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638|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啤酒洗出来的音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5 0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音乐是洗出来的。这个概念,来自秋雨洗涤后我视野里的一片清晰和鲜活。无论民间小调还是流行歌曲,无论交响乐还是抒情曲,都会呈现出只有经过搓揉洗涤后,才会拥有的清纯与洁净。阿炳的《二泉映月》是月光洗出来的,贝多芬的《英雄》是血洗出来的,而我特别钟爱的《啤酒桶波尔卡》,就是用啤酒洗出来的。

  尘埃的覆盖,让树叶,衣服,一切暴露在大地上的物体和它们发出来的声音,失去了光鲜的色泽。这不是我的感官敷衍我,是尘埃让我的神经麻痹了。维佛达,这位擅长吹奏短号的音乐家,审美的锋芒不愿意被捷克天空中笼罩的尘埃淹没,一次又一次将干燥的眼光和嘴巴,浸入到啤酒里。黄色液体的涌动,摇醒了他沉睡的灵感,蛇一样舞动的姿势,碰到了音符的身上,于是,一条富有弹性的曲线,引领音符在灵感的昭示中,逶迤成曲,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啤酒桶波尔卡》。说《啤酒桶波尔卡》是啤酒洗出来的,这一点都不过分。舞曲具有的二二节拍,是啤酒的泡沫在不断生成与消散;旋律轻快富有弹性,无疑是啤酒在杯中翻滚的情形;用单声部格式贯穿的舞曲,前面平静,似醇香的啤酒酵母在孕育或者萌动,后面就有了招摇与舞动的激情,像啤酒落入肚子后我脸上泛起的红晕和不能自己的手舞足蹈。从音符到歌词,从旋律到乐器,从听觉到意念,这首乐曲都是啤酒的气息和色泽,都是维佛达原本就预期要达到的质地与滋味。我以为,啤酒洗出来的音乐,就是这样的效果,它不像后来仿佛笋子一样冒出来的摇滚是怎样的霸道与张狂,欲用精力过剩的宣泄,对别的音乐存在形式取而代之,摇滚都会因了人的因素丢失音乐的质感,越来越归于假饰与做作。

  在深秋的太阳照耀下,我没有看书的欲望,书里的人物,即便手握刀剑,或者脚穿红色的舞鞋,也不会有昂扬的斗志和激情的舞蹈。许多时候,文字是不能够让人物复活的,这一点,是文字的局限,也是文字不如音乐来得立体与鲜活的特点所在。《啤酒桶波尔卡》是鲜活的,被温馨的黄色,欢乐的音符,跳跃的旋律和甜蜜的情愫深刻注释,湿漉漉的,具有啤酒的张力和弹性。我不否认,优美欢快,是《啤酒桶波尔卡》最先沉沦在我感官里的元素,也是最具感染力的元素。1939年,美国剧词作家布郎写了部百老汇音乐剧《小乡巴佬》,里面采用了啤酒桶波尔卡这首曲调,填上英语歌词,作为剧中插曲,在二战期间流行一时,究其原因,也是布郎被《啤酒桶波尔卡》感染和捕获的结果。我们常说,能够打动人心的文章,大凡就是一篇好文章。同样道理,能够使人愉悦,不由自主就被快乐捕获的音乐,大凡就是一首漂亮的音乐。19393月,纳粹德国入侵捷克。德国法西斯一向排斥异族文化,但对这首乐曲居然青睐有加,它渐渐成了最受德军欢迎的军乐曲之一。战后各国拍摄的反映“二战”的影片,只要有德军出现的画面,往往都以这首曲调作为配乐。不仅如此,就是在当时的欧洲战场上,为祝贺胜利,盟军的军乐团也常常演奏此曲。《啤酒桶波尔卡》成为了敌对双方都喜欢的乐曲,这样的情形,维佛达是绝对没有预料到的。如是的情形再次证明,好的音乐,能够被留传开来的音乐,都是能够在人性的本质上有所挖掘、有所发现、有所继承的音乐。显然,这是我们如何鉴别音乐意境优劣的一个尺度之一。只可惜,关于鉴别音乐质量的尺度问题,现在已经越来越不被人们重视。


  雨滴敲打树叶,风在耳边呐喊,河床里的流水在喧哗。与这些声音比较,我更愿意倾听《啤酒桶波尔卡》舞曲。虽然这首舞曲,没有《英雄》那么气势磅礴,不如《蓝色的爱》那么绵绵,也无《天鹅湖》那么悲悯,但它绝不像雨、风和流水那样是一种没有照应的空无与寂寞,《啤酒桶波尔卡》总是能够轻易就让我从阴霾的秋雨中,一次又一次来到了洒满金色阳光的丰收喜悦中,而铜管与手风琴,就是绑架我的绳索。

  《啤酒桶波尔卡》是世界著名的管弦乐作品,演奏形式是“铜管五重奏”。小号与长号的金属质感性极强的音质,让舞曲生发出了黄色的温度和激情,而弹性韵味较浓的手风琴,让音乐增添了红色的跳跃和亮度。热烈的红色和鲜亮的黄色混合,交融而来的,自然就是欢愉的桔色。这种颜色属性的音乐当然应该活泼热闹,像是音乐童话“彼得与狼”,“小象巴巴”,“动物狂欢节”,或是风格诙谐如“哈利亚诺斯”。从维佛达首选铜管五重奏的演绎方式可以看出,他欲让来自捷克的温暖感觉,燃起人们心中欢快愉悦的激情,驱散战争阴霾的意图是十分明晰和强烈的。后来,著名的指挥家伯恩斯坦在纽约上演这个曲目时,又引进了手风琴的演奏成分,这既凸显了乐曲的捷克风情韵致,更重要的是,他通过乐器的形式,强化了乐曲的欢快性质,使得《啤酒桶波尔卡》这首舞曲,除了铜管和手风琴外,再没有其它的乐器,能够胜任雕塑其秉性的重任了。

  任何音乐曲子,都可以随心所欲添加相应的歌词。但我认为,美国剧词作家布郎为《啤酒桶波尔卡》填的歌词,是最为适宜和最为妥帖的。“一座花园,花枝摇摆,这里人人笑逐颜开,聚在一起自由自在,没有烦恼,没有悲哀;音乐悠扬,舞蹈欢快,还有许多甜蜜的情怀,每当乐队奏起波尔卡,大家就跳起来。每一次听到那‘欧啪啪’,每个人感到够‘唰啦啦’,一切忧虑抛到脑后,一起高喊:‘迪哦,迪啊’!轰隆隆震得地板晃荡,这时刻,大家早已盼望,手拉手围成圆圈,你听大家一起高唱:滚过来,酒桶,啤酒在桶里翻动;滚过来,酒桶,洋溢着欢乐无穷。乒!砰!一打开,啤酒在席间传送,我们放声唱祝酒歌,大家乐融融”。如是的歌词,无疑成了《啤酒桶波尔卡》的点睛之笔,在审美过程中,这样的歌词,把《啤酒桶波尔卡》映衬得更加鲜艳质感。为什么雨、风和流水没有灵魂?为什么《啤酒桶波尔卡》有灵魂?答案就在歌词里。


  我喜欢《啤酒桶波尔卡》。这首舞曲,值得反复聆听,直到永远。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09:59 | 只看该作者
[music]http://www.zuoqu.net/upload/yuanchuang/fcurl/200612261954240.mp3[/music]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09:59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12-25 10:19 | 只看该作者
音乐是由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而敬老师的此篇音乐散文,却称音乐是洗出来的“阿炳的《二泉映月》是月光洗出来的,贝多芬的《英雄》是血洗出来的,而我特别钟爱的《啤酒桶波尔卡》,就是用啤酒洗出来的。”。仔细品味,确实如此。而文中富有色彩的文字和专业、形象地解读,让我们领略了这首音乐的内含和深蕴。也应了文中的一句“好的音乐,能够被留传开来的音乐,都是能够在人性的本质上有所挖掘、有所发现、有所继承的音乐。”从文中也可以感觉到作者通过文字张扬出的一种对生活和音乐的爱。文章文字色彩深厚、具有深刻的意象之美。欣赏学习,精华支持!

[ 本帖最后由 娴情逸致 于 2008-12-25 11:06 编辑 ]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0: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08-12-25 10:19 发表
音乐是由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而敬老师的此篇音乐散文,却称音乐是洗出来的“阿炳的《二泉映月》是月光洗出来的,贝多芬的《英雄》是血洗出来的,而我特别钟爱的《啤酒桶波尔卡》,就是用啤酒洗出来的。”。仔细品 ...

十分感谢娴情逸致版主的悉心评点与提读鼓励,握手致意!
6#
发表于 2008-12-25 10:5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快乐轻松的音乐。 享受生活啊……
7#
发表于 2008-12-25 11:00 | 只看该作者
好。先丢个印记。慢慢学习!
8#
发表于 2008-12-25 11:18 | 只看该作者
我虽然现在还听不到音乐的美感与旋律的畅快,但已经从作者的文字里,从对音乐的钟情不二里,从图片上热情洋溢着喜庆气氛的脸上已经深切的感知到了。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音乐是洗出来的。”这是作者匠心的安排,当然,这么及时地敞亮出自己的文字重心,也是为以下的行文做好了精心的铺陈。可不是吗?“而我特别钟爱的《啤酒桶波尔卡》,就是用啤酒洗出来的。”这里已经有了明朗的情愫释然。这是源自于内心最真切的语言。说钟爱也好,是钟情也罢,作者所要抒发的就是心声。“舞曲具有的二二节拍,是啤酒的泡沫在不断生成与消散;旋律轻快富有弹性,无疑是啤酒在杯中翻滚的情形;用单声部格式贯穿的舞曲,前面平静,似醇香的啤酒酵母在孕育或者萌动,后面就有了招摇与舞动的激情,像啤酒落入肚子后我脸上泛起的红晕和不能自己的手舞足蹈。《啤酒桶波尔卡》是鲜活的,被温馨的黄色,欢乐的音符,跳跃的旋律和甜蜜的情愫深刻注释,湿漉漉的,具有啤酒的张力和弹性。”这段描述非常重要,也十分透彻。透彻的语言魅力,澄廓的语言张力,都是那么贴切而精当。“《啤酒桶波尔卡》是世界著名的管弦乐作品,演奏形式是“铜管五重奏”。”这里,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水平,当然,其扎实的音乐知识也是得到了淋漓酣畅的显证。“每一次听到那‘欧啪啪’,每个人感到够‘唰啦啦’,一切忧虑抛到脑后,一起高喊:‘迪哦,迪啊’!轰隆隆震得地板晃荡”此刻的我都感到心旌摇曳,要是真的一边在听,一边在看,总会忍不住来两句:‘迪哦,迪啊’!这是营造出欢快激烈的场景心念,有场景声振屋瓦的效果,有文字扬葩振藻的意境。服了呦!

[ 本帖最后由 杜永生 于 2008-12-25 11:19 编辑 ]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1: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若谷 于 2008-12-25 10:50 发表
欣赏快乐轻松的音乐。 享受生活啊……

谢谢你的提读,还请多提意见呀~~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1: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8-12-25 11:00 发表
好。先丢个印记。慢慢学习!

尽管扔砖块和石头哈~~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8: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8-12-25 11:18 发表
我虽然现在还听不到音乐的美感与旋律的畅快,但已经从作者的文字里,从对音乐的钟情不二里,从图片上热情洋溢着喜庆气氛的脸上已经深切的感知到了。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音乐是洗出来的。”这是作者匠心的安排,当然 ...

这样细腻而又质感专业的评点,让我感动,让我幸福,也让我对自己感到更汗颜了。还是那句话,通过这样的回帖,我感觉只有知音才能为之,实在是要谢谢你,然后……
12#
发表于 2008-12-25 20:16 | 只看该作者
阿炳的《二泉映月》是月光洗出来的,贝多芬的《英雄》是血洗出来的,而我特别钟爱的《啤酒桶波尔卡》,就是用啤酒洗出来的。
   敬老师真是全才,样样精通,行行如此棒,佩服之极。通过学习文章,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与认知!
    祝贺圣诞节快乐,新年吉祥如意!
13#
发表于 2008-12-25 22:48 | 只看该作者
题目很有诗意,评论更具魅力。
节日快乐!
14#
发表于 2008-12-26 00: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8-12-25 18:01 发表

这样细腻而又质感专业的评点,让我感动,让我幸福,也让我对自己感到更汗颜了。还是那句话,通过这样的回帖,我感觉只有知音才能为之,实在是要谢谢你,然后……


现在在听音乐。果然如此。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09: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08-12-25 20:16 发表
阿炳的《二泉映月》是月光洗出来的,贝多芬的《英雄》是血洗出来的,而我特别钟爱的《啤酒桶波尔卡》,就是用啤酒洗出来的。
   敬老师真是全才,样样精通,行行如此棒,佩服之极。通过学习文章,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 ...

还请老朋友多提意见呀。节日问好并希望你经常在天籁版发帖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6 08:35 , Processed in 0.06307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