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97|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山区小学校的午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23 1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山区小学校的午饭
                  
铃声响了,快去做午饭
山区的小孩子,到了灶间
简单的柴火 燃起火苗
煮热带去的饭团 露出笑脸

孩子,你的饭菜多么简单
没有菜 只有一点点面
破旧的茶缸 露出脱落的锈斑
你们的身后 山风呼啸着深秋的嘶喊

孩子啊,好好地吃饭
吃下去最少的生活的补贴和来源
吃下人生最初的自立和手段
你小小的开心 开出了别人的泪花

你还没有看见
山路弯弯 你的道路坎坷
稚嫩的脚步 必定会承担更多的艰难
山区的孩子  也是中国的孩子

肯德基里面的男男女女
体味到的好像不算是午餐
你们满足 因为快乐
学校的课程因此不会中断

山区孩子的午餐
是成长和挣扎的必需的阶段
一排排的学生坐在地上添加着火焰
火苗太小 不可能有光亮映红

他们的心愿 瘦弱和贫穷
没有健康和营养的全面
温饱了吗孩子 休息一会吧孩子
我听到了许多无声的嘱托

飘荡在山区的上空和低处
孩子的午餐 酸酸甜甜
普普通通的午餐 人人需要的午餐
一群幼小的身影 忙碌在远山之间

          20081119






[ 本帖最后由 高山流水 于 2008-11-23 17:42 编辑 ]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22: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雪落梅花 于 2008-11-25 15:37 发表
孩子啊,好好地吃饭
吃下去最少的生活的补贴和来源
吃下人生最初的自立和手段
你小小的开心 开出了别人的泪花

不长的诗句,读出了辛酸的泪光与期盼
贴近生活的佳作,充满了关爱弱小的悲悯情怀
问候万里版主


谢谢梅花版主的鼓励。问好:)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22: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笑后 于 2008-11-25 15:35 发表

喜欢关注底层的诗歌!
问好万里山水!


问好笑后:)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21: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郭兴军 于 2008-11-25 15:05 发表
鲜活生动,画面感强!


谢谢再次点批
:)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21: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刚 于 2008-11-25 15:01 发表
平静的语言,震撼的效果。
问好万里山水朋友。


问好于刚朋友:)喜欢于刚朋友的作品和境界:)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21: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文辉 于 2008-11-25 14:39 发表
他们的心愿 瘦弱和贫穷
没有健康和营养的全面
温饱了吗孩子 休息一会吧孩子
我听到了许多无声的嘱托

飘荡在山区的上空和低处
孩子的午餐 酸酸甜甜
普普通通的午餐 人人需要的午餐
一群幼小的身影 忙碌 ...


问好文辉朋友:)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21: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雨丝儿 于 2008-11-25 00:00 发表
很熟悉的生活细节,感动而感叹!问好山水版主!

问好雨丝儿:)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21: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阵风909 于 2008-11-24 10:51 发表
把目光放低,放低,我们看见痛和一些恨。问好万版


谢谢一阵风909朋友的体味和点批。问好:)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21: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郭兴军 于 2008-11-24 09:37 发表
细腻,真诚,深情,自然!


问好兴军朋友:)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21: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馨怡轻舞 于 2008-11-24 07:40 发表
真切、细腻,富有感染力。品赏!


问好轻舞朋友:)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21: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寻找文字 于 2008-11-24 07:19 发表
在平实朴素的语言之中蕴涵着深情和悲悯。欣赏。问好。


问好文字朋友:)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5 21: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兴涛 于 2008-11-25 21:10 发表
当然,诗歌是应该关注这些。

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没看到“诗”,我看到的是一种来自情感的关注(对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的一种同情),如果仅仅这是您写作的目的,那我感觉文字的承载形式,不用诗歌来表达可能会更好些 ...


问好兴涛朋友:)

感谢对于小诗的关注。对于诗歌创作,其实我一直处在一种尝试和感受的过程之中。也常常疑惑和体味众家的作品。诗歌的视野和题材其实是没有界限的,既可以展向外界,又可以转入内心。我喜欢表现至少感动我的题材,或者我稍微熟悉的内容。至于这个小诗,是孩子的生活方式和状态强烈地冲击了我,使我在内心里感受到巨大的情感的冲击和产生愿意表达出来的愿望。我没有停留在一种关注上,也许没有表现出语言后的忧患和盼望,以及生存的艰难和强烈的现实对比等等的想法没有得到更好的体现,可能还是笔力的问题和境界与修养的局限,有待于进一步的觉悟和些许的进步。谢谢兴涛朋友的直言,盼望继续指正和交流:)
30#
发表于 2008-11-25 21:10 | 只看该作者
当然,诗歌是应该关注这些。

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没看到“诗”,我看到的是一种来自情感的关注(对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的一种同情),如果仅仅这是您写作的目的,那我感觉文字的承载形式,不用诗歌来表达可能会更好些。

为什么呢?在我觉得首先你心中要有“诗”,这个感觉很重要。

罗嗦了。问好。
29#
发表于 2008-11-25 15:37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啊,好好地吃饭
吃下去最少的生活的补贴和来源
吃下人生最初的自立和手段
你小小的开心 开出了别人的泪花

不长的诗句,读出了辛酸的泪光与期盼
贴近生活的佳作,充满了关爱弱小的悲悯情怀
问候万里版主
28#
发表于 2008-11-25 15: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馨凝雨阁 于 2008-11-23 19:00 发表
诗歌来源于生活,也是对生活的提炼。
从你的这些平实的细节描写中,我看到了高于生活的一面。

这样的诗歌应该多谢,比那些无病呻吟的、看试华美的滥作要强得多!

山区的教学环境值得写、山区的育人者值得写, ...

喜欢关注底层的诗歌!
问好万里山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3 19:51 , Processed in 0.24035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