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459|回复: 1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这个夏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8-6 07: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9 编辑 <br /><br />
这个夏天


[/杜永生]

  八月七日就是立秋。自七月十九日至今,近二十天的时间里,甚至没有出现过几个烈日的天气,即使也曾有雨后的燠热,那也只是暂时的,到了夜晚,还是非常清爽的。
  这样的天气,让人真正的感觉像是清爽一个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挡的天气不是没有出现,那是在二十天前,似乎那时炎热的体受被清爽的气息湮灭在感受中。谁还会回望呢?我只记得,有那么连续的十多天,可谓出奇的高温。温度始终在40度左右。原定孩子去补课,老师来电临时取消,具体时间等候通知,直到七月二十日之后。
  那些商场,空调大量开放,没及近前,一股子冷气足于让你促疾而入。这里总是人头攒动,似乎生意异常的火暴,这是一种虚象。毕竟购买商品的不多,尤其是到了晚间,在这里转悠的一家三口居多。这样既省钱也节约资源呢,不用在家里舍不得开空调干受罪,免费的空调环境又好,即使转悠闲逛着也是一种享受。等人家真的要关门了,他们才悻悻而归。不过,这个时候,应该说身心得到了彻底的清爽。可出了门,扑面而至的热浪,还是让他们不满足。总是一致的口气,慨叹:我的乖乖,外面还这么热!有些人还会迳直去体育场,直到深夜。
  而那些饭店,那些澡堂(洗浴中心)则不同。
  来饭店消费的是应酬也为食欲,就是老板喜滋滋笑盈盈的把空调开到最低(-16)度,他们还嫌不够凉快。也难怪,既然来消费了,怎么着也是理由呢。一天,我应邀参加一个酒席。在一家不大的饭店里。大中午的,室内温度至少有35度以上,老板赶紧打开包间里的空调,一会清爽的风吹来。几人正在打牌,为了牌局纠缠不止争论不休。殊不知,争执着,吵嚷间,大家都浑身是汗,原来空调罢工了。问原由,老板说是电力不足。就这样一会有,一会无;时而疾,时而徐,几个人长吁短叹:不该来这里。
  城里几家上规模的洗浴中心生意兴隆。上午十点多,陆续的就有顾客光顾,营业时间一直到深夜午时,甚至天明才关门。来洗澡的是图个安逸快活。花上十元钱浸泡半小时,桑拿一刻钟,再到大厅里仰面八叉躺着,有免费的茶水,有凉爽的空间(实际上,这里污浊的空气让我呆上十分钟,都是对身心的侵袭),看着来来回回左左右右,一个劲引诱并鼓惑你的小姐有几个不动心的。看看那些只要有事没事常来这里的,他们收不住蠢蠢欲动的心。是瘾则难抑。轻声招呼一下,立即给你安排的妥妥当当,舒舒服服。稍后便安安静静,呼呼噜噜。
  实际上,一连数天,要么大雨滂沱,要么阴霾阴郁。大雨过后,那才是真正的凉爽。甚至连蚊虫都少见。而阴霾着的天气里,就是闷热。闷的难受,热的烦躁。尽管没有大汗淋漓,也是浑身汗津津,湿洇洇的。
  几个周末,我都回去。趁着这样的天气,去乡村不更为凉爽。实际上,在农人们眼里,这样的天气并不正常。上周六,午后,因为有阳光,他们不约而同的背上喷雾器,及时的奔赴田间给水稻打药。越是这样的天气,药效才得释放才更显著。难得有阳光又炽烤了一个下午,给他们带来了满意的结果。所有的水稻,就是在这几个小时的阳光照射下喷洒完毕。
  阴雨天。潮湿是不可避免的。自地面渗溢、墙体从下到上一米以内都是潮乎乎、湿漉漉的,一些没及时晒干的被子或衣服,散发出霉味,只要天不下雨,她们都会及时地拿出来晾晾。菜园中所有的水凼或水沟都是满满当当的,菜地是不需要浇水了,可那些杂草疯狂至极,像是一眨眼的工夫都超出了蔬菜的高度,欲有覆盖的妄想。母亲们是按捺不住。怎么能容忍杂草的恣肆与曼延。她们会及时地将杂草连根薅起,将它们的尸骸或担在墙头晒成干草,或抱到院中任由鸡啄鸭叨葬身嗉囊。
  在旷野。清风拂面,稻花正开。尽管草的味道浓厚,但绝对抵不上稻花的浓烈。这样的感觉是自然的,素朴的,甚至是浑厚的。我说的浑厚,是出于对田野的敬重,对农作物的精神寄托。一个人,走在田埂或圩堤,那些密匝,深厚,蓬茸的杂草总是缠绕、牵绊着你的双脚,你对这些杂草是熟悉的,但不能眷念。此刻,它们正张扬招摇。
  乡村的夜晚,一阵阵,一浪浪的是各种虫子的鸣叫。特别是连续多日的一种动物的声音的出现,让农人们估猜着明日还是个阴雨天气。这个动物,我从来没见过,它们也只有在阴雨天才出现,它们隐秘的很深,农人们给它们取的名字是“河沿猫子”。 “河沿猫子叫,大雨就要到”。据说,这种动物是很好的天气预报员,身形最小的像蛤蟆,最大的像野猫,它们一般遁迹于水边,以厚实的杂草为掩护。这种动物见不得光亮,也只有在潮湿阴沉的夜晚才会发出相当怪异的叫声。我曾试图接近它,不想让这种声浪打搅我的睡眠,可始终没有成功。
  尽管数日是阴雨或凉爽的天气,但没有阻挡农作物的生长。它们就是按照自然的轨迹成长,不惊不乍,百折不摧。如今,水稻正在秀穗;棉花开的正密,结出了个个饱满而青硬的果实;芝麻蹿到了一人之高;山芋垄子圆了;花生正待收取;红豆的果荚鼓鼓胀胀……
  写此文,正值深夜。小雨淅沥。楼下一排低矮的房檐下雨水滴答的声音异常清晰。我不时的推开窗子,吹拂着的、感受着的不止是清爽的风,还有清凉的雨丝。我倏地感觉,这样的雨像是秋雨了,缓慢。缠绵。似乎又有些如梦似幻,有些散漫娇嗔。雨随风轻飘,是要给多愁善感的人制造一种缱绻悱恻的情调吧。或许,在立秋到来之前,一场雨就是在营造着一种幽雅的恬静和成熟的韵律。(全文2080个字,于0983日雨夜)



121#
发表于 2009-12-24 1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杜永生 的帖子

这个夏天够糟糕的

学习并问候
120#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17: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09-8-12 16:32 发表
   读过文章,也一路看过所有人的评论。严重赞同。特别是敬一兵、章烨、田瞳、高迎春等的评论,我更欣赏。
  我也写过一年中的春、秋、冬,就差这个夏了,我正在感受着。你的文章,无疑是一股清新的风,外热( ...


你的点评给了我极大的鼓舞。而且感慨于你精深独到的语言。握手!致意!
119#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17: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惊涛拍案 于 2009-8-12 16:39 发表
再读,温暖舒适的文字。


再次感谢你的关注。问好!
118#
发表于 2009-8-12 16:39 | 只看该作者
再读,温暖舒适的文字。
117#
发表于 2009-8-12 16:32 | 只看该作者
   读过文章,也一路看过所有人的评论。严重赞同。特别是敬一兵、章烨、田瞳、高迎春等的评论,我更欣赏。
  我也写过一年中的春、秋、冬,就差这个夏了,我正在感受着。你的文章,无疑是一股清新的风,外热(气候)而内凉(心静)。让我的总体感觉是,从多侧面、多层次、也是多角度写夏天,把写景(气候)和写感受(心情)较好地结合于一起,用眼见和感受有力地推动了文章的进程;更突出的,是文里流溢的味道,这种味道我虽然暂时还说不准,但至少起的作用可以这么认为:吸引了我读,让文章弥漫着一种淡而有味,简而有繁的气度,而这个,我认为是最重要的。
116#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15: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符纯云 于 2009-8-12 12:05 发表

同感!!


感谢你的关注。问好!
115#
发表于 2009-8-12 12: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风向北 于 2009-8-6 08:20 发表
杜版的乡土文字写的真棒,读罢,仿如在乡村垄间走过……亲切

同感!!
114#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07: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晓君 于 2009-8-12 00:28 发表
越读越有味!再品一下杜老师的美文!


客气了!也喜欢你的文字。尤其是《阅读城市》一文。握手!致意!
113#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07: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心中的秘密 于 2009-8-11 23:00 发表
尽管数日是阴雨或凉爽的天气,但没有阻挡农作物的生长。它们就是按照自然的轨迹成长,不惊不乍,百折不摧。如今,水稻正在秀穗;棉花开的正密,结出了个个饱满而青硬的果实;芝麻蹿到了一人之高;山芋垄子圆了;花生 ...


非常感谢朋友如此悉心的点评。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握手!致意!
112#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07: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章烨zhangye 于 2009-8-11 21:58 发表

杜版的谦虚和真诚让人慌愧,我的回帖忠诚于自己的表达,我的表达忠诚于自己的内心,是您的文字诱发我写出这样的回帖,无他。问候您。


再次表示深深的感谢。尽在不言中。紧紧握手!
111#
发表于 2009-8-12 00:28 | 只看该作者
越读越有味!再品一下杜老师的美文!
110#
发表于 2009-8-11 23:00 | 只看该作者
尽管数日是阴雨或凉爽的天气,但没有阻挡农作物的生长。它们就是按照自然的轨迹成长,不惊不乍,百折不摧。如今,水稻正在秀穗;棉花开的正密,结出了个个饱满而青硬的果实;芝麻蹿到了一人之高;山芋垄子圆了;花生正待收取;红豆的果荚鼓鼓胀胀……

很喜欢杜老师的文章,一个夏日傍晚,通过不同场景表现的淋漓尽致,特别是写农村的田野,“水稻秀穗”“棉花果实”“芝麻蹿高”“山芋垄圆”“花生待收”“红豆鼓胀”等写得极其形象,细腻,把农村的恬静和城市的喧嚣在无形之中做了对比,从中领略夏日傍晚的不同景象,真的极有情调!
学习!问候杜老师!

[ 本帖最后由 心中的秘密 于 2009-8-11 23:01 编辑 ]
109#
 楼主| 发表于 2009-8-11 17: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花落了无痕 于 2009-8-11 17:42 发表



恰如此言。呵呵,沙发太多了,都快坐不上了……


看了你的博客。许多的景色图片很美。
108#
发表于 2009-8-11 17: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风向北 于 2009-8-6 08:20 发表
杜版的乡土文字写的真棒,读罢,仿如在乡村垄间走过……亲切



恰如此言。呵呵,沙发太多了,都快坐不上了……
107#
 楼主| 发表于 2009-8-11 16: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吕永红 于 2009-8-11 08:49 发表
http://podmedia.imhb.cn/uploadpodmedia/2009/7/3/20090703112222_73558.swf


感谢永红。最近没见你的新作呢。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7 04:08 , Processed in 0.16056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