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324|回复: 1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敬仰朱竹先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6-14 1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7 编辑 <br /><br />
敬仰朱竹先生


  前不久,德州作家协会召开《鲁北文学》2008年获奖作品颁奖会议,我的散文《又是柔丝弄碧时》荣获散文类优秀作品奖,故而有幸成为参会成员。
  去时,我捎了本自己刚刚出版的散文集《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扉页之前空页上,有我虔敬的签字:请朱竹老师雅正。虽不清楚获奖作品人员名单,但我预感注定能遇到朱竹先生。到达会场,方知朱竹先生的组诗《秋之韵》荣获了诗歌类一等奖。等待中,朱竹先生神采奕奕地步入会场,与众多作家握手、寒喧。我挤上前去,双手送上我的散文集。来不及说更多的话语,朱竹先生便被工作人员引领上了主席台。面对鹤发童颜的朱竹先生,念及古稀之年,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诗歌创作激情,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先后毕业于德州学院的京杭和清茗,是朱竹先生的学生。从他们素日言谈话语中,我知道了德州学院中文系里有位朱竹教授,时间是2005年。共同的文学爱好,使我和京杭、清茗成了忘年之交,最初登陆中财论坛,也是他们俩个给我介绍的。从此,我创作的散文,便都来中财论坛春夜听雨散文版首发。当时散文版的版主是太阳神、陈元武、扁舟一叶和雨夜昙花。朱竹先生偶尔也写散文,首发在春夜听雨散文版,但更多是写诗首发在明月清风诗歌版。京杭和清茗,经常夸赞朱竹先生诗写得好,虽然我不写诗,但也因此产生了想了解朱竹先生诗歌的欲望。当我读到朱竹先生的诗歌《故事》时,感觉倾刻间,便与朱竹先生的心灵有了共鸣:“我多想背母亲出去/院中有一片阳光/ 母亲应诺/又摆了摆手/怕着风凉。”此时,我的母亲由于患脑萎缩,已经瘫痪在床两年多。虽然雇了保姆,但我每天都要往返四次抱母亲起床作息,以避免她生褥疮。我知道身受憋闷之苦的母亲,多么渴望外出见见阳光,于是常在周末,背母亲坐上三轮车,围着县城转转。读朱竹先生的这几句诗,我感受特别深。读罢,已是满眼泪光。

  2006年初,我接受中财论坛汪紫高超版的邀请,担任了春夜听雨散文版版主,与敬一兵、陈元武和雨夜昙花,成了从未谋面的同事。阅读量的增加,提高了我的散文鉴赏力,也使自己的散文创作迈上了新的台阶。我的心中,有一个榜样。这个榜样,就是年长我20岁,同为德州人的朱竹先生。常读先生充满活力的诗作,我的创作便不敢懈怠,前进便有了动力。“小时候玩跳房子的游戏/房子是用木棍或石子/在地上划出来的方格子/那里边什么都没有/名副其实的一贫如洗/然而能把太阳跳出来/能把月亮跳下去/一颗童心住在那里/如今你9岁的小女儿/和王曦之的小孙女/正在做跳房子的游戏/把一树杏花跳下来/把一个花蓬跳上去/把一只小鸟跳下来/把两只蝴蝶跳上去/世界多么美好/两颗童心亮在那里。”读朱竹先生的《房子》,我想,如果没有高贵的童心,是写不出这样的诗来的,如果没有丰厚的文学底蕴,是写不出这样的诗来的。古稀之年,却依然童心未泯,保持着诗歌创作的激情,我怎么能不以先生为榜样呢。

  2008112,我和凌云昕、林丽霞相约去德州会见朱竹先生。那一天,出奇的冷,当我们三个冒着寒风,抵达朱竹先生简朴的家时,身上的寒冷立刻被朱竹先生的热情给驱散了。先生面貌清瘦,却精神矍铄,谈论起诗歌、散文创作来,妙语连珠,滔滔不绝。他说:诗人应该纯净又透明,再给一把火,就应当成为琥珀。诗人应当具有大思维,比海洋澎湃,比蓝天宽广。他说:诗有其法,法存在于自身的哲思与感悟中。唯心会让诗人走的更远。他说:诗不宜言志,宜抒情。即使言志,也应当是情志。深厚的文学修养,切身的创作体会,洗耳恭听,终生受益。朱竹先生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诗作近200首,无论是长谣还是短章,都充满古典神韵和多彩新奇的意象,言省尽而意无穷。他的《往事并不如烟》,能够获得《作家报》一等奖,他的《自行车》,能够获得《新诗代》三等奖,就是他诗歌实力超群的明证。在谈到我的散文创作时,朱竹先生说:“你不但是散文作者,还是一位学者”。先生的鼓励,令我汗颜。但他的肯定,无异也给我指明了散文创作的方向。临别,朱竹先生拿出自己的诗集《太阳河》、《太阳雨》赠给我们。送我的两本书上,先生亲笔题写着:高迎春雅正。朱竹先生在全国诗界颇有名望,在德州文坛更是德高望重。可他总是对晚辈充满期望,依然这般谦虚,这般平易近人,让人想到节高心虚的翠竹。
  刊登在2008年《鲁北文学》第一期上的朱竹先生的组诗《秋之韵》,意象空灵,含蓄隽永,妙语生韵,读来令人口齿留香。“走上大路和饮烟握手/轻轻一握/就把满山的枫叶握红了/她的心多么空旷/鹰的羽毛在飘摇/一条河流在明亮/鸟鸣成熟了/渡口成熟了/爱也成熟了//比黄花瘦/衣袖好宽敞”。这首《秋风》,舒展、灵动、疏朗、开阔,尽显洁净之美,诗意之美。“山在想你/水在想你/我在想你/山为你绿/水为你绿/我为你红/漂泊于夕阳下/满山遍野寻寻觅觅/渡口/一首宋词褪尽天色/苍山暗淡/天幕星辰全是相思叶脉甩出的泪水/八千里路不见云和月/问明天/还有秋山几重/我去飘零。”朱竹先生的这首《红叶》,散发出芬芳的古典韵味,首发明月清风诗歌版时,我曾在跟帖中由衷地说:敬佩你不老的诗心!一位75岁的诗人,他自己何尝不是漂泊于夕阳下的一枚红叶。这枚红叶,红得耀眼,红得醉人,红得让人赏心悦目。朱竹先生的组诗《秋之韵》,林林总总,一十九首,展示出他眼中的秋风秋水秋雨秋意秋天秋韵,能够荣获一等奖,可谓众望所归。
  注目坐在主席台上的朱竹先生,银发垂肩,面目慈祥。此时,他正用心记录着什么,而那些气象万千,淡泊隽永的诗句,正是出之这看似柔弱的纤手之下,才华横溢,令人感佩。我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朱竹先生的满头银发之上,不由生出近前搀扶他的欲望。仔细想来,产生这欲望的根源,就是敬仰。
  是的,我敬仰朱竹先生。因为,他是近在我身边的—株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山东省宁津工商局    高迎春     编码:253400





12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15: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立青 于 2009-12-25 08:05 发表
从文章中了解了不少关于中财的信息。问好
谢谢问候。祝福你元旦快乐!
121#
发表于 2009-12-25 08:05 | 只看该作者
从文章中了解了不少关于中财的信息。问好
12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07: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秦时明月 于 2009-12-24 19:11 发表
早闻朱竹先生大名。没想与高版有如此渊源。借此祝两位先生圣诞快乐!
谢谢!也祝福你圣诞快乐!
1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07: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不觉寒 于 2009-12-24 18:37 发表
学习并问好
是个老帖,被你翻上来了。元旦快乐。
11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07: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惊涛拍案 于 2009-6-24 16:23 发表
可惜我有事未去。好久没见到朱老了。写出了朱老的神采。

问高兄好。
谢谢问候。
11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07: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许也 于 2009-6-22 23:41 发表
注目坐在主席台上的朱竹先生,银发垂肩,面目慈祥——这位前辈也是中财的会员呢。致敬。
对呀,现在他在三亚过冬,直到春暖花开才回德州呢。
1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07: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郑韩故城 于 2009-6-22 23:37 发表
从文字里读出本文作者对老诗人的敬仰,真挚动人!
进来学习高版的作品。
谢谢鼓励。
1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07: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芳香碧丝草 于 2009-6-22 20:36 发表
新的一周愉快!高版
谢谢!
1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07: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9-6-22 15:22 发表
提读,问好迎春版主,祝快乐!
谢谢!
1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07: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思楷 于 2009-6-20 22:53 发表
德州还有一位老先生编过《外国小小说选》很有水平。那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
是赵廷辉先生,他用的是笔名:东野茵陈。
1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07: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汤如浩 于 2009-6-20 20:08 发表
长者风范,后辈楷模。
学习,问好高版主!
谢谢。
1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07: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谢文成 于 2009-6-20 09:17 发表
题材好,文笔好,感情深,皆说文人相轻,可面对一个正直善良充满智慧的老人,谯敢相轻,谁能相轻,谁不愿把心中最好的诗句献给这位老诗人。高版的散文,果然出手不凡。
谢谢你的鼓励。
110#
发表于 2009-12-24 19:11 | 只看该作者
早闻朱竹先生大名。没想与高版有如此渊源。借此祝两位先生圣诞快乐!
109#
发表于 2009-12-24 1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高迎春 的帖子

学习并问好
108#
发表于 2009-6-24 16:23 | 只看该作者
可惜我有事未去。好久没见到朱老了。写出了朱老的神采。

问高兄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5 08:30 , Processed in 0.27410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