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30|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④你泼你的污浊水 我饮我的清凉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3-8-24 1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习惯了喝茶,浓茶,一天数换茶叶。红茶过热,花茶过香,唯绿茶清纯爽冽,在茶中加点白菊,清心明目,沁人肺腑。西湖的龙井,味纯持久却嫌淡漠,放茶再多也体味不出浓烈;安溪的铁观音味浓,质正,带有纯厚的地方特色,用杯也有点讲究;我所在的地方盛产碧螺春,其味较龙井厚,较铁观音薄,醇良甘美,不温不火,我甚爱之,一年四季,日日不离。

  茶有兴奋作用,儿茶素、茶氨酸会刺激神经兴奋,可这些对我似乎已经不起作用了,即使在睡前喝上一杯浓茶,我依然能够安然入睡。鉴于对茶的依赖性,我明白,对于我来说也许白开水会更有利于健康,但是喝什么样的白开水才会安全呢?我迷惑。纯净水未必纯净,矿泉水很可能是普通的自来水,许多被标有含有多种微量原素的某某泉水,其泉其实早已枯竭。目前各式各样的饮料充斥市场,可我对饮料又没一点兴趣。瞻前顾后,觉得还是喝绿茶放心,既能除去泉水的异味,又能弥补白开水的苍白。

  其实污染的又何止是水?空气中含二氧化硫,猪肉里注浊水,蔬菜上沾浓药,补品也不补,含有大量的激素……。

  物欲横流的背后是人欲的横流。因此,遭到污染的就不只是物质还有精神范畴的东西,比如媒体。改革开放,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所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都从单一走进了多元,既多元,媒体也就会有雅俗并存,美丑并俱,高尚与卑微同在。正因如此,在90年代初才会有北京与上海关于“姓资姓社”的大争论。好在有伟人大手一挥,情形才会有今天的“百家争鸣”。

  其实,要我想,在我们这样的现状里,媒体尚未真正进入多元,也不可能进入真正的多元。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影这些媒体,虽然有许多不被国家供养,但依然有权对其进行控制,使其在总体的大方向上不会偏离正轨。但是,在虚拟的网络出现之后,许多俗人对此寄予“厚望”,似乎找到了一块可以肆意宣泄的领地,可以随意呐喊的空谷,有人喊出了回声觉得幸运,有人只为喊而喊。于是,在网络里,我们就很容易地听到一些无病的呻吟、露骨的吼叫、还有不伦不类的怨诉。

  这就不能不引起正直的人们担心,担心人们从此会失去某种精神,失去奋斗的勇气和激情,担心新的一代人倍受精神的污染而一蹶不振。是的,壮美的声音的确令人振奋,让人热血沸腾,靡靡之音的确也会让人萎迷和颓废,可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欢那些被称之为不伦不类地怨诉了呢?比如周杰伦的歌曲,比如海子的诗歌。

  当然,我不是说我喜欢那些颓废的文字,不喜欢,我也同样不喜欢小资类无病呻吟的怨诉。但这并不是说我就不去读它们,理越辩越明,事越析越清,许多时候,我会在这些文字中找出我所不具备的,摈弃我所不喜欢的。我相信,即使是一团污浊,也未必就没一点营养。荷花出自污浊,却品自高洁,如果把她移植到洁净的土壤中,她还能生存吗?自古善良与丑陋,高洁与污浊,进取与颓废就如春夏秋冬始终相伴,相克相生。如果我们的电视都像北朝鲜一样的只有一个《新闻联播》,我们的媒体只会高呼振奋的口号,我们的文学只有《红岩》类的作品,岂不真正是我们精神的悲哀?

  一些颓废的文字对年轻人是否会有重大的影响,不好说。人与人不同,分辨力也各异。有一个媒体曾做过调查:12岁的初中一年级学生都在呼吁:我们不需要教科书上的历史,我们要读真正的历史!也许我们真的不能小觑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的智商和我们的当年已经大不相同,我以为,这正是现今多元化媒体真正的收获。

  人的免疫力是从哪来的?从病毒中得来的,你要想不得肝炎,你就得去接种疫苗,否则你就不能排除得病的可能。人一味地避恶、避丑、避邪,只能说明自己心灵的脆弱,越是这样,反倒更有可能生病。所以,我以为,也许网络将成为真正的传播媒介,或许,真正有价值的文字将会在网络出现。

  在网络里,我读安妮宝贝之类的作品不是很多,但所读的批评却远远地超过了她本身的文字,有的甚至已经不是批评而纯属谩骂,甚至连同张爱玲、杜拉斯一起被棒打。我不知道这样的批评还能否算得上是文字?当然,这不是说文学不需要批评,批评的确能让人明析,让作者改进,让读者清醒,而且,那些善于批评的作者,写出的评论远比其文章本身写得精彩,这样的评论读了让人也是一种享受。只是,我想说的是,别夸大批评的力量,别指望一棍棒将某种东西打死,即使是污浊的水,也给它一个宣泄的缺口。大海之所以有其厚度,正是因为能够容纳百川。再说,如果都不写这样的文字你还批评什么呢?当然,对于批评也是一样,给点爱心,给点理解,给点宽容。善于在乌黑的一堆文字中发现“亮色”,就是我正要说的。

  其实,什么样的文字更能具有生命力,历来说法不一,在茫茫的书海中,那些伟大的作品已经让人目不暇接了,对于一些过于“自我”的文字不知有多少人会去发生兴趣,不过也未必,有的文字只是用于专业人员的研究,有的只会适合俗人茶余饭后的消遣,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也有许多大众化的文字被列入史册的。所以,文无第一,的确没法界定。有时,我倒是觉得越具有“个性化”的文字会越长久些,至少值得自己去收藏,写字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人们之所以写,只是因为自己想写,用心和文字对话,这样的文字即使对人无益,自己留着又何妨?所以,我要是安妮宝贝,我也同样会笑看批评,你扬你的皮鞭,我泄我的“污水”。

  可我不是安妮宝贝,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字爱好者,更多的时候是个读者,我明知道有些文字的“污浊”,也同时不认为某些批评就是一股清泉,但我相信自己的辩析力,对这些都保持某种包容和“忍让”,别笑我是个改良主义者,世界真正需要的就是改良而不是摧毁。因为一旦不再改良,摧毁便为时不远了。

  所以,对于文字的“污浊”,我只有一个态度:你泼你的“污浊”水,我饮我的清凉茶。绿茶,碧螺春的。:)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14#
发表于 2003-9-1 01:0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糊涂 发表
如果我不能拒绝,那只能容纳。:)




你的清凉茶,其实还是有一些抗拒的:)
能有抗拒的动机也是一件好事
13#
 楼主| 发表于 2003-8-28 2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糊涂MM!

最初由 manchurose 发表
喜欢文字的人,自有自己喜欢文字的理由,和对待文字的态度。

是啊,ROSE总是智慧地一语道破!感叹中~~~~问你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03-8-28 20:4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如顾东风 发表
如果,一棵树还没有长成,而又没有人真正限制他所谓的自由,那么它会长成什么样子?成才的机率会有,但不会很大
同样的人也是一样的
人生而为自由,从小就没有人管他,什么都是自由的,那很难说以后什么样子
事物...

很理性的思考,得益。谢谢!问好。
11#
发表于 2003-8-28 17:37 | 只看该作者

糊涂MM!

喜欢文字的人,自有自己喜欢文字的理由,和对待文字的态度。
10#
发表于 2003-8-28 11:3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一棵树还没有长成,而又没有人真正限制他所谓的自由,那么它会长成什么样子?成才的机率会有,但不会很大
同样的人也是一样的
人生而为自由,从小就没有人管他,什么都是自由的,那很难说以后什么样子
事物都有两面性 清与浊
可是清者如果不振臂疾呼的话
浊者也不见得就真地认为自己是浊
谬论有其存在的土壤    而许多东西不加辨别,看似和真理没有区别
很喜欢这篇文章
可是不赞成清者自清   因为人们都生活在这个大环境下,
为什么不用良性的东西相互影响呢
这就是一种文化氛围
良性的东西还没有形成一种力量一种振奋
这是否是时代的悲哀
我们在这个时代,得到了一些同时也失去了
那些才是最宝贵的 失去的是什么得到的又是什么
我们失去的多还是所谓的得到的更多???
眼睛看到的不是真实地,只有心的感觉是真实地
9#
发表于 2003-8-28 0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回复: 鼓掌!握手!

最初由 糊涂 发表
那就握手吧。来个西文的拥抱如何?:)))
好啊好啊,呵呵,俺来了咯~~~~~~~~
8#
 楼主| 发表于 2003-8-27 0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鼓掌!握手!

最初由 落蕊 发表
偶很欣赏糊涂姐姐的很多态度,包括文题所说的一种态度:)

那就握手吧。来个西文的拥抱如何?:)))
7#
发表于 2003-8-25 11:03 | 只看该作者

鼓掌!握手!

偶很欣赏糊涂姐姐的很多态度,包括文题所说的一种态度:)
6#
 楼主| 发表于 2003-8-25 08:0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小老鼠 发表
俺和糊涂一样~~一日数次换茶,而且只喝龙井~~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新闻自由~~所谓的自由,也只是相对而言~~我们的媒体,现在过分的讲究一个钱字~~软新闻~~

俺一直赞成共同体~~多元化~~...

鼠姐姐也有一种容纳的精神~~~~~~:))
5#
 楼主| 发表于 2003-8-25 08:0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舞双双 发表
社会开始多元化,在学会接受的同时,不知道我们是不是真的学会了辨别。/

如果你没有辩别的机会,那么就永远也不可能学会辨别的。:))
4#
 楼主| 发表于 2003-8-25 08:0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哑猫阿凡 发表
你泼你的“污浊”水,我饮我的清凉茶:)能有这样的态度就好!

如果我不能拒绝,那只能容纳。:)
3#
 楼主| 发表于 2003-8-25 08:0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太阳神 发表
一些颓废的文字对年轻人是否会有重大的影响,不好说。人与人不同,分辨力也各异。有一个媒体曾做过调查:12岁的初中一年级学生都在呼吁:我们不需要教科书上的历史,我们要读真正的历史!

这种观念还不是从老师或...


所到之处都是烈火~:))
2#
发表于 2003-8-24 15:56 | 只看该作者
俺和糊涂一样~~一日数次换茶,而且只喝龙井~~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新闻自由~~所谓的自由,也只是相对而言~~我们的媒体,现在过分的讲究一个钱字~~软新闻~~

俺一直赞成共同体~~多元化~~社会本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的经历、学知都不尽相同,何必一定要一家之言~~“安妮宝贝”仅仅是一个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如果没有其生存的环境,自然会被淘汰~~任何文学评论是可取的,但乱扣帽子、乱打棍子,特让人反感~~~我们都是与“文革”擦肩而过的人,很是无奈~~~
1#
发表于 2003-8-24 13:49 | 只看该作者
你泼你的“污浊”水,我饮我的清凉茶:)能有这样的态度就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2 17:03 , Processed in 0.11735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