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403|回复: 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乡土怀旧系列之二十六:生产队里开大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4 1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乡土怀旧系列之二十六:生产队里开大会
           文/于文华

  人的记忆就像一坛陈年老酒,经历的事情越多,日子越长久,越能散发出醇香的味道,也越能叫人咀嚼出往事中值得怀恋与珍藏的点点滴滴:比如看见生产队摞的高高大大麦垛时的喜悦,比如门外瑞雪飘飘屋内炉火温暖坐在温烫炕上休眠的闲适,比如队里开大会时社员们的嬉笑自在……
  
  没有固定不变的场所,没有像模像样的会场,也没有长篇大论的客套,有的是小葱拌豆腐的清清楚楚,是石匠锻磨石(实)打石(实)的认真与憨厚。队里的上传下达,春播秋收,修渠铺路,浇水打坝,平田整地,割麦拔田,犁地拉粪……更不用说“文革”时的早请示晚汇报,计分员或者保管员庄户里大声呼叫几声:“开会了,开会了”,人们便一传二,二传十地招呼着、喊叫着,兴致勃勃去开会。

  地点是流动的,视季节变化、天气好坏与队长的心情如何而定。要是在冬天,往往选择在饲养场大院的南墙根下,人们一边晒着暖暖的冬阳,或蹲或坐,或站或立,男人卷着旱烟渣子,互相传递着卷烟纸条,甚至缺烟渣的也可以伸手要点,边和一旁的几个年纪大的妇女开着或荤或素的玩笑话。妇女们,则低着头,边唠着磕儿,边纳着似乎永远也纳不完的鞋底,不时还回敬男人几句。甚至在队长未开腔前,几个身强力壮的老娘们,将那个出言不逊的家伙压倒在地,扬言要脱去裤子,摸个鸡鸡……队长见人群笑开了锅,适时地站起来,说起开会的内容,也给羞臊之极的男人解了围。夏天呢,村头大槐树下,绝对是最佳的地点,树荫像一个硕大无比的阳伞,遮挡的一大半人心里凉凉的,而孩子们,在人缝间兴奋异常地跑来跑去。白杨树萦绕的家园,泥墙土脸的房屋,像是亲切捻熟朝夕相处的伙伴,张望着、关切着,乡村里随意溜达的风,像身边顽皮的孩子,将邵八叔的草帽一把打下来,嬉笑着跑远了,将刚刚结婚的年轻媳妇有些紧把的红红的碎花衣襟掀开,惹得不远处光棍憨大眼里几乎要冒火。
  
  一般情况下,没有特殊缘由,社员们不分男女,对开会表现出空前的积极与热情。一来可以互相说说开心话,联络联络感情与思想。虽在一个村子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彼此的脾气、性格、爱好……都了如指掌,乡村长大的孩子,即或是有出息走出村庄,不管多少年回村,老一辈的人,都能够说出一些个性、话语乃至奇闻异事,但这样的气氛与场所,却不是天天有的。二来人们趁机可以了解了解形势与外面的事情。那时乡村信息闭塞,一般人看不到报纸,听不到收音机里的国家大事,更不要说电视里图文并茂地观看。队长传达的上级会议精神,就是唯一的外部世界的信息来源。三则是最实惠最划算的,也是最主要最关键的,开会也照样记工分,不出力不流汗,轻轻松松就可以挣到一个早上的工分,何乐而不为呢?听说要开会,任凭猪圈里老母猪饿的直叫唤,将吃奶的孩子抱上也要去开会,男人将吃了一半的半碗饭端在手里,边吃边去开会,反正又没有规定开会不能吃饭。

  最高兴最喜悦的会是分粮食!不管是在麦场上按照劳力、工分与人口分麦子,还是在土豆地白菜地里分土豆与白菜根。人们都兴高采烈,喜气洋洋,谁不乐意能吃的好一些呢?这样的会,队长简短说几句,没有长篇大论的繁杂客套,只有开门见山的直奔主题:听说有些人家几天揭不开锅了,刚刚打了一场麦子,今天分些粮食,精打细算……下面由长年(队里的计分员)喊一户,上来一户,放心,谁家都有份!

  最难过最沮丧的是年年的年终决算会!会计算盘一扒拉,贴出几张纸纸来,开会时说谁谁谁家超支了,谁谁谁家刚刚好。那年月几乎家家超支,一个劳动日仅仅值一两毛钱。尤其是家里孩子多劳力少的人家,(当时我们不知道家里孩子多与后来计划生育的关系)一些工人干部家属,一年四季的辛辛苦苦,苦扒苦挣,反而要给队里交清超支款,才能在过年时分粮食。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又不允许出外打工赚钱,唯一的指靠只能寄托在家里喂养的猪身上。养一头肥猪,还清欠队里的,剩余的只能是寥寥无几了。后来,有些胆大的人,偷偷摸摸去黑市倒腾鸡呀羊的,使贫穷的日子稍稍有些起色。

  大概是1972年5月的一天,(按照我最小的弟弟年龄推算的,他当时一岁多些)队里的计分员挨家挨户张罗着、吆喝着:今天的会大老爷们就不要来了,光大老娘们参加,生过一两个娃娃的也不用开。听听,这是啥会?哪门子道理,凭啥不让一家之主的男人开会?嗨!这半边天快成了一片天了,连开会这等好事都不许掌柜的参加?以往,有些会议,队里开会是清一色的男人,绝对没有她们大老娘们份的。村子里的人们就议论纷纷,胡乱猜测。有好事者不请自去,从队长那里套口风:今天是啥会?这么神神秘秘。干啥?队长那厮嘴就像贴了封条,只字不提开会内容。“这……与你们大有关系,等开完会,不就啥都知道了”。

  也罢,不去就不去,不就是一次会议吗?又不是公社礼堂开,或是去县上开“三干会”。(生产队、公社与县三级干部会议)该干啥还干啥,反正开完会一切会明白的。妇女们乐滋滋的,头一次在男人们面前占了先,神气十足地出了门,像是去赶集,又像是去看大戏,一路上嚷着、说着、笑着、喊着,去队长家的院子里开大会。

  晚饭前,开过会的人家,饭做熟了,除了孩子们依然兴致勃勃地抢着吃以外,各家的男人女人好像对吃饭失去了兴趣,心事重重,我想:一定是发生了什么,让我爹我娘不高兴!这事一定与今天生产队的会议有关。很想张口问问,又怕自讨没趣,只在心里只犯嘀咕:到底是啥事呢?让他们闷闷不乐,愁眉苦脸,茶饭不思。晚上,全家七口人挤在唯一的书房炕上睡觉时,半夜熟睡的我,被父母的小声议论“吵醒”。“队长说这是上头说的,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你说的轻巧,伤筋动骨都一百天呢,何况是肚子上划一道口子,伤了人的元气,以后你怎么劳动养家?”“没事!队长说哩,就像谯小猪一样,一点都不疼。”“站着说话腰不疼。不疼他去试一试?”“听说队长老婆要带头做手术,还说是国家为咱老百姓做好事。不计划生育,生下十个八个怎么养活?”父亲半天不再言语,好像触动到他的心坎上。“四个孩子一天天长大了,还挤在一个炕上,以后还要盖房子、娶媳妇、成家立业,不把你累个半死。再者说,队长说头次结扎,一律记四十天壮劳力的工分,还补助三十元钱,五斤红糖。要是以后做,估计就没有这样的好事了。”“也对,这次跟着队长老婆沾个光……”我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只隐隐约约记着“计划生育……结扎……什么的字眼”也不知父母的心事解开了没有。

  隔天,放学后,父亲已将架子车收拾的齐整,还铺上了褥子,说是要和我去公社医院拉母亲。我没有问,估计和他们那天晚上的喧话有关。到平日不大去的公社医院,父亲扶着一脸倦容的母亲躺在架子车里,然后在前拉车,我在后面扶着车子,小心翼翼地拉着动完手术的母亲回到家里。

  母亲像生了小弟一样疲倦,而父亲果真像伺候月婆子一样精心周到地服务着,整天熬着小米汤,喝着红糖水。(我们这里的风俗把生育了孩子的妇女叫做月子,月婆子也就当仁不让成为一种称呼。)父亲安顿我们:你母亲做了手术,得缓一个多月,往后要听话,不要惊扰你们的妈妈,让她多休息。几天以后,我从同学口中探听到,全村生育了三胎以上的妇女,都主动去公社医院做了结扎手术。那些天里,我们村子像过年一样,常常碰到端碗的小孩,他们端着可口的饭菜,或是提着几个鸡蛋,给做完手术的妇女下奶。往往,一碗香喷喷的鸡蛋面片,母亲只吃上半碗甚至几口,就被我们几个争着抢着吃个干干净净。
 
  当时不知道计划生育是国家大事,是基本国策。后来渐渐明白:我国人口众多,且基数大,经济发展还不够发达,人民生活不够富裕。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的实施,无疑是绝对科学正确的高瞻远瞩之举。当初的人们也许是形势所迫,母辈们主动结扎是心甘情愿的,但后来计划生育就成为乡村干部最难啃的骨头、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有些地方将超计划生育农户家抬值钱的家具抬走,将口粮弄走,甚至拆房子。再后来听说移风易俗,也给男子做手术,但仅仅搞了几例,农村里男人是一个家庭的栋梁与支撑,所以女人一般不会让自家男人做手术。

  现在,村民依旧开会,但人们缺乏那种高度的热情了,村子里除了夏收与过年时节,其余时间都空落落的,开会成为村干部的头痛事!而计划生育的观念与意识也深入人心,从各种各样的变化与实际感受中,农民也不再硬和政府怄气,不论男女,最多生两个就不再想着生育,至于“超生游击队”早已成为历史。尤其在改革大潮洗礼下,人民生活水准也一步步地提高,人们的文化观和生活观不断变化,对基本国策二十余年的磨合也有了模式性的认同。

  
  多年后,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村子里的人们,其乐融融到生产队开会的情景,虽然生活贫穷,物质生活不丰裕,日子清苦,缺衣少吃,但无论做人还是处事都乐观向上,心态平和,从容娴雅, 形成淳朴的民风,宽厚的乡俗,以及忧伤中的幸福。
                   (全文3609字)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58#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0:0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房子 发表
写活了那年那月的生活,好多事都是时代特有的产物。有见证历史情景的意义。

   多谢房子版主热情的赞誉与肯定,欢迎老兄及先生多多批评指导呀!问好房子先生1
57#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0:0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江南 发表
幽暗的回忆中,我们频频回望。这文写得扎实。
学习。

   感谢江南文友的厚爱与赞誉,问好!
56#
发表于 2008-9-18 11:02 | 只看该作者
写活了那年那月的生活,好多事都是时代特有的产物。有见证历史情景的意义。
55#
发表于 2008-9-18 10:51 | 只看该作者
幽暗的回忆中,我们频频回望。这文写得扎实。
学习。
54#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16:0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暖玉 发表
回忆如有血有肉的小人儿,眨巴着眼睛任我端详,端详后我被血肉中的灵魂俘虏,因为我是农家女!欣赏问好!

   感谢文友暖玉的支持、厚爱与评阅,问好!
53#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16:0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摇曳风铃 发表
记得是读过了,并且回复了,再提!

    感谢文友的评阅与支持,问好!
52#
发表于 2008-9-17 1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忆如有血有肉的小人儿,眨巴着眼睛任我端详,端详后我被血肉中的灵魂俘虏,因为我是农家女!欣赏问好!
51#
发表于 2008-9-17 11:07 | 只看该作者
记得是读过了,并且回复了,再提!
50#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11:0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风中的芦苇 发表
于老师,乡土怀旧系列的文章都写到二十六了啊,呵呵,一路看下来,就是一路的温暖,有故乡真好,有故事的故乡更好,一篇篇地整理出来,又可以出一本集子了呀,祝贺你!

    我是江朗才尽了,估计写到三十就收手,让大家尤其尊敬的一兵先生好好指点评论一番!
   至于出书,看条件和资金情况再说!
   再次感谢支持与评阅!问好!
49#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11:0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茌山石 发表
前天已拜读,感受你修改中的真诚和才气,握手。

     谢谢山石文友再次捧场与支持,问好!我做的还远远不够!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11:0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帮你编辑好了。

    刚才忙着去听课,没有编辑,想着晚上再编辑一下!
  再次感谢先生的支持呀!问好永生!问好!
47#
发表于 2008-9-17 10:47 | 只看该作者
于老师,乡土怀旧系列的文章都写到二十六了啊,呵呵,一路看下来,就是一路的温暖,有故乡真好,有故事的故乡更好,一篇篇地整理出来,又可以出一本集子了呀,祝贺你!
46#
发表于 2008-9-17 10:25 | 只看该作者
前天已拜读,感受你修改中的真诚和才气,握手。
45#
 楼主| 发表于 2008-9-17 09:0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秦时明月 发表
欣赏这个系列,沉甸甸的回忆.还原过去了的时光,问好1

    十分感谢文友秦时明月的支持与厚爱!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3 13:13 , Processed in 0.11560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