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23|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金旋风(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10 1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47 编辑 <br /><br />  
  题记:在一个地方住久了,会把一些熟悉的场景揉进骨子里,混进血液中。然后,在一个寂寞或寂静的刹那,骤然想起。
              一 被赶慢的光阴
  
  在五月,当我的脚步再次踏上村庄的土地,干热的风,挟裹着几缕或浓或淡的麦子的气息,混入鼻息。村庄碧绿,长长的堤岸像一条绿绿的丝绒,随着河水的流向蜿蜒而去。一片黄,金黄,是麦子熟透的模样,不掺一丝杂色,就这样一路铺展开去。
  
  不用回首,梦中的吱呀声依稀传来,是远年的石碾,耐不住岁月的沧桑,再次濡湿我的眼睛。一方老场,并不宽敞,我们兄弟几个把刚从田里运来的麦子堆积成丘,一座挨着一座,粮食的山丘。等待父亲,等着他的老牛和碾,碾轧一年中最重要的光阴。谁都知道,父亲是个瘸子,已经濒死的半截肢体和另一截坚硬且倔强的骨骼,组成父亲清瘦的背影。五月的阳光很毒,我们在树下小憩,一桶井拔凉水灌撑了肚皮,嘴唇依然焦渴。但父亲,一手牵着缰绳,另一只残废的胳肢窝下象征性地夹着一条皮鞭——那只能算是衬托。也许,忠诚的老牛并不在乎父亲能不能再次举起那条皮鞭,只看着那一瘸一拐踉跄的步伐,便于心不忍,陪这个已经把自己丢掉一半的乡下汉子,罄尽全力,碾出一家人薄薄的收成。
  
  不知是遗训还是风俗,老河滩上的人从来都把生育子女当成头等大事,光听名字:小八,癞五,皮六,小十,就能知道一个乡下的家庭机构有多臃肿。或许乡下人的命跟土一样吧,下了种就能发芽,开花;开了花就能结果,收获。我不能想象,当娘四十几岁的时候,还拖着快足月的我在乡间来来去去,或许在一条田垄上,或许在猡猡猡猡唤猪喂食的时候。或许,是那年的七月,娘和一家子人忙完了一天的活计,坐在谁家的葡萄藤下,听哪个乡间最爱说故事的老人讲牛郎织女离别的凄凄惨惨,淘气的我,不合时宜地踹起了娘的肚子,在漫长银河系下的一滩血水中站立起来。长大,在土堆与庄稼地里长大实在很容易,像哥像姐那样,排行老七的我,终于可以蹒跚着脚步,跨过土墙,在苍茫的月光下呼唤父亲回家——父亲总是落在我后面,一面含混不清地问我今天做了什么饭,一面趿拉着脚步追赶着光阴。一直到最后,父亲的脚步就这样歪歪斜斜走完了短暂的轮回。悔与不悔,幸福与否,都没说。
  
  割麦子,娘像一头饥饿的羊,低下头,啃啮着属于一个农户之家的青黄岁月。后面是兄长,姐和我,好象那时的天比现在还要焦灼,太阳出奇地大,阳光出奇毒辣,老河滩上的人们都在挥汗如雨,行进在一湾辛苦却未知的烈焰汪洋。而我总是懒惰,小小的镰刀割到正好正躺下一个小人儿,张罗着把别处的麦子铺在麦茬上,手枕着头,凝神注视着仿佛能看见能抚摸到的光阴,流动。思忖着下一步该撒个什么样的谎,逃离这个快被引燃的麦田。或者后来想着想着睡着了,脸上细密的汗珠汇聚成行,落在泥土里,浸透在娘怜惜的疼爱里。
   
  一整个五月,收麦,碾轧,扬场,老河滩上的人把家当成荒野里的一爿小店。匆匆去,匆匆回,起风了,下雨了,都不肯懈怠丝毫,怕老天抢走到嘴的粮食。
  
  父亲依旧站在老场的中央,一场又一场的麦子被碾轧出来。麦秸,变成了亮白色;麦穗,也早已化为乌有;被过滤出来的黄澄澄的麦子,摞在老场一角,低调地审视着被赶慢的光阴。
  
  于是我想,也许父亲就是在这一场一场光阴的碾轧中被赶慢了步伐。某天,跌了一跤,丢失了半个身子,努力寻找,却再也拼凑不出原来的影像。
  
  光阴这个家伙真是琢磨不透。当你翘首期盼的时候,总是姗姗来迟,让童年的无聊,痴傻与疯狂,延续了一天又一天,村里村外到处留下一个坏小子的身影。当父亲蹒跚着脚步,一步步追赶光阴的时候,他的老牛粗重的鼻息告诉他:时光不可挽留,只能忘记所有。看着脚下的土地,慢慢被拉长——光阴才算被赶慢了一点点,人的影子已经被远远地抛在后面。
  
  我是被五月孕育的,就像一粒麦子。被父亲无意播种,又被母亲无意收割,意外地收获了一小片金黄。父亲知不知道,当我有一天也长大了,长高了,脚步依然时常逡巡在老河滩上,那里的泥土给了他希望,也给予了太多苦难与沉重。以至于停止呼吸的时候,黑瘦的左手还在虚无的空气中紧紧一握,仿佛有过挽留最后一缕光阴的企图。
  
  我知道,老河滩上的光阴走的并不快。土墙,老屋,倾颓的院落,还有一蓬蓬野草,在时光中睁开迷蒙的眼睛,是呼唤?是期待?还是沧桑岁月里偶尔与光阴又一次重逢?没有人告诉我,也许到最后我也会像父亲那样,向虚无的空气紧紧一握,并不能握住一缕——哪怕被赶慢的光阴。
                     二 母亲的麦茬地
  
  我又一次看见母亲。左手缠着绷带,雪白的头发在五月的麦茬地里闪耀着光芒,像太阳,散发出万千条灼目的光束,刺痛我在五月睁开的眼睛。身后是她的粪箕子——这不是道具,在老河滩上哪一个个母亲肩上没掮过一只杞柳编制的粪箕子呢。早些年用来拾粪,人马牛羊的粪,一点一点积攒起来,在土墙外聚了一大堆,烧好了,然后运到庄稼地里,麦子就齐刷刷生长了,玉米就青展展上路了。还用来装草,装下猪马牛羊那么多温饱的日子,好循环往复,茁壮老河滩上瘠薄的光阴。
  
  而现在不是。村子里的猪马牛羊渐渐稀少了,粪箕子也大多衰老在岁月的屋檐下,盛不下风,装不下雨,更兜不住南来北往的时光,在一场又一场风雨之后渐渐消匿。母亲弯下腰,僵直的左臂近似虚无地垂荡着。她的已然淡却神采的双眼,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把光线聚焦,聚焦在一个个小小的麦穗上。依然还算灵活的右手拣起一个麦穗,看也不看,就丢进粪箕子里,继而寻找下一个目标。
  
  老河滩是母亲的老河滩,打从记事起我就开始注意老河滩上的很多母亲。她们穿着朴素,每天每天风风火火地在村庄与庄稼地之间来来去去,然后像树叶一样慢慢变老,一茬一茬地随风而去。她们身上的气息复杂,浓烈,说不清,道不明,却让我深深迷恋。曾经很大了,夜里还伏在母亲怀里,软软的乳房,温暖的胸膛,一呼一吸都是母亲的味道。我知道,对于老河滩,我只能是一个永远的孩子了,一茬茬庄稼和土地的味道已经深入骨髓。如果走的太远,我会想念。就如此时,身在他乡的你,在一个寂寞的夜里,辗转难眠,冥冥中是否也听见故乡与母亲的召唤?
  
  每年的五月前夕,母亲就像在等待一场战争。没有厮杀,也没有刀枪剑戟的冷寒,老河滩上的麦子快要熟了,布谷鸟一声一声地催,绷紧了母亲的神经。那些年纪更大的母亲,走也走不动了,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母亲用一块毛巾包了头,踩着乡下细碎的光阴来到麦茬地里。麦茬地最多的就是麦茬,白亮亮一片,却还是有很多被遗弃的麦穗。或许不算遗弃吧,老河滩上的日子已经不再过得抠抠巴巴——不象过去,为了三两小米二斗面,就算自家兄弟也会痛痛快快打上一架。
  
  很少的一点收成,丢就丢了吧,要不老河滩上的母亲到哪里去拣拾那些老去的光阴呢。
  
  这一次,没有劝解,甚至也没有感动。我相信母亲是自愿的,半个月前放羊刚摔折的手腕,疼痛,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她想啊,那些丰腴的麦穗沤在地里该多么可惜,并不声张,在走过很多已然行动不便的老河滩上其他母亲的视线时,是不是心中还在暗自庆幸自己尚算灵活的腿脚?
  
  五月的阳光不可谓不倾尽热情,老河滩上松软的泥土被庞大的机器碾轧出一道道深深的车辙。从此以后,这块土地上再也不会有马的嘶鸣了,也不会有牛的哞叫,更不会有父亲沉重的皮鞭,举起,落下,催赶着被赶慢的光阴。父亲走了,母亲只在夜里或者某个节日忧伤,她想那个把她迎娶进门的乡下汉子到底去了什么地方,然后再附体在他的哪个孩子身上——像我,粗壮的四肢看不出一丝优雅,脚步落地砸坑,却只敲响老河滩方圆几里的土地。再远,天堂还是别处,与我无关。
  
  空旷,被收割后的麦田里只剩下一片空旷。四脚蛇在麦茬枯叶间游弋,在一块土坷拉后面窥视一眼饱经沧桑的母亲,而后倏然不见。空气中到处飞舞着流虻,小小的翅膀并不能把时光击碎,只做着杂乱无章的生命之舞。我在怀疑,这么多的风风雨雨,母亲是怎样深一脚浅一脚走过来的,走老了村庄,走细了村前那条弯曲的小河,却始终没能走出脚下的麦茬地。如果有来世,母亲会不会还是我的母亲;我还会不会是母亲的儿子;我们生活的地方还会不会是这片空旷的老河滩,母亲怀着十月的阵痛,匆匆回家,把我生养在这片浑厚的黄土地。
  
  岁月真的没有答案。就象此时五月的老河滩,一茬麦子收了,一茬子人从外面回来又走了,很不自信地活在老河滩上,却又和老河滩难分难舍。
  
  我也是一个留守的人了,被老河滩幸福地围困。或者说是因为母亲,一次次温软的目光滑过我的脊梁,最终下定决心把影子埋进土里。那原来是母亲的麦茬地啊,你看她拣拾麦穗的动作多么熟稔,像是轻轻抱起自己的儿女,看看身上沾了多少泥土,听听有没有往昔的哭与笑,闻一闻有没有来自泥土潮湿的味道。然后,贮藏在梦里,好养活很多有梦可以做的孩子。
  
  时光又一次按下岁月的快门,我在母亲柔弱的身影之后默然无语。那缠着绷带的手臂,那已然弯弓的腰身,那满头有着太阳光芒的银色丝线,再一次将我击中。
  
  五月,母亲的麦茬地,又一次含泪将我拥抱。


2#
发表于 2009-7-10 14: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47 编辑 <br /><br />抢个沙发坐坐,慢慢品。问好!

3#
发表于 2009-7-10 16: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47 编辑 <br /><br />先提上.正忙.问好!

4#
发表于 2009-7-10 2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47 编辑 <br /><br />已学习。
亲切,感动。
问好长征兄!

5#
发表于 2009-7-10 20: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47 编辑 <br /><br />很亲切感人的文字,母亲,父亲,土地,童年,有太多令人勾起回忆的事物.

6#
发表于 2009-7-10 21: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47 编辑 <br /><br />过来学习喽,感人的文字,问候!

7#
发表于 2009-7-10 22: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47 编辑 <br /><br />学习一下!

8#
发表于 2009-7-10 22: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47 编辑 <br /><br />周末愉快!宋老师。这几天有事,等抽时间再来学习。晚安!

9#
发表于 2009-7-11 13: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47 编辑 <br /><br />宋庄的土地里,一茬又一茬的生长,浆液饱满的粮食和色彩斑斓的植物,在这一片金黄里,没有虚饰和浮躁。
父亲的五月,母亲的五月,黄橙橙的田野里,不是一个人的,我们的农民父亲和母亲就是这个样子,对土地,对儿女真挚又沉甸甸的爱,总是沉默的。
细细读完,不读完都不行,被田园牵引着……

10#
发表于 2009-7-11 21:44 | 只看该作者

读宋长征散文《金旋风(上)》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47 编辑 <br /><br />  这篇有关土地、收获的文字,作者为其赋予了太多有关生命的思考。思维独特,表现别致,读来会牵引出一些关于生命本质的悠远思索。正如作者题记扬言:在一个地方住久了,会把一些熟悉的场景揉进骨子里,混进血液中。然后,在一个寂寞或寂静的刹那,骤然想起。

11#
发表于 2009-7-11 22: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47 编辑 <br /><br />时光又一次按下岁月的快门,我在母亲柔弱的身影之后默然无语。那缠着绷带的手臂,那已然弯弓的腰身,那满头有着太阳光芒的银色丝线,再一次将我击中。
继续欣赏宋老师的乡土系列,问好!

12#
发表于 2009-7-12 01:50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从内涵到思想,那么出众,那么令人爱不忍释。其中的语言更是融思想性,具情感力。比如:“粪箕子也大多衰老在岁月的屋檐下,盛不下风,装不下雨,更兜不住南来北往的时光,在一场又一场风雨之后渐渐消匿”等等。文章之所以能与人的生存经验、内心情感产生如此之大的契合共鸣和心灵震撼,对真实生活的反复细致回望并沉潜其中以至达到一种“湮沉”程度,应该是其重要原因。这是对乡土,对父母亲感恩的忠实记录。显然,也是作者散文的审美标高和思想深度,亦是一种真诚执著的奉献。好文。精华支持!
13#
发表于 2009-7-12 06:11 | 只看该作者
语言依然诗意而清爽!支持精华。
14#
发表于 2009-7-12 11:18 | 只看该作者
长征的文字一如继往的秉承着诗意灵动的行文风格,阅读你的文字,会被感动的!
问好你。
15#
发表于 2009-7-12 12: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7-12 01:50 发表
这篇文章从内涵到思想,那么出众,那么令人爱不忍释。其中的语言更是融思想性,具情感力。比如:“粪箕子也大多衰老在岁月的屋檐下,盛不下风,装不下雨,更兜不住南来北往的时光,在一场又一场风雨之后渐渐消匿”等 ...


  赞同永生版主的精彩点评,作者对老河滩、麦茬地的情感,在诗意、生动的描写中,透着质朴、挚真及理性的思考,意韵厚实,欣赏,支持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5 10:21 , Processed in 0.05139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