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80|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关于“四大名著”的一点儿讨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9 1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四大名著”的一点儿讨论

  民间有句俗话,相信一般人都知道,叫做“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游。”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我们的老百姓自然不会去深入分析这两本书中的什么内在的思想含义,他们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完全是从最基本、最直观的感受出发的。人一变老,社会经验就会更加丰富,心智自然也会更加成熟,考虑问题也会更加周密,甚至也会更加善于使用机谋,而《三国演义》中恰恰有很多情节都是描写机谋的。所以,人们认为,人一旦步入老年,本来思想就够复杂的了,如果再读《三国演义》,再学一些计谋,岂不是要变得更加复杂,甚至更加诡诈了吗?而做为未谙世事的孩子们,有人将其比做一张白纸,说在他们身上画上什么就是什么(且不论这种说法正确与否)。而西方学者则将孩子们的成长阶段划分为几个“反抗期”,也即是过渡期,如三四岁、十四五岁等。在“反抗期”内,孩子们生理、心理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大多会有个性增强、不易管束等现象发生。可是《西游记》恰恰就是一部讲述心猿意马的书,看其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大闹地府,大闹龙宫,无论天上地下,都给折腾个遍,这才叫真正的“无法无天”,如果恰恰处于“反抗期”又如同“一张白纸”的孩子们正好读了这么一本极端反抗的书,岂不是会变得更加难以管束,甚至误入歧途,造成严重后果吗?


  当然,这两句不过是民间俗语,如果我们这些自认为多读了几本书、也多少有些分析判断能力的人也都这么简单地就下结论,也许又要遭到某些专家学者们耻笑了。但不管怎么说,这样的概括之所以能被人们记住,毕竟自有其道理,且不论这道理是否全面、是否公允。


  然而有意思的是,尽管人们都知道这两句话,可是却根本没有几个人会去真正遵守。恰恰相反,老年人往往都特别爱读《三国演义》,少年人又都偏偏喜爱《西游记》,这是人所共知的现实,大概无须证明。而另一个事实是,绝大多数老年人并没有因为读了《三国演义》就变得奸滑起来,或者是利用自己的满肚子阴谋诡计去算计别人;而绝大多数的孩子也并没有因为读了《西游记》就变得桀骜不驯,难以管教,进而做出做奸犯科的勾当。原因很简单,因为即使是不谙世事的孩子,也都有着自己辨别是非的标准,而绝不会只是简单地模仿和接受。更何况,这两部书尽管在思想含义上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却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是洪水猛兽,万万达不到非要声讨,甚至必须剪除的地步。


  固然,《三国演义》全书中充斥了诡计权谋,充斥了残酷的战争场面,描写了蔑视人性的狭隘英雄主义,甚至自始至终都贯穿着扶刘贬曹的所谓“封建正统思想”,但瑕不掩瑜,在存在着这些问题的同时,若以现代的观点来看,却仍然不乏可取之处。比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关羽的忠诚与义气,赵云的沉着与稳重,甚至如曹操“唯才是举”、不问出身的胸襟,孙权君臣之间的和谐信赖……都有值得称道之处。而对于曹操的奸诈、吕布的不义、董卓的残暴,甚至于刘备的虚伪也都有所揭露和批判。以上种种,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都代表了人类社会普遍的是非观念,与今人的认识并无矛盾之处。至于这些描述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则是另一回事。因为作为一个文学家,出于某种目的,在作品中对历史人物进行加工创造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也是创作规律,并没有什么应该指责之处。事实上,也不可能有哪个人会写出完全符合“历史真实”的作品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尽管《三国演义》在某种程度上歪曲了历史事实,但是客观上,大多数人关于后汉直至三国时代的历史知识还是源于此书,至少我们可以说,其普及历史知识的功用是无可比拟的。当然,对于那些专家学者而言,要分辨作者的虚构和历史记载的“真实”并不太难;而对于普通读者,则根本就没有分辨的必要。


  至于《西游记》,尽管书中贯穿着混乱的宗教认识,存在着大量的因果理论,甚至于有着大量光怪陆离的神怪描写,但同时在整个故事安排和人物塑造上,却仍是褒贬适当,颇有教育意义。如唐僧的执着坚定,孙悟空的疾恶如仇,猪八戒的率真可爱,沙僧的忠诚老实,都是值得肯定的优优品质。而同时,在他们每个人身上又都有着明显的缺点,如唐僧的偏执偏信,孙悟空的狂妄自大,猪八戒的贪婪好色,沙僧的没有主见等。而在西天路上,正是由于这些优点的综合作用,才使这个团队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并且最终走到西天,完成取经大业。而他们身上的每一个缺点,都毫无例外的会给他们带来麻烦,带来一次又一次深刻的教训。而在最为精彩的人物孙悟空身上,其不甘平庸、挑战权威、不畏强暴、百折不挠的精神,恰恰正是我们民族普遍缺失的品格,从这一点来说,将《西游记》看做是励志教材并不为过。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如《三国演义》《西游记》,乃至于《水浒传》《红楼梦》这“四大名著”,都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必然带着封建社会的某些痕迹。可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也是从封建社会,乃至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过来的吗?所以,我们今天的政治体制,直至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深处,不也都不可避免地会带着旧社会的遗迹吗?难道我们也要将自己一棒子打死不成?事实上,无论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的精神产物,都必然是精华和糟粕并存的,这一点上没有例外。我们不是有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光荣传统吗?何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不加辨别地全盘接受西方的东西,却非要对中华文化的标志性著作大肆攻击呢?


  也许,对于诸如“四大名著”这样的古典著作而言,绝大多数批判者们的初衷也是好的,只是因为他们都带了有色眼镜,把问题看得过于单一、过于片面而已。也有人认为,之所以他们总是这么简单地评价我们的古典名著,只是因为他们总是曲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因而大大地低估了作者的思想高度。因为作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古代文人们,尤其是那些处于巅峰地位顶级的文学家们,在他们的笔下是绝对不会有游戏之作或是浅薄之作的(如果真是用“增删五次,批阅十载”的功夫去写游戏文章,这代价似乎太大了些。甚至有人认为《西游记》写了四十年,似有夸张,待方家考证。)。这些作品中,无论是英雄争霸、仙佛神怪,还是山赋草寇、儿女情长的表象,不过都是他们用于经世致用的手段,是他们用于表达思想、干预生活的工具罢了。只以《西游记》为例,明人袁于令就曾评价过:“是知天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而吴承恩在其同是奇幻题材的《二郎搜山图歌》中则写道:“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谁能为我致麟凤,长令万年保合清宁功。”更可见其写作的目的所在。


  最后,还要强调的是,其实这些批判者们也严重低估了读者(即便是小读者)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可以想像,能够静下心来阅读诸如“四大名著”这样半文半白著作的人,绝对不可能是那种头脑简单、轻易能受某种思想左右的人。而对于那些只看缩略本、改编本甚至“精华本”的中小学生,由于原著本身已经被改头换面,其精华与糟粕都已经大打折扣,对他们而言,这些东西不过只是几段精彩的故事,对其思想的影响力更可以忽略不计了。事实上,敢于并且能够深入批判这些著作的人们,一定都是经过仔细阅读和潜心研究的,他们自己没有“中毒”,而且还能够进行分析批判,凭什么就那么肯定别人读了就一定会“中毒”呢?更何况这些著作本身也并没有“毒”到那个程度。就如同鸡蛋,尽管吃了会使胆固醇升高,但是并不影响其蛋白质带给我们的营养。如果说我们是出于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生怕他们因消化解毒能力差而“中毒”的话,那么也不妨事,只不过要在他们阅读的时候略加点播也就是了。事实上,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各种宣传媒体也都在做着这样的工作,我们大可以不必杞人忧天,可以完全把心放到肚子里的。(水如空)





[ 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09-6-9 18:10 编辑 ]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22: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6-10 19:57 发表
呵呵,我很赞同武版的评述。

当然,如空的一些观点和我是相左的,不过文章写得佐证详实,资料丰富,论说也细致,推荐精华,让更多人阅读交流

谢微风版主支持!
如果大家都来讨论一下,都拿出自己的观点,就更好了。不妨设个置顶贴,倡议一下,热闹一下啊!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22: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武俊岭 于 2009-6-10 17:09 发表
一部作品问世,大众对他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所谓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自然不是截然不同的两极,但区别还是有的。
我对民族文化是比较尊重的,并且一直努力学习。民族情感的载体,存在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里。
对 ...

武兄对古典文学的研究也很深。相信也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聊斋也是我最喜欢的古典小说,都是千篇一律的开头,竟然会写出那么多精彩的故事,短短的数千字,竟然会塑造出那么精彩的形象,古今中外,无人能出其右。至于思想上的欠缺,是时代和见识所限,不能苛责。
中国古代没有产生如西方那么大量的小说,是历史决定的,因为小说毕竟是“小”说,登不了大雅之堂,都是这些入不了仕途的文人们干的,甚至是民间艺人创作的。正统的文人只写正统的文章。但如果要比政论之类的著作,相信哪一个国家也比不了中国,不是吗?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22: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唐蒙他爹 于 2009-6-10 09:43 发表
不错,顶一个!

多谢他爹支持!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22: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心静如水 于 2009-6-9 22:43 发表
  我小时候一直都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聊斋。”错了?

未必是兄错了,也许是不同地域的不同罢了。
我也最喜欢聊斋,而且是小时候就看。大概大家都是这样,不该看的东西,不该看的时候就非要看不可吧?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22: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玉德 于 2009-6-9 22:11 发表
.
 
    事实上,无论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的精神产物,都必然是精华和糟粕并存的,这一点上没有例外。我们不是有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光荣传统吗?何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不加辨别地全盘 ...

多谢支持!
大道理未必是,但这话毕竟是有理的,因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可不是一般人说的啊。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21: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09-6-9 21:23 发表
我个人的观点,阅读本土仅有的几大“名著”,一句话:当从积极的角度出发

先暖个脚印,待仔细,问候如空。

多谢一版!
还请提出宝贵意见!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21: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徐睿成 于 2009-6-9 19:33 发表
民间有句俗话,相信一般人都知道,叫做“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游。”

这句话我也知道,拜读大作,对楼主的学识表示佩服。
请多多指导!!!

多谢支持!多交流!
这句俗话我们这里是这么说的,不知其他地方是不是这样。
9#
发表于 2009-6-10 19:5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很赞同武版的评述。

当然,如空的一些观点和我是相左的,不过文章写得佐证详实,资料丰富,论说也细致,推荐精华,让更多人阅读交流
8#
发表于 2009-6-10 17:09 | 只看该作者
一部作品问世,大众对他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所谓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自然不是截然不同的两极,但区别还是有的。
我对民族文化是比较尊重的,并且一直努力学习。民族情感的载体,存在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里。
对明清小说,一度下过一点功夫去研究。我认为《西游记》不管怎么说,还有是幻想有希冀的。作者身在那样专制的社会,创造一个美猴王出来,是有寄托的。
自然,他也有很多不足,这不足恰恰是那个时代对作者的限制,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对《聊斋》,我想说,此书也瑕瑜互见。对女人有畸形的感受——一个书生,看看漂亮女人就让沙子把眼迷得十分厉害,等等,不是好内容。但其中毕竟还有对专制的抗争,对现存的制度的批判——这真难为一个足迹不广的老学究了——他平生只到江苏宝应呆过一年。
自然,民族文化决非这几大名著所能代表。像质朴刚健的北朝民歌,内容丰富的明代民歌;唐诗则不用说了,那是一个民族自信豪放的载体。
但是,若想更健康的发展,却不能不对西方文化表示更大的尊敬,却不能不尽量多地吸收。只小说一项,人家就比中国的内容丰富。
7#
发表于 2009-6-10 09:4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顶一个!
6#
发表于 2009-6-9 22:43 | 只看该作者
  我小时候一直都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聊斋。”错了?

[ 本帖最后由 心静如水 于 2009-6-9 22:49 编辑 ]
5#
发表于 2009-6-9 22:11 | 只看该作者
.
 
    事实上,无论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的精神产物,都必然是精华和糟粕并存的,这一点上没有例外。我们不是有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光荣传统吗?何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不加辨别地全盘接受西方的东西,却非要对中华文化的标志性著作大肆攻击呢?

        科学的态度,真正的拿来主义。

       事实上,敢于并且能够深入批判这些著作的人们,一定都是经过仔细阅读和潜心研究的,他们自己没有“中毒”,而且还能够进行分析批判,凭什么就那么肯定别人读了就一定会“中毒”呢?更何况这些著作本身也并没有“毒”到那个程度。就如同鸡蛋,尽管吃了会使胆固醇升高,但是并不影响其蛋白质带给我们的营养。

       有理,有大道理。
4#
发表于 2009-6-9 21:23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的观点,阅读本土仅有的几大“名著”,一句话:当从积极的角度出发

先暖个脚印,待仔细,问候如空。
3#
发表于 2009-6-9 19:33 | 只看该作者
民间有句俗话,相信一般人都知道,叫做“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游。”

这句话我也知道,拜读大作,对楼主的学识表示佩服。
请多多指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03:50 , Processed in 0.05976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