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66|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仁者鲁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9 1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仁者鲁迅

  张远山在其《鲁迅:一个被逼成思想家的艺术家》一文中,把鲁迅先生称为“仁者鲁迅”、“天真汉”,并犀利地指出:“在鲁迅身上,仁慈的成分压倒了智慧的成分。”针对别人对鲁迅先生“不宽恕”的指责,张远山是这样反驳的:“‘不宽容’正是鲁迅最独特的思想精髓和前无古人的文化品格,鲁迅正是以此傲立于文化巨人之列。否定鲁迅的‘不宽容’,就是对鲁迅的根本否定,在此前提下对鲁迅的任何其他思想与品格加以肯定,若非不得要领,就是别有用心。”他还指出:“在他身上,恰恰体现出一种‘异常的残忍性和异常的慈悲性’”。
  
  仅以上几点,使我深为敬佩张兄对鲁迅先生见微知著、直指根本的解读。在张兄的博客上,我给他留下这样一句话:“仅此一篇,已抵得上数十位皓首穷经的鲁迅研究专家的种种研究成果。”

  是的,我想,正因为鲁迅的“仁慈”,所以才有了抄古碑时的寂寞,正因为“仁慈”,所以才有了狂人式的疯狂,正因为“仁慈”,所以才有了因“不宽恕”给鲁迅内心带来的伤害。是的,鲁迅是上个世纪中国伤得最重的一个人。鲁迅是一个知道自己的患病并从一开始便不抱疗救希望的病人。从早年家道中落遭到亲属和乡人鄙弃开始,他就受到了伤害,并开始病了。在仙台学医时,“幻灯事件”又再次给予鲁迅重创,病情因此加重,并转而另寻医术。在鲁迅的晚年,由于遭到同一营垒中“战友”的“背后一刀”,他已是病入膏肓,回天无力。鲁迅的解剖自己和别人,是因为他要找出病灶所在。但是,解剖过程中所遭遇的阻力以及其他病人所施加的攻击和伤害,是鲁迅始料不及的。

  但“仁者鲁迅”是坚强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鲁迅”就象一座大山,以傲然的姿态逼视所有敢于向他发难的朋友或敌人。不是说“仁者无敌”吗?鲁迅终其一生没有遇到真正值得一搏的对手,所以鲁迅愈发寂寞了,那寂寞就如大毒蛇一般缠绕了他整整一生。因为寂寞,鲁迅就总在秋夜沉思,在他的“后园”,放眼所及,“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鲁迅的仁慈是愤怒型的,同时也是战斗型的。他的仁慈总带着点“异常”,并且异常得有点“残忍”。这“残忍”既面对敌人,也面对亲友和自己。一旦得不到理解,那种悲苦总是毫不留情地煎熬着自己,他甚至恨不得“抉心自食”,恨不得同这个容不得真人存在的世界同归于尽。

  同时,仁慈还导致了鲁迅深深的绝望着。当然,也因为仁慈,鲁迅又苦苦的希望着,所以,他慨然而叹:“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种种的伤害、病痛、悲苦以及绝望压迫着鲁迅,谁能解救这位老人的内伤?没有人,还是只有鲁迅自己,他用生活中“天真汉”的角色来抵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来把生命中挥之不去的灰暗情绪打扫打扫。

  陈丹青在鲁迅纪念馆的一次演讲中,就把鲁迅看做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物”。陈丹青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譬如章衣萍太太回忆有一天和朋友去找鲁迅玩,瞧见老先生正在四川北路往家走,于是隔着马路喊,鲁迅没听见,待众人撵到他家门口,对他说喊  了你好几声呢!于是老先生“噢、噢、噢……”的噢好几声。问他为什么连声回应,鲁迅笑说,你不是叫我好几声吗,我就还给你呀…… 接着进屋吃  栗子,周建人关照要捡小的吃,味道好,鲁迅应声道:“是的,人也是小的好!”章太太这才明白又在开玩笑,因她丈夫是个小个子。

  还有:

    那年他送书给刚结婚的川岛,就在封面上题词道:“我亲爱的一撮毛哥哥呀,请你从爱人的怀抱中汇出一只手来,接受这枯燥乏味的《中国文学史略》。”那种亲昵、仁厚、淘气与得意!一个智力与感受力过剩的人,大概才会这样随时随地讲“戏话”。

  鲁迅只有通过制造一些生活中的小快乐,才能为自己赢得稍事休息的空隙,才能把许多的不快暂时遗忘,让喘不过气的自己呼吸到更多新鲜而健康的空气。

  既然鲁迅是仁者,他就不可能以更多的智慧来把这个“悲惨的世界”看透,他就无法平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时自己的愤愤不平,所以具有诗人和艺术家气质的鲁迅就难免说出一些“偏激”的话,比如不要当文学家,比如不读中国古书,比如死了埋掉拉倒。还有那句“一个也不宽恕”,简直让人们感觉到鲁迅已是咬牙切齿,面目狰狞。但恰恰就在这种看似“狰狞”的面具下,一位仁慈得有点愤怒和伤心的老人几乎已经是在泣血而歌。

  鲁迅在骂着,但他的心里同时在疼着;鲁迅在恨着,但他的内心同时在爱着;鲁迅在怒吼,同时在低泣;鲁迅投出了匕首,同时已经在“抉心自食”。

  仁者鲁迅,有谁能看清你的真面目,有谁能真正读懂你,又有谁能如你一样做到“荷戟独彷徨”,热血荐轩辕?
            (2008年10月29日星期三)


[ 本帖最后由 李镜泷 于 2008-10-30 08:10 编辑 ]
14#
发表于 2008-11-6 10:34 | 只看该作者
“杂文表现的是大爱”,对这句话的认同,我便是由鲁迅而来。
    很好的文章。特别是在今日有人贬损鲁迅之时。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19:02 | 只看该作者
不,我一直是一个矛盾着的人。
我的文字都还在学习试验阶段。
也许有一天,我才会发现你说的是对的。
12#
发表于 2008-10-31 11:13 | 只看该作者
一个被逼成思想家的艺术家

其实鲁迅也是喜怒哀乐之普通人,我们将他神化、硬化了,看他的故乡、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显然不是。
11#
发表于 2008-10-30 20:13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鲁迅,就是因为他的真实。拔高他和贬低他都是错误的看法。他首先是一个平凡的人,然后才是一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是可爱的。
10#
发表于 2008-10-30 16:29 | 只看该作者
从这篇东东再次感到你适合写杂文和诗,但不适合小说。

读的东西多是好事,但最后要把那些东西全扔了才好。

当然,作为杂文,只能写到这个程度了。你是一个好人,一个富于正义感的人,这种人似乎现在已经不多了。问好。
9#
发表于 2008-10-30 11: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程学武 于 2008-10-30 08:30 发表
关于对鲁迅的争论,有段时间甚嚣尘上。我还是非常敬重大师的。
解读深刻的文字。
问好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鲁迅。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09:18 | 只看该作者
鲁迅之仁主要体现在他的文章以及内心世界里,他的仁是战斗背后的仁,是那种掩藏在愤怒里的仁。这方面张远山在其《被逼成的思想家的艺术家》一文中有深刻的论述,lqm407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找来一读。
当然,生活中实际的例子是有的,只是小弟没有去认真研究,所以就写成现在的样子。
谢谢!
7#
发表于 2008-10-30 09:04 | 只看该作者
从另一个方面解读鲁迅,不错。
如果将鲁迅“仁”的行为多举例,文章就更扎实了。文中的例子多是他的幽默。个见。
6#
发表于 2008-10-30 08:3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对鲁迅的争论,有段时间甚嚣尘上。我还是非常敬重大师的。
解读深刻的文字。
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0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shen1029 的帖子

是啊,骨头虽硬,心肠却软。
4#
发表于 2008-10-29 15:36 | 只看该作者
鲁迅在骂着,但他的心里同时在疼着;鲁迅在恨着,但他的内心同时在爱着;鲁迅在怒吼,同时在低泣;鲁迅投出了匕首,同时已经在“抉心自食”。
精辟。
3#
发表于 2008-10-29 14:57 | 只看该作者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14:41 | 只看该作者
有些引用过来的字体格式不一样,本人拙于转换,见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7 13:13 , Processed in 0.05565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