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660|回复: 4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水中清味之荸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23 1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荸 荠


  在我所认识的水生植物中,我以为,荸荠是最像“水果”的,这不单是因为它生在水里,更因为它多汁液且具甜味。《现代汉语词典》【水果】词条下解释:可以吃的含水分较多的植物果实的统称,如梨、桃、苹果等。“可食用”、“多汁液”、“植物的果实”应该是“水果”不可或缺的三要素,我以为,“可食用”这一条下还该附加个条件:可以生吃,除了“植物的果实”这一条外——荸荠是地下块茎,荸荠具备水果的所有特征。更巧的是,荸荠还有个别名叫做“地下雪梨”——生长在地下的梨。


  我第一次见到且吃到荸荠,正与它这“地下雪梨”的别名有关——雪梨具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不是专门为我,我是沾光——沾了母亲的光。我清楚地记得,其时我刚上小学一年级,那天傍晚我背着书包从西边的小学校里回到家里,屋里已经黑魆魆地起了阴影,没到点灯的时候,我大舅坐在堂屋和我母亲说话,面前的方桌上摆着一只蓝边的大白瓷碗,碗里有水,水里堆满了许多紫黑色的算盘珠子一样的东西——都说馋猫鼻子尖,其实,馋猫的眼睛也很尖。


  我很奇怪,怎么会把算盘珠子泡到了水里?我对算盘有种特殊的感情,差点因为它而放弃了上学读书。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我外婆家有只上了年纪的算盘,紫黑的外框紫黑的珠子因为长时间的手摸而变得油光水亮,上学之前有段时间,我常常抱着它玩,有时故意用手使劲划拉算盘珠子,听它哗啦哗啦地响;有时用根小绳子拴着它,拖着它满院子跑。外公很心疼,许是怕我弄坏了它的宝贝算盘,就哄我说:小孩子家的不能玩算盘,长大了读书不聪明——类似的话我听过的还有小孩子不能吃菜根,吃了就不会算帐等等,害得我到现在看到菜根都还心有余悸。因为他这句话,等我到了上学的年龄就死活不肯去读书,我怕不聪明挨老师的打。大人们好说歹说,好不容易才把我弄进了学校。为此,我外公没少受我外婆的抱怨,说都是因为你,才让这个孩子上个学都这么费劲。好在我上学以后,并没发现自己有多蠢笨,上课时老师还会时不时地表扬几句,这才慢慢地安下心来,再也不提不要上学的事。


  因了这个缘故,我对像算盘珠子一样的东西就特别敏感,所以第一眼看到碗里的那些扁圆的紫黑色的家伙,首先想到的就是它。但这样的感觉也只如电火石花般一闪而过,立刻,我就发现了我的错误,这些扁圆家伙的中间并没有一个圆圆的洞,不是我所熟悉的算盘珠子——小时候的眼睛也真是尖,那么暗的光线条件下居然看得那么清楚。


  大舅看我回来,就站起身来,弯下腰用筷子从碗里夹出一个扁圆家伙送进我的嘴里——他一直都是非常疼爱我的,说:要不是你妈妈咳嗽老不好,你才吃不到这么好的蒲荠。


  蒲荠?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奇怪的名字,看看它的模样,还真就有点像是肚脐,只是人的肚脐好象没那么大,它的大小倒是有点像家里烧饭用的铁锅的脐。


  那晚,我至少获得了有关这种叫做蒲荠的东西三个方面的知识。


  其一是它能吃并且好吃,这是我亲口尝到的,错不了。那种甘甜清冽的味道,是这辈子都难以忘记的,我现在想一想,为什么我每次在酒桌上都最喜欢吃那煮熟了的清水马蹄的冷盘,恐怕就是与小时候的这次经历有关。对了,马蹄,是这个东西的另一别名,南方人特别是广西一带的人多这么叫。


  其二是它能够治咳嗽,这是我大舅说的,应该也没错。所以后来我听到它的另一别名“地下雪梨”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它的味道,而是它的能够止咳的功效,它应该是和雪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要不然,我大舅也不会因为我母亲咳嗽而买它。雪梨这个东西我是熟悉的,我小时候咳嗽的时候,父亲常会去医院开一种叫做“雪梨枇杷膏”的药兑水给我喝,我是不喜欢吃药的,却不拒绝它,原因就是它有甜味;我母亲也会买梨削成片放上冰糖熬水给我喝,味道就更让我喜欢。小的时候,我要是有段时间吃不到梨和糖,就很希望自己能够咳嗽一场。


  其三是认为它与菖蒲有关,这是我的猜测,后来证明是错误的。菖蒲这种东西,我老家很多,沟渠边、汪塘边,许多地方都可见到它的身影,它扁宽条直剑形的叶片可以编蒲包也可以编蒲扇,我老家有的人就把它割下来弄回家去当副业。小孩子喜欢的是蒲棒,软软的,贴在脸上很好玩,揪下来一吹,满天的飞絮,像是下雪。我听大舅说这蒲荠的名字,以为它可能跟菖蒲有关,但是我没看菖蒲结过这样的果实,就想,是不是会在地下,是菖蒲根上结的东西?结果,我连根拔了好多的菖蒲,都是一无所获。


  我真正知道蒲荠其实跟菖蒲毫无关系并且亲眼见到它活的植株,是在几年以后,那时,我小学已经毕业,跟随父亲去他工作的地方读初中。我同学中有个小名小兔子学名吴中华的,跟我是好朋友,有一天,我们去野地里玩,路过一个过水塘边,塘里的水浅浅的,刚漫脚面,长着许多水草,小兔子忽然说,这里有荸荠,我去踩给你吃。说着,就把鞋脱下,挽起裤脚下水了,不一会儿,就看他攥着几个指甲盖般大小的扁圆小东西上来了。后来,我读汪曾祺的《受戒》,读到小英子歪(有提手旁)荸荠那一段,就很亲切,虽然小英子是女孩,而小兔子是男孩。


  我说,这不是蒲荠吗,怎么说是荸荠?小兔子说,这是荸荠,家里种的那个才是蒲荠。我仔细看了看,这所谓的蒲荠与荸荠,除了个头大小略有区别外,还真看不出有什么不同。后来我知道,其实蒲荠与荸荠本来就是一种东西,只不过我老家包括我父亲工作的那地方的人才分的那样清楚,把家里种的那种个头大的叫做蒲荠,把野生的个头小的叫做荸荠。也是在这一次,我才知道,原来蒲荠的叶子长的像是细细的小葱,很高,“一格一格的,用手一捋,哔哔地响”,跟菖蒲的扁叶子完全不相像,倒是跟另外一种叫做席草的植物很是相似——就是用来编草席的那种草,细、直、圆、高,也是长在水田里,不过,就因为长的太像,我后来又把它们给弄混了,有一次,走过一片席草田边,我就以为那一大片水田里长的就是荸荠。这也难怪,毕竟,我对它在地里的样子不是太熟悉,就像城里的孩子,偶尔去一回乡下,看到大片的麦田,会惊呼:怎么这里长了这么多的韭菜?


  荸荠倒是常吃。秋一深,门前的菜摊上就会多出一堆一堆的荸荠来,铜钱般大小,扁圆扁圆的,颜色或乌紫或红润,均鲜艳且发亮,让看了的人心生欢喜。摆摊的人并不吆喝,只安静地用小刀在一旁削他的荸荠皮,自有过往的客人时不时停住脚步,买上一两斤,匆匆带走。每年这个时节,我爱人都会买上一些,或连皮烀,或削皮切片炒,都很好吃。


  除了蒲荠、地下雪梨、马蹄外,荸荠的别名还有许多,诸如地栗、乌芋等等,都跟它的性味有关,最有趣的还是凫茈,凫是一种水鸟,字典上的解释是野鸭,凫茈名字的由来大约是它是凫这种水鸟喜欢啄食的食物,这也是荸荠见诸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名字了,见于《尔雅》,据说《尔雅》成书的年限在战国到西汉初年之间,可见,荸荠在我国栽培的历史很长久。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韩开春 于 2008-11-23 17:21 编辑 ]
4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10: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梅影三叠 于 2008-12-4 10:22 发表
我喜欢吃这东西
呵呵,确实味道也不错。
46#
发表于 2008-12-4 10:22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吃这东西
4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09: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白雪公主 于 2008-11-28 08:07 发表
见过,似乎比你说的要大一些,吃过一次,但味道不像你说的那样好,许是你那里的荸荠更好吃!
比荸荠大的是茨菰,也许你说的是它?
44#
发表于 2008-11-28 09: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白雪公主 于 2008-11-28 08:07 发表
见过,似乎比你说的要大一些,吃过一次,但味道不像你说的那样好,许是你那里的荸荠更好吃!


估计产地不同吧,我们这里也有卖的,也吃过。像楼主写的那样,很甜水分很大,很喜欢的:)
43#
发表于 2008-11-28 08:07 | 只看该作者
见过,似乎比你说的要大一些,吃过一次,但味道不像你说的那样好,许是你那里的荸荠更好吃!
4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07: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薛暮冬 于 2008-11-26 08:57 发表
喜欢开春兄的这个系列,语言朴素清新,彰显深厚的文化底蕴。
谢谢暮冬的关注,你的文章写的很好。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11: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西吟 于 2008-11-26 08:31 发表
韩兄的文字很耐人品味。不澜不惊,细语慢言中让你以一种恬静的心情随文获得了所有。
谢谢西西一直以来的欣赏.我会努力.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11: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房子 于 2008-11-25 23:44 发表
读开春朋友的文字,长见识。
问好。
读房兄的文章,同样长见识.问好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11: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08-11-25 21:19 发表
 荸荠倒是常吃。秋一深,门前的菜摊上就会多出一堆一堆的荸荠来,铜钱般大小,扁圆扁圆的,颜色或乌紫或红润,均鲜艳且发亮,让看了的人心生欢喜。摆摊的人并不吆喝,只安静地用小刀在一旁削他的荸荠皮,自有过往的 ...
话可不能这样说,什么地方都有什么地方的特色的,你那里一定也有许多东西,是我所不了解的.
问好文华.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6 14: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08-11-25 21:52 发表
欣赏植物美文。
谢谢欣赏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6 14: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雨夜昙花 于 2008-11-25 11:26 发表
小时候就吃过这东西,但到现在也没见过它的植株。
文章写得真好看,一层层深入,把荸荠一点一点由表及里,写得清晰而双亲切。好文章,支持精华!
它的植株小葱管一样。
谢谢昙花的支持。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6 14: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紫荆花 于 2008-11-25 11:16 发表
这个荸荠可是吃过了,而且很喜欢。但一直不知它有什么养身的功效。蓦地产生了一个想法:把你所写的植物花草都收集起来经常看看不止对文学而且对保健也是很有用处的啊!
呵呵,那你还不如去请个老中医来家 ,对了,你自己的那个医院就是中医院啊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6 14: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8-11-24 15:09 发表
这也是我喜欢的一种食品.这种食品是土性的,因而就其自身的食用价值来说,还是比较多的.不仅可以生吃,可以烀熟了吃,还可当做一种蔬菜来使用.我还喜欢喝荸荠的汤,放点糖,鲜甜的很啦.我们这里许多农家都会种植 ...
我这里有卖的,但是种的人家却少,反正我很少见到荸荠田,不过肯定是有的,要不然这些荸荠是哪儿来的呢?
34#
发表于 2008-11-26 09:59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吃过荸荠,不过现在很难见到了。风采依旧媚人!支持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3 06:54 , Processed in 0.180122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