尤其是新疆的公伤员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5 22:19 , Processed in 0.17197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