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775|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细节是散文的眼睛——也谈亲情散文的写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3-7-29 1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细节是散文的眼睛
         ——也谈亲情散文的写作
                                     李幼谦

  巴斑嘱咐我为论坛写点什么,很为难。我是新兵,坛龄没两个月,平时上网时间不多,匆匆发稿,左邻右舍点击一下,连精华也没看完过。再有记心不好,这边看了,那边忘记,如何评说?更何况,散文不是我的专长,评论更是我的弱项,只会摆事实,不会说道理……这么一犹豫,让十三剑捷足先登,但因此给我一个启发——也谈亲情散文吧。

  巴斑先论了真实是散文的生命,十三剑生发出“亲情一类的文章,正是由于情真意切,而能带出文中之意,给人予真、予共鸣”的感叹,为省事,我干脆亦步亦趋、跟踪前进,进一步谈谈自己的体会。

  散文是什么?我是同意“书简”说的,且不说古代许多优秀的散文是从给亲朋好友的书信中得以流传的,而今社会越发达,人类越寂寞,我们更需要倾诉,只是这倾诉的范围扩大了许多,由对亲友的倾诉扩展到了对社会的倾诉,对个体的倾诉发展到对群体的倾诉。

  既然是写书信,当然要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除非开玩笑或者存心欺骗才说假话哩。如果是编造,不如干脆写小说,连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虽有自由想象的空间,也提倡细节的真实哩。浪漫主义的小说不受限制,越是稀奇古怪的谎言越是能博得读者青睐的,如中国古代的《西游记》,外国当代的《哈里·波特》。

  既然,说真话、讲真事、记真人、写真事、抒真情是散文的生命,这生命中最凝重、最灵动的就应该是眼睛了。眼睛是生命灵魂的窗口,细节也是散文的眼睛,由于它源于生活,比臆造更令人可信,所以它是最真实的,也是最感人的,它让我们纯净明亮的思考,建筑在一个个具体真实的细节基础上,从而催动读者的审美性兴趣。

  安格尔指点我们:“要把美隐藏在真实之中,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大师决不是创造了什么,不是制作了什么,应该说,他们是看见了什么,并且探悉了什么……但愿你的眼睛看得看得真切一些,敏锐一些……”要让读者看得真切与敏锐,作者首先应该反映得细致一点。

  近期我见到版面上的一些亲情散文,许多就是以生动的细节表现出金钱买不到的温馨,那是作者看待亲情的眼睛透视出的璀灿,那是在记忆的筛滤后留下来闪光的金子,我们也可以从中读出亲情的真切记录,随作者一同沉缅在亲切的回忆里。

  如巴克《父亲的进步》:“三株辣椒长得很蓬勃,密密匝匝挂满了辣椒,估摸着恐怕会有两斤左右的收成。有几只已经成熟红透,父亲随手摘了,撒在花岗岩地上,让其自然晾干。”作者描写他父亲手种植的43盆花果中,专门点出不起眼的辣椒,那种质朴的、天然去雕饰的朴素美不仅点缀了他家,也给读者一个视觉的亮点。

  糊涂的《吾家有女初长成》:“放暑假时,我想象着快要和你见面时的激动,我想如果你叫我妈我就张开双臂,如果你叫我“哥们”我就与你击掌欢呼,可结果,我既没有张开双臂也没与你击掌欢呼,而是你很自然地把包退在我的手里然后挽着我的手臂回家。“作者的满腔母爱,由一部女儿编年史道出,一个个细节,就是一幅幅画面,落实到迎接女儿回家的接站时刻,情趣盎然的联想与描写,简洁生动地表现出女儿少年老成、故作成熟的情态。
   
  舞双双的《我只是想写写我的姥姥》:“她就熬小麦,把麦糠粗糙的去掉,再一直熬,熬到窝里的麦米粘稠了,她吹凉了才送到公公的嘴里。”那贤妻良母的形象力透纸背,诱发丰富的联想,成为我们飞越时空的想象。

  月中桂的《母亲的生日》:“我轻轻地除下她的线帽,露出的一头银发让我在震惊之后,紧跟着眼角一下子便湿润了。轻轻地抚摸着母亲的那头银丝,眼前浮现着的却是儿时所见着的拖在她身后的那挂长辫子。想起寒冷的冬夜,总爱踢被的我常常被那双大辫子垂下的发梢掸在脸上的感觉弄醒。”以母亲今日的银发,与自己儿时时常被掸醒的母亲的大辫子对比,单纯的底色上一抹灵动的色调,对岁月无情残酷的痛心不言而喻。
   
  圆月弯刀的《妹妹》:先是以妹妹信件与自述语言,将一个玲珑剔透的女孩子展现在读者眼里,再用“妹妹梳着两只羊角辫,套着大衣裳,趿拉着鞋跟在哥哥的身后奔跑。”“她就不再哭,转过身回到自己房间里去,趴在窗户上目送我上车,直到车走远。”这两个细节描写,表现兄妹情深,意境深远,情趣无限。

  太阳神的《梦回终南》:“妈妈没有言语。豆浆刚挤到锅里。她在灶头点火。听说我要走了,她忙擦了擦手,就去给我整理行装。”“妈妈用筛子筛掉沙子,然后一颗一颗地择出依然饱满的栗子,装到塑料袋里,扎紧……”以白描手法,刻画那圣母般的亲和宁静,舐犊情深,溢于言表。

  爪洼岛的《懂事的儿子让我心酸》:“给他买来十多包,他总是一次吃一点,再细心地包好,放起来”“那只左脚上的鞋底已从后往前开了一半胶,有抬脚鞋底就耷拉下来,可是儿子还在穿它,穿着它上学,虽然只是上一年级。”既用细节表现儿子的懂事,也如镜子一样,把作者对儿子的怜爱照得透彻清明。
…………

  好,我已经列举得不少了,仍然有挂一漏万的遗憾,但就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细节使人物个性突出,使生活美丽凸现,也成为他们散文出众的亮点。

  我们有的散文为什么不动人呢?古先哲说得好:“你的全部的错误根源不在于你缺少什么雅趣或者什么想象力,而是你的作品里缺乏忠于客观自然的东西。”我想,那客观自然的东西就是真实的细节。

  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享受亲情,而亲情文章之所以动人,就因为爱是生活的轴心,是爱延续了世界,不懂得爱就不懂得生活。但亲情是一种物质消费,在模模糊糊的生活场景里,在平平淡淡的衣食住行里,在默默无闻的琐碎事物中,当我们只注意对幸福生活的精神追求时,一不留神,就与它们失之交臂。细节,把转瞬即逝的小事以文字定格成永恒,以静态的文字表示出动态的美感,用事实说话,产生了以一代十的效果。

  写作是一种审美活动,需要作者满足人们的美的享受,而具体的审美对象唤起人们的感觉,特别容易洋溢起读者心中的愉悦,因为亲情散文中的细节,把日常生活司空见惯的情景注进了文字中,把可感的具体形象亲切地推到了我们眼前,就赋予它美学价值,让读者从真实的景象中去体验善与美的和谐,给眩人耳目的华丽文字注入了真实的生命,读者一起分享,比直白的粗线条叙述更能打动人心。

  散文是心灵的歌,除了纪实散文,还有抒情散文、思辩散文、哲理散文等等,即使在这些不以记叙为主的散文中,在回忆、在引用、在描写时,“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有了细节,也能使散文充满活力。

  巴斑说真实是散文的生命,就在于真实的散文中,有更动人的眼睛。朱自请的《背影》,让我们记住了他父亲爬月台的细节,冰心的《小桔灯》,让我们记住了女孩儿揉桔子的细节。当今的散文百花齐放,呈现更加多姿多彩的画面,但大多报刊,都向作者发出要求: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而生活化的散文需要细节,读者阅读的欣赏习惯也注重细节,我想,“文章不写半句空”,应该成为我们写作散文的座右铭。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9#
 楼主| 发表于 2003-7-30 20:41 | 只看该作者
有了兰MM等才女在此,我才来凑热闹的呀。
28#
 楼主| 发表于 2003-7-30 20:3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梅笛 发表
学习了,真的是很受启发啊。
希望大姐以后多多指导,梅笛先谢过了。:))


很喜欢梅MM看海的文章,向你学了。
27#
 楼主| 发表于 2003-7-30 2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李大姐这样的分析和归纳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最初由 爪哇岛 发表
对我们的提高和积累有着无法言说的意义。谢谢这样的好文字。


小岛应该帮助大姐提高提高才对。
26#
 楼主| 发表于 2003-7-30 20:3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糊涂 发表
细节是散文的眼睛,记住了。:)))


MM是有些糊涂,哪里要记?是从你那里剽窃来的呀。
25#
 楼主| 发表于 2003-7-30 20:3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吴蔚 发表
非常喜欢李幼谦的这句话:“我是捏针的。。。”
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于温和、宽容、内敛,侠义之道的高深境界讲究以柔克刚,绵里藏针。


吴MM的文字功夫好生了得!
24#
发表于 2003-7-30 1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原创] 细节是散文的眼睛——也谈亲情散文的写作

最初由 李幼谦 发表
        细节是散文的眼睛

呵呵,拜读~~~~~~~~
因为你们,让我如此留恋这里:)
23#
发表于 2003-7-30 08:4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真的是很受启发啊。
希望大姐以后多多指导,梅笛先谢过了。:))
22#
 楼主| 发表于 2003-7-30 07:55 | 只看该作者

一孔之见

巴班,我完成您布置的任务了!
不敢指导,也无从指导,不过是自己的一点体会,不一定正确。
再说,文无定法,各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就是了。
21#
发表于 2003-7-29 23:08 | 只看该作者
  很详细,很有所指,很有针对性。

  谢谢老师 希望朋友们都能够认真看看。

  李幼谦老师的这些话都是很实在的话,也是作者在自己漫长的写作道路上的深刻体会,对每一个朋友都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欢迎大家能谈谈自己的创作体会,不管对否,把自己的经验或者困惑写出来。经验可以给其他朋友以借鉴,困惑或者可以得到李幼谦、太阳神、剑十三等朋友的具体指导。

  不知对否,请朋友们斟酌。  
20#
发表于 2003-7-29 21:3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李幼谦 发表
抱歉了,没引用...

我还没有发呢
发了
你一定引呀MM
19#
发表于 2003-7-29 20:34 | 只看该作者
细节是散文的眼睛,记住了。:)))
18#
发表于 2003-7-29 1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没引用不好意思

最初由 李幼谦 发表
  其实戈MM的文章是很动人的,比如那《延续的记忆》写对婆婆的情感真的很难得,但我的文章已近三千字了,只好割爱了。

俺希望姐姐能对我的文章多提点意见!:))问好!
17#
发表于 2003-7-29 17:30 | 只看该作者
这几天很忙,现在才细品此文,真是说的到位啊~问声姐姐好~~

16#
发表于 2003-7-29 16:4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李幼谦 发表
[QUOTE]最初由 月桂树 发表
  来学习姐姐的文章。最近常常在想,在写作这条路上自己该不该再坚持?上网一年间,本来写帖纯粹只是为了记录或抒发自己的一些心情,没想过更多。可走进中财,接触了这么多?..


      谢谢姐姐。月儿会继续努力的!:)~~~~`
15#
发表于 2003-7-29 16:27 | 只看该作者
好羡慕JJ们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7 11:58 , Processed in 0.06036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