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4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从一部电视剧说开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9 1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看了电视剧《道德底线》,对因一场误会而引发的两个家庭的尴尬生活很能理解,也对双方当事人及其配偶爱恨交加的情感心理及无奈中的抉择很是同情。


  是啊,人生不就是由这种左右两难的处境构成?这恐怕正是人生复杂多味的因由了。


  前日于网上下载了百家讲坛中有关余秋雨先生的讲座,他在《文学作品中的两难结构》中讲到伟大作品其内在结构上的两难性。譬如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存在的胜利与失败的争论,布莱斯特《伽利略传》中的科学与人格的二难选择,及《红楼梦》中的多种两难结构。


  至此我明白了,该电视剧中存在着爱与恨的两难选择,这可能是它为人喜爱的主要原因了,因为这和现实人生是如此的相似。正因如此,观众才会在观看的同时发出频频的叹息与深深的同情。


  由此我想到了上高中时读过的路遥的小说《人生》,一些读者对主人公高加林嗤之以鼻,说他是忘恩负义,坏了良心。可我读后觉着更值得同情的反倒是这位被唾骂的主人公。他出生于农村,又因上过高中而不甘心在贫穷的黄土地上耗掉自己鲜活的生命。他挣扎着想走出去,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生活天地。可社会能给这么一位出生于农村、祖父辈扎根于农村的他多少机会呢!出任村民办教师,是他这位上过学的高中生唯一可发挥ABC的职业,他也满足了,只要能与书本、学生打交道,他认为他的生命就有了活力。可好景不长,村支书利用手头的权力让自己的儿子顶替了他,这无异于打碎了他刚刚建立起的生活天堂。于是,他回到土地上,挖地,耕地,最后到集市上卖馒头,夜里在县城掏粪,他不得不沿着农村人生活的道路走,可这样的生活他心里上实在难以接受。体力上的磨练他不怕,他最怕的是这种和自己理想迥然不同的生活,长此以往,会磨碎他那颗不甘的心的。


  一个偶然的机缘,他二叔转业到当地劳动局当局长,他爸爸看到他整天郁闷的样子,向他的二叔提出给他找个工作的请求,被坚持原则的二叔推辞了。(这样的事如今不多了,在当时可能是真实的。至于作者设置这样一个人物,无非是给已无出路的高加林一个走出农村的机会)但他身边的人却偷偷地替他办了此事,让高加林到县广播站当通讯员。(这要在现在,那已是明着办的事,肯定办得更漂亮,而且民众也已接受了。谁让人家的二叔是劳动局长呢!劳动局长的侄子没工作干,搁现在是怪事,除非他本人不想工作)可以说如鱼得水。好好工作,珍惜机会,让自己的人生大放异光彩,是此时高加林的内心渴求。但好景不长,因牵入与他人的爱情纠葛被举报,他又不得不回到刚走出的黄土地。


  作者将主人公置于一个命运与情感的选择中,构建了一种二难结构。故此,这篇小说一经发表,便引起轰动。当然,小说结尾是高加林走进村口,跪倒在黄土地上,发出了“我最亲的亲人啊”这声多少有些忏悔的呐喊(这声爱情失败后的呐喊,可能是真情所致,可其中又包含了多少痛苦与无奈啊),我认为是有损于作品最初构建的二难结构的,虽然这样的结尾让许多中国人舒心。(忘恩负义的报应)


  话题再回到《道德底线》上,若让我去分析主人公命运造成的因素,我是不会简单的归结于一个偶然的误会的,尽管人生中时时刻刻存在着这样的偶然。依哲学观点,偶然性中存在必然性。就拿这两个家庭的命运来说吧。


  如没有那场误会,一切都会遵循正常的生活轨迹走下去,至少新婚夫妇是如此,可事实却走向人们期望的反面,原因是一场误会。若将这场误会细加追究的话,其背后却有着诸多不会误会的因素。


  从王俊涛这方说,如贷款没有不正之风,比如请客中灌药酒,让“公关小姐”攻关等不齿之事的话,即使陈秀误入房间,也不至于有后来的事。


  从新婚夫妇这方说,那场别开生面的婚礼真可谓让人开了眼界。新娘的入场是从天而降,浪漫是浪漫,但以中国人中庸思想分析,其中就可能隐藏着“福兮祸之所伏”的担忧。乐极则生悲,生活中许多悲事不正是高兴得过了头引起?因而,我对新婚夫妇这样浪漫的婚礼是“敬而远之”的。


  从嘉宾这方说,他们替自己的同学举办这场“帅男”与“校花”的别样的婚礼,其目的是锦上添花,让喜庆、欢乐、幸福的氛围更加浓厚,让这场别样的婚礼成为他们俩美好的永久记忆。事实是他们终生难忘了,但却不是美好的回忆。假如他们没有给新郎新娘劝过多的酒,让新人保持清醒,那么,也就没有后面的一切不快。


  由此可见,那场所谓的“误会”其实是由社会因素造成,从诸多原因去分析,根本就不是误会,简直是顺理成章。若真能用一个“误会”解释得清的话,两家人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无奈与痛苦了,我们观众也就没有那么多意犹未尽的回味、同情及评说了。可话说回来,谁又能真得把握好生活中的“中庸之道”呢,正因如此,生活才有了多味性,这也就是说,痛苦与欢乐并存,才是生活的内质。


  其实,即便明白了“中庸之道”,也很难解决好生活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是踩着跷跷板走过人生的。




[ 本帖最后由 随缘堂主 于 2009-3-29 10:34 编辑 ]
7#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0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娴情逸致 的帖子

谢谢闲版鼓励
6#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0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敬一兵 的帖子

谢谢敬版指导
5#
发表于 2009-3-30 17:2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即便明白了“中庸之道”,也很难解决好生活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是踩着跷跷板走过人生的。

富有思想和情感表达的文章,两难或许就是我们每一个要人生的道路上最为常见的选择!欢迎朋友常来天籁发贴交流!问好!
4#
发表于 2009-3-30 11:37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对电视剧《道德底线》的解读与感悟充满了个性的色彩,思绪宽阔,笔触缜密,确实不错。从影视评论的角度来看,如果文章的笔触能够全部集中在《道德底线》的剧情里,根据拍摄、艺术手法、人物刻画和导演的指导思想等方面展开自己的认识观和评论的诠释,相信效果会更加理想的。欢迎你来到天籁之声版!
3#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0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微风轻拂 的帖子

谢谢微版的移动
andshake :handshake
2#
发表于 2009-3-29 12:11 | 只看该作者
《人生》电影很早就看过了,《道德底线》还不熟悉,但作者评论观点很独到,思维纵横捭阖。

一篇很好的文章,但是更适合《天籁之声》板块,是影评音评板块的,本文更适合影评交流。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3-29 17:34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04:25 , Processed in 0.04895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