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561|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一 段 美 好 的 记 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9-9-13 1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18:42 编辑

一 段 美 好 的 记 忆
——读《印在黄土地上的红手印》
□王庆云

   1998年,梁衡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采访,撰写了《印在黄土地上的红手印》一文,作者在文中记叙了小岗村18户农民,曾经因为要包干种田,竟至于冒坐牢之罪盟誓按印的事实后,高度赞扬了小岗村农民为中国农村改革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和试验,尔后笔锋一转写道:“1979年,邓小平登上了黄山之巅,他对万里说,不要拘泥于形式,要千方百计,先让农民富起来!小平同志这句话,宣布了一个新时期的到来。风从黄山来,雷起江淮地……它标志着成熟的共产党人已经开始摆脱‘姓社姓资’的字面纠缠,甩脱空想,要一心发展生产力。”寥寥数语,把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致力于改革开放的勇气和胆略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引起了人们对那段历史的深思和追忆。

   1979年,我在皖南山区一个县的县委办公室工作,常年在农村社队搞调查研究,深知农民的要求和愿望。那时候由于长期以来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搞“大呼隆”、“大锅饭”式的集体劳动,农民们都巴望能够把土地分到各家各户去耕种。但是,人们只敢想,不敢做,当省委提出搞土地联产承包时,一些干部,包括县委一班人也是将信将疑,心有余悸。后来通过传达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推行凤阳大包干的经验,我们县的分田到户工作,才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全县广大农村忙着丈量土地,登记造册,签订责任书,农民欢呼雀跃,劳动生产积极性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

   自从实行以“大包干”为标志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全县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而且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万元户”。从此,庄稼人再也不要为一日三餐发愁了,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随后几年,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里出现了一批“离土不离乡”的农民,一大批男女青年还涌进城市,一股声势浩大的“农民打工潮”在中华大地涌起,成了上个世纪最后十多年的一道奇异的风景。农村土地开始集中成片地向种田能手转移,有些种田大户经营上百成千亩土地,建立了家庭农场。从此,全新的农民又从青纱帐走向了大市场,农民和土地经历着一场艰难的蜕变和考验,他们被感动着、震荡着,传统的农业文明也就是在这感动与震荡之中,开始向现代的工业科技文明过渡。

   小康,是一个十分诱人的目标,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寻富梦。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许多志士仁人,有的为小康奋斗过,有的提出过建设小康的主张,但他们的理想都没有实现,这不是因为他们的主张不正确,而是因为不具备充分的社会条件。自从当代伟人邓小平亲自领导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概念之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响亮的号角,吹醒了沉睡的中国大地,吹开了亿万人民心中的希望,在短短的十几年间,中国社会就完成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今天,我们每个人几乎每一天都能亲身感受到社会脉膊的跳动和自己身边的种种变化。城乡家庭,从衣食住行到居家装璜,家具更新,炊具改变,生活环境,养老保障等等方面的变化之快,简直使人目不暇接。正如城乡居民所说:“现在的日子,天天像过年。”一个个“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繁荣富裕的乡村集镇宛如天上的繁星落到了人间。

   我捧读梁文,拣拾那段美好的记忆,从内心深处感谢为中国农民致富立下丰功伟绩的邓小平同志。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4#
发表于 2009-9-21 10: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茅舍 于 2009-9-21 09:57 发表
我那地方农民己开始富起来了,许多农户家“楼上楼下,电灯电活”己成为现实。


只要努力,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贫穷地区摘掉贫困帽子还是有希望的。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9-21 09:57 | 只看该作者
我那地方农民己开始富起来了,许多农户家“楼上楼下,电灯电活”己成为现实。
22#
发表于 2009-9-20 23: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真理永恒 于 2009-9-20 21:30 发表
农业补贴听说要取消


bu zhidao

不知道。
21#
发表于 2009-9-20 16: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茅舍 于 2009-9-19 17:31 发表
我完全支持邱版的观点。现在农村不要上交农业税,又有各种农业补贴,农民种田划算,农业迎来了大发展的好时机!


您那地方,是穷,是富呀?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17:31 | 只看该作者
我完全支持邱版的观点。现在农村不要上交农业税,又有各种农业补贴,农民种田划算,农业迎来了大发展的好时机!
19#
发表于 2009-9-18 22:20 | 只看该作者
祝贺这篇文章获计酬。问好作者,多来关心一下。
18#
发表于 2009-9-17 11:27 | 只看该作者
邱天是该出去看看,井底之蛙,见识少了。
下回跟主任说说,邱天出趟差,到玉德老师说的地方看看。这么一大块穷地方,要什么时候能富起来呀!
谢谢玉德老师的建议!
17#
发表于 2009-9-17 09:37 | 只看该作者
.
   
    如果有可能,邱版主也似乎应该走出去多看看,看看水污染之癌症村,河南沈丘有,江西有、四川有、天津有、东莞有,看看黑煤窖、黑砖窑,看看有相当数量的中国人是怎么苦干迄今也没有达到小康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社主办的《半月谈》,号称天下第一刊,最近一期(2009年17)刊登一篇文章“生态村是怎样变成污染村的”,介绍浙江省兰溪市兰江街道后陆村情况,其中两个小标题是:“富了少数人毁了大环境”、“纳税村变成了‘癌症村’”。是从2007年以后变的。

    中国有光明在,但也有黑暗在。有全国十佳魅力城市,但全国也不止十座城市。哭穷的干部首先是承认穷,至少要比那些把穷当歌唱的干部要好些。中国三农问题,怕根结底是穷的问题。

    向总理反映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乡党委书记叫李昌平。邱版说是“哭穷”,可很多人及媒体说他是“为民请命”。《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李昌平工作过的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数年后记者还“感受到老百姓对李昌平的感激之情”。当然,监利县委宣传部主要领导找记者“谈谈话”。他一再强调记者要注意,“李昌平不是英雄,不能像有些媒体那样把他当作英雄来看待”,但他也承认李昌平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

    这是《瞭望东方周刊》记者2009年9月10日发表的文章,登在凤凰网凤凰资讯上。
16#
发表于 2009-9-17 06:35 | 只看该作者
"这不是我说的话,是一位在农村工作的乡党委书记的感受,是他的所见所闻,是他从心里发出的呐喊。他把他的感受及这三句话写信告诉了共和国总理。"

如果有可能,应该让这位乡党委书记到邱天的家乡福建永安(全国十佳魅力城市)的乡镇来看看,看看这里的农民是怎么干的,怎样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只懂得哭穷的干部不是好干部,带领村民努力奔小康,才是我们共产党干部要思考,要去干的事!
15#
发表于 2009-9-17 01: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邱天 于 2009-9-16 23:43 发表


希望您撰写主题文章,发到相应的版块,比如“杂文”版。
在“邓小平”版,就讲“邓小平”,不要把现 ...


邱版主也用“希望”二字了,当然这与“个人权利”无关。

在“邓小平”版,就讲“邓小平”,但“邓小平”总要与这个时代相联系,比如这篇文章。这种联系应该是实事求是的。没有人能否定了后30年的进步,正如没有人能否定了前30年奠基的成就一样。所以不必担心,也不必定太多戒律,戒律多了正说明对这个时代的民主不放心。
14#
发表于 2009-9-17 00: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邱天 于 2009-9-15 12:32 发表


您“希望”宣传一下农民多苦,“农业危险”。

我却希望作者宣传新农村建设,宣传“林改”“农改”。这不矛盾。您说是吗?


    请注意,这是“写”一下。
    写一下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和宣传宣传新农村建设,宣传“林改”“农改”并不矛盾,但是,如果在“宣传宣传新农村建设”成就的时候看不到这些矛盾、回避这些矛盾,或者把矛盾中的痛也当成美好去歌颂,那就不仅仅是矛盾了。
    邱天先生,您说“在短短的十几年间,中国社会就完成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可您知道在这“总体”二字下有多少农民是被小康的吗?包括那四位自杀的农妇、还有看不起病投江的农村夫妇。“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这不是我说的话,是一位在农村工作的乡党委书记的感受,是他的所见所闻,是他从心里发出的呐喊。他把他的感受及这三句话写信告诉了共和国总理。
    微风轻拂的回贴更荒唐可笑,别人一指出问题就是“发牢骚攻击邓小平”,似乎改革开放出现的问题和邓小平划等号了,别人说不得,一说你的帽子就下来了。这不好。
13#
发表于 2009-9-16 23: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真理永恒 于 2009-9-16 21:42 发表
难道一些矛盾不让人说就不存在吗,正视错误改正错误,这才是共产党的伟大,功过人民心中有秤,国有战略金属资源被人为贱卖,这都有目共睹,这都是将来的子孙血,自古忠言逆耳,有些马屁文章我是坚决要批评的,有些人 ...


是的,中国共产党人讲的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但批评要有根据,有方式,像您这样跟帖说的话,能有多少分量?
希望您撰写主题文章,发到相应的版块,比如“杂文”版。
在“邓小平”版,就讲“邓小平”,不要把现在的“贪腐”“行、受贿”等,拿到这里来说。谢谢!
12#
发表于 2009-9-16 07: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真理永恒 于 2009-9-15 23:15 发表
引用:
原帖由 邱天 于 2009-9-15 12:32 发表


您“希望”宣传一下农民多苦,“农业危险”。

我却希望作者宣传新农村建设,宣传“林改”“农改”。这不矛盾。您说是吗?
我们这里地下水严重污染,这也是全 ...


邱天以为,鉴于地域不同,生产方式不同,执行国家政策力度不同,以及贫富的差距依然存在,难免有您说的情况存在。但,我们应该看见,改革开放后的国家,走在康庄大道的方向不会改变,不能因一些地方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就否定改革开放的成果。

为了维护中财论坛的健康,请注意言论!谢谢!
11#
发表于 2009-9-15 22:11 | 只看该作者
最烦有些人一边用改革开放带来的电脑上网,享受着毛时代没有的言论自由,却整天发牢骚攻击邓小平,似乎现在社会是大倒退似地。不可理喻。
10#
发表于 2009-9-15 2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18:43 编辑

精华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5 16:41 , Processed in 0.21752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