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30|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鸡上树的那些日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21 0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牛哞哞叫着从田里回来的时候,鸡还没回家,小河边沟道旁有那么多草籽和虫子,一只鸡和另一只鸡对视了一下,继续在地上刨食吃。羊咩咩叫着从河滩上回来的时候,鸡依然没回家,看了看天,看了看地,又看了一下红彤彤的夕阳还挂在树梢,追着撵着逮最后一只蚂蚱。
  
  后来,村子里的炊烟袅袅升起来了,夕阳在谁家的屋檐上弹了一下,夜幕就扯了过来。鸡们这才慌了神,谁也不招呼谁,连奔带跑往家赶。惊动了出来巡夜的豁子李家的老黑,嗔怪着汪汪叫了几声。吓得一只刚要过河的鸡飞起来,几丈宽的河面楞是扑拉着翅膀飞了过去。然后,有些不相信地回头望了望,才紧赶慢赶地跑回家去。
  
  院子里的小瓦盆里有水,甭管是喂猪的还是饮羊的,鸡们都要喝上一点润润嗓子。是啊,啄了一天的地,鸡们有些头晕脑胀。星星都出来了,是该上树休息的时候了。
  
  那时侯的鸡会上树,借着夜幕还未完全闭合的一点微光,思忖着最可行的路径。土墙矮了好说。铆足了劲,翅膀一扑棱就就飞了上去。若高了,刚好卸了牛的犁杖在墙边靠着,就当作上墙的梯子。树可能是一株老槐树,也可能是一棵歪脖子枣树,枝桠纵横,离土墙也就几尺远。有的鸡已经蹲了上去,还是昨天的老地方。也有的非得要强占别人的地盘,极不友好地往里挤了还挤,最后打起架来。在树上打架可不是好玩的,哪一只败了下风失足落地,免不了再次从犁杖土墙上攀爬上来,找个安静的地方,怀了怨气沉沉睡去。
  
  鸡们可不都那么老实,譬如大成家的大冠子。大冠子长得很威风,按说应该是鸡里头的帅哥,所以很多家的母鸡都钟情于它,愿意和大冠子腻在一起。可最不该的是燕子家的小芦花。小芦花长得也俊俏,浑身上下棕黄相间的羽毛像披着一条光滑的缎子。黎明时听见仅有一墙之隔的大冠子叫了一声,再也睡不着觉,三下两下飞下树来,跟着大冠子上了村前的小河滩。小河滩上多美啊,大冠子独独领着小芦花在草丛里觅食。后来天黑了,美丽的小芦花鬼使神差地上了大成家的老槐树。
  
  燕子娘来找鸡。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擎了跟竹竿往老槐树上捣。嘴里还不干不净地骂:个不要脸的小芦花呀!啥样的男人不好找,偏跟了这个没良心的。大成娘自知理亏没说话,谁让咱老了老了人也犯糊涂呢,不该给大成十七八岁说媳妇。对象就是高考落榜的燕子。大成后来考进省城的一所大学,说啥也要退了这门亲。
  
  夜在继续,各家树上的鸡都在想自己的心事,或者根本就没想。至于大冠子和小芦花的那段恋情,也随着那夜的惊扰魂断老槐。次日,小芦花再没听见大冠子清脆的啼鸣,有人说看见小芦花连飞带跑地往河滩上去了。草丛里没有,岸上的庄稼地里没有,最后听见了扑通一声。大概小芦花在小河里看见了大冠子野性的身影......
  
  我曾经以为鸡是乡间最快乐的动物。从被老母鸡孵出来的那一刻起,闪着两只黑豆似的小眼睛,唧唧喳喳说着话,满院子里刨食吃。接着长大,长大后的母鸡咯咯叫,白生生的鸡蛋可以换来写字用的本子和笔,也能换来一顿美味的晚餐。长大后的公鸡大都很漂亮,黎明唤来一片彤彤的朝霞,然后踱着方步在院子里晒太阳。娘爱它们,就象爱自己的孩子,夜幕降临,站在树上数了又数,才放心地转回屋里。
  
  可栖在树枝上的鸡也有危险在四周埋伏着。你想,夜多黑啊,鸡们伏在北风中瑟瑟发抖,寒冷浸润了每一根神经。一个影子出现了,从一堆柴草垛里或者从黑五家没人住的破房子里,悄无声息地沿着犁杖上了墙。然后顺着老槐树粗大的树干攀缘而上。影子并不着急,在有鸡的那条树干上站直了,很有节奏地晃动着身体,摇动着尾巴。鸡们有没睡着的,呆呆地望着这个来历不明的家伙,眸子里都是跳跃的幻影。最后,一声凄厉的叫声划破乡村的夜空......
  
  娘说有黄狼子,慌慌张张地跑了出来。夜又重归了静寂,酝酿着下一个不期而遇的罪恶。所以,那时候的我对黄狼子充满了仇恨,眼看着娘落寞的神情,说什么也要捉住这个夜色里的窃贼。黄狼子可不好逮,乡下一直有黄半仙的说法。说有人在路上遇见一位可怜兮兮的妇人,领到家里,好吃好穿好招待。等天亮了,一道红光穿透了窗棂,再也看不到妇人的踪影。之后,这个人会疾病缠身,直到奄奄一息还盯着那扇窗棂,死不瞑目。
  
  当然,捉黄狼子的想法没敢告诉娘,纠集里几个伙伴伏在墙角,等待那个神秘的幻影。到了第三天,每个人手执家伙来到黑五家的破房子里。老屋破旧不堪,没有洞也没有烧火用的柴草,当傻五走近靠在墙角的一口棺材时,脸色煞白地跳开了。说里面有女人的哭声。我这才恍然大悟,用编织袋罩住发出声音的洞口,几个人用棍子敲打着棺材。一个活物惊慌失措地逃了出来,那夜的我们在南岗子上架起了一堆篝火,平生第一次吃了黄狼肉。烧熟的黄狼肉并不好吃,有浓烈的膻骚味。不过听大人说过,吃了可以治尿床的毛病,所以傻五吃的最多,后来再没见过傻五娘在院子里晾晒画了地图的被褥。
  
  上了树的鸡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静物,寂静的村子里只听见几声犬吠的声音。夜色很好,或缺或圆的月亮在云层里穿行,看着村里所有熟悉的事物来了又去,落了又升。蓦然打破这静的是村东马山家的女人翠花。翠花是个鬼难缠,没人不知道,所以村子里谁家的鸡宁愿被黄狼子拉去,也不愿和翠花家的鸡有什么纠缠。可鸡就是鸡啊,你想它们整天结伴出去,又结伴而归,难免日久生情。所以像大冠子与小芦花那样的恋情屡见不鲜。事就那么巧,翠花家的鸡还是上了村西李大兰家的树。李大兰人高马大,从来不是个受气的种,听见翠花在墙外头捣弄得一窝子鸡乱成一锅粥,拎着烧火棍风一样跳出门来。针尖对麦芒,乡间从来不缺少如此精彩的对骂。村子那么小,不用风吹就传到了每个角落,听是听见了,但没人起来,东家不好惹,西家也不好劝,倒不如被子一拉蒙上头,学那树上的鸡,继续走进沉沉的梦境。
  
  鸡和村子有解不开的情缘,每天总是第一个睁开双眼,毫厘不爽地报着更次。一遍,暗了晨星;两遍,送走了月色;第三遍,嘹亮的歌声响起,就唤醒了那些春种秋收的乡亲,播下希望的种子,收获金色的光阴。
  
  没有谁不把鸡当成一回事,暖暖的午后听见母鸡炫耀地报着收成,乐上眉梢。村子就那么简单,一片地,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一个院落,执著的脚步来来去去,生动了乡村的容颜。一棵树,一棵老槐树或着一棵歪脖子枣树,静静地流淌过那么多鸡上树的日子。
  
  幸福有多远,没人知道,但三两只栖过鸡的树枝总是那么真实。
-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30#
发表于 2008-9-23 16:20 | 只看该作者
灵动的文字温暖人心.
29#
发表于 2008-9-23 16:07 | 只看该作者
“鸡们这才慌了神,谁也不招呼谁,连奔带跑往家赶。”
“然后,有些不相信地回头望了望,才紧赶慢赶地跑回家去。”
呵呵,如何引人浅笑和文字,怎么能不说声谢谢?!
由乡村少不得的鸡,引出了乡村少不得的零零碎碎,好!学习!
28#
发表于 2008-9-23 12:58 | 只看该作者
的确是一篇别具风采的文字,读来赏心悦目。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9-22 22:0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邱天 发表
欣赏!

问好!远握!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9-22 21:1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若荷 发表
童年的片段,原生态作文,平静的叙述中暗藏了些许的温暖~

问好,谢赏读!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9-22 2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鸡上树的那些日子

最初由 wzq3316 发表
好文。长征的心态很好,才能细致地描摹这些事物。曾有谢子安、谢宗玉,还有新疆的一个,写出《一个人村庄》的,我想不起名字了。也很能写乡村,但你与他们路子不同,语言风格不同。你有自己的特色,祝福你。写出更多...

问好志强~~~~俺还是比较羡慕你的脑瓜子嘿嘿!天上地下,宇宙万物皆成文!写村庄的是刘亮程,看过不过,但喜欢!
24#
发表于 2008-9-22 08:21 | 只看该作者
长征的文字自成一格。乡村生活在你的笔下,得以集体复活。佩服你的笔力。
23#
发表于 2008-9-22 08:17 | 只看该作者
 没有谁不把鸡当成一回事,暖暖的午后听见母鸡炫耀地报着收成,乐上眉梢。村子就那么简单,一片地,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一个院落,执著的脚步来来去去,生动了乡村的容颜。一棵树,一棵老槐树或着一棵歪脖子枣树,静静地流淌过那么多鸡上树的日子。
幸福有多远,没人知道,但三两只栖过鸡的树枝总是那么真实。
好文章!文字中流淌着一种美好的情怀,支持精华!
22#
发表于 2008-9-21 23:57 | 只看该作者
不动声色地勾勒出了一幅淳风图景,悠远,幽默,令人颇有会心。学习。
21#
发表于 2008-9-21 2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原创] 鸡上树的那些日子

最初由 宋长征 发表
  
  牛哞哞叫着从田里回来的时候,鸡还没回家,小河边沟道旁有那么多草籽和虫子,一只鸡和另一只鸡对视了一下,继续在地上刨食吃。羊咩咩叫着从河滩上回来的时候,鸡依然没回家,看了看天,看了看地,又看了一...



对鸡观察如此细致,奇!
20#
发表于 2008-9-21 22:44 | 只看该作者

快乐阳光来了

有意思
19#
发表于 2008-9-21 22:39 | 只看该作者
没有谁不把鸡当成一回事,暖暖的午后听见母鸡炫耀地报着收成,乐上眉梢。村子就那么简单,一片地,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一个院落,执著的脚步来来去去,生动了乡村的容颜。一棵树,一棵老槐树或着一棵歪脖子枣树,静静地流淌过那么多鸡上树的日子。
  
  幸福有多远,没人知道,但三两只栖过鸡的树枝总是那么真实。
  读来特别亲切的文字!佩服这种细致入微的刻画,对乡村生活简直了如指掌,一目了然,刻画的十分到位,给我的启发很深呀!学习学习再学习!问好长征文友!俺们都是农民子弟,俺们都念念不忘乡村的养育,都经常在文字中寻找着故乡的一切。。。。。问好!
18#
发表于 2008-9-21 16:16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这是我最近欣赏到的很好的一篇散文。首先,写乡土气息的文章,你抓住了文章的魂灵,烂若舒锦;其次,在场景的描述中,可谓原生态的、自然的;第三,对动与静的把握,真是极为准确,也淋漓尽致;第四,语言丰富多姿,活泼妙趣,精耕细作,感染力强。支持精华!
17#
发表于 2008-9-21 15:23 | 只看该作者
妙不可言,真好!我也喜欢写下乡村,可是总是没有味道。不错不错,学习了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5 05:31 , Processed in 0.13408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