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26|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鹤的两种表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3 2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鸟鸣山更幽”的情景于人并不陌生。每当我们的身影淡入田园,鸟儿就是自然赐予人们心眼的最平常的生灵,使天空灵动,使心灵高蹈。鸟鸣是一种宣告,一种存现:远离世廛的自在安适。而白鹤是鸟类中最优雅的天使。松鹤朝阳,描绘着晨光明媚时的生命律动,幽寂中的喧哗,飞翔中的欢乐。荷园归鹤,则是归鸦集桑梓,晚雨带暮云的情景。绿树、青山、白云之上的鹤,怎么看去都是一种美妙绝伦的图画。这样的画我见过的,在纸页上,在屏幕上------

  但冶先生托付给我的这些相片,是怎样引人胜的真实啊!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的我想象得出,这些鸟的相片实在是可遇不可求的风景,实在是苦心孤诣的丰硕成果。这几张相片守得好难。我隐约听他说到。为艺术献身,何须抱怨呢?我微微一笑。这笑,既是对于摄影师的无声安慰,又是对这鹤与鹰,鹤与鹤的图片无以言表的赞赏。

  摄影作品的美与真,是迥然不同的。这几幅相片的真是显而易见的,很容易理解,它们的美却很难被人懂得,因为美需要非常精细的理解力;正因此,人们更多地关注相片的真实细腻,希望自己也有运气发现这样的戏剧性场景,而较少关注相片的美及其情趣意味。

  人生的最大快乐,不是来自物欲的满足,而是源于心灵的感动。当我们向无边的森林敞开怀抱的时刻,当我们与丰美的事物相遇并投去深情凝视的时刻,我们感到欢欣和幸福。当目光凝聚在苍山之间活泼泼生灵的翅膀之上的时刻,我们感到生命的神秘和美好。徐志摩说:“这整个的宇宙,只是一团活泼的呼吸,一体普遍的生命,一个奥妙灵动的整体。”自然界灵动的生命,丰富了我们的生命体验,启发了我们对于生命美感的认识。

  我常常漫步于山间、田野,在林间,在泽畔,静坐着或者仰躺着,就会看到鸟的影子。有一次在荷花村,一只白鹤径自落在我面前的水泥路面上。它大大方方,自我感觉良好,一点也不怕生。那个黄昏,群集的白鹤像雪一样落满了山脚下几棵高大的树。徐志摩说他听得到有音的乐,也听得到无音的乐,那不是夸张,那是一种禅意。我常常会侧耳倾听自然界的声音,和自然界的生命面对面相遇的时候,我会感觉到宇宙的和谐与大美,情不自禁地对生命的神秘与和谐保持屏气凝神的敬畏。我相信我能够看到鸟世界的真相。鸟通过叫声与飞翔表达心曲,渗透了个性和感情,并表达着共性:率性自然。它们是忘我的。它们的声音与目光,有时会让人感觉到忧郁和感伤,但孤独是因为它们生活在高处,它们珍视自身的位置,它们决不会把自己放低到鸡窝里去,叽叽叽地盲目奔波。鹤的世界是诗意的,它们的飞翔就是诗,就是语言,它们的激情有着动人的表情和语调。

  美的最高形态,必然是充实了生命和情感内涵的那些瞬间。比如,凝固的姿态,朝圣者的姿态;翩然欲飞,跃跃欲试的感觉;陶然欲醉,自得其乐的飞翔。但是有一种更深沉的美感,却是来自于关系之中,紧张或者和谐的关系之下,出其不意地产生了最纯粹的美感。因为这种种关系造成的画面流动感,就像读者特别喜欢的情节性作品甚至连环画一样,特别吊人的胃口,特别受到观众的偏爱;何况这样的风格,又使作品自成体系,独立完整而充实丰赡。且让我用一首诗来诠注这两组充满动感的相片吧。题目就是《两只鸟的表情》。

    两只鸟
    又两只鸟
    从真实细腻的镜像中
    给我带来了森林
    一、        鹤与鹰
    鹤警觉鹰窠虎视的眼睛
    它立即展开双翅
    同时惊骇地转过头去
    当鹰的利喙张开时
    惊鹤已冲天而起
    枝条弹起一阵颤栗
    二、        鹤与鹤
    鹤站在柏枝之上
    像在孤独地守望
    又一只鹤扇着翅膀
    落到它的近旁时
    它却凌空而起
    绕着柏枝飞翔
    像在欢乐地歌唱

  森林中,鸟儿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各有各的地盘,各有各的招术。当鹤偶尔落到鹰的枝头时,鹰自然毫不客气地发出了挑战者的讯息,它张开利喙,对着鹤紧张不已的翅膀展开了凌厉的攻势,观相片的人似乎听到了它示威性的怒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而鹤与鹤之间,却传达了一种温存的关系。这再不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社会哲学意味,而是卞之琳的《断章》所述的情形:“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但相片中这“看风景的”鹤也不甘心仅仅是看看你,它还试图靠近你,一不小心绕进了审美哲学的距离说。你偶尔落到“看风景的”鹤的枝头,并不理会主人家的亲昵愿望,稍稍调整一下姿势却远走高飞了。你不是因为审美距离的危机而是因为谨慎或者矜持,你绕着“看风景的”那一只鹤飞翔得更加优美,更加扣人心弦,真正融成摄影师镜头下风景的一部分,我看得出你的踌躇满志,优雅漂亮。我内心被你这样的鹤的骄傲与另一只鹤的忧伤瞬间照亮了。

  在人类的艺术活动中,自然生灵从来就是最基本的题材,也是艺术生命取之不尽的源泉。正如梁宗岱所说,大千世界就是宇宙大灵的化身,生机到处,它便幻化和表现为万千的气象与华严的色相。我想,只有那些与自然大化心灵相通的人,才能将常人眼里的一花一草看成灵性的、神性的生命,并且敏锐地搜捕到自己的眼中加以表现;只有超脱小我的七情六欲,掠过世俗生活遮天的尘烟,回到宇宙或者自然的深处去领悟这些气象与色相,我们才会听到无乐的至乐,看到无形的大象,完美的艺术。
         (2008/8/21)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33#
发表于 2008-9-7 10:13 | 只看该作者
对不起,我学力不逮,认真看了川媚的文章,看了大家评论跟贴
觉得文字欠了些轻盈灵动,与楼主希望表达的情境有力所未达之感
也许我说错了

记得有个,照片写的评论,马俊子的一篇文章,当时读了感觉极妙极好,恍如画在眼前,思想与情感,描摹与表象跃然字里行间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9-7 00:1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朋友们留贴。请继续批评。
31#
发表于 2008-9-6 08:32 | 只看该作者
而鹤与鹤之间,却传达了一种温存的关系。这再不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社会哲学意味,而是卞之琳的《断章》所述的情形:“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但相片中这“看风景的”鹤也不甘心仅仅是看看你,它还试图靠近你,一不小心绕进了审美哲学的距离说。你偶尔落到“看风景的”鹤的枝头,并不理会主人家的亲昵愿望,稍稍调整一下姿势却远走高飞了。你不是因为审美距离的危机而是因为谨慎或者矜持,你绕着“看风景的”那一只鹤飞翔得更加优美,更加扣人心弦,真正融成摄影师镜头下风景的一部分,我看得出你的踌躇满志,优雅漂亮。我内心被你这样的鹤的骄傲与另一只鹤的忧伤瞬间照亮了。
感觉很好的文字。欣赏!
30#
发表于 2008-9-5 12:01 | 只看该作者

从自然生灵中

感悟一种美,呵呵,有意思!动物的表情据说与我们人类的很不同呢。
问好了!
29#
发表于 2008-9-5 10:19 | 只看该作者
阐释的好。欣赏。
28#
发表于 2008-9-5 10:00 | 只看该作者
 美的最高形态,必然是充实了生命和情感内涵的那些瞬间。

  对艺术之美作了极好的阐释。
27#
发表于 2008-9-5 08:4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26#
发表于 2008-9-4 22:1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过。问好!
25#
发表于 2008-9-4 21:13 | 只看该作者
人生的最大快乐,不是来自物欲的满足,而是源于心灵的感动。
格言!
24#
发表于 2008-9-4 20:2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川媚 发表
谢谢你留心阅读。多多批评啊。问好!

"人生的最大快乐,不是来自物欲的满足,而是源于心灵的感动。"回首再读,韵味悠然.
问好
23#
发表于 2008-9-4 20:08 | 只看该作者
胡老师在尝试一种新的写法,不错!


问候!
22#
发表于 2008-9-4 19:05 | 只看该作者
人生的最大快乐,不是来自物欲的满足,而是源于心灵的感动。
有共鸣。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9-4 16:1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山野闲人 发表
 优雅淡然的生活细节串接在如诗的文笔中,说鹤喻世,温馨和谐。
 先欣赏一遍,回头还要细读。
问好


谢谢你留心阅读。多多批评啊。问好!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9-4 16:1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刘敬胜 发表
感性的文字!学习


我是希望情理兼融的。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4 22:22 , Processed in 0.12714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