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36|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笔记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9 1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55 编辑 <br /><br />
笔记本

梁星钧

  
  笔记本,对我来说,就基本等同于日记本,因我所有的笔记和写作都纳入日记体的写作及管理。
       
  我的日记始于80年代初期,即我高考的最后一次补习冲刺时期。本来那时壮怀激烈,满腹心事,却既没写日记的习惯,也不知怎么去有效表达之,只是五月的一天我年迈的婆婆去逝,我怀揣一个16K50页的作业本,甩开给我传讯的人,前面独自疯跑回去,晚上站在楼上写了题为《写在前后》的大半本怀念文字,我原计划是要写满全本50页的,那时我泪水和着墨水,心里话特别多,无奈天大亮了,我站着的腿手都麻木了,头脑也昏倦了,脸上的泪水早已风干,所以就画了个句号,随出殡的送炮把婆婆送走了。这便是我第一次庄重而正式的日记,也是我日记记述的开端。
       
  最后的高考落败后我落寞地回到故乡,回到楼上,整日都是靠随机的乱翻书籍(含连环画)、伤悲和点滴涂鸦的日记来过日子,这也正式标志我步入严峻生活的实际开始,揭开了我人生探索的新篇章,是我人生觅路的正式写照。
       
  1983年初,我走上了工作岗位。我的日记也翻开了新的一页。不过我改用了牛皮纸封面的32K工作笔记,每页分为上下两个方框,头栏标有时间、天气、心情,--纯粹的日记格式。我就开始了一点一滴的日记记述。那时的内容多半是心情,也有少量记事,没有文学色彩。不过我后来很看重这一段,尤其在辗转的乡镇工作10年,我需回头寻觅我的心迹,试图理出蛛丝马迹,描绘我的10年人生轨迹,所以我后来不惜作了重整誊抄,规范在统一格式的硬封笔记本里。可惜,这些前面的6本32K百页日记,因后来的1998年9月16日的一场暴雨洪灾给卷走了,荡然无存,成了我的一段人生日记真空,难以补还。
       
  这段损毁的日记时间跨度为15年,所述的生活含读书、在家、3个乡镇工作10年、回城的头几年。这些内容虽然呈点滴状,但很真实,其中有我人生的许多珍贵史料,能勾起我的往事回味,引发我的无限延伸,而进入过去的尘封岁月深层,特别是自考10年的足迹心迹遍布其间,这对于我检视那段艰辛记忆,树立不屈斗志,走好自己前面的每一步,都是很重要的,况且,自考结束之后,我首篇小文就以配图的形式,上了《成都科技商报》这样的大型周报的头版正中,激励了我后来的许多写作,而这些生活记述感悟文章,都一并丢失了,残缺了,无不遗憾。虽然,自考毕业证书等历尽艰辛补办了,房屋也新购买了,但丢失的那6厚本日记本永远也找不回来,补不回来。这就是为什么我日记本的编号是从第9本开始的根本原因。
       
  我的日记本是一个杂和体。内容五花八门,自己的日记心得和文学写作混杂其间。这个习惯沿用至今。我在回答热心的询问者时,我说我至今还没正式写过文章,都只是在写日记,尽管我成文数百,发表上百,获奖数次,但都是从那些日记里选来并经过一些必要的修改和加工的。我也打算继续沿用这一顺手形式,即写好我的日记,换一句话说,我的一切文学作品源自我的日记。
       
  日记本成了我的随身物。不管走到哪里,何时何地,我不带别的,忘了什么都行,可就是忘不了笔记本。这一习惯我已经久不衰。当然,有时实在负重不堪,或因别的干扰因素无法静处成文,我就会用一些纸页来代替,随后夹附至笔记本。
       
  显然,笔记本已俨然成了我的知音。它虽然属于静物,却常与我通话对话。我的所有喜怒哀乐,没别处表达的,都可借此表达,而且这种表达是淋漓尽致的,也是畅所欲言和随心所欲的。我甚至可以说,它比知音还准知音。
       
  因我未遇过这样的知音。可以让我尽情倾泻和接纳到这程度。它几乎是兼收并蓄地全方位接纳,全盘接受,不作任何隐瞒吞食,是纯客观的忠实和完全的记录者。当然也有遗憾,即没人的灵性和活性,没鲜活的感情。所以,怎样让我的笔记本活起来,充满智性灵性感性活性,是我多年思考的问题,也是我力争努力做好的事情。
       
  因为我比较过,从知识而言,人再好没书好,人再好没写好。人的知识见解是有限的,而书无限,一人找书读总比找人易;人再理解慰藉都是有限的,而写无限,你可以随心所欲写,总比对一个人说话易。前几年我孤寂,心有创伤未愈,就渴望得知音盼奇遇,以解烦燥忧愁,可事实证明千古知音难觅,即使是老婆又怎样,理解都是十分苍白和有限的,所以我只好摇头抱歉和深表失望,而终回到书本上来,让读和写,写和读,永远都紧随我,与我共舞同乐,我们俨然成了千古知音,奇遇良缘。
       
  笔记本给我带来慰藉,释放,排解,疏导,通融我身心、思想、诉求的同时,又或多或少给我带来了愉悦和荣誉。从本质讲,关于物的东西是人生的客观条件,生活基础,而精神的东西才是高享受,高消费,终极追求。所以,当物质基础满足,或轻于物的人们,就对精神生活,感官享受有特别的需求了,尤其喜欢和热心艺术的人,对精神的追求就非同一般了。人虽并非为名利、荣誉而活,但绝对要为健康快乐而活。名利、荣誉仅是快乐的重要方式手段之一。
       
  我这一摞30余本笔记,是一个时间线上的颗颗珍珠,它书写着我的人生脉络。记载着我生命行走的点点滴滴,绘制了一幅我人生运动的轨迹曲线。我小心翼翼呵护,把它收掇好,收藏好,时常除尘翻检晾晒,且经常回头读。我抚摸这些笔记本,就是抚摸我的生命路线,就是珍爱我的人生足迹。我希望自己,温故而知新,厚积而薄发。我可以更加精练地记录好我的前行轨迹,让我的生命更加闪光,让我的生活更加快乐,让我的身心更加愉悦。让这个小小的笔记本,承载和聚放更大的光和能。
                    (写于09,5,22晚 老宅)

       
              


26#
发表于 2009-10-4 1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梁星钧 的帖子

勤于笔记好,可以积累资料与写作素材。我有随记随丢的坏习惯。向梁师学习。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 09: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10-1 13:12 发表
还以为论坛关闭三天呢?现在上来看看.问好!


  我也是。不过1号我没上不了这个论坛。今天一试,可以。
  节日过得好么?祝你开心。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 09: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9-30 11:06 发表
提读下。问好!


  谢了。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 09: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09-9-30 03:16 发表
写作,往往就是从写日记开始的。我也是从4年级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参加工作以后。到后来就迷上了剪报,我的剪报摞起来比我还高呢。你能坚持到现在,我很敬佩。支持精华!



  不简单:一是你4年级就开始写日记了,二是你的剪报好习惯。
  向你学习!问好节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 09: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9-9-29 23:47 发表
        难能可贵的一个好习惯,这在很多人都有的经历,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坚持的。点点滴滴的记载,就是人生的路径,也如人生的画卷,无论平淡与精彩,相信都是个体最真实的体验,欣赏,问好星钧,支持精华!


  问好若雨,你的体验我很赞同。祝节日开心快乐!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 09: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川媚 于 2009-9-29 22:47 发表
厚重的写作者的心灵自白。动人。学习


  谢川媚老师。谢你那天发现错字。节日问候!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 09: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郭玉琴 于 2009-9-29 22:23 发表
点点滴滴都是心灵之语.


  谢玉琴。节日问好!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 09: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房子 于 2009-9-29 22:21 发表
一摞笔记本记载着多少生活的感受和经历,正是日常生活的这个细节给生活、生命、记忆以及写作带来了厚实的积淀和丰富精神资源。


  对,谢房子老兄!祝你节日愉快!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 09: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汤如浩 于 2009-9-29 21:56 发表
佩服这种精神。学习,节日愉快!


  问好如浩。祝快乐!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 09: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9-29 17:57 发表
能够坚持写日记,确实是一种韧性。而恰恰日记是人生的存储器,什么时候翻阅了,都是生活的回溯。显然,笔记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是很重要的。我曾经在部队的十四年也一直坚持着写着日记,而为什么我一直没写有关部队生活 ...


  感谢永生版主的翔实评论和支持鼓励。祝你节日开心!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 09: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雷 于 2009-9-29 17:52 发表
“是一个时间线上的颗颗珍珠,它书写着我的人生脉络。记载着我生命行走的点点滴滴,绘制了一幅我人生运动的轨迹曲线。”
诸如此类的修辞,使文采倍增,又有助于增强对日记本的感情。
支持精华!问好!


  感谢你的支持和鼓励哈!
  节日快乐!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 09: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09-9-29 17:18 发表
好习惯,值得学习.文字描述自然,让人从中看到作者爱学习的可敬形象.问好


  谢谢。因刚回复了1条,论坛即关闭了。
  祝节日快乐!
14#
发表于 2009-10-1 13:12 | 只看该作者
还以为论坛关闭三天呢?现在上来看看.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7: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9-29 16:52 发表
先记号。问好!

谢谢。
------

因电脑系统故障,今才修复。现一一回复各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4 17:19 , Processed in 0.15994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