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32|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祖国巨变六十年之绚丽多彩的服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5 1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16 编辑 <br /><br />              祖国巨变六十年之绚丽多彩的服饰


   绚丽多彩的服饰,塑造着个性鲜明的形象,彰显着人物的品味、职业的迥异;同时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给生活增添了色彩,让生活锦上添花。人们的着装可以清晰地反映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地区乃至一座城市的经济形势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精神面貌,因为她始终是人们生活中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处于衣、食、住、行第一的重要位置。

   服饰的改变透视着人们观念的变化,经历了漫长的六十年的沧海桑田,服装也完成了从保守到开放的蜕变,经历了从新旧交替到色彩单一,再到丰富多彩的过程,改变了服装的革命特色、形式单调到时尚个性的格局。六十年间,一个贫穷落后,素色单调的国家,崛起于世界的东方,并且放射出绚烂耀眼的光芒。
  
   伴着国歌的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人民生活得扬眉吐气。但是服装上仍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居民大都穿侧面开襟扣扣子的立领长袍,颜色为、黑、白、灰三色,妇女穿长开气儿的旗袍,色彩相对艳丽,显示着女性的婀娜、柔情和魅力。农村男子都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多是白色和黑色,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色彩上以蓝底白花的为主,看上去古朴,典雅。当时人们做衣服的面料城市中多是机织的“洋布”,质地比较细致,而农村都是手工的粗棉布(家织布)和麻布,质地粗劣,染色不匀。在当时每人能有两件衣服换洗,就会非常开心,谁都不会在意质地的粗细,布丝匀还是不匀。


   偶尔,街上会出现几位穿着浅白色西装带白色礼帽,手提皮箱匆匆而过的客人,还有身着中山装,手提一根文明棍的人或行走或乘车,混在长袍马褂中间显得格外惹眼。西装源自西方自不必说,而这种中山装,却被人们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紧密联系在一起: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口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在流行,并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其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背离了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主义和原则。

   新中国成立后,革命士气高涨,竟然把穿衣打扮与革命信念紧紧的联系起来。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一段时间内,文学作品,电影等都把旗袍当成坏女人以及女特务的标志,因为穿旗袍太暴露,太艳丽是一种奢靡。而西装来自于西方,有国际特务的嫌疑。最后很快就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那时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的瞩目。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干,当时机关干部穿的最多,人们都把中山装称为干部服。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灵动和浪漫。后来经过一定改进演变为人民装。这种人民装只有下面的两只大口袋,把上面的小口袋去掉一只,就显得轻松随便了许多,穿的人也逐渐多起来。

   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开展,一种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也因为电影《列宁在十月》的引入而很受中国人的喜爱。样式为西装大开领,双排纽扣,每排有三个扣,腰中束一根布带。这款服装一时间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最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信念的坚定。

    历史的脚步迈进了50年代,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纯真的大气,男性的奔放,使女孩子们个个英姿飒爽,朝气勃勃,再唱着“咱们工人有力量……”就是走在路上都透着劲头,那是那个时代中具有代表性的形象。

   50年代中期,“一化三改”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有了起色,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突然有一天,“布拉吉”连衣裙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宽松的短袖、腰间的褶皱、简单的圆领、腰际一条同花色的布带打着蝴蝶结,看上去飘逸,轻盈,充满着活泼烂漫的青春气息。这种连衣裙让女孩子们充满羡慕、充满渴望,直到穿上一款内心才会感到满足。

   当时苏联女英雄卓娅穿着飘逸的“布拉吉”就义时,使“布拉吉”成为一种革命和进步的象征,后来一位苏联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的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而在此阶段,中国大众的视野中,多是苏联画报、期刊和《大众电影》人物的着装和专门开辟的时装专栏间接地影响着,之后身穿“布拉吉”的援华女专家则成了大众直接模仿的对象。 于是,由花旗、华达尼、咔叽布裁制的色彩鲜艳的碎花,格子、条纹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中最亮丽的风景线。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生活还不够富裕,美丽的服装大多是由家庭制作。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剪裁、缝制。她们给军装减肥使军装变得合体,她们让棉布衬衣变得漂亮可身,她们一改往日服装的宽大与拖沓,使自己变得丰满且迷人。

   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条件好的人家结婚时也才会做上一套毛料中山装,而这种纯毛的料子,纯度高且有垂坠感,穿在身上不仅光鲜、笔挺,还会令人感到意得志满。而在中山装的左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象征。那也只有机关工作者和有身份的人才大大方方把笔插到那里,否则,想想可以,真要把亮晶晶笔放在那里还真需要勇气呢。

   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这几种服装是以口袋来区分的,“人民装”两只大口袋一只小口袋,“青年装”两只小口袋,“学生装”只有一只小口袋。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当时,因为毛泽东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将近30年。

   随着时间的流逝,进入到60年代初期,内忧外患造成了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棉花大幅度减产,严重供给不足,不得不计划供应,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如果谁家孩子结婚,要东家三尺,西家五尺的凑才可以为孩子凑够结婚用的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律、不分季节、不分男女的服装样式也更普遍了。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此时,色彩已经随着布拉吉的修正主义冠名一同悄然消失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之中了。

   时间的长河翻腾着绿色的波涛,席卷而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强劲东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掀起人们对绿色追求的狂潮。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手捧精致的红彤彤的宝书。这一身装束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够有派头的了,看着就是满怀革命豪情,雄赳赳气昂昂的红卫兵战将。一些小青年羡慕,但是可望而不可即。

   当然,艰苦朴素仍然那时最主流的时尚。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碱水中浸泡,褪色,或者在并未破损的衣服上打几块花花绿绿的补丁,或者故意把新裤子的后屁股两边对称的用缝纫机缝制成一圈圈的像射箭的靶子一样的环状,再穿出去才会觉得有多时髦。这种现代人看来十分不解且可笑的行为,在文革十年中却极其盛行。当时一句顺口溜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时飘荡在当时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们的传宝,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

   尽管那时精神的桎梏,物资的匮乏,使人们感到压抑,但是爱美之心也依然会不时的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对美的追求,希望追求美而又不敢表现美的窘态,是一个时代留给人们的深深的遗憾。

   一夜春风吹醒了大地,怒放了鲜花,改革开放的热潮,冲刷着沉闷的观念和服饰文化,唤起了热爱美,追求美的欲望。很快发现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新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开始活跃,个性开始显现,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久违了的爱情故事的激荡,片中女主角新颖亮丽的时装,都令人耳目一新。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有多少种造型,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也成为他们追寻的目标和努力地方向。

   此刻开始,戴着大大的太阳镜、留着长长头发、穿着裤脚拖地喇叭裤、连袖的蝙蝠衫成为了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认为男不男女不女,像什麽样子!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的释放和自我的膨胀,因而乐此不疲。 当时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者是预计的四倍,可见对美的追求来自本性,根本不需要进行专门的教育。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从而来自中国的时装热,风靡了全球,带给世界一个开放的新形象。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体育事业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当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美国洛杉机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五星红旗在美国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北京流行起了运动装。色彩鲜艳的运动装成为爱美人士的首选。人们几乎随时随地穿着运动服,都会感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甚至还成为了学生的校服和工人的厂服。让这些色彩纷呈的服装伴着鲜艳的国旗飘扬在世界的上空,展示着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对体育运动的赤诚。

   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也在瞬息万变,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潮流和时尚,强调自我、张扬个性,不追逐流行,塑造自己的与众不同,同时希望本身也成为一种流行。
   如今,“中国制造”以不可阻挡的强势在席卷全球,服装的优势甚至已经蔓延到了意大利最负盛名的高级成衣领域——中国的制衣厂,已经可以达到意大利奢侈品牌苛刻的质量要求。


   从建国到现在,服装在人们的生活中千变万化着,不断地创新,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发展着,从外边引进来,结合自己的特点创出品牌,再推出到国外去,完成了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同步,甚至领先世界潮流的过程,把一个新的多姿多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形象,展现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眼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的东方明珠!  

   从服装的变化上,折射出时代的进步。祖国腾飞的经济,催开了服饰这朵百花园中的鲜花。

   服饰的百花在改革开放的沃土上绽放,经济的腾飞为花儿的怒放灌溉施肥。人们的思想在香气袭人的空气中徜徉,沐浴着“追求个性”欢快、自由的阳光。服饰的鲜花缀满生活的空间,生活中洋溢着美好和绚烂。用亮眼的色彩来碰撞十月,和萧瑟的秋季擦出时尚的火花!把色彩和时尚化作漫天的焰火,献给祖国母亲六十岁华诞!





37#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6:31 | 只看该作者
你好明月!

谢谢你的关心和支持!
谢谢你再次光临!
谢谢!
36#
发表于 2009-9-17 16:21 | 只看该作者
再次欣赏佳作,学习了,问候朋友!
35#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5:5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朋友对周围世界的洞察力。从人们生活的变化展示六十年光辉业绩,有说服力,令人信服。好文章。问好朋友。


谢谢你朋友!
谢谢点评和鼓励!
谢谢你的支持!
34#
 楼主| 发表于 2009-9-17 15:50 | 只看该作者
若何老师您好!

谢谢您的关注!
我很喜欢您的文采和写作风格,而且羡慕老师满眼写作素材,
这应该是我努力的方向!很希望得到老师的点评和指导!
谢谢您!
33#
发表于 2009-9-16 22:2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朋友对周围世界的洞察力。从人们生活的变化展示六十年光辉业绩,有说服力,令人信服。好文章。问好朋友。
32#
发表于 2009-9-16 19:14 | 只看该作者
提读,问好朋友!
31#
 楼主| 发表于 2009-9-16 17:42 | 只看该作者
费心了杜老师!
再次感谢了!
30#
 楼主| 发表于 2009-9-16 17: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清浅居 于 2009-9-15 22:39 发表

楼主真是用心了,文章很翔实的综述了建国60年来服饰的变化和发展。杜版点评的很到位,一起支持一把!
问好,远握!


清浅居老师您好!


很感谢老师的点评和支持!
希望老师更多指导并指出缺点!
再次感谢!
29#
发表于 2009-9-16 02:41 | 只看该作者
提读下。问好!
28#
发表于 2009-9-15 22: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9-15 15:01 发表
应该说,作者写这篇文章花费了很大经历,从构思到行文,期间也是酝酿再酝酿,甄别再甄别。毕竟,像这样的文字必须具有真实性和能产生思想的共鸣性。如此情况下的要求,显然,行文还须严谨,谨慎。六十年,共和国的成 ...

楼主真是用心了,文章很翔实的综述了建国60年来服饰的变化和发展。杜版点评的很到位,一起支持一把!
问好,远握!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22: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郭玉琴 于 2009-9-15 21:46 发表
从服饰这个角度,形象而深入地表达出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笔墨细致、具体、准确形象。深刻地反映出时代变化的鲜明特点。

赞同若雨 的点评,问好作者和若雨姐姐/



郭老师晚上好!

对老师的点评表示感谢!
谢谢您的肯定和鼓励!
谢谢!
26#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22: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09-9-15 18:22 发表
  从服饰看祖国面貌的改变,文章的立意角度非常新颖。文章总体气势强劲。值得细读,欣赏并问好!



梁老师晚上好!
您的鼓励让我很振奋,被老师们的认可是我继续写作的动力!
感谢老师的点评和肯定!
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谢谢!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22: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若荷 于 2009-9-15 16:16 发表
好细腻的一篇文章,从五四时期到新的时代,感觉历历在目。如果有这样一套衣服摆在眼前,真的是历经一次历史的长河呢,服饰是民族的演化过程的最有力见证。



晚上好若荷老师!

得到您的肯定我很开心,感谢您的点评和鼓励!
我要你努力向老师们学习,希望得到您的指导和帮助!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22: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房子 于 2009-9-15 16:16 发表
好视角,视野宽泛,激情的语言,歌颂了祖国动人的变化。



晚上好房子老师!
很感谢老师的点评和鼓励!
希望更多得到老师的指导和批评,有老师们的指导我才会更快进步!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6 22:04 , Processed in 0.07808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