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360|回复: 10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孤独的牧羊人—读房子老师文学作品随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8 0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数日小阴,云色初绽,我安静地读着房子老师的文字,似澄明天光下看到浮动在肥美草地上的羊群。它们被诗人从心野放牧到大自然中,带着来自生命深层的微微潮湿,那些栖落在羊群卷曲绒毛上亮晶晶的心光,在阳光下熠熠闪动。

一、牧羊人的姿态

  文字,是表达语意的符号,从心灵里流淌出来,便却有了它的灵魂和血肉。对于文字,有人锲而不舍地在锻造它,有人站在人性的河岸在洗濯它,而房子老师,是在阴晴不定的四季中放牧着它。

  他像一个真正的牧羊人,赶着自己雪白的羊群从一片草滩,游移到另一片草滩,涉过一方水域,再涉过一方水域,地平线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清晰,在夕阳沉落的时候隐却……晨曦与薄暮,阳光与雾霭,都使他飘荡的思绪和漂泊的羊群有了依顿。放牧的过程,也是一个寻找的过程,然而,岁月的阶梯是伸向无尽的高处的,牧羊人行走的每一步,都不可逆转的朝向辽阔的心灵高原,去靠近一株透明的、能够照见自己的草。他要把他的羊群赶到那些活出禅意的草中间去。那些草一处比一处丰美摇曳,一处比一处呼吸深长,于是,他在不同的一片草地,在季节循环往复的轮回中,遇见了自己!

  正如房子老师在《透明的芦苇》中写到的:像一株芦苇,在时间里寻找,寻找在不同时令当中存在的姿态和内涵。它朝向时光的过程,和我朝向它,寻找内心的宗教,如出一辙……抗拒着种种失意与绝望……朝向内心寻找……”我敬佩“朝向内心寻找”这样一种生存姿态,惊却生命原来是这样的洁美,心空是这样的广大,恍然而悟,原来,一个人可以把失意与绝望打磨成利剑,也可以雕成惊世的花朵;原来,我们的双脚每一次前迈,都要努力朝向内心,只有回到内心,才能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时光悠忽而过,留给岁月一个透明的倒影:“永不停息的时间,让河水奔流不止,而那些芦苇会站在时间的岸边,在波光中看着自己的倒影……天空透明,芦苇透明,身体、知觉透明(《透明的芦苇》房子)……”我珍重房子老师如此与自己灵魂的对视中,素面朝天地发出透明而清脆的吟哦之声。在岁月粼粼的波光中,人的倒影会有千姿百态,挺俊的,高大的,抑或扭曲变形的,而房子老师照见的是自己的透明,身体的透明,知觉的透明,更有灵魂的透明……无疑,这是一个思想者所需要的最纯粹的生命本质,所以,他把站在时间岸边透明的芦苇视为自己的前生,他要做回到一株透明的芦苇。

  天地之广大,仅仅在天地间获得一份知晓生存的清明:“我无意索要天空,也不去索要芦苇。选择透明的方式靠近芦苇,用它的透明照亮黑暗,知晓生存(《透明的芦苇》房子)……”我为这样的人生境界而神意驰骋。一个在物欲汹涌的尘世中艰难跋涉的人,他却无心索要任何,只以透明的方式靠近那些更加透明的事物,点亮心空,淡然面对生存的悲欣与甘苦。于是我抬头,赫然望见,高天之上,牧羊人在空中漫步,飞翔的羊群如美丽的云朵,聚拢为诗人另一座心灵的岛屿……

二、心灵的深呼吸

  草滩上,阳光没有遮拦地洒向大地,发出哗啦啦清澈呼吸声的,是流淌的小河,静默森林的呼吸,如透明的风清飒飒吹来。游动着的羊群也在呼吸,它们因为啃食了日月照耀过的青草,呼吸变得芬芳、绵长起来,悠悠然飘上了天空。羊群的呼吸就是牧羊人的呼吸,是牧羊人的思索与季节碰触的瞬间星斗一般的眨闪,是牧羊人浓浓情怀流浪到天涯后传来的似长笛一样的回声。

  璀璨星光下,我朦胧听到来自文字中飘来的一袭呼吸:时间在一个人的身上流逝,呼吸的能力像树的身体张开的枝叶,承接雨露和光泽,像草的摇晃,在太阳和月亮交替的时空内,明亮一片敞开的土地(《呼吸》房子)……”它亦似低沉和婉的洞箫之声,与牧人的长笛遥相和合,以胸腹之真气漾溢出流水淙淙的碧涧流泉,运荡着清秋寥落的平沙落雁,如聚积的云釉,化开了一缕飘忽不定、幻化无穷、绵连不断的感觉和思想流动的箫音。箫音似乎随时会在你的眼前逃逸的无影无踪,又会须夷间潜了来清音绕耳,与你缓缓道出心灵的微语。这恰是房子老师在散文写作中凸显出的、极具个性色彩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在一道门里,黑暗,让我听到了吱呀的响声……那些穿在人身体上的衣服,仿佛被梦的渴望轻然地剥离(《呼吸》房子)。”房子老师的文字一贯极具深度和内涵,其语言蕴藏的深邃意境、流逸着的幽微意识,使文字更加有底气,有内力,轻而易举地把读者带入到文字构设的特定场景里,长睡乍醒后,让你于纷纭的人世中陡然回望到自己。

  一个放牧文字者,文字就是他的呼吸,是他精神和思想的自由呼吸,他从不会绞尽脑汁纠缠于某些辞藻的组合和干巴巴的理论引用上,他具备的是另眼观世的目光和超越世俗的思想,是心光突闪后不由自主向世界的表达,像植物一样从深土中探出头颅,以完整的生命姿彩呈现在大地之上,做最通透的心灵深呼吸。头脑的明灵与思想的丰沛,形成一片多氧森林,而从心灵里跳出的文字便就成为了深呼吸的丰富氧分子,房子老师以他丰沛、深邃的思想,让我们看到了‘羊群’的肥美、健壮,看到一个有着自由呼吸的生命仰起脸来,看着天空的云,让它带灵魂飘向远方,而你的身体,去感受着自由呼吸的曙光(《呼吸》房子)。于是,牧羊人心灵的呼吸和缓深长,穿透岁月。他的‘羊群’亦似鸟的飞渡,似草的生长,纵横天地,飘在云端之上!

三、岁月背影里的书写

  牧羊人对他眼前的草地和羊群永是不会产生审美的疲劳。他赶着他的羊群走在繁华的边缘,走在生活的边缘,走在望得见袅袅炊烟的丘陵或山冈……日月星辰的轮转,把岁月的背影缩短又拉长,四季的更替,让晴川与山峦苍老了又盎然。于是,他坐在淌着浅溪的山荫,弄一管横笛描绘人世的风景,靠在荒原中一株苍老的槐树下书写人生的蹉跎。

  岁月的脊背是宽大的,房子老师望着它,便拥有了深情的力量,悲悯的力量,和求索的力量。于是,岁月的背影变成为了他放牧‘羊群’最理想的草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伯特兰-罗素说:“我那纯朴却又无比强烈的三种激情(爱情,求索,悲悯),支配着我的一生。”房子老师的写作正是融进了这样浓稠的人性元素,才使他的散文在灵感、文采、思想、意境的超逸挥洒中,具有了出尘于独我的风格和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犹如苍穹深处传来的洞箫之声,低回苍郁,和婉悠长,烟霏霞露般缭绕于尘世之外,暗合了读者复杂的意识和内心的特殊感受,强烈的现场性和画面感,将读者带入更深阔的思索空间,给予读者一种曾经镂心刻骨、却深陷于用言语无以表达的困境中的搭救:写下它们,就像复原掉在地上的一只花碗。或者,一只碗的精美就像一种幻觉。因为消失才成了幻觉。可是他一丁点都不想遗漏(《回想的折光》房子)。也许我们在房子老师造设的意识氛围中,可能会有片刻的恍惚,但你最终因为寻找到这样一个感觉和意识的出口而深怀感激,因为有了延伸自己思索的空间而欢欣雀跃。

  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始终贯穿于房子老师所有的文字中,尤其在散文的写作中表达的更加淋漓尽致。他这样描绘他意识深层中的影像:我忽然觉得时间大概发疯了,它有一条长长的腿,从我的回忆中穿过,将我在影像中辨认出来的人,冲散了。抬头便看见了云,在头顶飞奔。它们仿佛时间魔瓶里放出来的一缕烟雾(《身前身后》房子)。”我们读到如此苍然的笔触:“草返青时,我说草老了(《那盏灯/房子)。”简短的一句话,却运用心理时间的错位性,上演着一场非理性的、潜意识的心理活动。让读者感觉,文字后面还有很多欲言又止的东西,情不自禁地要绕到文字背后去看个究竟。我们被这样一些话撞击:时间在走,走在天堂之上(《人间的两面》房子)。”沿着记忆上溯,在静寂的时候,发现了银色的音符。它们长久潜伏在身体里,仿佛沉睡不醒(《重现》房子)。”当这些文字在眼前闪过的一瞬,似乎看到了时间从一个人的身边迅疾而过,仅仅留给我们一个影,总是来不及说一声道别的话,它就消失的如雾若烟,成为朦胧的记忆。如此艺术性的表达,契合了在岁月背影中的书写,使书写脱逸出书写。《围城》前言论述到:“凡是真正的文学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抗理论分析力,任何自认为深透、精彩的理论都会在它们面前显得干瘪又捉襟见肘。”
  
  至于这样明明暗暗,深深浅浅的写作艺术,不是故弄玄虚,生影造势,我们可以理解为,房子老师睿智地选择了一种别样的写作意识环境,选择了独特的观察视角,所以,表举出的必然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独到艺术表现手法,为我们敞开的是另一扇探索文学艺术的门扉。可能,运用其他的写作手段一样能写出生活的背影,但绝不是这样的味道。其实,背影里的写作,亦不是对生活的逃避,更不是精神上的颓唐与失意,这是一个文学作者有意从生活中逃逸,与生活拉开距离,为自己打开一扇仰望生活的窗口。在岁月的背影里,我们会感到阳光更加灿烂,世界更加真实。

四、牧野鸿影

  对于牧人,岁月是温存的,也是酷烈的,他必须收拢宽大的袍袖缄默而行。草滩上有妩媚的野卉,山脚下有发亮的小河,四季用它委婉的声腔,伏在他的耳边抑扬顿挫。风有过轻柔,然而,当它从森林那边的山口呼啸吹来,扫荡着牧人的身体时,牧人体会到岁月的无情,但他和他的羊群都没有停下来,他望见一只逆风的鸿鸟在他的头顶上哀鸣着掠过……

  记起房子老师的诗《不说的话》中,用影像手段所创意的一个画面:“他坐下来,看着一层雾,一片叶子/光落下来,静止在心里/他消失在夜里,他捂住飘起的衣角……”诗意是由静到动的,由外在的静寂,慢慢地从内心起了风痕。诗句中没有提及风,但让人真切的感觉到,风正迎面吹来,且肃肃噤凉,消失在夜里的‘他’,抿紧干裂的双唇,目光刚毅,身体前倾,迎着风艰难地迈动着双脚,于是,我看到枯叶、尘沙,被风裹挟着隐遁于夜的尽头,看到一个饱尝岁月冷暖的生命,正向着外力的侵袭作着孤独、顽强的抵抗。诗句中没有明显描绘‘他’心理上的复杂,然而,我们分明窥探到,在逆境中艰辛跋涉者所纠结着复杂思绪的内心,在做着怎样的挣扎!

  ‘他’捂住飘起的衣角”这个简单的动作,是‘他’对自身的温抚,就象我们平素中许多不经意的手势和动作,似影视剧中那些无声的、牵住人视觉和心魄的场景,为读者延伸出深阔的思索空间。从诗句中听不到文字的呻吟,但我们感到了疼痛,那疼痛一点点从文字中蔓延到内心,蔓延到读者感觉中来……听不到决绝的呐喊,但巨大的声响在心灵深处訇然振荡!这时我们会猛然意识到,‘他’捂住的不仅是飘起的衣角,还有被岁月的风撕裂的精神和肉体。

  我们说,文字是一种力量,不完全在乎它的语句多么铿锵有力,它的词汇有多么丰富瑰丽,这份力量显示的强悍性,更大程度上体现在笔者造设出的真实、动感、能够冲击读者视觉与感官的场景,使之情愿沦陷其中,体验一场心灵的共振与对接:“来路,归途/长在心里,捂在手里/生怕一不小心,从眼里跑走,从生死之间带走蛰伏的身影(《天色》房子)。”在房子老师的文字中你是找不到概念性的答案的,但有可能让深入到他文字中的读者找到感觉上无数的答案,找到另外一个自己。正象《围城》前言中的那句话:“它不是让人知道是什么,而是让人感觉到是什么”,于是,在诗人诗意的创新和感性的痴迷中,一扇扇浮动于文字背后的门扉豁然在你面前次第而开,禁不住脱口而出:妙极了,这就是我人生曾经的一瞬鸿影!

五、泼墨真仪

  羊群游移在大地上,它们啃食过幽深窄巷中的青苔,啃食着辽阔草场上清香的苜蓿,也啃食过天涯海角那屡屡惊心的苍凉,而更多时候,它们啃食的是一个牧羊人的梦。牧人心里的梦是青葱的,摇曳的,缥缈的,亦或荒楚的,就似他日日见到的那一片草的绿,还有那苍山落日里绚烂至极的余辉。牧羊人每高扬起一次鞭梢,他苍茫的思绪就会酝酿出一团雾霭,一团浓淡不一、飘忽不定、欲雨欲晴的雾霭。这雾霭,在自然广大的背景下,成为一泓深邃的墨韵,对着沧桑的人世自言自语……

  房子老师和牧人都不是画家,却有着令人惊奇的不谋而合,他们都怀揣着不同的笔墨写意着人生。在《我该如何说出来》这首诗中,房子老师泼洒出梦里真仪、高情清远的墨迹:“那些石头/“老在了山崖上”/“那些笑声、落入了泥土的青苔”/“背对它们、我忽然安静地说不出话来……”

  心意的墨踪,奇谲幻化,春浓秋浅。在这首诗中,房子老师运用以虚写实、虚实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不仅营造出了良好的阅读氛围,而更值得珍重的是,他的文字传递给读者一种心灵的暗示,启迪读者发挥个人的联想,开拓出新的感受境界:给你了,才能留下来/风低语时,雨就来了/那时,一丝飘动的光/容身在安乐的草地(《在澄明的天空下》房子)。”一如国画的大写意,把须夷间产生的意象痕迹变成混沌的墨迹,你或许在这些泼洒出的简括画境中,辨不出眉眼结构,而神意在里面,墨根在里面。它流动着,呼吸着,重重叠叠,亦真亦幻,总有一些东西让你无法一时把握和解读,但总能使你有去咀嚼的冲动,总能让你在恍忽游离的思绪中有所领悟,总能引动你在崇山峻岭中生出山那边的联想。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得里克-沃尔科特说:“诗歌是追求完美时流淌的汗水,但必须像塑像上的雨滴那么清晰。”诗和墨色一样,都是追求完美时流淌的汗水,这样的汗滴有心灵沉淀出的真意,有着令人耳目一新的元素,是流通在世间的另一种艺术的语言,但它从来不张口说话,它只站在哪儿作一个微妙的姿势,等你寻找开启它的钥匙。房子老师诗歌表举的,正是这样一种渗透了真意和新元素,有着暗示效果的艺术性的表达。

六、乘一匹季节的俊骑走回内心

  大地是沉默的,平静的,它把丰沛的思想托付给树、山川和草色。当牧人赶着羊群走向岁月的深处时,融进一株草,一株纯粹到被光阴过滤的毫无杂念的草。牧人从自己的身体中抽出精神和血液喂养他的羊群,羊群变成了游动在草间的玉石。这些会游动的玉石明润、光洁,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如果我用心灵的指尖敲击,它会发出春水与初雪般圣洁的音韵;如果把它放置在岁月的山谷,我们会听到人间最真切的回声。牧人赶着他的羊群独自穿过寂静的丛林,有时,无边的寂寞使他交替迈动的双脚稍有错落,哦!稍有错落,春日的明媚就换作了盛夏的酷热,然后是凄清的秋,和太长太长的冬日……牧人笑了,他看到了季节的真实,他要乘着这匹季节的俊骑,牧着他雪白的羊群,朝着自己的内心行走……

  当我读到《有生之年》这首诗时,我又一次找到了房子老师运用意识流手法彰显出异质的诗意中,与一个牧羊人生命姿态的重合点:“这些街道、楼房、树木/在有生之年、颠沛流离/它们热爱阳光、暖风、暗藏的时光/我必须学会、穿上自己的鞋子/从它们中间穿过、回到自己的内心。”街道,楼房,树木,阳光,悠忽存在着的光阴,都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人世风景,然而,在房子老师沉郁的笔触下,却演绎着虚与实、动与静的起承转合,让我们清晰地看到穿行于季节的那双脚,孤独地,一步一顿地走进岁月的深处,走回自己的内心,而且是穿着自己的鞋子。在整首诗中,这句话看似平白无味,实则内含深意。习惯穿着别人鞋子走路的人,也习惯了跌跌撞撞,有点似天鹅群中跟队的鸭子,想飞,飞不高,想走的优雅一点,别人那双不合脚的鞋子又无法使它优雅的起来,最终,学不成别人,却再也做不回自己。看,恰恰是有人穿着别人的鞋子赶路,才更反衬出房子老师诗意的通透与觉醒。

  无论在他的散文还是诗歌里,都体现出了一种人生的觉醒意识:“无边的寂寥和空旷,让他体会到生命在体内灼热存在。那时,到了秋天,萧萧而下的树叶,茫然地落到地上,依偎着大地冰凉的泥土,归依一生(《生命过程的一场言说》房子)。”觉醒,是一次痛苦的破茧,而这种觉醒性的破茧,对房子老师来说,却体现在他文字的孤独意境中。因为,对于诗人,孤独不是空茫茫的绝望,孤独使诗人陷入更深的沉思。一个沉思,会漾出一泓深潭,得以诗人与自己的灵魂对视;一个沉思,会长出老树青藤,成就了诗人精神乃至灵魂的升拔与突破。阳光、暖风,暗藏的时光……他热爱它们:树叶上到处都是虫子爬过的痕迹。低矮的成群的树,老实地站立在宽大的田野边,在走过的目光里,经历着危险生灵的啃食(《蜕变》房子)。”他努力读懂世间所有存在着的客观物事,包括颠沛流离的生存状态,所以,诗人眼里折射出来的内心表情,不是激烈与愤恨,而是悲悯的情怀和透澈的心灵目光。诗人是善于享受孤独的,就似一个独自穿行于寂静丛林中的牧人,他在孤独中一次次醒来,看透世界的真相,听清岁月的箴言,什么都不重要,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个真实的自己,乘一匹季节的俊骑走回内心。

  掩卷无语,掩卷无语……抖落身上的残雪,山下已是春暖花开……


                2009.5.7
日 西溪





[ 本帖最后由 西溪 于 2009-5-15 03:13 编辑 ]
104#
 楼主| 发表于 2009-5-21 12: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9-5-20 13:52 发表
提读,问好西溪!




感谢琴版提读,拥抱你……
103#
发表于 2009-5-21 10:53 | 只看该作者
煌煌一篇宏论,完全是在用诗的笔触品评房子老师的作品呢。赞一个。
102#
发表于 2009-5-20 13:52 | 只看该作者
提读,问好西溪!


101#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23: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楠 于 2009-5-14 21:01 发表
他像一个真正的牧羊人,赶着自己雪白的羊群从一片草滩,游移到另一片草滩,涉过一方水域,再涉过一方水域,地平线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清晰,在夕阳沉落的时候隐却……

精妙的评价!房子的内心是个深潭,我以为自己靠 ...


哪里,一楠老师过奖了,正如你说,房子老师的内心是个深潭,需要我们慢慢体会。感谢你的评论!真诚问候你!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22: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尘埃一子 于 2009-5-14 20:46 发表
以散文的表达手法进行剖析,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房子精神的艺术的世界。


感谢尘埃一子的评论,真挚问候你!
99#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22: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宋长征 于 2009-5-14 14:01 发表
早读了这篇,可能没有回复.有时问自己,需要不需要呢,那么深刻的理解,那么真挚真实真诚的描述,足以让人佩服.-尤其能以这样安静的姿态走进房子营造的冷静氛围.
问好


感谢宋老师的评论!你的文字也常给西溪带来惊叹。问候你!
98#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22: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万里山水 于 2009-5-14 06:58 发表
对于房子老师文字的一次深入,抚摸以及总体的关照,在印象中的感受和形象的考量,文本框架完整,语言飘逸洒脱。是对于了解和把握房子老师作品的内涵和特征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一直以为房子老师的作品是一个比较 ...


万里山水好!感谢你对西溪《随想》悉心的评论!你的评论也给予西溪很多提示。问候你!
97#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22: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9-5-14 02:35 发表


这回复很有特色,个中滋味耐人寻思。欣赏,问好章烨、西溪及房子老师!


http://373194360.16789.net/domname/373194360/20073181225089562.swf


琴版好!西溪祝你美好常伴!
96#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22: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09-5-13 11:12 发表
又认真地学习了一下西子的评论文章,感觉写得好极了。这样的评论和解读,让我对房版的意识流文章有了更深刻地理解。意识流写法就是把作者内心世界的独白和祼露,就是西子文章中提到的孤独的牧羊人把自己的心灵游牧到 ...


娴情逸致好!感谢你悉心精致的评论!让我们共同体会房子老师文字里的精神内涵。亲切拥抱! :hug:
95#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22: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09-5-12 19:36 发表


  
  极同意对对房子先生文章颇有研究的若雨的总体评价。
  评论从多角度,深层次展开,语言功力和理解功力都非一般,学习。


梁老师好!感谢你精致的评论!问候你!
94#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22: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南子 于 2009-5-12 15:11 发表
西溪让人惊讶!一直敬畏于西溪文字,不想评论也这般读到深刻!房子文字大量使用隐喻象征联想意向变形意识流甚至荒诞化的手法,使意蕴深藏在文字背后,造成一定的阅读障碍,但正是这种阅读障碍成就了房子文字的风格, ...


感谢南子精恰的评论,感谢你对西溪文字的认同,你的文字也常让西溪感动。紧紧拥抱 :hug:
93#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22: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09-5-12 09:34 发表
呵,昨天,一人还予我夸着老师的字呢。
这解读,写得真是恣肆飞扬。


冷晰子好!是的,房子老师的文字确实好。谢谢你的评论!拥抱! :hug:
92#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22: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下为公 于 2009-5-12 08:18 发表
掩卷无语,掩卷无语
真是好极了
学习


天下为公好!感谢你的回复!诚挚问候!
91#
发表于 2009-5-19 22:33 | 只看该作者
抓住这个机会,问候一声西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5 11:51 , Processed in 0.19993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