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3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午夜的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0 1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午夜的雪         ——王寅《情人》赏析

            情人
             王寅

        我们到海上了,亲爱的
        岸上的灯火已经熄灭
        海马的笛声婉转悠扬
        我们到海上了
        我打开你的盒子
             把你撒下去
          小块的你
             比粉末更慢更慢地
          在水面上斜斜地落下去
        我把你全都撒下去了
        你使海水微微发红
        你使海洋平静了
           如同你活着时
        午夜的雪降落在
        展开的手上
        我把天空给你了
        把海洋也给你了
        都给你了都给你了
        我把装你的盒子
           藏入怀中
        我把我装入你的盒中
        我在你的梦里了
  
  这是一位活着的情人对刚死去的情人的追悼和怀念。平淡的叙述背后蕴藏着大海般的悲痛。死者已矣,生者不堪。诗中宗教般的仪式感令人肃然起敬,深挚的感情令读者感同深受。

  曾经鲜活的情人,如今成了指缝间粉末状的骨灰。生死两离,阴阳相隔。不愿接受的现实就像梦幻般上演,而演员就是那位凄清地、孤魂般苟活着的恋人。外界的笛声虽“婉转悠扬”,但在活着的情人听来,何尝不是撕心裂肺。可是,活着的情人不愿相信骨灰盒中的情人已经死去,唯愿情人还如活着时候一样,与“我”共同欣赏此时笛声的“婉转悠扬”。有的读者认为,诗中的“婉转悠扬”用得不恰当,其实是根本体会不到捧着骨灰盒的情人的真切感受。笛声的“婉转悠扬”,是生者与死者超越时空共享的乐音,更是生者对死者深情怀恋的柔肠百转。

  与死去的情人曾经轰轰烈烈相恋一场,但那已是“岸上的灯火”,犹如隔了一世。“熄灭”的不仅是“岸上的灯火”,更是此生所有的激情,是一份“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深情。

  两次提起“我们到海上了”,为的是强调“海上”的某种神圣性和私密性。“我”要把“你”撒向大海了,“我们”不需要其他任何人在场和见证。“我们”是一起来到的,因为这是属于“我们”的仪式。

  情人的骨灰像“午夜的雪”,这是一个非常诗意化的比喻,来得自然而然。此后的余生里,午夜“降落在展开的手上”的雪,都将是死去的情人按时的造访。这是一种冰冷的抚慰,更是一种疗救灵魂之伤的良药。

  海水的“发红”和海洋的“平静”,全是活着的情人的感受。死去的情人此时获得了一种神授的力量,她终于完全回归到了空无一物的宇宙中,物质意义上的情人即将彻底消失,这个世界怎么能没有一点动静呢,所以,是死去的情人使“海水微微发红”,是死去的情人使“海洋平静了”。

  情人走了,还有什么值得珍贵的呢?天空、海洋都形同虚设。是情人带走了一切,甚至带走了“我”的生命,所以,“我把天空给你了/把海洋也给你了/都给你了都给你了”。

  诗歌写到这儿,已形成一个情绪的高潮。“都给你了都给你了”这行诗,有如千斤之重。我们知道,在这首诗里,诗人更本就没有外在于诗中的情人,他就是诗中活着的情人,所以写到这儿,故意压抑着的感情似乎再也控制不住了,“都给你了都给你了”,“我”终于不得不承认残酷的现实,“我”与“你”始终是阴阳相隔啊!

  紧接着的四句诗,再次把高昂的悲伤情绪强行压抑下去。也许,是一种刚刚苏醒的更大的悲痛令活着的情人再次沉浸到了原有的平静中。

  这也是一场梦,曾经美好如梦的生活,现在成了不愿承认的残酷的梦。美好的梦注定无法长久,但活在情人的梦里是一件美好的事,所以,“我把我装入你的盒中/我在你的梦里了”。是活着的情人进入了死去的情人的梦里?还是死去的情人进入了活着的情人的梦里呢?其实都一样,生死与共的恋情让生者和死者超越了生和死,无论生还是死,只要曾经真心相爱过,那份爱就必然比任何生和死都还要永久。

  午夜的雪,一场悲伤的雪,降落在有情人心上的神圣的雪。

  洁白的雪是美丽的,但它不在喧嚣的白天降落,它降落在午夜,静静地落下,静静地覆盖。

  午夜的雪落下,落在展开的手上。纷扬的雪落在午夜,纷扬的情人落在展开的手上。洁白的雪化了,洁白的情人化了,洁白的悲伤化了。

  午夜的雪!

            (2009年2月20日星期五)
5#
发表于 2009-2-22 00:30 | 只看该作者
是的,诗句平淡的叙述背后却蕴藏着大海般的悲痛,作者解读的真切,欣赏,问好!
4#
发表于 2009-2-21 23:45 | 只看该作者
情人走了,还有什么值得珍贵的呢?那么,就用那些生动而鲜活的往事,缅怀着,追忆着。文章撷取最直接的语意转化为最丰富的语言足证,体现了知性,个性、细微、细腻的情感抒发与思想感知。问好!
3#
发表于 2009-2-21 10:19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解读,清晰晓畅,令读者受益。问好!
2#
发表于 2009-2-20 16:43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解读专业而又考究,笔触抒情,个性明晰,欣赏并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5 02:29 , Processed in 0.08366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